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馆中蹦床的安全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855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动馆中蹦床的安全保护结构,底架的内侧通过弹簧连接有蹦布,蹦布的外侧连接有折叠弹性布,底架的顶部设有软垫,软垫的底部设有第一勾面和第二勾面,折叠弹性布的上折面设有第一毛面和第二毛面,折叠弹性布的下折面设有第四毛面,底架的顶部设有背胶魔术贴,弹簧的下方设有密封弹性布,通过折叠弹性布对弹簧上侧进行遮挡防护,通过密封弹性布对弹簧下侧进行遮挡防护,提高安全度,通过第一勾面与第一毛面连接,第二勾面与第二毛面连接,方便折叠弹性布与软垫连接,通过第三勾面与第三毛面连接,方便软垫与底架连接,通过背胶魔术贴分别与第四毛面以及与第二勾面连接,方便软垫、折叠弹性布以及底架相互连接,提高结构稳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动馆中蹦床的安全保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蹦床游乐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运动馆中蹦床的安全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蹦床是一项运动员利用从蹦床反弹中表现杂技技巧的竞技运动,它属于体操运动的一种,蹦床有“空中芭蕾”之称,近年来蹦床这项运动慢慢的进入到公众的视野当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小朋友等参与到其中来,由于目前蹦床运动这一项目在我国缺乏统一的安全认证标准,各厂家的蹦床工艺参差不齐,还存在很多不到位的地方,同时缺乏一定的监管,存在一定的监管盲区,导致了每一年都会因蹦床结构、工艺等原因造成不少的安全事故。目前所使用的蹦床的结构通常为:包括带有支撑脚的框架,框架内设置有蹦布,蹦布的周边通过若干个弹簧与框架相连接,弹簧的上方设置有安全护垫用于对弹簧进行遮挡,防止使用者被弹簧刮伤或夹伤,在非使用状态时,弹簧与跳布处于水平状态,使用时,使用者在蹦布中蹦跳,蹦布和弹簧会向下倾斜一定角度,使得弹簧与安全护垫之间存在一定角度的间隙,如果使用者稍有不慎就会卡入该间隙内,造成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度高且结构稳固的运动馆中蹦床的安全保护结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运动馆中蹦床的安全保护结构,包括底架,底架的内侧通过弹簧连接有蹦布,蹦布的外侧连接有折叠弹性布,折叠弹性布设置于弹簧上方,底架的顶部设有软垫,软垫的底部设有第一勾面和第二勾面,折叠弹性布的上折面设有第一毛面和第二毛面,第一勾面与第一毛面连接,第二勾面与第二毛面连接,折叠弹性布的下折面设有第四毛面,底架的顶部设有背胶魔术贴,背胶魔术贴的顶部一侧与第四毛面连接,另一侧与第二勾面连接,弹簧的下方设有密封弹性布,密封弹性布的一端与蹦布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底架的内侧连接。作为优选,底架的外侧设有连接条,连接条的顶部内侧设有第三勾面,软垫的一侧设有与第三勾面连接的第三毛面。作为优选,软垫靠近蹦布的一侧设有斜面,第一勾面设置于靠近斜面的一侧,第二勾面设置于远离斜面的一侧。作为优选,斜面上设有防滑纹。作为优选,蹦布、折叠弹性布和密封弹性布均为牛津布。作为优选,软垫包括海绵层和包裹于海绵层外侧的PVC皮层。作为优选,底架的材质为不锈钢。作为优选,背胶魔术贴的顶部设有勾面部和毛面部,勾面部与第四毛面连接,毛面部与第二勾面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运动馆中蹦床的安全保护结构通过折叠弹性布,使在弹簧与软垫形成一定角度的间隙时,能进行遮挡防护,通过密封弹性布对弹簧下侧进行遮挡防护,提高安全度,通过第一勾面与第一毛面连接,第二勾面与第二毛面连接,方便折叠弹性布与软垫连接,通过第三勾面与第三毛面连接,方便软垫与底架连接,通过背胶魔术贴分别与第四毛面以及与第二勾面连接,方便软垫、折叠弹性布以及底架相互连接,提高结构稳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3为折叠弹性布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软垫的剖视图。图中:1.底架;2.弹簧;3.蹦布;4.折叠弹性布;5.软垫;6.第一勾面;7.第二勾面;8.第一毛面;9.第二毛面;10.第四毛面;11.背胶魔术贴;12.密封弹性布;13.连接条;14.第三勾面;15.第三毛面;16.斜面;17.海绵层;18.PVC皮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运动馆中蹦床的安全保护结构,包括底架1,底架1的内侧通过弹簧2连接有蹦布3,蹦布3的外侧连接有折叠弹性布4,折叠弹性布4设置于弹簧2上方,底架1的顶部设有软垫5,软垫5的底部设有第一勾面6和第二勾面7,折叠弹性布4的上折面设有第一毛面8和第二毛面9,第一勾面6与第一毛面8连接,第二勾面7与第二毛面9连接,折叠弹性布4的下折面设有第四毛面10,底架1的顶部设有背胶魔术贴11,背胶魔术贴11的顶部一侧与第四毛面10连接,另一侧与第二勾面7连接,弹簧2的下方设有密封弹性布12,密封弹性布12的一端与蹦布3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底架1的内侧连接。为了方便提高结构稳固度,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架1的外侧设有连接条13,连接条13的顶部内侧设有第三勾面14,软垫5的一侧设有与第三勾面14连接的第三毛面15。为了方便防止软垫5的端部对人体造成磕碰,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软垫5靠近蹦布3的一侧设有斜面16,第一勾面6设置于靠近斜面16的一侧,第二勾面7设置于远离斜面16的一侧。为了方便防止打滑,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斜面16上设有防滑纹。为了方便提高弹性和韧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蹦布3、折叠弹性布4和密封弹性布12均为牛津布。为了方便提高防护性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软垫5包括海绵层17和包裹于海绵层17外侧的PVC皮层18。为了方便提高结构稳固度,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架1的材质为不锈钢。为了方便连接,提高结构稳固度,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背胶魔术贴11的顶部设有勾面部和毛面部,勾面部与第四毛面10连接,毛面部与第二勾面7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折叠弹性布4,使在弹簧2与软垫5形成一定角度的间隙时,能进行遮挡防护,通过密封弹性布12对弹簧2下侧进行遮挡防护,提高安全度,通过第一勾面6与第一毛面8连接,第二勾面7与第二毛面9连接,方便折叠弹性布4与软垫5连接,通过第三勾面14与第三毛面15连接,方便软垫5与底架1连接,通过背胶魔术贴11分别与第四毛面10以及与第二勾面7连接,方便软垫5、折叠弹性布4以及底架1相互连接,提高结构稳固度。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动馆中蹦床的安全保护结构,包括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的内侧通过弹簧(2)连接有蹦布(3),所述蹦布(3)的外侧连接有折叠弹性布(4),所述折叠弹性布(4)设置于弹簧(2)上方,所述底架(1)的顶部设有软垫(5),所述软垫(5)的底部设有第一勾面(6)和第二勾面(7),所述折叠弹性布(4)的上折面设有第一毛面(8)和第二毛面(9),所述第一勾面(6)与第一毛面(8)连接,所述第二勾面(7)与第二毛面(9)连接,所述折叠弹性布(4)的下折面设有第四毛面(10),所述底架(1)的顶部设有背胶魔术贴(11),所述背胶魔术贴(11)的顶部一侧与第四毛面(10)连接,另一侧与第二勾面(7)连接,所述弹簧(2)的下方设有密封弹性布(12),所述密封弹性布(12)的一端与蹦布(3)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底架(1)的内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动馆中蹦床的安全保护结构,包括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的内侧通过弹簧(2)连接有蹦布(3),所述蹦布(3)的外侧连接有折叠弹性布(4),所述折叠弹性布(4)设置于弹簧(2)上方,所述底架(1)的顶部设有软垫(5),所述软垫(5)的底部设有第一勾面(6)和第二勾面(7),所述折叠弹性布(4)的上折面设有第一毛面(8)和第二毛面(9),所述第一勾面(6)与第一毛面(8)连接,所述第二勾面(7)与第二毛面(9)连接,所述折叠弹性布(4)的下折面设有第四毛面(10),所述底架(1)的顶部设有背胶魔术贴(11),所述背胶魔术贴(11)的顶部一侧与第四毛面(10)连接,另一侧与第二勾面(7)连接,所述弹簧(2)的下方设有密封弹性布(12),所述密封弹性布(12)的一端与蹦布(3)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底架(1)的内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馆中蹦床的安全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的外侧设有连接条(13),所述连接条(13)的顶部内侧设有第三勾面(14),所述软垫(5)的一侧设有与第三勾面(14)连接的第三毛面(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炫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蜜动游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