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携行背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406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携行背囊,包括背囊主体、连接于背囊主体背面中部的肩带单元,以及连接于背囊主体背面下部的腰带单元;所述背囊主体背面的下端设置有腰垫,腰垫的中部设有第一魔术贴;背囊主体背面设有第一腰垫固定扣、第二腰垫固定扣、第三腰垫固定扣和第四腰垫固定扣;所述腰带单元腰带单元的中部设有第二魔术贴;所述腰带单元夹在腰垫和背囊主体的背面之间,所述腰垫向上翻折,腰垫的第一魔术贴与腰带单元的第二魔术贴连接;所述第一腰垫固定带依次穿过第一腰垫固定扣和第三腰垫固定扣,所述第二腰垫固定带依次穿过第二腰垫固定扣和第四腰垫固定扣,将腰带单元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强了背囊舒适度,大大缓解了长时间背负背囊所产生的疲劳感和酸痛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携行背囊
本技术涉及背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携行背囊。
技术介绍
消防队员在进行野外生存拉练或者远距离执行任务时,需要携带很多的救援以及生活方面的物资,这样就需要一种空间大,可携带多种物资的携行背囊。另一点,消防队员在野外需要长时间背负几十斤的背囊,背囊必须要有足够好的舒适性和牢固性。此外,长时间背负背囊后会非常的累,大大消耗了队员们的体力。现有的携行背囊的结构牢固性和舒适性都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携行背囊,其能够提供舒适的背负体验,避免在长时间背负的情况下给使用者带来疲劳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携行背囊,包括背囊主体、连接于背囊主体背面中部的肩带单元,以及连接于背囊主体背面下部的腰带单元;所述背囊主体背面的下端设置有腰垫,所述腰垫的一端连接于背囊主体,腰垫的另一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腰垫固定带和第二腰垫固定带,腰垫的中部设有第一魔术贴;背囊主体背面的中下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腰垫固定扣和第二腰垫固定扣,背囊主体下端与腰垫连接处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腰垫固定扣和第四腰垫固定扣;所述腰带单元呈横向狭长状,腰带单元的中部设有第二魔术贴,腰带单元的两侧端部设有可互相连接的第一插扣;所述腰带单元夹在腰垫和背囊主体的背面之间,所述腰垫向上翻折,腰垫的第一魔术贴与腰带单元的第二魔术贴连接;所述第一腰垫固定带依次穿过第一腰垫固定扣和第三腰垫固定扣,所述第二腰垫固定带依次穿过第二腰垫固定扣和第四腰垫固定扣,将腰带单元固定。进一步地,所述腰带单元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腰带固定带和第二腰带固定带;所述背囊主体的两侧下部分别设有第一腰带固定扣和第二腰带固定扣,所述第一腰带固定带穿过第一腰带固定扣,第二腰带固定带穿过第二腰带固定扣。进一步地,所述腰带单元的一侧设有腰包。进一步地,所述背囊主体背面的中下部固定有第三魔术贴,背囊主体的背面上部设有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背囊主体背面的两侧下部分别固定有第三固定带和第四固定带;所述肩带单元的下端固定有第四魔术贴,肩带单元的上部具有两条肩带,所述两条肩带上分别固定有第一日字扣和第二日字扣,两条肩带的末端分别固定有第三日字扣和第四日字扣;所述背囊主体的第三魔术贴与肩带单元的第四魔术贴连接固定,背囊主体的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分别穿过肩带单元的第一日字扣和第二日字扣,背囊主体的第三固定带和第四固定带分别穿过肩带单元的第三日字扣和第四日字扣。进一步地,所述肩带单元的两条肩带中部分别固定连接一插扣固定带,插扣固定带上固定有第二插扣,两条肩带上的插扣固定带通过第二插扣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腰带单元和肩带单元中填充有海绵。进一步地,还包括背架,所述背架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一架杆和第二架杆,所述第一架杆和第二架杆的下端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固定连接;第一架杆和第二架杆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具有一凸起;所述背架设置于肩带单元和背囊主体之间,背架的下端连接于腰带单元的中部,所述背架的上端连接于背囊主体背面的上部。进一步地,所述腰带单元的中部设有一背架下固定袋;所述背架下固定袋的上端开口,所述背架的下端插入固定于背架下固定袋中。进一步地,所述背囊主体背面的上部设有两个背架上固定袋,所述背架上固定袋的下端开口,所述背架的第一架杆和第二架杆的上端分别插入固定于两个背架上固定袋中。进一步地,所述背囊主体和肩带单元之间相对的面上分别设有若干个背架定位带,所述背架定位带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背囊主体或肩带单元上,背带定位带的中部中空;所述背架的第一架杆和第二架杆从背带定位带中穿过。本技术通过巧妙的安装结构增加了腰带单元和腰垫,能够在长时间背负背囊时为人的腰部受力点提供缓冲;同时,腰带单元能够缠在腰上,提高背负的稳定性,防止背囊重心偏移,使背负过程中的受力分布更加均衡。本技术中,背架凸起的曲线与人的背部曲线贴合,能够为人的背部提供支撑,进一步增强了舒适度,大大缓解了长时间背负背囊所产生的疲劳感和酸痛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携行背囊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携行背囊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携行背囊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背囊主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腰带单元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腰带单元的扣合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肩带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背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携行背囊,包括背囊主体1、连接于背囊主体1背面中部的肩带单元3,以及连接于背囊主体1背面下部的腰带单元2。具体地,所述背囊主体1背面的下端设置有腰垫10,所述腰垫10的一端连接于背囊主体1,腰垫10的另一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腰垫固定带101和第二腰垫固定带102,腰垫10的中部设有第一魔术贴61;背囊主体1背面的中下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腰垫固定扣71和第二腰垫固定扣72,背囊主体1下端与腰垫10连接处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腰垫固定扣73和第四腰垫固定扣74;所述腰带单元2呈横向狭长状,腰带单元2的中部设有第二魔术贴62,腰带单元2的两侧端部设有可互相连接的第一插扣81。所述腰带单元2夹在腰垫10和背囊主体1的背面之间,所述腰垫10向上翻折,腰垫10的第一魔术贴61与腰带单元2的第二魔术贴62连接;所述第一腰垫固定带101依次穿过第一腰垫固定扣71和第三腰垫固定扣73,所述第二腰垫固定带102依次穿过第二腰垫固定扣72和第四腰垫固定扣74,将腰带单元2固定。进一步地,所述腰带单元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腰带固定带21和第二腰带固定带22;所述背囊主体1的两侧下部分别设有第一腰带固定扣201和第二腰带固定扣202,所述第一腰带固定21带穿过第一腰带固定扣201,第二腰带固定带22穿过第二腰带固定扣202。进一步地,所述腰带单元2的一侧设有腰包23,用于放置物品。作为改进,所述背囊主体1背面的中下部固定有第三魔术贴63,背囊主体1的背面上部设有第一固定带11和第二固定带12,背囊主体1背面的两侧下部分别固定有第三固定带13和第四固定带14;所述肩带单元3的下端固定有第四魔术贴64,肩带单元3的上部具有两条肩带31,所述两条肩带31上分别固定有第一日字扣301和第二日字扣302,两条肩带31的末端分别固定有第三日字扣303和第四日字扣304;所述背囊主体1的第三魔术贴63与肩带单元3的第四魔术贴64连接固定,背囊主体1的第一固定带11和第二固定带12分别穿过肩带单元3的第一日字扣301和第二日字扣302,背囊主体1的第三固定带13和第四固定带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携行背囊,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囊主体、连接于背囊主体背面中部的肩带单元,以及连接于背囊主体背面下部的腰带单元;/n所述背囊主体背面的下端设置有腰垫,所述腰垫的一端连接于背囊主体,腰垫的另一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腰垫固定带和第二腰垫固定带,腰垫的中部设有第一魔术贴;背囊主体背面的中下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腰垫固定扣和第二腰垫固定扣,背囊主体下端与腰垫连接处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腰垫固定扣和第四腰垫固定扣;/n所述腰带单元呈横向狭长状,腰带单元的中部设有第二魔术贴,腰带单元的两侧端部设有可互相连接的第一插扣;/n所述腰带单元夹在腰垫和背囊主体的背面之间,所述腰垫向上翻折,腰垫的第一魔术贴与腰带单元的第二魔术贴连接;所述第一腰垫固定带依次穿过第一腰垫固定扣和第三腰垫固定扣,所述第二腰垫固定带依次穿过第二腰垫固定扣和第四腰垫固定扣,将腰带单元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携行背囊,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囊主体、连接于背囊主体背面中部的肩带单元,以及连接于背囊主体背面下部的腰带单元;
所述背囊主体背面的下端设置有腰垫,所述腰垫的一端连接于背囊主体,腰垫的另一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腰垫固定带和第二腰垫固定带,腰垫的中部设有第一魔术贴;背囊主体背面的中下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腰垫固定扣和第二腰垫固定扣,背囊主体下端与腰垫连接处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腰垫固定扣和第四腰垫固定扣;
所述腰带单元呈横向狭长状,腰带单元的中部设有第二魔术贴,腰带单元的两侧端部设有可互相连接的第一插扣;
所述腰带单元夹在腰垫和背囊主体的背面之间,所述腰垫向上翻折,腰垫的第一魔术贴与腰带单元的第二魔术贴连接;所述第一腰垫固定带依次穿过第一腰垫固定扣和第三腰垫固定扣,所述第二腰垫固定带依次穿过第二腰垫固定扣和第四腰垫固定扣,将腰带单元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行背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带单元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腰带固定带和第二腰带固定带;所述背囊主体的两侧下部分别设有第一腰带固定扣和第二腰带固定扣,所述第一腰带固定带穿过第一腰带固定扣,第二腰带固定带穿过第二腰带固定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携行背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带单元的一侧设有腰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行背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囊主体背面的中下部固定有第三魔术贴,背囊主体的背面上部设有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背囊主体背面的两侧下部分别固定有第三固定带和第四固定带;
所述肩带单元的下端固定有第四魔术贴,肩带单元的上部具有两条肩带,所述两条肩带上分别固定有第一日字扣和第二日字扣,两条肩带的末端分别固定有第三日字扣和第四日字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星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莱曼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