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无菌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795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无菌输液器,包括有圆桶外壳,所述圆桶外壳内设置有V型上板和下斜板,所述圆桶外壳上端设置有上盖,所述圆桶外壳下端设置有环形下盖,所述环形下盖中镶嵌有药液过滤器,所述V型上板与上盖之间的圆桶外壳内设置有进输液管,所述进输液管一端连接在V型上板中部,所述进输液管另一端连接有瓶塞刺穿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便携式无菌输液器,通过圆桶外壳对输液器的其余部件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输液器受外力而照成折弯状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无菌输液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耗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无菌输液器。
技术介绍
输液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耗材,经过无菌处理,建立静脉与药液之间通道,用于静脉输液。一般由静脉针或注射针、针头护帽、输液软管、药液过滤器、流速调节器、滴壶、瓶塞穿刺器、空气过滤器等八个部分连接组成,部分输液器还有注射件,加药口等;输液器一般采用密封塑料袋进行包装,在户外运动时时常会出现一些急救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般会通过输液器进行注射,而在携带输液器时会因为外力原因会对输液器照成损伤,尤其是不注意对输液器进行外力挤压更加容易使得注射针出现损坏,这种挤压力一般为长久施加而照成折弯现象,使得输液器在户外难以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无菌输液器,通过圆桶外壳对输液器的其余部件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输液器受外力而照成折弯状损坏。一种便携式无菌输液器,包括有圆桶外壳,所述圆桶外壳内设置有V型上板和下斜板,所述圆桶外壳上端设置有上盖,所述圆桶外壳下端设置有环形下盖,所述环形下盖中镶嵌有药液过滤器,所述V型上板与上盖之间的圆桶外壳内设置有进输液管,所述进输液管一端连接在V型上板中部,所述进输液管另一端连接有瓶塞刺穿器;所述下斜板与环形下盖之间的圆桶外壳内设置有L型调节板、静脉注射管、压杆和出输液管,所述L型调节板固定在圆桶外壳内壁上,所述压杆与L型调节板互相配合,所述压杆固定在环形下盖上,所述出输液管一端与下斜板连接,所述出输液管另一端与药液过滤器进液口连通,所述静脉注射管一端与药液过滤器出液口连通,所述静脉注射管另一端连接有静脉输液针;所述出输液管靠近下斜板的一端镶嵌在L型调节板上。优选的,所述上盖靠近V型上板的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滑块,所述瓶塞刺穿器固定在滑块上。优选的,所述药液过滤器包括有圆形外壳和调节杆,所述圆形外壳内设置有内滤块,所述内滤块上设置有弧形流道,所述弧形流道中设置有滤膜,所述调节杆一端贯穿圆形外壳与内滤块连接,所述圆形外壳上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和出口分别位于弧形流道两端处。优选的,所述圆形外壳和上盖设置有绑环。优选的,所述L型调节板与压杆为C型。优选的,所述上盖与环形下盖均通过螺纹与圆桶外壳连接。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便携式无菌输液器,通过圆桶外壳对输液器的其余部件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输液器受外力而照成折弯状损坏。(2)本技术的一种便携式无菌输液器其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通过旋转压杆靠近L型调节板,而L型调节板上的出输液管会受到靠近的压杆压制变形,达到限制输液管流量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输液器的内部图;图3为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药液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L型调节板的截面图;1-圆桶外壳,11-上盖,12-V型上板,13-下斜板,14-环形下盖,15-绑环,16-滑槽,17-滑块,2-进输液管,3-瓶塞刺穿器,4-L型调节板,5-静脉注射管,6-静脉输液针,7-药液过滤器,71-圆形外壳,72-内滤块,73-调节杆,74-进口,75-出口,76-弧形流道,8-压杆,9-出输液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便携式无菌输液器,包括有圆桶外壳1,所述圆桶外壳1内设置有V型上板12和下斜板13,所述圆桶外壳1上端设置有上盖11,所述圆桶外壳1下端设置有环形下盖14,所述环形下盖14中镶嵌有药液过滤器7,所述V型上板12与上盖11之间的圆桶外壳1内设置有进输液管2,所述进输液管2一端连接在V型上板12中部,所述进输液管2另一端连接有瓶塞刺穿器3;所述下斜板13与环形下盖14之间的圆桶外壳1内设置有L型调节板4、静脉注射管5、压杆8和出输液管9,所述L型调节板4固定在圆桶外壳1内壁上,所述压杆8与L型调节板4互相配合,所述压杆8固定在环形下盖14上,所述出输液管9一端与下斜板13连接,所述出输液管9另一端与药液过滤器7进液口连通,所述静脉注射管5一端与药液过滤器7出液口连通,所述静脉注射管5另一端连接有静脉输液针6;所述出输液管9靠近下斜板13的一端镶嵌在L型调节板4上;所述上盖11靠近V型上板12的一侧设置有滑槽16,所述滑槽16内设置有滑块17,所述瓶塞刺穿器3固定在滑块17上;所述药液过滤器7包括有圆形外壳71和调节杆73,所述圆形外壳71内设置有内滤块72,所述内滤块72上设置有弧形流道76,所述弧形流道76中设置有滤膜,所述调节杆73一端贯穿圆形外壳71与内滤块72连接,所述圆形外壳71上设置有进口74和出口75,所述进口74和出口75分别位于弧形流道76两端处;所述圆形外壳71和上盖11设置有绑环15;所述L型调节板4与压杆8为C型;所述上盖11与环形下盖14均通过螺纹与圆桶外壳1连接。将瓶塞刺穿器3插入药瓶内,在将静脉输液针6插入患者静脉内,药液通过瓶塞刺穿器3和进输液管2导入V型上板12与下斜板13之间,在通过出输液管9导入进口74,通过进口74进入弧形流道76,在由弧形流道76导入出口75,在通过出口75导入静脉注射管5,在通过静脉注射管5导入静脉输液针6,药液通过弧形流道76时会通过弧形流道76中的滤膜进行过滤;通过旋转环形下盖14使得压杆8靠近L型调节板4,而镶嵌在L型调节板4中的出输液管9会随着靠近的压杆8进行挤压,达到调节出输液管9导出药液速度的目的,L型调节板4一端与圆桶外壳1内壁连接,而另一端与圆桶外壳1内壁配合镶嵌出输液管9,达到固定出输液管9的目的,通过将压杆8与L型调节板4设计成C型,使得压杆8直面接触出输液管9改为弧面接触,使得接触面由小变大,而使得旋转环形下盖14时不会过于费劲,通过将瓶塞刺穿器3安装在上盖11上,使得瓶塞刺穿器3取出是不会过于费劲,且通过滑块17将瓶塞刺穿器3调节出,在将瓶塞刺穿器3刺入药瓶内,通过上盖11施加穿刺力使得穿刺药瓶时不会太过费劲;通过旋转调节杆73达到调节内滤块72旋转,达到调节弧形流道76的位置,达到控制弧形流道76与进口74和出口75连通大小进行控制,达到调节药液流速的效果且可以控制药液在极为缓慢的状态下进行流动,使得药液流速适应患者身体状态进行调节;通过绑环15使得圆桶外壳1便于反正外部区域运输或安装进行输液;通过将上盖11与环形下盖14均通过螺纹与圆桶外壳1连接,使得圆桶外壳1内的密封效果提高,圆形外壳71与旋转环形下盖14连接也采用螺纹连接会提高密封度;将进输液管2卷起放置在上盖11与V型上板12之间的圆桶外壳1内进行收纳,而静脉注射管5、静脉输液针6和出输液管9全部收纳在下斜板13与环形下盖14之间的圆桶外壳1内,达到节约空间的效果。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技术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技术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技术的范畴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无菌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圆桶外壳(1),所述圆桶外壳(1)内设置有V型上板(12)和下斜板(13),所述圆桶外壳(1)上端设置有上盖(11),所述圆桶外壳(1)下端设置有环形下盖(14),所述环形下盖(14)中镶嵌有药液过滤器(7),所述V型上板(12)与上盖(11)之间的圆桶外壳(1)内设置有进输液管(2),所述进输液管(2)一端连接在V型上板(12)中部,所述进输液管(2)另一端连接有瓶塞刺穿器(3);所述下斜板(13)与环形下盖(14)之间的圆桶外壳(1)内设置有L型调节板(4)、静脉注射管(5)、压杆(8)和出输液管(9),所述L型调节板(4)固定在圆桶外壳(1)内壁上,所述压杆(8)与L型调节板(4)互相配合,所述压杆(8)固定在环形下盖(14)上,所述出输液管(9)一端与下斜板(13)连接,所述出输液管(9)另一端与药液过滤器(7)进液口连通,所述静脉注射管(5)一端与药液过滤器(7)出液口连通,所述静脉注射管(5)另一端连接有静脉输液针(6);所述出输液管(9)靠近下斜板(13)的一端镶嵌在L型调节板(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无菌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圆桶外壳(1),所述圆桶外壳(1)内设置有V型上板(12)和下斜板(13),所述圆桶外壳(1)上端设置有上盖(11),所述圆桶外壳(1)下端设置有环形下盖(14),所述环形下盖(14)中镶嵌有药液过滤器(7),所述V型上板(12)与上盖(11)之间的圆桶外壳(1)内设置有进输液管(2),所述进输液管(2)一端连接在V型上板(12)中部,所述进输液管(2)另一端连接有瓶塞刺穿器(3);所述下斜板(13)与环形下盖(14)之间的圆桶外壳(1)内设置有L型调节板(4)、静脉注射管(5)、压杆(8)和出输液管(9),所述L型调节板(4)固定在圆桶外壳(1)内壁上,所述压杆(8)与L型调节板(4)互相配合,所述压杆(8)固定在环形下盖(14)上,所述出输液管(9)一端与下斜板(13)连接,所述出输液管(9)另一端与药液过滤器(7)进液口连通,所述静脉注射管(5)一端与药液过滤器(7)出液口连通,所述静脉注射管(5)另一端连接有静脉输液针(6);所述出输液管(9)靠近下斜板(13)的一端镶嵌在L型调节板(4)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根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青山堂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