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底炉支撑辊安装找正的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5870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转底炉支撑辊安装找正的安装方法,包括:计算圆心坐标,并通过后方交汇法测出圆心坐标;将全站仪架设在圆心上,并使全站仪的照准部照射在0°后置零;根据每个托辊的角度,放径向线;放线完成后,进行座浆墩施工,并使托辊初步就位;放置安装架,利用线锤使安装架上的钢丝与地面线重合;调整托辊后验收,通过验收后进行二层灌浆;移动安装架,进行下一个托辊的调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安装架,使转底炉支撑棍找正,并且使用此种安装架,安装架可移动,降低安装成本,满足转底炉支撑棍数量多,校正困难的特点。并且,利用全站仪+安装架的施工方式,能使支撑棍调整更为精确,而且安装架可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底炉支撑辊安装找正的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底炉支撑辊安装找正的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转底炉支撑辊安装找正时,根据内环支承辊的中心点、外环支承辊的中心点与转底炉中心线之间的预定水平距离而在安装架的悬臂径向上标记位置;使安装架的悬臂下表面与安装架的立轴着地端之间的距离等于内、外环支承辊上表面的预定高度;固定所述安装架,使该安装架的立轴与转底炉中心线重合,悬臂的下表面保持水平;使安装架的悬臂围绕立轴转动,每旋转预定角度便在所述径向上的标记位置所指示的空间位置安装支承辊。传统方法利用固定架控制半径与高度,因钢结构固定架精度的局限,意味着钢结构加工精度必须较高,才能满足规范要求,但钢结构的加工局限,钢结构固定架误差可能达到厘米级,但设备安装要求安装精度必须是毫米级,导致安装精度低以及安装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转底炉支撑辊安装找正的安装方法,旨在解决降低转底炉支撑辊的安装找正困难的问题。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转底炉支撑辊安装找正的安装方法,包括:计算圆心坐标,并通过后方交汇法测出圆心坐标;将全站仪架设在圆心上,并使全站仪的照准部照射在0°后置零;根据每个托辊的角度,放径向线;放线完成后,进行座浆墩施工,并使托辊初步就位;放置安装架,利用线锤使安装架上的钢丝与地面线重合;调整托辊后验收,通过验收后进行二层灌浆;移动安装架,进行下一个托辊的调整。进一步地,在计算圆心坐标时,预设两个后视点,根据两个后视点坐标,算出第三个坐标,即圆心坐标。进一步地,在测量圆心坐标时,把全站仪架设在转底炉的平台上,利用预设的两个后视点坐标,对圆心进行打点,并复测第三个坐标,并使第三个坐标误差在5mm内后,即可满足要求。进一步地,按照施工标准进行“对中、整平、瞄准、读数”的施工步骤,以将全站仪架设在圆心坐标上。进一步地,根据每个托辊的角度,放径向线后,放每个托辊的半径偏移500mm线。进一步地,座浆墩施工时,利用座浆法进行座浆并进行座浆墩找平。进一步地,托辊初步就位时,利用25t吊机把托辊初步吊装就位。进一步地,安装架就位后,利用线锤,使安装架上的钢丝与托辊中心线重合。进一步地,调整托辊时,使托辊中心线与安装架钢丝重合,使精度保持在5mm以内,并满足规范要求。进一步地,安装架为一方形框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安装架,使转底炉支撑棍找正,并且使用此种安装架,安装架可移动,降低安装成本,满足转底炉支撑棍数量多,校正困难的特点。并且,利用全站仪+安装架的施工方式,能使支撑棍调整更为精确,而且安装架可重复利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底炉支撑辊安装找正的安装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架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底炉支撑辊安装找正的安装方法,包括:步骤1S1:计算圆心坐标,并通过后方交汇法测出圆心坐标;步骤2S2:将全站仪架设在圆心上,并使全站仪的照准部照射在0°后置零;步骤3S3:根据每个托辊的角度,放径向线;步骤4S4:放线完成后,进行座浆墩施工,并使托辊初步就位;步骤5S5:放置安装架,利用线锤使安装架上的钢丝与地面线重合;步骤6S6:调整托辊后验收,通过验收后进行二层灌浆;步骤7S7:移动安装架,进行下一个托辊的调整。具体而言,在计算圆心坐标时,预设两个后视点,根据两个后视点坐标,算出第三个坐标,即圆心坐标。具体而言,在测量圆心坐标时,把全站仪架设在转底炉的平台上,利用预设的两个后视点坐标,对圆心进行打点,并复测第三个坐标,并使第三个坐标误差在5mm内后,即可满足要求。具体而言,按照施工标准进行“对中、整平、瞄准、读数”的施工步骤,以将全站仪架设在圆心坐标上。具体而言,根据每个托辊的角度,放径向线后,放每个托辊的半径偏移500mm线。具体而言,座浆墩施工时,利用座浆法进行座浆并进行座浆墩找平。具体而言,托辊初步就位时,利用25t吊机把托辊初步吊装就位。具体而言,安装架就位后,利用线锤,使安装架上的钢丝与托辊中心线重合。具体而言,调整托辊时,使托辊中心线与安装架钢丝重合,使精度保持在5mm以内,并满足规范要求。结合图2所示,上述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的安装架1的结构如图2所示,安装架1为一方形框架结构,其由槽钢和钢管焊接制成。通过设置安装架1用于支撑托辊,能够极大地便于托辊的安装。上述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施工步骤:计算圆心坐标→利用后方交汇法测出圆心坐标→全站仪架设在圆心→照准部照射在0°并置零→根据每个托辊的角度,放径向线→放每个托辊的半径偏移500mm线→座浆墩施工→托辊初步就位→安装架放置位置→利用线锤使安装架上的钢丝与地面线重合→调整托辊(使用托辊精确到毫米)→验收→二层灌浆。计算圆心坐标:已知两个后视点,根据两个后视点坐标,算出第三个坐标,即圆心坐标;测出圆心坐标:把全站仪架设在转底炉3.75米平台上,利用已知两个后视点坐标,对圆心进行打点,并复测第三个坐标,第三个坐标误差在5mm内,即可满足要求;全站仪架设在圆心;按照《测量技术规程》进行“对中、整平、瞄准、读数”的施工步骤进行操作;照准部照射在0°并置零;根据每个托辊的角度,放径向线;放每个托辊的半径偏移500mm线;座浆墩施工:利用座浆法进行座浆并进行座浆墩找平;托辊初步就位:利用25t吊机把托辊初步吊装就位,安装架就位,利用线锤,使安装架上的钢丝与中心线重合;利用线锤使安装架上的钢丝与地面线重合;调整托辊,使托辊中心线与线架钢丝重合,使精度保证在5mm,并满足《环形炉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移动安装架,进行下一个调整。可以看出,通过设置安装架,使转底炉支撑棍找正,并且使用此种安装架,安装架可移动,降低安装成本,满足转底炉支撑棍数量多,校正困难的特点。并且,利用全站仪+安装架的施工方式,能使支撑棍调整更为精确,而且安装架可重复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底炉支撑辊安装找正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计算圆心坐标,并通过后方交汇法测出圆心坐标;/n将全站仪架设在圆心上,并使全站仪的照准部照射在0°后置零;/n根据每个托辊的角度,放径向线;/n放线完成后,进行座浆墩施工,并使托辊初步就位;/n放置安装架,利用线锤使安装架上的钢丝与地面线重合;/n调整托辊后验收,通过验收后进行二层灌浆;/n移动安装架,进行下一个托辊的调整。/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1130 CN 20201137523081.一种转底炉支撑辊安装找正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算圆心坐标,并通过后方交汇法测出圆心坐标;
将全站仪架设在圆心上,并使全站仪的照准部照射在0°后置零;
根据每个托辊的角度,放径向线;
放线完成后,进行座浆墩施工,并使托辊初步就位;
放置安装架,利用线锤使安装架上的钢丝与地面线重合;
调整托辊后验收,通过验收后进行二层灌浆;
移动安装架,进行下一个托辊的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底炉支撑辊安装找正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圆心坐标时,预设两个后视点,根据两个后视点坐标,算出第三个坐标,即圆心坐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底炉支撑辊安装找正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测量圆心坐标时,把全站仪架设在转底炉的平台上,利用预设的两个后视点坐标,对圆心进行打点,并复测第三个坐标,并使第三个坐标误差在5mm内后,即可满足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学林程泉高武久王鹏飞赵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冶金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