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5710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科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第一U型框和第二U型框,所述第一U型框和第二U型框之间通过折形遮挡布相连接,所述第一U型框的底部和第二U型框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上侧的所述固定块和滑动块与下侧的固定块和滑动块之间通过多个传动件相连接,所述第一U型框的上方设有两个固定件,两个所述固定件的底部均设有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内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与同侧的固定件之间设有限位机构,两个所述连接杆均与第一U型框的上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可以形成稳定的隔离室,被碰到后也不易晃动,实用性较好,也方便对第一U型框等进行拆卸更换,操作简单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学隔离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儿科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技术介绍
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其医治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儿科学的任务是不断探索儿科医学理论,在实践的基础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儿童保健和疾病防治,由于儿科患者抵御能力较低,在对儿科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对儿童患者进行隔离。目前医院所用的医用屏风主要是立地型和多扇折叠型两种,使用起来,较为不便,目前也有通过卷帘布进行遮挡形成隔离室,但是遮挡布稳定性不足,被碰触时或风吹到时都会晃动,遮挡布之间分离,为实际使用时带来不便,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儿科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儿科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其可以形成稳定的隔离室,被碰到后也不易晃动,实用性较好,也方便对第一U型框等进行拆卸更换,操作简单快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科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第一U型框和第二U型框,所述第一U型框和第二U型框之间通过折形遮挡布相连接,所述第一U型框的底部和第二U型框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第一U型框的底部和第二U型框的上端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上侧的所述固定块和滑动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上侧的所述固定块和滑动块与下侧的固定块和滑动块之间通过多个传动件相连接,所述第一U型框的上方设有两个固定件,两个所述固定件的底部均设有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内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与同侧的固定件之间设有限位机构,两个所述连接杆均与第一U型框的上端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固定端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滑动块固定连接。优选地,下侧的所述固定块与滑动块相对的一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贯穿滑动块并与其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传动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中部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同侧的滑动块和固定块铰接连接。优选地,所述固定件的上端贯穿设有两个安装孔。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贯穿连接杆设置的通槽,所述固定件上贯穿设有与其侧壁滑动连接的插销,所述插销贯穿通槽设置,所述插销的外壁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与插销和固定件的外壁固定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通过第一U型框、折形遮挡布和第二U型框的配合,可以形成隔离室,由于第一U型框和第二U型框之间通过传动件连接,从而可以对第一U型框和第二U型框进行限位,进而实现对折形遮挡布的限位,整体比较稳定,即使被碰触到或被风吹到也不易乱晃动,形成的隔离室更加稳定,实际使用的效果较好。2、向外拉动插销,使其脱离通槽即可,可以直接将连接杆拆卸,进而可以将第一U型框拆卸,方便更换,安装拆卸的操作简单快捷。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合理,可以形成稳定的隔离室,被碰到后也不易晃动,实用性较好,也方便对第一U型框等进行拆卸更换,操作简单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儿科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儿科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中部分结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儿科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中折形遮挡布的侧视图。图中:1第一U型框、2折形遮挡布、3第二U型框、4滑动块、5固定块、6电动伸缩杆、7传动件、71第一支撑杆、72第二支撑杆、8限位杆、9固定件、91安装孔、92安装槽、93连接杆、94通槽、95插销、96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参照图1-3,一种儿科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第一U型框1和第二U型框3,第一U型框1和第二U型框3之间通过折形遮挡布2相连接,第一U型框1和第二U型框3相互靠近时,折形遮挡布2可以折叠起来,折形遮挡布2呈双层设置。第一U型框1的底部和第二U型框3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第一U型框1的底部和第二U型框3的上端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4,上侧的固定块5和滑动块4之间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6,电动伸缩杆6的固定端与固定块5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6的输出端与滑动块4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6与外部电源相连接;下侧的固定块5与滑动块4相对的一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8,限位杆8贯穿滑动块4并与其滑动连接,滑动块4上贯穿设有安装限位杆8的滑动槽。上侧的固定块5和滑动块4与下侧的固定块5和滑动块4之间通过多个传动件7相连接,传动件7包括第一支撑杆71和第二支撑杆72,第一支撑杆71与第二支撑杆72的中部铰接连接,第一支撑杆71和第二支撑杆7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同侧的滑动块4和固定块5铰接连接,如图1所示;传动件7和固定块5均位于两层折形遮挡布2之间。第一U型框1的上方设有两个固定件9,固定件9的上端贯穿设有两个安装孔91,方便房顶或安装架相连接;两个固定件9的底部均设有安装槽92,两个安装槽92内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93,两个连接杆93与同侧的固定件9之间设有限位机构,两个连接杆93均与第一U型框1的上端固定连接。限位机构包括贯穿连接杆93设置的通槽94,固定件9上贯穿设有与其侧壁滑动连接的插销95,插销95贯穿通槽94设置,插销95的外壁套设有弹簧96,弹簧96的两端与插销95和固定件9的外壁固定连接。本技术使用时,首先通过连接件膨胀螺丝等通过安装孔91将固定件9与房顶或安装架连接在一起,然后向外拉动插销95,然后将连接杆93安装在安装槽92内并与其内顶部相抵,此时通槽94与插销95相对,然后松开插销95,在弹簧96的拉力下,插销95插入通槽94内,如此实现对连接杆93的安装,也实现了对第一U型框1的安装。对儿童进行隔离治疗时,医护人员可以控制电动伸缩杆6,使其输出端回收,可以实现滑动块4的滑动,第一支撑杆71和第二支撑杆72转动,滑动块4与固定块5相互靠近,通过传动件7使得第二U型框3向下移动,实现折形遮挡布2展开;通过第一U型框1、折形遮挡布2和第二U型框3的配合,可以形成隔离室,由于第一U型框1和第二U型框3之间通过传动件7连接,从而可以对第一U型框1和第二U型框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科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第一U型框(1)和第二U型框(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型框(1)和第二U型框(3)之间通过折形遮挡布(2)相连接,所述第一U型框(1)的底部和第二U型框(3)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所述第一U型框(1)的底部和第二U型框(3)的上端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4),上侧的所述固定块(5)和滑动块(4)之间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6),上侧的所述固定块(5)和滑动块(4)与下侧的固定块(5)和滑动块(4)之间通过多个传动件(7)相连接,所述第一U型框(1)的上方设有两个固定件(9),两个所述固定件(9)的底部均设有安装槽(92),两个所述安装槽(92)内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93),两个所述连接杆(93)与同侧的固定件(9)之间设有限位机构,两个所述连接杆(93)均与第一U型框(1)的上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第一U型框(1)和第二U型框(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型框(1)和第二U型框(3)之间通过折形遮挡布(2)相连接,所述第一U型框(1)的底部和第二U型框(3)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所述第一U型框(1)的底部和第二U型框(3)的上端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4),上侧的所述固定块(5)和滑动块(4)之间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6),上侧的所述固定块(5)和滑动块(4)与下侧的固定块(5)和滑动块(4)之间通过多个传动件(7)相连接,所述第一U型框(1)的上方设有两个固定件(9),两个所述固定件(9)的底部均设有安装槽(92),两个所述安装槽(92)内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93),两个所述连接杆(93)与同侧的固定件(9)之间设有限位机构,两个所述连接杆(93)均与第一U型框(1)的上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杆(6)的固定端与固定块(5)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6)的输出端与滑动块(4)固定连接。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永丽方茜张爱英邹林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