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磁定位导航活检针,包括活检针体以及导航模组,活检针体包括针管、针管前端的针尖以及活检针末端,导航模组包括磁感应线圈以及控制电路单元,磁感应线圈设置在针尖上,控制电路单元可拆卸设置在活检针末端,磁感应线圈通过数据线连接控制电路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通过将电磁导航系统中磁感应线圈定位信号通过数字信号处理之后无线发送给外部主机,外部主机运行磁定位确定针尖磁感应线圈位置并把针尖在导航界面中位置无线发送给导航模组,导航模组接收导航信息在活检针末端的外部显示屏显示,这样可以在不改变医生使用习惯情况下实现穿刺活检时候精准导航定位,不仅提高了医生穿刺取样准确度,提高了治疗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磁定位导航活检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
,特别涉及一种无线磁定位导航活检针。
技术介绍
穿刺活检术是一种检查病灶组织的检测手段,一般需要根据X射线图像或超声显示的病变位置和大小,选择穿刺点和穿刺行径,之后盲穿到病灶位置,根据x射线图像或B超确认穿刺位置是否准确,准确到位之后取病灶组织进行活检。由于X射线具有辐射效应不能连续透视,B超图像相对模糊且和医生操作手法影响很大,因此两种方法都需要靠医生经验提高穿刺准确度,操作过程中存在着不容规避的风险,影响治疗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上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线磁定位导航活检针如下: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线磁定位导航活检针,包括活检针体以及导航模组,所述活检针体包括针管、针管前端的针尖以及活检针末端,所述导航模组包括磁感应线圈以及控制电路单元,所述磁感应线圈设置在针尖上,所述控制电路单元可拆卸设置在活检针末端,所述磁感应线圈通过数据线连接控制电路单元。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单元包括MCU处理器、定位信号接口、信号处理器、AD单元、电源单元,所述MCU处理器分别连接AD单元以及电源单元,所述定位信号接口依次连接信号处理器、AD单元。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单元还包括用于扩展外部显示屏的显示屏接口电路,所述显示屏接口电路与MCU处理器连接。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单元还包括用于接收外部主机导航信息的无线收发模块,所述无线收发模块与MCU处理器连接。优选地,所述活检针末端设置有导航模组卡槽,所述导航模组卡槽内设置有卡口以及用于连接磁感应线圈的电气触点,所述导航模组包括显示基座,所述控制电路单元设置在显示基座内,所述显示基座通过卡口固定在导航模组卡槽内,且定位信号接口与电气触点触接,所述外部显示屏安装在显示基座上。优选地,所述电源单元包括储能模块以及电源变换模块,所述储能模块依次连接电源变换模块、MCU处理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无线磁定位导航活检针,通过将电磁导航系统中磁感应线圈定位信号通过数字信号处理之后无线发送给外部主机,外部主机运行磁定位确定针尖磁感应线圈位置并把针尖在导航界面中位置无线发送给导航模组,导航模组接收导航信息在活检针末端的外部显示屏显示,这样可以在不改变医生使用习惯情况下实现穿刺活检时候精准导航定位,不仅提高了医生穿刺取样准确度,而且使用方便,提高了治疗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无线磁定位导航活检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活检针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控制电路单元的电路原理框图。图中:活检针体100,针管110,针尖120,活检针末端130,导航模组卡槽131,卡口132,电气触点133,导航模组200,磁感应线圈210,控制电路单元220,MCU处理器221,定位信号接口222,信号处理器223,AD单元224,显示屏接口电路225,无线收发模块226,储能模块227,电源变换模块228,显示基座230,显示屏3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无线磁定位导航活检针,包括活检针体100以及导航模组200,所述活检针体100包括针管110、针管100前端的针尖120以及活检针末端130,所述导航模组200包括磁感应线圈210以及控制电路单元220,所述磁感应线圈210设置在针尖120上,所述控制电路单元220可拆卸设置在活检针末端130,所述磁感应线圈210通过数据线连接控制电路单元220,所述数据线可通过针管110布设。如图4所示,所述控制电路单元220包括MCU处理器221、定位信号接口222、信号处理器223、AD单元224、电源单元,所述MCU处理器221分别连接AD单元224以及电源单元,所述定位信号接口222依次连接信号处理器223、AD单元224,所述信号处理器223包括带通滤波、程控放大功能。所述控制电路单元220还包括用于扩展外部显示屏300的显示屏接口电路225,所述显示屏接口电路225与MCU处理器221连接,所述外部显示屏300可为4英寸显示屏,为了便于观看,显示屏300和显示基座230之间有转轴,可以调整显示屏300显示角度。所述控制电路单元220还包括用于接收外部主机400导航信息的无线收发模块226,所述无线收发模块226与MCU处理器221连接。所述活检针末端130设置有导航模组卡槽131,所述导航模组卡槽131内设置有卡口132以及用于连接磁感应线圈210的电气触点133,所述导航模组200包括显示基座230,所述控制电路单元设220置在显示基座230内,所述显示基座230通过卡口132固定在导航模组卡槽131内,且定位信号接口222与电气触点133触接,所述外部显示屏300安装在显示基座230上。所述电源单元包括储能模块227以及电源变换模块228,所述储能模块227依次连接电源变换模块228、MCU处理器221,所述储能模块227包括纽扣电池。当采用所述活检针进行穿刺活检时,由于针尖上的磁感应线圈可以感应到磁场信息,显示模组内MCU处理器对磁感应信号处理后发送给外部主机,外部主机进行定位信息解算后可以得到针尖的定位位置,从而可以将针尖位置信息在导航软件上显示,外部主机通过把含有针尖位置信息的导航图像发送给显示模组在活检针末端显示屏上显示,医生就可以直接看着活检针末端的显示屏上的导航信息进行穿刺活检,从而可以方便又准确的进行穿刺活检。具体使用过程:医生临床使用时先把显示模组卡入活检针末端130设置的导航模组卡槽131内,针尖处的磁感应线圈感应的磁场信号通过定位信号接口接入,经过信号处理器进行滤波放大后进行AD变换,控制电路单元将AD变换后的数据通过无线发送给外部主机进行磁感应线圈定位信息计算。外部主机运行磁定位算法确定针尖处磁感应线圈位置,并把针尖位置显示在导航软件界面上,同时外部主机把针尖在导航界面中医生感兴趣相关信息通过wifi发送给导航模组,导航模组接收这些信息在活检针末端的4英寸显示屏显示,医生穿刺时可以直接看着活检针末端显示的导航信息进行穿刺,并可以通过调整显示屏的显示角度实现最优显示。综合本技术的结构与使用过程可知,本技术的一种无线磁定位导航活检针,通过将电磁导航系统中磁感应线圈定位信号通过数字信号处理之后无线发送给外部主机,外部主机运行磁定位确定针尖磁感应线圈位置并把针尖在导航界面中位置无线发送给导航模组,导航模组接收导航信息在活检针末端的外部显示屏显示,这样可以在不改变医生使用习惯情况下实现穿刺活检时候精准导航定位,不仅提高了医生穿刺取样准确度,而且使用方便,提高了治疗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磁定位导航活检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活检针体以及导航模组,所述活检针体包括针管、针管前端的针尖以及活检针末端,所述导航模组包括磁感应线圈以及控制电路单元,所述磁感应线圈设置在针尖上,所述控制电路单元可拆卸设置在活检针末端,所述磁感应线圈通过数据线连接控制电路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磁定位导航活检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活检针体以及导航模组,所述活检针体包括针管、针管前端的针尖以及活检针末端,所述导航模组包括磁感应线圈以及控制电路单元,所述磁感应线圈设置在针尖上,所述控制电路单元可拆卸设置在活检针末端,所述磁感应线圈通过数据线连接控制电路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磁定位导航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单元包括MCU处理器、定位信号接口、信号处理器、AD单元、电源单元,所述MCU处理器分别连接AD单元以及电源单元,所述定位信号接口依次连接信号处理器、AD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磁定位导航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单元还包括用于扩展外部显示屏的显示屏接口电路,所述显示屏接口电路与MCU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栋,吴松松,斯辉健,陈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伽奈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