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94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连接器外壳,连接器外壳主体呈T型结构,包括连接柱及挡边,所述连接柱的外周有螺牙部,所述挡边一体式设置于连接柱的一端,所述挡边呈六角形结构并且各设计为45度的倒角,所述挡边的一侧内表面设有斜面圆孔,所述连接柱内部贯穿一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依次分布多段圆孔,所述安装腔放置胶芯。通过此类结构,改变了胶芯与外壳的稳点连接,防止松动、脱落,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器外壳
本技术涉及五金制品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连接器外壳。
技术介绍
连接器用于实现设备与电缆之间的通讯,连接器的组成包括外壳、胶芯、端子。胶芯安装在外壳内,端子插装于胶芯中间,当端子与设备端电性连接时实现讯号及电气通讯。然而由于外壳和胶芯的材质不同,胶芯插装于外壳后,长期使用容易出现松动、脱落的现象,导致端子与胶芯整体从外壳退出,存在使用寿命短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外壳,其实现胶芯与外壳的稳点连接,防止松动、脱落,延长产品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呈T型结构的连接器外壳主体,连接器外壳主体包括连接柱及挡边,所述连接柱的外周有螺牙部;所述挡边一体式设置于连接柱的一端,所述挡边呈六角形结构,且挡边的前后边缘均设有45度的倒角;且挡边的外侧面凹设有安装腔,且安装腔贯穿连接柱,该安装腔内依次分布多段彼此连通并用于定位安装胶芯的圆孔。优选的,所述安装腔有第一段圆孔、第二段圆孔、第三段圆孔、第四段圆孔、第五段圆孔、第六段圆孔、第七段圆孔、第八段圆孔;第一段圆孔、第三段圆孔是60度斜面环形孔;第二段圆孔是直径为3.8±0.03mm;第四段圆孔是直径为3.2±0.03mm;第五段圆孔、第六段圆孔是直径为3.35±0.02mm;第七段由圆孔直径为3.03±0.03mm、长0.1mm且与20度斜面圆孔形成的喇叭状结构;第八段圆孔是直径为3.35±0.02mm。优选的,所述安装腔的第四段与第五段之间设置30度斜面环形孔。优选的,所述安装腔第七段设置有尖角沟槽。优选的,所述尖角沟槽有4个,均匀分布于第七段的内周壁,每一沟槽的冲槽宽度为4mm。优选的,所述连接器外壳总长度为7.5±0.03mm,总宽度为0.8±0.01mm。优选的,所述连接柱与挡边之间设置半径有0.2mm的倒圆角。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改变接连器外壳的整体结构,包括内部安装腔的大小、角度以及尖角沟槽的设置、可实现胶芯与外壳的稳点连接,防止松动、脱落,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再藉由接连柱外周的螺牙的设置以及挡边的倒角、形状的设置,此类结构,实现连接器外壳与应用产品之间的螺合连接。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产品尺寸图。附图标识说明:10、连接柱20、挡边101、第一段圆孔102、第二段圆孔103、第三段圆孔104、第四段圆孔105、第五段圆孔106、第六段圆孔107、第七段圆孔108、第八段圆孔111、安装腔202、倒圆角44、尖角沟槽404、冲槽。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该连接器外壳主体呈T型结构,包括连接柱10及挡边20。一种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呈T型结构的连接器外壳主体,连接器外壳主体包括连接柱10及挡边20,所述连接柱10的外周有螺牙部;所述挡边20一体式设置于连接柱10的一端,所述挡边20呈六角形结构,且挡边20的前后边缘均设有45度的倒角;且挡边20的外侧面凹设有安装腔111,且安装腔111贯穿连接柱10,该安装腔111内依次分布多段彼此连通并用于定位安装胶芯的圆孔。优选的,所述安装腔111有第一段圆孔101、第二段圆孔102、第三段圆孔103、第四段圆孔104、第五段圆孔105、第六段圆孔106、第七段圆孔107、第八段圆孔108;第一段圆孔101、第三段圆孔103是60度斜面环形孔;第二段圆孔102是直径为3.8±0.03mm;第四段圆孔104是直径为3.2±0.03mm;第五段圆孔105、第六段圆孔106是直径为3.35±0.02mm;第七段圆孔107由直径为3.03±0.03mm、长0.1mm且与20度斜面圆孔形成的喇叭状结构;第八段圆孔108是直径为3.35±0.02mm;此类多段彼此连通的圆孔,更有利于胶芯在安装时脱落的问题,提高了安装时的稳定性指标。优选的,所述安装腔111的第四段圆孔104与第五段圆孔105之间设置30度斜面环形孔405,更有利于圆孔的固定衔接。优选的,所述安装腔111的第七段圆孔107设置有尖角沟槽44。优选的,所述尖角沟槽44有4个,均匀分布于第七段圆孔107的内周壁,每一沟槽的冲槽404宽度为4mm,尖角沟槽44与其冲槽404的完美结合,更利于端子与胶芯稳固地安装在安装腔111内,增加连接器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连接器外壳总长度为7.5±0.03mm,总宽度为0.8±0.01mm。优选的,所述连接柱10与挡边30之间设置半径有0.2mm的倒圆角202。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改变接连器外壳的整体结构,包括内部安装腔的大小、角度以及尖角沟槽的设置、接连柱外周的螺牙的设置以及挡边的倒角、形状的设置,此类结构,可实现胶芯与外壳的稳点连接,防止松动、脱落,延长产品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呈T型结构的连接器外壳主体,连接器外壳主体包括连接柱及挡边,所述连接柱的外周有螺牙部;所述挡边一体式设置于连接柱的一端,所述挡边呈六角形结构,且挡边的前后边缘均设有45度的倒角;且挡边的内侧面凹设有安装腔,且安装腔贯穿连接柱,该安装腔内依次分布多段彼此连通并用于定位安装胶芯的圆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呈T型结构的连接器外壳主体,连接器外壳主体包括连接柱及挡边,所述连接柱的外周有螺牙部;所述挡边一体式设置于连接柱的一端,所述挡边呈六角形结构,且挡边的前后边缘均设有45度的倒角;且挡边的内侧面凹设有安装腔,且安装腔贯穿连接柱,该安装腔内依次分布多段彼此连通并用于定位安装胶芯的圆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有第一段圆孔、第二段圆孔、第三段圆孔、第四段圆孔、第五段圆孔、第六段圆孔、第七段圆孔、第八段圆孔;第一段圆孔、第三段圆孔是60度斜面环形孔;第二段圆孔的直径为3.8±0.03mm;第四段圆孔的直径为3.2±0.03mm;第五段圆孔、第六段圆孔的直径为3.35±0.02mm;第七段由圆孔直径为3.03±0.03mm、长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通举谢楚珍杨光才毛洪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钲锟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