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3D喷绘涂层的新型手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386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带有3D喷绘涂层的新型手袋,包括手袋主体、手袋扣盖以及肩带,所述手袋主体与所述手袋扣盖相互铰接,所述手袋主体顶部开口,所述手袋扣盖扣装于所述手袋主体顶部开口处,所述肩带与手袋主体两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袋技术领域,该带有3D喷绘涂层的新型手袋,采用独创的层叠搭车工艺,先用3D印刷塑造底色图案,再将珠片层叠搭车,具有清洁方便,一体化程度高,涂刷层不易脱落的优点,同时具有手提和肩带,并单独可拆卸,进而使得背包时使用两种携带方式,在使用一种时可以将另一种快速取下,不妨碍使用者的同时,也不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3D喷绘涂层的新型手袋
本技术涉及手袋
,具体为带有3D喷绘涂层的新型手袋。
技术介绍
手袋是女性常用的一类便携的携行具,设计好的手袋要具有外观美观、内部空间充足以及功能多样等特征,而现有的手袋通常在表面采用平面的喷涂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加工时具有诸多限制,而且喷涂层容易掉落影响美观,同时为了满足携带方便的特点,通常在具有提把的同时,也会设计肩带,方便不同使用者的携带习惯,但是这种设计在不需要使用提把或者肩带时,虽然可以拆卸下来,但是却也限制了手袋的外观,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带有3D喷绘涂层的新型手袋,解决了现有的手袋通常在表面采用平面的喷涂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加工时具有诸多限制,而且喷涂层容易掉落影响美观,同时为了满足携带方便的特点,通常在具有提把的同时,也会设计肩带,方便不同使用者的携带习惯,但是这种设计在不需要使用提把或者肩带时,虽然可以拆卸下来,但是却也限制了手袋的外观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带有3D喷绘涂层的新型手袋,包括手袋主体、手袋扣盖以及肩带,所述手袋主体与所述手袋扣盖相互铰接,所述手袋主体顶部开口,所述手袋扣盖扣装于所述手袋主体顶部开口处,所述肩带与手袋主体两侧连接,所述手袋主体与手袋扣盖上分别设有第一涂层以及第二涂层,所述手袋扣盖上设有提把组件;所述提把组件包括:一对窄缝、一对安装槽、手提、一对插杆、一对限位弹片以及一对插杆;所述手袋扣盖的顶端上对称开设有一对窄缝,一对所述窄缝对应的手袋扣盖内壁上粘贴有一对安装槽,一对所述安装槽的槽口与一对所述窄缝对齐,所述手提两端设有一对插杆,一对所述插杆贯穿一对所述窄缝插装于一对所述安装槽内,一对所述安装槽内底端均对称安装有一对对称的限位弹片,一对所述插杆上分别开设有一对限位槽与一对所述限位弹片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涂层与第二涂层共同构成一个完整图画。优选的,所述手袋主体上设有锁槽,所述手袋扣盖端部设有与锁槽匹配的锁扣,所述手袋主体以及所述手袋扣盖内壁均嵌套有防划布层。优选的,所述手袋主体两侧设有一对扣环,所述肩带两侧分别设有一对连接扣与一对扣环相互连接。优选的,一对所述限位弹片均为梯形结构且端部为弧形,一对所述限位槽为匹配的梯形槽,一对所述插杆端部为球形结构。优选的,所述手提为桥型结构且手提的两端分别与手袋扣盖顶面弧度吻合。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带有3D喷绘涂层的新型手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带有3D喷绘涂层的新型手袋,采用独创的层叠搭车工艺,先用3D印刷塑造底色图案,再将珠片层叠搭车,具有清洁方便,一体化程度高,涂刷层不易脱落的优点,同时具有手提和肩带,并单独可拆卸,进而使得背包时使用两种携带方式,在使用一种时可以将另一种快速取下,不妨碍使用者的同时,也不影响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带有3D喷绘涂层的新型手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带有3D喷绘涂层的新型手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带有3D喷绘涂层的新型手袋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所述带有3D喷绘涂层的新型手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手袋主体;2、手袋扣盖;3、肩带;4、窄缝;5、安装槽;6、手提;7、插杆;8、限位弹片;9、限位槽;10、锁槽;11、锁扣;12、防划布层;13、连接扣;14、扣环;101、第一涂层;201、第二涂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的零部件依次进行连接,具体连接以及操作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实施例:根据说明书附图1-4可知,本案为带有3D喷绘涂层的新型手袋,包括手袋主体1、手袋扣盖2以及肩带3,手袋主体1与手袋扣盖2相互铰接,手袋主体1顶部开口,手袋扣盖2扣装于手袋主体1顶部开口处,肩带3与手袋主体1两侧连接,手袋主体1与手袋扣盖2上分别设有第一涂层101以及第二涂层201,手袋扣盖2上设有提把组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手袋主体1与手袋扣盖2扣合到一起时,组成一个完整的密封手袋,手袋上的肩带3可以拆卸,肩带3可以用于挎包,第一涂层101与第二涂层201共同构成一个完整图画,形成3D立体效果,如图中所示的猫头鹰,搭配钻石更加美观,同时第一涂层101以及第二涂层201采用独创的层叠搭车工艺,先用3D印刷塑造底色图案,再将珠片层叠搭车,具有清洁方便,一体化程度高,涂刷层不易脱落的优点;根据说明书附图1-4可知,上述提把组件包括:一对窄缝4、一对安装槽5、手提6、一对插杆7、一对限位弹片8以及一对插杆7,其连接关系以及位置关系如下;手袋扣盖2的顶端上对称开设有一对窄缝4,一对窄缝4对应的手袋扣盖2内壁上粘贴有一对安装槽5,一对安装槽5的槽口与一对窄缝4对齐,手提6两端设有一对插杆7,一对插杆7贯穿一对窄缝4插装于一对安装槽5内,一对安装槽5内底端均对称安装有一对对称的限位弹片8,一对插杆7上分别开设有一对限位槽9与一对限位弹片8连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手提6的两端的一对插杆7贯穿一对窄缝4,而后插入安装槽5内,插杆7端部顶开限位弹片8,限位弹片8在遇到限位槽9后回弹,限位弹片8卡住限位槽9,使用限位弹片8锁定插杆7,进而将手提6固定在手袋扣盖2上,人们可以通过提住手提6携带手袋,而当只使用肩带3的时候可以将手提6拔出取下,此时由于窄缝4具有很高的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手袋主体1上设有锁槽10,手袋扣盖2端部设有与锁槽10匹配的锁扣11,手袋主体1以及手袋扣盖2内壁均嵌套有防划布层12,手袋主体1通过手袋扣盖2通过锁扣11锁定住锁槽10,进而固定,手袋内层的防划布层12用于包裹安装槽5的同时,壁面内部装的物品磨损手袋主体1和扣盖;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手袋主体1两侧设有一对扣环14,肩带3两侧分别设有一对连接扣13与一对扣环14相互连接,肩带3可拆卸;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一对限位弹片8均为梯形结构且端部为弧形,一对限位槽9为匹配的梯形槽,一对插杆7端部为球形结构,插杆7插入时更加顺畅;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手提6为桥型结构且手提6的两端分别与手袋扣盖2顶面弧度吻合;综上所述总体可知,该带有3D喷绘涂层的新型手袋,采用独创的层叠搭车工艺,先用3D印刷塑造底色图案,再将珠片层叠搭车,具有清洁方便,一体化程度高,涂刷层不易脱落的优点,同时具有手提6和肩带3,并单独可拆卸,进而使得背包时使用两种携带方式,在使用一种时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带有3D喷绘涂层的新型手袋,包括手袋主体(1)、手袋扣盖(2)以及肩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袋主体(1)与所述手袋扣盖(2)相互铰接,所述手袋主体(1)顶部开口,所述手袋扣盖(2)扣装于所述手袋主体(1)顶部开口处,所述肩带(3)与手袋主体(1)两侧连接,所述手袋主体(1)与手袋扣盖(2)上分别设有第一涂层(101)以及第二涂层(201),所述手袋扣盖(2)上设有提把组件;/n所述提把组件包括:一对窄缝(4)、一对安装槽(5)、手提(6)、一对插杆(7)、一对限位弹片(8)以及一对插杆(7);/n所述手袋扣盖(2)的顶端上对称开设有一对窄缝(4),一对所述窄缝(4)对应的手袋扣盖(2)内壁上粘贴有一对安装槽(5),一对所述安装槽(5)的槽口与一对所述窄缝(4)对齐,所述手提(6)两端设有一对插杆(7),一对所述插杆(7)贯穿一对所述窄缝(4)插装于一对所述安装槽(5)内,一对所述安装槽(5)内底端均对称安装有一对对称的限位弹片(8),一对所述插杆(7)上分别开设有一对限位槽(9)与一对所述限位弹片(8)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有3D喷绘涂层的新型手袋,包括手袋主体(1)、手袋扣盖(2)以及肩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袋主体(1)与所述手袋扣盖(2)相互铰接,所述手袋主体(1)顶部开口,所述手袋扣盖(2)扣装于所述手袋主体(1)顶部开口处,所述肩带(3)与手袋主体(1)两侧连接,所述手袋主体(1)与手袋扣盖(2)上分别设有第一涂层(101)以及第二涂层(201),所述手袋扣盖(2)上设有提把组件;
所述提把组件包括:一对窄缝(4)、一对安装槽(5)、手提(6)、一对插杆(7)、一对限位弹片(8)以及一对插杆(7);
所述手袋扣盖(2)的顶端上对称开设有一对窄缝(4),一对所述窄缝(4)对应的手袋扣盖(2)内壁上粘贴有一对安装槽(5),一对所述安装槽(5)的槽口与一对所述窄缝(4)对齐,所述手提(6)两端设有一对插杆(7),一对所述插杆(7)贯穿一对所述窄缝(4)插装于一对所述安装槽(5)内,一对所述安装槽(5)内底端均对称安装有一对对称的限位弹片(8),一对所述插杆(7)上分别开设有一对限位槽(9)与一对所述限位弹片(8)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倫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高卓皮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