一种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半抗原、抗原和抗体以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6494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6
本申请涉及免疫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的半抗原、抗原和抗体以及其应用。所述半抗原的结构如式I所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半抗原、抗原和抗体以及其应用
本申请涉及免疫学检测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半抗原、抗原和抗体以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的精神疾病。随着社会竞争不断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人们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结果是精神卫生问题日益凸显。精神分裂症在精神疾病中是最多见的疾病。利培酮是苯丙异噁唑衍生物,化学名称为3-[2-[4-(6-氟-1,2-苯并异噁唑-3-基)-1-哌啶基]乙基]-6,7,8,9-四氢-2-甲基-4H-吡啶并[1,2-α]嘧啶-4-酮,是新型的精神病药物。利培酮靶向5-羟色胺(5-HT2)受体和多巴胺(D2)受体,阻断其各自的神经递质吸收,从而有效改善精神病症状。利培酮的主要代谢9-羟基利培酮与利培酮具有相似的药理作用,两者构成抗精神病的有效成分。但是,患者服用利培酮后还会代谢有无活性的代谢产物7-羟基利培酮和N-脱烷基利培酮,并且绝大多数患者在服用利培酮的同时,还会服用镇静剂、三环类抗抑郁剂、选择性五经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上述因素均会给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的检测造成影响。目前,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的血浓度测定多采用放射免疫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但是放射免疫法具有成本高、易造成放射污染、仪器普及率低的缺点,而高效液相色谱法需要多次重复提取,具有操作繁琐、复杂、费时费力、通量低等的缺点,不利于临床推广。如申请公布日为2015年07月01日、申请公布号为CN104755479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利培酮和帕潘立酮的半抗原,以及申请公布日为2015年06月24日、申请公布号为CN104736565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利培酮半抗原的抗体及其用途,上述两篇专利文献提出在9-羟基利培酮分子的9号羟基位和F原子位置进行衍生,制备的抗体同无活性代谢物7-羟基利培酮存在明显交叉反应,且由该抗体所制备的检测试剂可能会造成测定血液样品中利培酮和帕潘立酮的血药浓度的偏高。如申请公布日为2018年08月21日、申请公布号为CN108431040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利培酮抗体氨基酸序列,但是该抗体依然同无活性代谢物7-羟基利培酮存在严重的交叉反应,专一性较差。因此,建立专一性强、灵敏度高的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对制定利培酮个体化剂量方案,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建立对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具有专一性强、灵敏度高的免疫学检测方法,本申请提供一种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的半抗原、抗原和抗体以及其应用。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的半抗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的半抗原,其结构如式I所示: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的半抗原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的半抗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化合物1和N-溴代丁二酰亚胺经过自由基溴化反应得化合物2;(ii)化合物2经过碱解反应得化合物3;(iii)化合物3和苄胺经过还原胺化反应得化合物4;(iv)化合物4和丁二酸酐经过缩合反应得式I化合物,式I化合物即为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的半抗原;具体反应路线如下:其中,化合物1为利培酮,化学名称为3-[2-[4-(6-氟-1,2-苯并异噁唑-3-基)-1-哌啶基]乙基]-6,7,8,9-四氢-2-甲基-4H-吡啶并[1,2-α]嘧啶-4-酮;化合物2的化学名称为3-[2-[4-(6-氟-1,2-苯并异恶唑-3-基)-1-哌啶基]乙基]-6,7,8,9-四氢-2-二溴甲基-4H-吡啶并[1,2-α]嘧啶-4-酮;化合物3的化学名称为3-[2-[4-(6-氟-1,2-苯并异恶唑-3-基)-1-哌啶基]乙基]-6,7,8,9-四氢-2-甲醛-4H-吡啶并[1,2-α]嘧啶-4-酮;化合物4的化学名称为3-[2-[4-(6-氟-1,2-苯并异恶唑-3-基)-1-哌啶基]乙基]-6,7,8,9-四氢-2-甲基-4H-吡啶并[1,2-α]嘧啶-4-酮。其中,步骤(i)中化合物1和N-溴代丁二酰亚胺以任意比例反应均有化合物2的生成;以提高化合物2的反应收率,优选的,所需N-溴代丁二酰亚胺的物质的量和所需化合物1的物质的量的比值≥1,更优选的,所需N-溴代丁二酰亚胺的物质的量和所需化合物1的物质的量的比值≥2;为节省N-溴代丁二酰亚胺的使用量,所需N-溴代丁二酰亚胺的物质的量和所需化合物1的物质的量的比值=(2-2.5):1。并且,相关技术凡是能够适用于化合物1和N-溴代丁二酰亚胺的自由基溴化反应的条件均可采用;优选的,步骤(i)中自由基溴化反应的条件是:溶剂为四氯化碳、催化剂为过氧苯甲酰、反应体系避光、反应温度为80℃。步骤(ii)中,相关技术凡是能够适用于化合物2发生碱解反应的条件均可采用;优选的,步骤(i1)中碱解反应的条件是:溶剂为1,4-二氧六环、引发剂为氢氧化锂和水、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3h。步骤(iii)中,化合物3和苄胺以任意比例反应均有化合物4的生成;以提高化合物4的反应收率,优选的,所需苄胺的物质的量和所需化合物3的物质的量的比值≥0.5,更优选的,为节省N-溴代丁二酰亚胺的使用量,所需N-溴代丁二酰亚胺的物质的量和所需化合物3的物质的量的比值=(0.5-1.5):1;更优选的,所需N-溴代丁二酰亚胺的物质的量和所需化合物3的物质的量的比值=1。并且,相关技术凡是能够适用于化合物3和苄胺的还原胺化反应的条件均可采用;优选的,步骤(iii)中还原胺化反应的条件是:溶剂为甲醇、催化剂为Pd/C催化剂、氢气保护、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12h。步骤(iv)中,化合物4和丁二酸酐以任意比例反应均有式I化合物的生成;以提高式I化合物的反应收率,优选的,所需丁二酸酐的物质的量和所需化合物4的物质的量的比值≥0.5,更优选的,为节省丁二酸酐使用量,所需丁二酸酐的物质的量和所需化合物4的物质的量的比值=(0.5-1.5):1;更优选的,所需丁二酸酐的物质的量和所需化合物4的物质的量的比值=1。并且,相关技术凡是能够适用于化合物4和丁二酸酐的缩合反应的条件均可采用;优选的,步骤(iv)中缩合反应的条件是:溶剂为乙腈、催化剂为4-二甲氨基吡啶、室温反应、反应时间为12h。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抗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抗原,由上述所述的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的半抗原和载体蛋白通过共价偶联法而形成的偶联物。优选的,所述载体蛋白选自牛血清白蛋白、鸡卵清蛋白、牛甲状腺球蛋白、人血清白蛋白、兔血清白蛋白中的任意一种。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抗原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抗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半抗原,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如式I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半抗原,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如式I所示:





2.一种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半抗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i)化合物1和N-溴代丁二酰亚胺经过自由基溴化反应得化合物2;
(ii)化合物2经过碱解反应得化合物3;
(iii)化合物3和苄胺经过还原胺化反应得化合物4;
(iv)化合物4和丁二酸酐经过缩合反应得式I化合物,式I化合物即为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的半抗原;
具体反应路线如下:





3.一种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抗原,其特征在于,由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的半抗原和载体蛋白通过共价偶联法而形成的偶联物。


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i)将如权利要1所述的半抗原溶解于二甲基亚砜中得半抗原的二甲基亚砜溶液;
(ii)将偶联剂溶解于水中得偶联剂的水溶液;
(iii)将半抗原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和偶联剂水溶液和混合,室温反应0.5-2小时得反应液,其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裕军周建平许秀丽吴鸣月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丹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