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液压制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6141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控液压制动系统包括油箱、第一缸、第二缸、驱动件、进液阀、轮缸、第一液路和第二液路,驱动件驱动第二缸的第一活塞移动,轮缸连接于进液阀,第一液路位于第一缸和进液阀之间,第二液路设于第二缸和进液阀之间,第一液路和第二液路可择一地与所述进液阀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控液压制动系统,通过油路的设计,可实现三种制动模式,既能满足电控失效时的制动需求、系统可靠性较高,又能满足多种不同制动力需求,能适应当前智能驾驶中对制动系统的要求;且系统集成度高、重量轻、相对成本较低,产品优势较为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控液压制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动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控液压制动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汽车制动系统可分为人力制动系统、动力制动系统和伺服制动系统等,但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现有汽车领域中的制动系统存在制动响应慢,制动压力控制精度较低等技术问题,无法满足电动汽车的高制动性能要求,相对于传统的液压制动系统,电控液压制动系统由于采用电信号控制,所以其制动控制较为简单,制动响应迅速,且制动精度也较为容易控制,能够很好的满足在紧急制动情况下的制动性能要求,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电控液压制动系统也具有较高的未来前景。然而,电控液压制动系统会出现电控失效的情况,出现制动电控失效将会使车辆无法正常驾驶,导致严重的事故的出现。为此,目前对制动系统提出了冗余备份的需求。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电控失效下保证制动、提高系统可靠性的电控液压制动系统。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控液压制动系统,包括:油箱;第一缸,其连接于所述油箱;第二缸,其连接于所述油箱,所述第二缸包括第一腔、第二腔和第一活塞,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活塞两侧;驱动件,其连接于所述第二缸以驱动所述第一活塞在所述第二缸内移动沿第一方向或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进液阀;轮缸,其连接于所述进液阀;第一液路,其连接于所述第一缸和所述进液阀之间;和第二液路,其设于所述第二缸和所述进液阀之间,所述第一液路和所述第二液路可择一地与所述进液阀连通,所述第二液路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腔与所述进液阀之间的第一支路、连接于所述第二腔与所述进液阀之间的第二支路和连接于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之间的第三支路,所述第一支路设有反向控制阀,所述反向控制阀用于连通或断开所述第一腔与所述进液阀,所述第二支路上设有第一隔离阀,所述第一隔离阀用于连通或断开所述第二腔与所述进液阀,所述第三支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腔与所述第一隔离阀之间。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路上设有第一阀,所述第一阀仅允许制动液从第二缸流向所述进液阀。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液路还包括第四支路,所述第四支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反向控制阀与所述第一腔之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阀与所述第二支路之间,所述第四支路上还设有第二阀,所述第二阀仅允许制动液从所述第二缸流向所述进液阀。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液路上设有第二隔离阀,所述第二隔离阀用于连通或断开所述第一缸与所述进液阀。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液路包括两条子油路,所述第二隔离阀为两个,每个所述子油路上设有一个所述第二隔离阀,所述进油阀包括第一进油阀、第二进油阀、第三进油阀和第四进油阀,所述轮缸包括第一轮缸、第二轮缸、第三轮缸和第四轮缸,所述第一轮缸的进液口连接于所述第一进油阀的出液口,所述第二轮缸的进液口连接于所述第二进油阀的出液口,所述第三轮缸的进液口连接于所述第三进油阀的出液口,所述第四轮缸的进液口连接于所述第四进油阀的出液口,其中一个子油路和所述反向控制阀连接于所述第一进油阀和所述第二进油阀的进液口,另一个子油路和所述第一隔离阀连接于所述第三进油阀和所述第四进油阀。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控液压制动系统还包括出液阀,所述出液阀连接于所述轮缸和所述油箱之间,所述出液阀包括第一出液阀、第二出液阀、第三出液阀和第四出液阀,所述第一出液阀连接于所述第一轮缸和所述油箱之间,所述第二出液阀连接于所述第二轮缸和所述油箱之间,所述第三出液阀连接于所述第三轮缸和所述油箱之间,所述第四出液阀连接于所述第四轮缸和所述油箱之间。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控液压制动系统包括第一制动模式、第二制动模式和机械备份模式,在所述第一制动模式下,所述第二隔离阀关闭,所述反向控制阀、所述第一隔离阀均打开,所述驱动件使所述第一活塞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腔内的制动液进入所述第二腔,并所述经所述第二液路进入所述进液阀;在所述第二制动模式下,所述第二隔离阀关闭,所述反向控制阀关闭,所述第一隔离阀打开,所述驱动件使第一活塞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腔内的制动液经所述第二液路进入所述进液阀;在所述机械备份模式下,所述反向控制阀、所述第一隔离阀均关闭,所述第二隔离阀打开,所述制动液从所述第一缸经所述第一液路到所述进液阀。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缸还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活塞包括活塞部和活塞杆,所述第一密封件设于所述活塞部上,以隔绝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所述第二密封件设于所述第二缸的缸筒上远离所述第一腔的一端,所述第二密封件将所述第二腔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所述活塞杆上设有通道,所述第一活塞可移动至使所述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位置,所述进液阀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油箱连接于所述第二部分。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通道为开设于所述活塞杆上的开槽,所述开槽开设于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活塞的相邻处。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油箱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二缸的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所述油箱和所述第一腔之间设有第三阀,所述第三阀仅允许制动液从所述油箱进入所述第一腔;或者,所述电控液压系统还包括输入装置,所述第一缸包括第二活塞和第三活塞,所述第一缸由所述第二活塞分隔为第三腔和第四腔,所述输入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三活塞,所述第三活塞设于所述第四腔内,所述电控液压制动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输入装置处的踏板模拟元件,所述踏板模拟元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缸的所述第三腔,所述第三腔输出油液时在所述踏板模拟元件上建压;所述电控液压制动系统还包括测试阀,所述测试阀连接于所述油箱和所述第一缸的所述第四腔之间,用于连通或断开所述油箱和所述第一缸的所述第四腔。本专利技术的电控液压制动系统,通过油路的设计,可实现第一制动模式、第二制动模式和机械备份模式三种制动模式,既能满足电控失效时的制动需求、系统可靠性较高,又能满足多种不同制动力需求,能适应当前智能驾驶中对制动系统的要求;而且系统集成度高、重量轻、相对成本较低,产品优势较为明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控液压制动系统的机械备份模式状态图。图2为图1中电控液压制动系统的第二缸的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电控液压制动系统的第二缸的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电控液压制动系统的第一制动模式状态图。图5为图1所示电控液压制动系统的第二制动模式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请参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控液压制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控液压制动系统包括输入装置11、油箱12、第一缸13、第二缸15、驱动件17、进液阀19、轮缸21、第一液路23和第二液路25。第一缸13和第二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控液压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油箱(12);/n第一缸(13),其连接于所述油箱(12);/n第二缸(15),其连接于所述油箱(12),所述第二缸(15)包括第一腔(152)、第二腔(154)和第一活塞(157),所述第一腔(152)和所述第二腔(15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活塞(157)两侧;/n驱动件(17),其连接于所述第二缸(15)以驱动所述第一活塞(157)在所述第二缸(15)内移动沿第一方向或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n进液阀(19);/n轮缸(21),其连接于所述进液阀(19);/n第一液路(23),其连接于所述第一缸(13)和所述进液阀(19)之间;和/n第二液路(25),其设于所述第二缸(15)和所述进液阀(19)之间,所述第一液路(23)和所述第二液路(25)可择一地与所述进液阀(19)连通,所述第二液路(25)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腔(152)与所述进液阀(19)之间的第一支路(252)、连接于所述第二腔(154)与所述进液阀(19)之间的第二支路(254)和连接于所述第一支路(252)与所述第二支路(254)之间的第三支路(256),所述第一支路(252)设有反向控制阀(29),所述反向控制阀(29)用于连通或断开所述第一腔(152)与所述进液阀(19),所述第二支路(254)上设有第一隔离阀(27),所述第一隔离阀(27)用于连通或断开所述第二腔(154)与所述进液阀(19),所述第三支路(256)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腔(154)与所述第一隔离阀(27)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控液压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油箱(12);
第一缸(13),其连接于所述油箱(12);
第二缸(15),其连接于所述油箱(12),所述第二缸(15)包括第一腔(152)、第二腔(154)和第一活塞(157),所述第一腔(152)和所述第二腔(15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活塞(157)两侧;
驱动件(17),其连接于所述第二缸(15)以驱动所述第一活塞(157)在所述第二缸(15)内移动沿第一方向或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
进液阀(19);
轮缸(21),其连接于所述进液阀(19);
第一液路(23),其连接于所述第一缸(13)和所述进液阀(19)之间;和
第二液路(25),其设于所述第二缸(15)和所述进液阀(19)之间,所述第一液路(23)和所述第二液路(25)可择一地与所述进液阀(19)连通,所述第二液路(25)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腔(152)与所述进液阀(19)之间的第一支路(252)、连接于所述第二腔(154)与所述进液阀(19)之间的第二支路(254)和连接于所述第一支路(252)与所述第二支路(254)之间的第三支路(256),所述第一支路(252)设有反向控制阀(29),所述反向控制阀(29)用于连通或断开所述第一腔(152)与所述进液阀(19),所述第二支路(254)上设有第一隔离阀(27),所述第一隔离阀(27)用于连通或断开所述第二腔(154)与所述进液阀(19),所述第三支路(256)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腔(154)与所述第一隔离阀(27)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液压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路(256)上设有第一阀(258),所述第一阀(258)仅允许制动液从第二缸(15)流向所述进液阀(1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液压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路(25)还包括第四支路(259),所述第四支路(259)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反向控制阀(29)与所述第一腔(152)之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阀(258)与所述第二支路(254)之间,所述第四支路(259)上还设有第二阀(260),所述第二阀(260)仅允许制动液从所述第二缸(15)流向所述进液阀(19)。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液压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路(23)上设有第二隔离阀(232),所述第二隔离阀(232)用于连通或断开所述第一缸(13)与所述进液阀(19)。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控液压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路(23)包括两条子油路,所述第二隔离阀(232)为两个,每个所述子油路上设有一个所述第二隔离阀(232),所述进油阀(19)包括第一进油阀(192)、第二进油阀(193)、第三进油阀(194)和第四进油阀(195),所述轮缸(21)包括第一轮缸(212)、第二轮缸(213)、第三轮缸(214)和第四轮缸(215),所述第一轮缸(212)的进液口连接于所述第一进油阀(192)的出液口,所述第二轮缸(213)的进液口连接于所述第二进油阀(193)的出液口,所述第三轮缸(214)的进液口连接于所述第三进油阀(194)的出液口,所述第四轮缸(215)的进液口连接于所述第四进油阀(195)的出液口,其中一个子油路和所述反向控制阀(29)连接于所述第一进油阀(192)和所述第二进油阀(193)的进液口,另一个子油路和所述第一隔离阀(27)连接于所述第三进油阀(194)和所述第四进油阀(19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控液压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液压制动系统还包括出液阀(32),所述出液阀(32)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鹏朱心放张彦朝苗会彬刘海珍刘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拿森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