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6414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废水处理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将丝光沸石浸泡于盐酸中进行活化,活化处理后,将固体滤出、洗涤,再进行焙烧处理,得到酸活化的丝光沸石;按重量份计,将酸活化后的丝光沸石5~8份和2~4份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加入至50~65vol.%乙醇水溶液80~100份中,于20~30℃条件下处理,将产物滤出,烘干后得到表面阳离子改性的丝光沸石;配制含有12~18wt%的聚醚砜和10~12wt%表面阳离子改性的丝光沸石的二甲基乙酰胺混合溶液,搅拌均匀,再将混合溶液滴加至去离子水中,形成微球后,进行离心处理,将微球分离出并真空干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废水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维生素B2(化学式:C17H20N4O6)又叫核黄素,微溶于水,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加热是稳定的。在生物体内,它以黄素单核苷酸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的形式存在,直接参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生物氧化作用,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因而核黄素在食品、饲料、医药工业等方面具有广泛的运用前景。由于化学合成方法较为复杂且成本高,因此,核黄素主要采用微生物发酵法进行生产。目前,主要有4种核黄素生产工艺:植物提取法、化学合成法、微生物发酵法和半微生物发酵合成法,其中微生物发酵法是近数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生产核黄素具有成本低、生产周期短、产品纯度较高等优点,是国内外工业生产核黄素的发展趋势。从发酵液提取核黄素的方法主要有重金属盐沉淀法、Morehouse法、酸溶法和碱溶法,工业生产中大多采用酸溶法。酸溶法提取核黄素的能耗较大,经一次溶解、结晶获得的核黄素纯度只有60%~70%,因此发酵法产生的废水主要是提取完维生素B2的强酸性废水。目前的废水处理工艺是以多效蒸发为主,去除废水中的盐分和菌体残渣,蒸出的废水通过生化处理,而蒸发的残渣原来的处理是去填埋,但是随着越来越严格的环境保护法的出台,蒸发的残渣无法处理,所以开发新的废水处理工艺尤为重要。CN202881044U设计开发一套维生素B2的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配水调节池、HAF厌氧反应池、FSBBR流离生物反应池、臭氧氧化池、TBF二次生化处理池、沉淀池和出水口,该系统主要采用生化法处理废水达标排除,但是对废水中的维生素B2没有回收。CN106477795A也采用了膜处理技术,采用了陶瓷微滤膜、陶瓷纳滤膜和有机纳滤膜组合系统处理维生素B2废水,回收废水中维生素B2、盐和水,但是该专利主要处理了维生素B2废水中的强酸性废水,没有涉及到维生素B2发酵液的废水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通过絮凝沉淀、离心机、膜分离技术以及多效蒸发系统等一系列工艺解决了维生素B2生产废水和强酸性废水的处理问题,同时回收了废水中的维生素B2产品和蛋白。一种发酵液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1步,对发酵液废水进行第一絮凝处理,并分离出泥渣;第2步,对第一絮凝处理的清液进行第二絮凝处理,并分离出泥渣;第3步,对第二絮凝处理的清液采用纳滤膜进行浓缩处理,纳滤浓缩液浓缩、干燥后,得到维生素B2;所述的发酵液废水是维生素B2生产废水和/或强酸性废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1步和/或第2步中的絮凝得到的泥渣烘干后作为回收饲料再次回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纳滤膜的清液送入生化处理。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3步中浓缩是采用三效蒸发器浓缩。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絮凝处理的pH条件是3~6;第二絮凝处理的pH条件是8~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纳滤膜在0.7MPa下,对2g/L硫酸镁的截留率为96~99%;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是200~500Da。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干燥过程采用的是喷雾干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生化处理包括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1步和/或第2步中的分离出泥渣是采用离心分离。一种发酵液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中和罐,用于对发酵酸性废水进行中和反应;NaOH投加罐,连接于中和罐,用于向中和罐中加入NaOH;电渗析器,连接于中和罐,用于对中和反应后的废水进行电渗析除盐;二价盐投加罐,连接于电渗析器的淡液侧,用于向除盐后的废水中加入二价盐;第一絮凝槽,连接于电渗析器的淡液侧,用于对电渗析淡液进行絮凝处理;第一固液分离装置,连接于第一絮凝槽,用于对第一絮凝槽絮凝处理后的料液进行固液分离处理;第二絮凝槽,连接于第一固液分离装置,用于对第一固液分离装置得到的清液进行絮凝处理;第二固液分离装置,连接于第二絮凝槽,用于对第二絮凝槽絮凝处理后的料液进行固液分离处理;第一干燥器,连接于第一固液分离装置和/或第二固液分离装置,用于对固液分离得到的固体进行干燥处理;纳滤膜,连接于第二固液分离装置,用于对第二固液分离装置得到的清液进行浓缩过滤;沉淀反应槽,连接于纳滤膜的浓缩液侧,用于对纳滤浓液进行二价盐的沉淀分离;沉淀剂投加罐,连接于沉淀反应槽,用于向沉淀反应槽中投加二价盐的沉淀剂;微滤膜,连接于沉淀反应槽,用于滤除生成的二价盐沉淀;第二干燥器,连接于微滤膜,用于对微滤膜中得到的滤液进行干燥处理。还包括:第一絮凝剂加入槽,用于向第一絮凝槽中加入絮凝剂。第二絮凝剂加入槽,用于向第二絮凝槽中加入絮凝剂。第一pH调节剂加入槽,用于调节第一絮凝槽中的物料pH值。第二pH调节剂加入槽,用于向第一絮凝槽中加入絮凝剂。生化处理系统,连接于纳滤膜,用于将纳滤膜得到的清液进行生化处理。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固液分离装置和或第二固液分离装置是离心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生化系统中包括厌氧反应单元和/或好氧反应单元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干燥器是烘箱。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二干燥器是喷雾干燥器。有益效果本专利工艺中,采用絮凝沉淀、离心分离和膜分离等技术组合,回收生产废水中的蛋白和维生素B2,与原处理工艺多效蒸发相比,不产生固废,运行费用也较低,同时还回收废水中的蛋白和维生素B2,做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图2是采用的装置图;其中,1、中和罐;2、NaOH投加罐;3、电渗析器;4、二价盐投加罐;5、第一絮凝槽;6、第二絮凝槽;7、第一絮凝剂加入槽;8、第一pH调节剂加入槽;9、第二絮凝剂加入槽;10、第二pH调节剂加入槽;11、第一固液分离装置;12、第二固液分离装置;13、第一干燥器;14、纳滤膜;15、生化处理系统;16、沉淀反应槽;17、沉淀剂投加罐;18、微滤膜;19、第二干燥器。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的“去除”,不仅包括完全去除目标物质的情况,还包括部分去除(减少该物质的量)的情况。本说明书中的“提纯”,包括去除任意的或特定的杂质。本文使用的词语“包括”、“包含”、“具有”或其任何其他变体意欲涵盖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括列出要素的工艺、方法、物品或设备不必受限于那些要素,而是可以包括其他没有明确列出或属于这种工艺、方法、物品或设备固有的要素。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百分比在无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是指质量百分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酵液废水的处理方法及装置,主要是应用于维生素B2生产废水资源化综合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维生素B2发酵生产过程中得到的酸性废水采用NaOH中和;步骤2,对步骤1的中和后的发酵液废水采用电渗析方法除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是聚醚砜改性的丝光沸石微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是聚醚砜改性的丝光沸石微球。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废水处理的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丝光沸石浸泡于盐酸中进行活化,活化处理后,将固体滤出、洗涤,再进行焙烧处理,得到酸活化的丝光沸石;
步骤b,按重量份计,将酸活化后的丝光沸石5~8份和2~4份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加入至50~65vol.%乙醇水溶液80~100份中,于20~30℃条件下处理,将产物滤出,烘干后得到表面阳离子改性的丝光沸石;
步骤c,配制含有12~18wt%的聚醚砜和10~12wt%表面阳离子改性的丝光沸石的二甲基乙酰胺混合溶液,搅拌均匀,再将混合溶液滴加至去离子水中,形成微球后,进行离心处理,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强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霄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