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5G柔性电路板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081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柔性线路板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应用于5G柔性电路板的连接结构,包括柔性线路板,所述连接基板的上表面位于柔性线路板的正下方安装有线路板放置槽,所述线路板防脱落压板的一端与连接基板的连接处安装有弹性转轴,且线路板防脱落压板的另一端的下方位于连接基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压板卡槽,所述柔性线路板与连接基板之间设置有导电胶层。过线路板防脱落压板下表面的磁铁和磁性块进行连接,从而使得线路板防脱落压板将柔性线路板进行压合,拉力在传递到线路板防脱落压板下方位置的柔性线路板的位置时,会因为线路板防脱落压板对柔性线路板的压合,从而保证不会因为拉力会传递到导电胶层的位置,避免导电胶层断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5G柔性电路板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柔性线路板领域,具体是一种应用于5G柔性电路板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柔性电路板简称FPC,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是以聚脂薄膜或聚酰亚胺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曲挠性的印刷电路,通过在可弯曲的轻薄塑料片上,嵌入电路设计,使在窄小和有限空间中堆嵌大量精密元件,从而形成可弯曲的挠性电路。此种电路可随意弯曲、折迭重量轻,体积小,散热性好,安装方便,冲破了传统的互连技术。在柔性电路的结构中,组成的材料是是绝缘薄膜、导体和粘接剂,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但是,目前时市场上的柔性线路板的连接大多只是利用导电胶进行粘连,在使用中容易出现胶水层断裂的情况。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5G柔性电路板的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5G柔性电路板的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5G柔性电路板的连接结构,包括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一侧下方安装有连接基板,所述连接基板的上表面位于柔性线路板的正下方安装有线路板放置槽,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上方位于连接基板的上表面安装有线路板防脱落压板,所述线路板防脱落压板的一端与连接基板的连接处安装有弹性转轴,且线路板防脱落压板的另一端的下方位于连接基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压板卡槽,所述柔性线路板与连接基板之间设置有导电胶层,所述线路板防脱落压板的一端的上表面设置有取样槽,所述取样槽的内部安装有卡位柱。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线路板防脱落压板与连接基板通过弹性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柔性线路板与连接基板通过导电胶层粘连。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位柱与取样槽固定连接,所述线路板防脱落压板与压板卡槽卡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板卡槽的内部安装有磁性块,所述磁性块的上方位于线路板防脱落压板的下表面安装有磁铁。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磁性块与磁铁磁性连接,所述磁铁与线路板防脱落压板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一端设置有数据传输端头,所述数据传输端头的下方位于连接基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区。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数据传输端头与柔性线路板电性连接,所述连接区与数据传输端头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的装置可以方便将柔性线路板和连接基板进行压合,从而避免外部的拉力会将导电胶层拉动断裂,利用转动连接基板和线路板防脱落压板之间的弹性转轴,将柔性线路板放置在线路板放置槽的内部,通过撤除对线路板防脱落压板的作用力,通过弹性转轴的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使得线路板防脱落压板的一端落回到压板卡槽的内部,通过线路板防脱落压板下表面的磁铁和压板卡槽上表面的磁性块进行磁性连接,从而使得线路板防脱落压板将柔性线路板进行压合,拉力在传递到线路板防脱落压板下方位置的柔性线路板的位置时,从而会因为线路板防脱落压板对柔性线路板的压合,从而保证不会因为拉力会传递到导电胶层的位置,避免导电胶层断裂。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应用于5G柔性电路板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应用于5G柔性电路板的连接结构中柔性线路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应用于5G柔性电路板的连接结构中连接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柔性线路板;2、连接基板;3、连接区;4、数据传输端头;5、线路板放置槽;6、线路板防脱落压板;7、取样槽;8、压板卡槽;101、导电胶层;601、磁铁;602、弹性转轴;701、卡位柱;801、磁性块。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应用于5G柔性电路板的连接结构,包括柔性线路板1,柔性线路板1的一侧下方安装有连接基板2,连接基板2的上表面位于柔性线路板1的正下方安装有线路板放置槽5,柔性线路板1的上方位于连接基板2的上表面安装有线路板防脱落压板6,线路板防脱落压板6的一端与连接基板2的连接处安装有弹性转轴602,且线路板防脱落压板6的另一端的下方位于连接基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压板卡槽8,柔性线路板1与连接基板2之间设置有导电胶层101,线路板防脱落压板6的一端的上表面设置有取样槽7,取样槽7的内部安装有卡位柱701。在图1、2、3中:线路板防脱落压板6与连接基板2通过弹性转轴602转动连接,柔性线路板1与连接基板2通过导电胶层101粘连,卡位柱701与取样槽7固定连接,线路板防脱落压板6与压板卡槽8卡接,压板卡槽8的内部安装有磁性块801,磁性块801的上方位于线路板防脱落压板6的下表面安装有磁铁601,磁性块801与磁铁601磁性连接,磁铁601与线路板防脱落压板6固定连接,柔性线路板1的一端设置有数据传输端头4,数据传输端头4的下方位于连接基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区3,数据传输端头4与柔性线路板1电性连接,连接区3与数据传输端头4电性连接。在图1中:线路板防脱落压板6上方设置的取样槽7内部的卡位柱701,方便将线路板防脱落压板6从线路板放置槽5中取出,数据传输端头4利用和连接区3进行电性连接,从而可以方便柔性线路板1和连接基板2进行数据传输。在图2、3中:利用转动连接基板2和线路板防脱落压板6之间的弹性转轴602,将柔性线路板1放置在线路板放置槽5的内部,通过撤除对线路板防脱落压板6的作用力,通过弹性转轴602的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使得线路板防脱落压板6的一端落回到压板卡槽8的内部,通过线路板防脱落压板6下表面的磁铁601和压板卡槽8上表面的磁性块801进行磁性连接,从而使得线路板防脱落压板6将柔性线路板1进行压合,拉力在传递到线路板防脱落压板6下方位置的柔性线路板1的位置时,从而会因为线路板防脱落压板6对柔性线路板1的压合,从而保证不会因为拉力会传递到导电胶层101的位置。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通过将数据传输端头4和连接区3电性连接,再将柔性线路板1和连接基板2之间通过导电胶层101进行粘连,再利用转动连接基板2和线路板防脱落压板6之间的弹性转轴602,从而将柔性线路板1折叠和线路板放置槽5内部相契合的尺寸,并在线路板放置槽5的上方位于连接区3一侧的位置预留一定长度的柔性线路板1,再通过撤除对线路板防脱落压板6的作用力,通过弹性转轴602的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使得线路板防脱落压板6的一端落回到压板卡槽8的内部,通过线路板防脱落压板6下表面的磁铁601和压板卡槽8上表面的磁性块801进行磁性连接,从而使得线路板防脱落压板6将柔性线路板1进行压合,当外界的力拉动柔性线路板1的其他部位时,拉力在传递到线路板防脱落压板6下方位置的柔性线路板1的位置时,从而会因为线路板防脱落压板6对柔性线路板1的压合,从而保证不会因为拉力会传递到导电胶层101的位置,导致柔性线路板1和连接基板2断开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5G柔性电路板的连接结构,包括柔性线路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线路板(1)的一侧下方安装有连接基板(2),所述连接基板(2)的上表面位于柔性线路板(1)的正下方安装有线路板放置槽(5),所述柔性线路板(1)的上方位于连接基板(2)的上表面安装有线路板防脱落压板(6),所述线路板防脱落压板(6)的一端与连接基板(2)的连接处安装有弹性转轴(602),且线路板防脱落压板(6)的另一端的下方位于连接基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压板卡槽(8),所述柔性线路板(1)与连接基板(2)之间设置有导电胶层(101),所述线路板防脱落压板(6)的一端的上表面设置有取样槽(7),所述取样槽(7)的内部安装有卡位柱(7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5G柔性电路板的连接结构,包括柔性线路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线路板(1)的一侧下方安装有连接基板(2),所述连接基板(2)的上表面位于柔性线路板(1)的正下方安装有线路板放置槽(5),所述柔性线路板(1)的上方位于连接基板(2)的上表面安装有线路板防脱落压板(6),所述线路板防脱落压板(6)的一端与连接基板(2)的连接处安装有弹性转轴(602),且线路板防脱落压板(6)的另一端的下方位于连接基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压板卡槽(8),所述柔性线路板(1)与连接基板(2)之间设置有导电胶层(101),所述线路板防脱落压板(6)的一端的上表面设置有取样槽(7),所述取样槽(7)的内部安装有卡位柱(7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5G柔性电路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防脱落压板(6)与连接基板(2)通过弹性转轴(602)转动连接,所述柔性线路板(1)与连接基板(2)通过导电胶层(101)粘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5G柔性电路板的连接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妮徐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胜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