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铝板合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647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铝板合金模具,包括加工台,加工台上设置有左模和右模,左模和右模顶部的设置有第一导向机构,右模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导向机构,左模在其与右模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多个凸模块,所有凸模块所朝向右模的一面构成左型面,位于左型面中间位置的凸模块上设置有多个左脱模剂喷嘴,左模的侧面设置有左喷管,右模在其与左模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多个凹模块,所有凹模块所朝向左模的一面构成右型面,位于右型面中间位置的凹模块上设置有多个右脱模剂喷嘴,右模的侧面设置有右喷管,左型面和右型面的底部均设置有收集槽。本装置对工件具有良好的定位定型效果,分模效率高,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而且综合利用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铝板合金模具
本技术属于铝板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铝板合金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金属板材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尤其是铝材需求量特别大。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金属板材的某一部位压成特定半径的曲面形状,这就用到折弯机以及不同规格的模具。现有的生产方式采用的是普通的折弯机,压弧模具的上模装在折弯机的滑块上,下模固定在折弯机工作台上,上、下模要求成套使用。现有专利技术CN201920509189.5公开了一种合金铝板压弧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上模部分包括上型面、挡块和导向块,所述的下模部分包括下型面、凹槽、导向座和导向槽;所述上型面为抛线弧面,所述下型面为圆弧面,上、下型面相配合;合模时,通过将上模两端的导向块插入下模两端导向座内的导向槽里,实现上模与下模的导向定位,将并排放置于下型面上的待加工工件折弯成圆弧面。本技术能一次同时加工多个不同弧段的合金铝板,并且上、下型面弧度的设计可以解决铝型材的反弹问题;将折弯后合金铝板的弦长与弧长量化后,可以保证折弯后弦长的精度。本技术模具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制造的优点。不过,该装置存在的问题是,采用上下模的形式需要较多的夹持定位装置对原工件进行定位,否则成型的产品质量很难达到要求;再者就是,同厂生产弧形板有一些是存在大量相似的局部特征,但每种产品的模具都是统一的,一旦某产品订量激增的话就需要增设生产线,这样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设备的综合利用率较低;再者就是成型产品与模具在分模的时候容易出现真空吸附现象,导致分模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的铝板压弧模具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综合利用率较高且有利于提高生产质量与生产效率的一种新型铝板合金模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铝板合金模具,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上设置有左模和右模,所述左模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左模顶部与右模顶部的第一导向机构,所述右模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导向机构,所述左模在其与右模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多个沿弧线轨迹依次设置的凸模块,所有凸模块所朝向右模的一面构成左型面,位于左型面中间位置的凸模块上设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左脱模剂喷嘴,所述左模的侧面设置有与左脱模剂喷嘴连接的左喷管,所述右模在其远离左模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右模在其与左模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多个沿弧线轨迹依次设置的凹模块,所有凹模块所朝向左模的一面构成右型面,位于右型面中间位置的凹模块上设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右脱模剂喷嘴,所述右模的侧面设置有与右脱模剂喷嘴连接的右喷管,所述左型面和右型面的底部均设置有用来收集脱模剂的收集槽。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左模上的左固定块、设置在右模上的右固定块和两个并排连接左固定块与右固定块的导向杆。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右模底面的燕尾台和设置在加工台顶面的燕尾槽。作为优选,位于左型面顶部的凸模块上设置有弧形板簧和用来容纳弧形板簧的板簧槽,所述弧形板簧活动铰接在板簧槽中。作为优选,所述凸模块包括设置在其后端的左连接部,所述左连接部与设置在左模上的左连接槽配合,所述凹模块包括设置在其后端的右连接部,所述右连接部与设置在右模上的右连接槽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铝板合金模具,采用左右模进行合模来对工件进行压型,具有良好的定位定型能力,而且在左、右型面与工件表面之间能及时喷出脱模剂来提高分模效率,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左型面和右型面均为拼接而成,能够根据工件成型要求对局部型面进行替换,利用较高,而且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铝板合金模具的主视图;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铝板合金模具的俯视图;以上各图中,1、加工台;2、左模;21、凸模块;211、左连接部;22、左脱模剂喷嘴;23、左喷管;3、右模;31、凹模块;311、右连接部;32、右脱模剂喷嘴;33、右喷管;4、第一导向机构;41、左固定块;42、右固定块;43、导向杆;5、第二导向机构;51、燕尾台;52、燕尾槽;6、收集槽;7、板簧;8、板簧槽;9、驱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铝板合金模具,包括加工台1,加工台1上设置有左模2和右模3,左模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左模2顶部与右模3顶部的第一导向机构4,右模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导向机构5,左模2在其与右模3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多个沿弧线轨迹依次设置的凸模块21,所有凸模块21所朝向右模的一面构成左型面,位于左型面中间位置的凸模块上设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左脱模剂喷嘴22,左模2的侧面设置有与左脱模剂喷嘴连接的左喷管23,右模3在其与左模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多个沿弧线轨迹依次设置的凹模块31,所有凹模块31所朝向左模的一面构成右型面,位于右型面中间位置的凹模块上设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右脱模剂喷嘴32,右模3的侧面设置有与右脱模剂喷嘴连接的右喷管33,左型面和右型面的底部均设置有用来收集脱模剂的收集槽6。其中,右模3在其远离左模2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装置9,该驱动装置9用来使右模与左模合模。工件在左右模之间,其底部自然与加工台1的顶面相接触,不用特定或大量的夹具进行定位,而工件在与右模3接触后能够自动进行摆正,不仅保证了加工质量,而且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本装置在左型面和右型面上均设置有用来喷射脱模剂的结构,如左脱模剂喷嘴22和右脱模剂喷嘴32,这样可以向工件与左型面和右型面之间喷射脱模剂,喷射出的脱模剂可以沿着相应的型面进行扩散分布,既能满足脱模的需要,又能节约大量的脱模剂,实用性较好。需要说明的是,喷管输入脱模剂的压力源和剂料源的位置便宜设置即可,如设置在相应模型的旁边。本装置中的左型面和右型面均是拼接而成的,这样的好处就是,在加工只有局部特征有明显变化的多种产品时,只需对相应的且组成左型面和右型面的凸模和凹模进行替换即可,既能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又大大提高了设备的综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铝板合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上设置有左模和右模,所述左模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左模顶部与右模顶部的第一导向机构,所述右模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导向机构,所述左模在其与右模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多个沿弧线轨迹依次设置的凸模块,所有凸模块所朝向右模的一面构成左型面,位于左型面中间位置的凸模块上设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左脱模剂喷嘴,所述左模的侧面设置有与左脱模剂喷嘴连接的左喷管,所述右模在其远离左模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右模在其与左模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多个沿弧线轨迹依次设置的凹模块,所有凹模块所朝向左模的一面构成右型面,位于右型面中间位置的凹模块上设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右脱模剂喷嘴,所述右模的侧面设置有与右脱模剂喷嘴连接的右喷管,所述左型面和右型面的底部均设置有用来收集脱模剂的收集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铝板合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上设置有左模和右模,所述左模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左模顶部与右模顶部的第一导向机构,所述右模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导向机构,所述左模在其与右模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多个沿弧线轨迹依次设置的凸模块,所有凸模块所朝向右模的一面构成左型面,位于左型面中间位置的凸模块上设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左脱模剂喷嘴,所述左模的侧面设置有与左脱模剂喷嘴连接的左喷管,所述右模在其远离左模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右模在其与左模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多个沿弧线轨迹依次设置的凹模块,所有凹模块所朝向左模的一面构成右型面,位于右型面中间位置的凹模块上设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右脱模剂喷嘴,所述右模的侧面设置有与右脱模剂喷嘴连接的右喷管,所述左型面和右型面的底部均设置有用来收集脱模剂的收集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忠礼刘安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天开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