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池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912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露了一种新型电池片,其上设置有一组或多组电流收集传输装置,每一组所述电流收集传输装置均包括一PAD点、多条细栅,所述PAD点设置于电池片一侧,且PAD点上设置有银浆,所述多条细栅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PAD点;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池片无需设置主栅,即无需在相邻两PAD点之间设置连接两PAD点的银浆,如此,大大降低了银浆用量,即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在电流传输时,细栅收集到的电流能直接传输到PAD点上,从而大大减少了电流的传输路径,降低了电池片的串阻,从而大大提升了电池片的转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池片
本技术涉及光伏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池片。
技术介绍
电池片为光伏发电产品的基本组成单元,电池片的设计不仅影响到光伏发电产品的成本,还影响到发电效率。目前的电池片,尤其是叠瓦电池片,其一般是在一侧设置一主栅A,然后设置多条垂直连接于所述主栅的细栅B(如图1),主栅上间隔设置多个PAD点C;细栅收集到的电流传输时,是先从细栅B传输到主栅A,再经由主栅传输到各PAD点C上(如图2中箭头所示)。因为主栅是由银浆印刷而成,从而此种电池片需要的银浆多,如此则意味着生产成本高,特别对于大尺寸电池片来说,大尺寸电池片则意味着印刷图形面积大,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银浆来印刷主栅,如此,生产成本更是大大提高;此外,因为电池片的电流按照上述方式传输,从而导致电流传输路径过长,使得电池片的串阻较高,从而电池片的转换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电池片,其不但能降低银浆用量,而且效率大大提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上设置有一组或多组电流收集传输装置,每一组所述电流收集传输装置均包括一PAD点、多条细栅,所述PAD点设置于电池片一侧,所述多条细栅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PAD点。每一组所述电流收集传输装置的多条细栅在其一端连接于PAD点之前均相互间隔设置。每一条所述细栅设置为一条直线或一条弧线。每一组所述电流收集传输装置的多条细栅中,其中一条细栅设置为直线状,其他细栅均设置为弧形状;且所述直线状细栅与所述PAD点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该直线状细栅一侧的弧形状细栅自其与PAD点的连接端往朝向电池片另一侧的方向逆时针延伸,直线状细栅另一侧的弧形状细栅自其与PAD点的连接端往朝向电池片另一侧的方向顺时针延伸。所述直线状细栅两侧的弧形状细栅的数量相等,且直线状细栅两侧的弧形状细栅关于直线状细栅一一对应设置。当一所述电池片上设置有三组或三组以上的电流收集传输装置时,最外侧两组之间的每一组电流收集传输装置中,其直线状细栅两侧的弧形状细栅关于直线状细栅一一对称设置。当一所述电池片上设置有多组电流收集传输装置时,各PAD点均匀间隔设置与电池片一侧,且每一所述PAD点上连接的细栅数量相等。每一组所述电流收集传输装置的细栅中,中间部分的细栅的另一端延伸至电池片另一侧的端部而形成为长细栅,两侧部分的细栅的另一端未延伸至电池片另一侧的端部而形成为短细栅,相邻两组电流收集传输装置相对侧对应短细栅的另一端相连接。相邻两组电流收集传输装置短细栅的连接点通过一连接细栅连接。所述连接细栅的一端也延伸至电池片另一侧的端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各细栅一端直接连接到对应的PAD点,从而无需如传统技术中设置主栅,如此,即无需再在相邻两PAD点之间设置连接两PAD点的银浆,从而大大降低银浆用量,即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2、各细栅一端直接连接到对应的PAD点,从而电流直接传输到PAD点上,无需如传统技术中,电流先经细栅传输到主栅上,再经主栅传输到PAD点上,如此,大大减少了电流的传输路径,降低了电池片的串阻,从而大大提升了电池片的转换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电池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传统电池片电流传输方向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池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图对本技术新型电池片进行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本技术电池片上设置有一组或多组电流收集传输装置1,每一组所述电流收集传输装置均包括一PAD点11、多条细栅12,所述PAD点11设置于电池片一侧,且PAD点11上设置有银浆,所述多条细栅12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PAD点11。因为各细栅12一端直接连接到对应的PAD点11,从而本技术电池片无需如传统技术中设置主栅,即在设置有多组所述电流收集传输装置时,无需在相邻两PAD点11之间设置连接两PAD点11的银浆,如此,大大降低了银浆用量,即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因为本技术电池片采用了上述设置,从而在电流传输时,细栅12收集到的电流直接传输到PAD点11上,无需如传统技术中,电流先从细栅12传输到主栅上,再经主栅传输到PAD点11上,如此,大大减少了电流的传输路径,降低了电池片的串阻,从而大大提升了电池片的转化效率。优选地,每一组所述电流收集传输装置的多条细栅12在其一端连接于PAD点11之前均相互间隔设置。如此,可避免同一组的细栅12串接而增加电池片的整体串阻。优选地,每一条所述细栅12设置为一条直线或一条弧线,即是说,每一条细栅12均不存在折弯点,如此,电流在传输过程中损失少,从而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电池片的转换效率。每一组所述电流收集传输装置的多条细栅12中,其中一条细栅(如图3中数字标识121所示)设置为直线状,其他细栅(如图3中数字标识122所示)均设置为弧形状;且所述直线状细栅121与所述PAD点11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该直线状细栅121一侧的弧形状细栅122自其与PAD点11的连接端往朝向电池片另一侧(即与设置PAD点11一侧相对的一侧)的方向逆时针延伸,直线状细栅121另一侧的弧形状细栅122自其与PAD点11的连接端往朝;向电池片另一侧的方向顺时针延伸。如此设置,细栅12能尽可能多地收集电流,也能提高电池片的转换效率。优选地,所述直线状细栅121两侧的弧形状细栅122的数量相等,且直线状细栅121两侧的弧形状细栅122关于直线状细栅121一一对应设置。对应设置,可以为两侧的对应两弧形状细栅122完全对称设置(如图3中数字标识123所示的两条细栅);也可以为,一侧的一弧形状细栅长度较短(如图3中数字标识124所示),另一侧对应的弧形状细栅长度较长(如图3中数字标识125所示),但是较短的弧形状细栅124关于直线状细栅121镜像后得到的线条与另一侧对应细栅125的部分线条完全重合。如此设置,不但能保证电流收集、传输的均衡,而且也能使得细栅12尽可能覆盖整个电池片,从而收集更多的电流。在本实施例,当一所述电池片上设置有三组或三组以上的电流收集传输装置时,最外侧两组之间的每一组电流收集传输装置中,其直线状细栅121两侧的弧形状细栅122关于直线状细栅121一一对称设置。如此设置,图案印刷的相关工具设计也更简单,而且电流收集、传输也更均匀。最外侧两组的电流收集传输装置,根据最后切割所得,其直线状细栅121两侧的弧形状细栅122中,靠近直线状细栅121的弧形状细栅122对称设置,远离直线状的细栅12不完全对称,一侧较短的细栅12关于直线状细栅121镜像后得到的线条与另一侧对应的细栅12的部分线条完全重合。当一所述电池片上设置有多组电流收集传输装置1时,各PAD点11均匀间隔设置与电池片一侧,且每一所述PAD点11上连接的细栅12数量相等。每一组所述电流收集传输装置的细栅12中,中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上设置有一组或多组电流收集传输装置,每一组所述电流收集传输装置均包括一PAD点、多条细栅,所述PAD点设置于电池片一侧,所述多条细栅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PAD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上设置有一组或多组电流收集传输装置,每一组所述电流收集传输装置均包括一PAD点、多条细栅,所述PAD点设置于电池片一侧,所述多条细栅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PAD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每一组所述电流收集传输装置的多条细栅在其一端连接于PAD点之前均相互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每一条所述细栅设置为一条直线或一条弧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每一组所述电流收集传输装置的多条细栅中,其中一条细栅设置为直线状,其他细栅均设置为弧形状;且所述直线状细栅与所述PAD点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该直线状细栅一侧的弧形状细栅自其与PAD点的连接端往朝向电池片另一侧的方向逆时针延伸,直线状细栅另一侧的弧形状细栅自其与PAD点的连接端往朝向电池片另一侧的方向顺时针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状细栅两侧的弧形状细栅的数量相等,且直线状细栅两侧的弧形状细栅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敏杰从海泉马擎天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环晟光伏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