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络膜上腔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40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脉络膜上腔注射器,包括推注器和针头,推注器的侧面具有出针口,出针口为弧面开口;针头呈L状结构,针头包括相连通的注射部和主体部,注射部正对出针口设置,主体部可滑动地与推注器相连,主体部连接有阻针器,阻针器的一端与主体部相连,阻针器的另一端可滑动地伸出推注器,阻针器能够带动针头往复滑动,针头往复滑动能够带动注射部由出针口伸出。注射时,将推注器垂直于巩膜弧定点,利用阻针器带动针头运动,注射部由出针口伸出,将现有技术的垂直进针方向改变为平行进针,平移穿刺进入巩膜,推注药物后,利用阻针器带动针头复位,避免误操作垂直出针造成巩膜穿刺口撕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脉络膜上腔注射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眼内注射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脉络膜上腔注射器。
技术介绍
眼病的成功治疗不仅取决于新型药物的开发,也有赖于有效的给药方法来提高药物在靶组织的浓度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过去的17年当中,研究人员一直在积极探索新的途径输送药物、细胞、植入物和其他液体的手段来治疗各种眼疾,降低致盲率。很多成功的或非常有前景的临床试验和实验研究都集中在用三种眼内注射技术来测试其药品技术:玻璃体腔(IVT),视网膜下(SR)和脉络膜上腔(SC)注射。这些注射的典型方法如图1所示。其中,IVT注射最为成功,并推出了一些重磅产品进入市场,如雷珠单抗、阿柏西普、康柏西普。但玻璃体内注射方法由于内界膜(ILM)屏障作用,使目的基因无法充分地转导至光感受器。虽然有研究利用手术方法将内界膜剥除后可以提高转染效率,但相应手术风险增加,从而限制了其在基因治疗领域的应用。SR注射则广泛应用于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基因治疗和细胞移植,如Leber先天性黑蒙,视网膜色素变性(RP),Stargardt’s黄斑变性。但作为侵入性最强的眼内注射方法,潜在的手术风险如玻璃体丢失、视网膜脱离和出血均不鼓励SR多部位重复注射。作为眼科重要的新兴领域,近年来脉络膜上腔注射以其微创和可重复注射的特点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微型针的侵入性较小,比传统的针头更能有效地将所需的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材料置入脉络膜上腔间隙,减少对视网膜层的伤害。SCS注射的关键是需要将药物或基因直接放置在在巩膜下方和脉络膜上方之间的潜在腔隙,不能刺穿脉络膜血管或破坏其下的任何组织结构。因此理想的长度应与巩膜厚度相当,鉴于这种必要,针头长度已减小到微米大小,即小于1mm。SCS专用注射器不像IVT针那样种类繁多,应用于临床的产品非常少而且并不完善。现有技术中,国内外现有的SCS注射器中,Visionisti通过控制适配器中针尖的长度,将正常长度的皮下注射针头变成脉络膜上针。将适配器与导针器结合进行注射,适配器可以保持眼睑张开并稳定眼球。SCSMicroinjectorTM已于2019年获得FDA认证用于曲安奈德混悬液的脉络膜上腔注射,并于2020年3月进入中国。上述两种专用注射器都是以垂直于巩膜进针方式,虽然针头长度有可调节设计,但由于巩膜厚度存在个体差异以及不同健康状态的差异,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并不能完全确保脉络膜上腔注射的精准度。ETHICONENDO-SURGERY,INC.设计的脉络膜上腔给药系统包括主体,套管,空心针和致动组件。结构相对复杂,对操作技术熟练度要求高,不利于临床推广应用。由哈佛医学院设计的组织靶向智能注射器(I2T2)与普通注射器类似,当向柱塞施加压力时,通过接头部件设计针头可以独立于针筒移动插入较硬的外部组织,当针到达柔软的目标组织时,机械反馈效应会使针停止前进,而柱塞会将药物推出尖端。设计较上述注射器简便,精准度提高,但在实际操作当中对注射者的进针速度及稳定性要求都非常高,不利于经验不足的临床医生掌握,从而难以推广应用。因此,如何改变现有技术中,脉络膜上腔注射器结构复杂、不易操作以及精准度无法保证的现状,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脉络膜上腔注射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降低注射器的操作难度,提高注射器的精准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脉络膜上腔注射器,包括推注器和针头,所述推注器和所述针头能够与现有注射器相连,所述针头设置于所述推注器内,所述推注器的侧面具有出针口,所述出针口为弧面开口;所述针头呈L状结构,所述针头包括相连通的注射部和主体部,所述注射部正对所述出针口设置,所述主体部可滑动地与所述推注器相连,所述主体部连接有阻针器,所述阻针器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相连,所述阻针器的另一端可滑动地伸出所述推注器,所述阻针器、所述推注器的相对滑动方向与所述注射部的轴线相平行,所述阻针器能够带动所述针头往复滑动,所述针头往复滑动能够带动所述注射部由所述出针口伸出。优选地,所述推注器包括相连的限位段和连接段,所述限位段远离所述连接段的一端具有限位端面,所述注射部可滑动地与所述限位端面相抵接。优选地,所述阻针器可滑动地与所述连接段相连,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连接段之间设置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形变方向与所述连接段、所述阻针器的相对滑动方向相平行。优选地,所述弹性件的数量为三组,其中两组所述弹性件分别设置于所述阻针器的两侧,另外一组所述弹性件与所述阻针器同轴设置;所述弹性件为弹簧。优选地,所述阻针器与所述连接段之间设置挡片和卡块,所述挡片与所述阻针器相连,所述卡块与所述连接段相连,所述挡片能够与所述卡块卡接。优选地,所述推注器包括控制窗,所述控制窗处设置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可滑动地与所述控制窗相连,所述滑动块、所述控制窗的相对滑动方向与所述阻针器、所述推注器的相对滑动方向相平行,所述滑动块与所述针头相连。优选地,所述注射部的轴线与所述主体部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90°。优选地,所述注射部与所述主体部的连接处作倒圆角处理。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脉络膜上腔注射器,包括推注器和针头,推注器和针头能够与现有注射器相连,针头设置于推注器内,推注器的侧面具有出针口,出针口为弧面开口;针头呈L状结构,针头包括相连通的注射部和主体部,注射部正对出针口设置,主体部可滑动地与推注器相连,主体部连接有阻针器,阻针器的一端与主体部相连,阻针器的另一端可滑动地伸出推注器,阻针器、推注器的相对滑动方向与注射部的轴线相平行,阻针器能够带动针头往复滑动,针头往复滑动能够带动注射部由出针口伸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脉络膜上腔注射器时,推注器和针头能够与现有注射器相连吸取药物,推注器侧面设置出针口,针头呈L状,针头包括注射部和主体部,注射时,将推注器垂直于巩膜弧定点,利用阻针器带动针头运动,注射部由出针口伸出,将现有技术的垂直进针方向改变为平行进针,平移穿刺进入巩膜,推注药物后,利用阻针器带动针头复位,避免误操作垂直出针造成巩膜穿刺口撕裂,同时,出针口的弧形轮廓结构能够在出针后压迫穿刺口防止药物返流。本专利技术的脉络膜上腔注射枪,采用平行进针方式,注射部刺破巩膜面后利用物理作用平行分离巩膜内表面与脉络膜外表面,使潜在的腔隙变为实际,可以将邻近组织的误伤率降至最低。与此同时,机械分离出的脉络膜上腔更有利于药物或细胞进入腔隙,推注压力及流体动力有利于进一步维持腔隙空间,帮助注入的液体顺腔隙弥散。本专利技术的脉络膜上腔注射器操作简便,精准度高,对周边组织无误伤,提高了注射器的适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脉络膜上腔注射器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脉络膜上腔注射器的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脉络膜上腔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注器和针头,所述推注器和所述针头能够与现有注射器相连,所述针头设置于所述推注器内,所述推注器的侧面具有出针口,所述出针口为弧面开口;所述针头呈L状结构,所述针头包括相连通的注射部和主体部,所述注射部正对所述出针口设置,所述主体部可滑动地与所述推注器相连,所述主体部连接有阻针器,所述阻针器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相连,所述阻针器的另一端可滑动地伸出所述推注器,所述阻针器、所述推注器的相对滑动方向与所述注射部的轴线相平行,所述阻针器能够带动所述针头往复滑动,所述针头往复滑动能够带动所述注射部由所述出针口伸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脉络膜上腔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注器和针头,所述推注器和所述针头能够与现有注射器相连,所述针头设置于所述推注器内,所述推注器的侧面具有出针口,所述出针口为弧面开口;所述针头呈L状结构,所述针头包括相连通的注射部和主体部,所述注射部正对所述出针口设置,所述主体部可滑动地与所述推注器相连,所述主体部连接有阻针器,所述阻针器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相连,所述阻针器的另一端可滑动地伸出所述推注器,所述阻针器、所述推注器的相对滑动方向与所述注射部的轴线相平行,所述阻针器能够带动所述针头往复滑动,所述针头往复滑动能够带动所述注射部由所述出针口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络膜上腔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注器包括相连的限位段和连接段,所述限位段远离所述连接段的一端具有限位端面,所述注射部可滑动地与所述限位端面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脉络膜上腔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针器可滑动地与所述连接段相连,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连接段之间设置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形变方向与所述连接段、所述阻针器的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达周征兵申济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昶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