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微波加热的自动排气包装膜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607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可微波加热的自动排气包装膜,包括热封层、中间层、外层、填充层及易揭抗菌封膜,热封层、中间层、外层三层共挤并在中间层和外层同一位置处连通设置有排气槽,填充层填充设置在排气槽内,易揭抗菌封膜胶粘封住排气槽开口处,热封层上设有与排气槽相连通的排气线。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低温冷冻或室温状态下不会使PVC树脂发生渗漏,且在低温冷冻状态下水分子凝固膨胀而可减少水分和/或气体发生对流,避免污染,阻隔性能好,而在微波加热后高温水蒸气驱使PVC树脂湿料中的水分蒸发而在PVC树脂内部形成疏松的透气通道,同时热封层上的微细切孔在高压作用下撑开,加热前揭除易揭抗菌封膜,使微波烹饪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或水蒸气得以释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微波加热的自动排气包装膜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包材
,具体涉及一种可微波加热的自动排气包装膜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近年来,食物的微波加热方式以其便捷、卫生的优点得到日益广泛的普及。食物被包在包装膜中或放进包装袋中,放入微波炉加热,食物会产生大量的热蒸汽积聚在袋内,因此要求这种包装膜或包装袋在高温中不会融化或爆裂。为了确保食物在微波中得到合适的烹制,并为了防止包装袋爆裂,许多可微波的包装袋都设有排气口,或者人为将包装膜或包装袋用尖锐物刺数个穿通孔,以使微波烹饪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或水蒸气得以释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微波加热的自动排气包装膜,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和抗菌性能,并在微波加热下能够自动释放内部高压蒸汽。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微波加热的自动排气包装膜,包括热封层、中间层、外层、填充层及易揭抗菌封膜,所述热封层、中间层、外层三层共挤并在中间层和外层同一位置处连通设置有排气槽,所述填充层填充设置在排气槽内,所述易揭抗菌封膜胶粘封住排气槽开口处的外层表面,所述热封层上设有与排气槽相连通的排气线。优选地,所述热封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组成:8碳线性低密度聚乙烯60%~75%、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5%~30%、5%~8%ε-己内酯/聚醚/环氧丙烷三元共聚物、2%~5%爽滑剂。优选地,所述中间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组成:8碳线性低密度聚乙烯0~10%、高压低密度聚乙烯85%~95%、聚(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共聚物5%~10%。优选地,所述外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组成:4碳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0%~20%、高压低密度聚乙烯80%~90%。优选地,所述填充层为终止反应的PVC树脂湿料,含水量为20%~30%。优选地,所述易揭抗菌封膜为抗菌PE膜。优选地,所述外层、中间层和热封层的层厚比为20~30:40~60:20~3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可微波加热的自动排气包装膜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将热封层原料、中间层原料和外层原料分别送入挤出机熔融加工,热封层的加工温度170℃~180℃,中间层的加工温度为180℃~200℃,外层的加工温度为170℃~180℃,然后将上述挤出的热封层熔体、中间层熔体和外层熔体送入流延机共挤成膜或送入吹塑机共挤成膜,冷却,在外层和中间层同一位置处加工出排气槽,在热封层加工出与排气槽相连通的排气线;S2、将采用微悬浮聚合法制备得到的PVC树脂湿料填充在步骤S1共挤膜上的排气槽内,然后将涂布有胶黏剂的易揭抗菌封膜覆盖封住排气槽,固化。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采用激光切割方式加工出排气槽。优选地,所述排气槽的宽度为2mm~1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外层和中间层内的通过二氧化碳激光形成的排气槽内封装PVC树脂湿料,并在排气槽开口处胶封有易揭抗菌封膜,而热封层对应位置处设有微细切孔,在低温冷冻或室温状态下不会使PVC树脂发生渗漏,且在低温冷冻状态下水分子凝固膨胀而可减少复合膜内的产品与外环境的水分和/或气体发生对流,避免污染,阻隔性能好,而在微波加热后高温水蒸气驱使PVC树脂湿料中的水分蒸发而在PVC树脂内部形成疏松的透气通道,同时热封层上的微细切孔在高压作用下撑开,加热前揭除易揭抗菌封膜,使微波烹饪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或水蒸气得以释放。另通过在排气槽开口处设置易揭抗菌封膜,保持在储运中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效果,经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均满足GB/T31402-2015抗菌性能要求,且在微波加热前方便揭除。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微波加热的自动排气包装膜,包括热封层、中间层、外层、填充层及易揭抗菌封膜,膜厚56微米,所述热封层、中间层、外层三层共挤,所述外层、中间层和热封层的层厚比为20:50:30,所述中间层和外层同一位置处连通设置有排气槽,所述填充层填充设置在排气槽内,所述易揭抗菌封膜胶粘封住排气槽开口处的外层表面,所述热封层上设有与排气槽相连通的排气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封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组成:8碳线性低密度聚乙烯70%、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2%、5%ε-己内酯/聚醚/环氧丙烷三元共聚物、3%爽滑剂,所述爽滑剂为油酸酰胺,加入ε-己内酯/聚醚/环氧丙烷三元共聚物赋予良好的低温柔韧性和热稳定性,加入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保证不会出现假封状态并提高延伸性,加入8碳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增加产品的挺度、增加纵向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组成:8碳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0%、高压低密度聚乙烯85%、聚(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共聚物5%,加入8碳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增加产品的挺度、增加纵向强度,加入高压低密度聚乙烯使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热封性能,加入聚(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共聚物增强热封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组成:4碳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5%、高压低密度聚乙烯8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易揭抗菌封膜为抗菌PE膜,其内含有抗菌剂(比如纳米二氧化钛)。所述填充层为终止反应的PVC树脂湿料,采用微悬浮法聚合工艺,具体为:先在聚合釜内加入水、乳化剂SDS、十六醇,搅拌配置分散液,然后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钾,充氮检查气密性并置换空气,再通入氯乙烯单体,氯乙烯单体、水、乳化剂SDS和十六醇的质量比为100︰200︰1︰1,高速混合溶胀,升温至50℃~60℃聚合,当聚合釜内压力降至5MPa左右终止反应并放出未反应的氯乙烯单体,收集釜内混合液并脱水至含水量为30%,即得PVC树脂湿料。优选地,所述PVC树脂湿料的初级粒子平均粒径为0.8微米~2微米。本实施例的可微波加热的自动排气包装膜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将热封层原料、中间层原料和外层原料分别送入挤出机熔融加工,热封层的加工温度175℃,中间层的加工温度为200℃,外层的加工温度为180℃,然后将上述挤出的热封层熔体、中间层熔体和外层熔体送入流延机共挤成膜或送入吹塑机共挤成膜,冷却,在外层和中间层同一位置处采用激光切割方式加工出排气槽,排气槽形状不限,比如U型、椭圆型等,排气槽的宽度为2mm~10mm。然后在热封层加工出与排气槽相连通的排气线,具体在热封层对应排气槽的中心位置用打孔刺针打排气孔,方向为从热封层下表面打到热封层上表面,针孔的直径为0.05mm,密度为孔间距为1mm,具有良好的排气效果。S2、将采用微悬浮聚合法制备得到的PVC树脂湿料填充在步骤S1共挤膜上的排气槽内,然后将涂布有胶黏剂的易揭抗菌封膜覆盖封住排气槽,固化,易揭抗菌封膜的热封强度控制在(7~10)N/15mm。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微波加热的自动排气包装膜,包括热封层、中间层、外层、填充层及易揭抗菌封膜,膜厚48微米,所述热封层、中间层、外层三层共挤,所述外层、中间层和热封层的层厚比为30:60:20,所述中间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微波加热的自动排气包装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封层、中间层、外层、填充层及易揭抗菌封膜,所述热封层、中间层、外层三层共挤并在中间层和外层同一位置处连通设置有排气槽,所述填充层填充设置在排气槽内,所述易揭抗菌封膜胶粘封住排气槽开口处的外层表面,所述热封层上设有与排气槽相连通的排气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微波加热的自动排气包装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封层、中间层、外层、填充层及易揭抗菌封膜,所述热封层、中间层、外层三层共挤并在中间层和外层同一位置处连通设置有排气槽,所述填充层填充设置在排气槽内,所述易揭抗菌封膜胶粘封住排气槽开口处的外层表面,所述热封层上设有与排气槽相连通的排气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微波加热的自动排气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组成:8碳线性低密度聚乙烯60%~75%、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5%~30%、5%~8%ε-己内酯/聚醚/环氧丙烷三元共聚物、2%~5%爽滑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微波加热的自动排气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组成:8碳线性低密度聚乙烯0~10%、高压低密度聚乙烯85%~95%、聚(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共聚物5%~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微波加热的自动排气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组成:4碳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0%~20%、高压低密度聚乙烯80%~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微波加热的自动排气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为终止反应的PVC树脂湿料,含水量为20%~30%。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江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鹏达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