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副产品发酵肥料配方及制备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7964636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副产品发酵肥料配方及制备方法。配方:晒干粉碎之后的茶树修剪枝条3‑8份、茶籽3‑8份、豆腐渣6‑15份。制备过程:(1)修剪枝条的收集;(2)茶籽收集;(3)豆腐渣收集;(4)鸡蛋壳收集;(5)鸡蛋壳处理;(6)发酵;(7)干燥;(8)配伍;(9)造粒;(10)扑粉;(11)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肥料品质好,有机质含量高,达到56.5%,有效氮、磷、钾总量高,达9.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副产品发酵肥料配方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肥料配方及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茶副产品发酵肥料配方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茶树(Camelliasinensis(L.)O.Ktze)原产于中国,茶园面积约4600万亩,居世界第一,每年茶树要进行2-3次的轻修剪,3年进行一次重修剪,且例如江苏等省份的茶树只采摘春茶,夏秋季茶树不采摘,造成茶树资源利用率30%,远低于世界茶树资源利用水平;茶叶籽中富含油脂、粗纤维、茶皂素、蛋白质、淀粉和无机元素等成分,其中果皮、种壳的主要成分为粗纤维,而油脂、茶皂素、蛋白质、淀粉等是种仁的主要成分,果皮中含有较多的矿质元素如钾、钙、锰等,是一种很好的肥料原料,中国现有茶园面积约4600万亩,年产茶籽量230万吨,为此肥料的制作提供充足的原料。豆渣是指生产传统豆腐、豆奶等豆制品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一般情况下每千克大豆会产生7千克的干豆渣,而中国每年用于生产传统豆腐及豆制品的大豆约600万吨,因此每年豆渣的产量都很大,但其利用率仅为4.96%~16.60%,豆渣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粗蛋白质含量18%~23%,膳食纤维含量达到55%,还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大豆异黄酮及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在生产制作豆制品时,产生大量的豆渣,多数则直接作为饲料,其营养和能量的利用率不到20%,且由于鲜豆渣中含水量极高,蛋白质含量高,不易保存,并且豆渣中粗纤维含量高,又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不能直接利用,被当作垃圾倾倒于环境中,不仅降低了豆渣的利用率,还造成环境污染。鸡蛋壳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之一,其含有丰富的钙、蛋白质、镁、钾、磷等矿物质元素,能够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比较充足的养分。基于以上特点,将茶树修剪枝、茶叶籽和豆腐渣和鸡蛋壳等按照一定的配比研发一款专用肥料,有效提高其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茶副产品发酵肥料配方。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茶副产品发酵肥料配方的制备方法。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茶副产品发酵肥料配方,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晒干粉碎之后的茶树修剪枝条3-8份、茶籽3-8份、豆腐渣6-15份。所述的茶副产品发酵肥料配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修剪枝条的收集:将茶园春茶结束后或夏秋季不采摘的枝条进行机械修剪,并收集之后晒干,并用粉碎机粉碎;(2)茶籽收集:茶园采摘成熟茶树籽,晒干碾碎,备用;(3)豆腐渣收集:收集豆腐渣和豆腐水,备用;(4)鸡蛋壳收集:鸡蛋去除蛋液,备用;(5)鸡蛋壳处理:鸡蛋壳晒干后,用小火炒制金黄碾碎备用;(6)发酵:将堆料(晒干粉碎之后的茶树修剪枝条、茶籽、豆腐渣)在温度35-65℃、撒入豆腐渣水,保持含水量在50%-70%的环境进行厌氧和好氧处理2个星期,其中好氧发酵时需要每隔1天定期翻动堆料;(7)干燥:干燥温度为55-80℃,干燥时间为4-5h,至堆料含水量小于30%;(8)配伍:将干燥后的堆料与5)处理所得的鸡蛋壳混匀;(9)造粒:将配伍后的肥料用造粒机造粒;(10)扑粉:将造粒的茶副产品肥料用2%-5%的疏水成分扑粉;(11)包装。进一步地,晒干粉碎之后的茶树修剪枝条6-8份、茶籽3-5份、豆腐渣10-15份。进一步地,晒干粉碎之后的茶树修剪枝条3-5份、茶籽6-8份、豆腐渣10-15份。进一步地,晒干粉碎之后的茶树修剪枝条6-8份、茶籽3-5份、豆腐渣6-8份。该肥料基料中包括茶树修剪枝、茶籽、豆腐渣、鸡蛋壳。是将茶树修剪枝条和茶籽烘干碾碎之后和豆腐渣等进行微生物发酵,渥堆腐熟,经过无菌处理干燥后与炒黄的鸡蛋壳直接通过肥料造粒机造粒,生产成为酸性植物专用有机肥。此肥料施用到田间,可以使得植物直接吸收茶副产品中的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吸收豆腐渣中的氮元素,结合鸡蛋壳富含的碳酸钙、镁、钾、铁、磷及微量的锰等营养元素,在调节土壤的酸碱度的同时,还能促进植物的生长。此种专用肥制备简单,价格便宜,还能有效提高茶树和豆腐渣的综合利用率。同时,它的透气性也是极好的,利于植物透水透气,不会造成土壤板结。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肥料成分之间协同,制得的肥料品质好,有机质含量高,达到56.5%,有效氮、磷、钾总量高,达9.6%。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肥料的制备方法如下:1)发酵:将堆料(晒干粉碎之后的茶树修剪枝条6-8份、茶籽3-5份、豆腐渣10-15份)在温度55℃、撒入豆腐渣水,含水量在60%的环境进行厌氧和好氧处理2个星期,其中好氧发酵时1天左右定期翻动堆料;2)干燥:干燥温度为70℃,干燥时间为4.5h,至堆料含水量小于30%为宜;3)配伍:将干燥后的堆料与炒熟的鸡蛋壳按照100∶1(W/W)的比例进行混匀;4)造粒:将配伍后的肥料用造粒机造粒;5)扑粉:将造粒完成后的的茶副产品肥料用3%的疏水成分扑粉;6)包装:用防湿、避光的材料进行包装,即为专用的茶副产品发酵肥料。性能测试:得出的肥料有机质含量为52.7%,有效氮、磷、钾总量为8.5%,含水量为10%,产品外观为棕褐色颗粒。实施例2本实施例肥料的制备方法如下:1)发酵:将堆料(晒干粉碎之后的茶树修剪枝条3-5份、茶籽6-8份、豆腐渣10-15份)保持发酵温度40℃、撒入豆腐渣水,保持含水量在50%的环境汇总进行厌氧和好氧处理2个星期,其中好氧发酵时每隔1天翻动堆料;2)干燥:干燥温度为60℃,干燥时间为5h,至堆料含水量小于30%;3)配伍:将干燥后的堆料与炒熟所得的鸡蛋壳按照100∶1(W/W)的比例进行混匀;4)造粒:将配伍后的肥料用造粒机造粒;5)扑粉:将造粒的茶副产品肥料用2%-5%的疏水成分扑粉;6)包装:用防湿、避光的材料进行包装,即为专用的茶副产品发酵肥料。性能测试:得出的肥料有机质含量为56.5%,有效氮、磷、钾总量为9.6%,含水量为11%,产品外观为棕褐色颗粒。实施例3本实施例肥料的制备方法如下:1)发酵:将堆料(晒干粉碎之后的茶树修剪枝条6-8份、茶籽3-5份、豆腐渣6-8份)在温度60℃、撒入豆腐渣水,保持含水量在70%的环境汇总进行厌氧和好氧处理2个星期,其中好氧发酵时需要定期翻动堆料;2)干燥:温度设置为80℃,干燥时长4h,堆料含水量低于30%即可;3)配伍:将干燥后的堆料与炒熟后的鸡蛋壳按照100∶1(W/W)的比例进行混匀;4)造粒:将配伍后的肥料用造粒机造粒;5)扑粉:将造粒的茶副产品肥料用2%-5%的疏水成分扑粉;6)包装:用防湿、避光的材料进行包装,即为专用的茶副产品发酵肥料。性能测试:得到的肥料有机质含量为49.5%,有效氮、磷、钾总量为8.2%,含水量为11%,产品外观为棕褐色颗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副产品发酵肥料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晒干粉碎之后的茶树修剪枝条3-8份、茶籽3-8份、豆腐渣6-1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副产品发酵肥料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晒干粉碎之后的茶树修剪枝条3-8份、茶籽3-8份、豆腐渣6-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副产品发酵肥料配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修剪枝条的收集:将茶园春茶结束后或夏秋季不采摘的枝条进行机械修剪,并收集之后晒干,并用粉碎机粉碎;
(2)茶籽收集:茶园采摘成熟茶树籽,晒干碾碎,备用;
(3)豆腐渣收集:收集豆腐渣和豆腐水,备用;
(4)鸡蛋壳收集:鸡蛋去除蛋液,备用;
(5)鸡蛋壳处理:鸡蛋壳晒干后,用小火炒制金黄碾碎备用;
(6)发酵:将堆料(晒干粉碎之后的茶树修剪枝条、茶籽、豆腐渣)在温度35-65℃、撒入豆腐渣水,保持含水量在50%-70%的环境进行厌氧和好氧处理2个星期,其中好氧发酵时需要每隔1天定期翻动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敏王润贤徐超周天天徐榛李凤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