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试验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88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试验变压器,包括铁芯单元箱体、盖体、高压套管和线圈,箱体内部中空且一端开口,其内部安装和固定铁芯单元和线圈;盖体与箱体密封连接;盖体远离箱体的一侧设置有高压套管和若干输入端子,高压套管与盖体固定连接,高压套管的一端伸入箱体内部并与线圈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输入端子与线圈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箱体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均固定设置在箱体内表面,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分别与铁芯单元的表面相抵持,第一限位部还与铁芯单元固定连接,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阻挡铁芯单元相对于箱体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试验变压器
本技术涉及轻型试验变压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试验变压器。
技术介绍
试验变压器是电力设备检测和预防性试验必备的设备。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对试验变压器要求越来越高,油浸式试验变压器受限于变压油容易吸潮和老化,需要定期维护。充气式试验变压器逐渐替代料油浸式试验变压器,并获得了广泛应用。试验变压器使用时通常需要频繁的移动,其内部变压器铁芯和线圈需要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才能提供可靠的检测功能。但是在试验变压器的移动过程中,变压器容易发生磕碰,导致铁芯晃动甚至移位,影响试验变压器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对铁芯能够可靠限位、铁芯整体结构稳定的新型试验变压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试验变压器,包括铁芯单元(1)、箱体(2)、盖体(3)、高压套管(4)和线圈(5),箱体(2)内部中空且一端开口,铁芯单元(1)和线圈(5)设置在箱体(2)内,铁芯单元(1)上绕设有线圈(5);箱体(2)开口的一端设置有盖体(3),盖体(3)与箱体(2)密封连接;盖体(3)远离箱体(2)的一侧设置有高压套管(4)和若干输入端子,高压套管(4)与盖体(3)固定连接,高压套管(4)的一端伸入箱体(2)内部并与线圈(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输入端子与线圈(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箱体(2)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部(21)和第二限位部(22),第一限位部(21)和第二限位部(22)均固定设置在箱体(2)内表面,第一限位部(21)的一端与箱体(2)的侧壁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向着垂直于箱体(2)的侧壁方向延伸;第二限位部(22)的一端与箱体(2)非开口的一端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第二限位部(22)的另一端沿着铅垂方向竖直向上延伸;第一限位部(21)和第二限位部(22)分别与铁芯单元(1)的表面相抵持,第一限位部(21)还与铁芯单元(1)固定连接,第一限位部(21)和第二限位部(22)阻挡铁芯单元(1)相对于箱体(2)移动。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部(21)为板状,第二限位部(22)为长方体结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铁芯单元(1)包括铁芯本体(101)、第一支撑框架(102)、第二支撑框架(103)和支撑组件(105);所述铁芯本体(101)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部(111)和第二安装部(112),铁芯本体(101)具有贯穿的通道(110),通道(110)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安装部(111)和第二安装部(112)处的铁芯本体(101)表面;第一支撑框架(102)和第二支撑框架(103)相对且间隔设置;铁芯本体(101)设置在第一支撑框架(102)和第二支撑框架(103)之间,且第一支撑框架(102)的表面与第一安装部(111)的表面相抵持,第二支撑框架(103)的表面与第二安装部(112)的表面相抵持;第一支撑框架(102)和第二支撑框架(103)固定连接,将铁芯本体(101)固定并夹持;支撑组件(105)位于第一支撑框架(102)和第二支撑框架(103)之间,且支撑组件(105)分别与第一支撑框架(102)和第二支撑框架(103)固定连接;支撑组件(105)的远离地面一端的表面还与铁芯本体(101)的表面相抵持;第一支撑框架(102)和第二支撑框架(103)均与第一限位部(21)和第二限位部(22)相抵持。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铁芯本体(101)包括若干垫片组件(104),各相邻垫片组件(104)相互抵持且平行层叠设置在第一支撑框架(102)和第二支撑框架(103)之间;铁芯本体(101)最外侧两端的垫片组件(104)的外表面分别形成第一安装部(111)和第二安装部(112);各垫片组件(104)上均设置有贯穿的通孔(1040),各相邻垫片组件(104)上的通孔(1040)顺次连通形成通道(110);沿着铁芯本体(101)中心向第一安装部(111)或者第二安装部(112)方向排列的各垫片组件(104)在第一支撑框架(102)或者第二支撑框架(103)表面的投影面积依次减小;垫片组件(104)由若干相同规格的垫片层叠而成。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通道(110)同一侧方向的铁芯本体(101)的各垫片组件(104)边缘均位于同一虚拟圆柱B内,且内接于该虚拟圆柱B的内表面。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105)的远离地面一端的表面呈阶梯型,该阶梯型表面与各垫片组件(104)靠近地面一端的形状相吻合。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02)包括第一立柱(1021)、第二立柱(1022)和第一横杆(1023),第一立柱(1021)和第二立柱(1022)均沿着铅垂方向延伸且间隔设置,第一横杆(1023)设置在第一立柱(1021)和第二立柱(1022)之间,第一横杆(102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柱(1021)和第二立柱(1022)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一立柱(1021)、第二立柱(1022)和第一横杆(1023)的表面均与铁芯本体(101)的第一安装部(111)的表面相抵持;第一立柱(1021)与第二限位部(22)的表面相抵持;第二立柱(1022)与第一限位部(21)的表面抵持且固定连接。更进一步的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框架(103)包括第三立柱(1031)、第四立柱(1032)和第二横杆(1033),第三立柱(1031)和第四立柱(1032)均沿着铅垂方向延伸且间隔设置,第二横杆(1033)设置在第三立柱(1031)和第四立柱(1032)之间,第二横杆(1033)的两端分别与第三立柱(1031)和第四立柱(1032)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三立柱(1031)、第四立柱(1032)和第二横杆(1033)的表面均与铁芯本体(101)的第二安装部(112)的表面相抵持;第一立柱(1021)与第三立柱(1031)紧固连接,第二立柱(1022)与第四立柱(1032)紧固连接;第三立柱(1031)还与第一限位部(21)的表面相抵持;第四立柱(1032)还与第二限位部(22)的表面抵持且固定连接。再进一步的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部(21)上开设有水平的腰圆形槽,第二立柱(1022)和第三立柱(1031)上对应的设置有竖直的腰圆形槽,水平的腰圆形槽与竖直的腰圆形槽相邻且交叉设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试验变压器,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箱体内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可对称的限制铁芯单元端部的位置,防止铁芯单元在箱体内部发生转动或者上下窜动,从外部限制铁芯单元的形状,使铁芯单元和线圈在移动和搬运过程中整体性保持稳定;(2)通过在铁芯本体两侧对称设置对其夹持的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免于对铁芯本体进行打孔固定,可避免打孔产生的披锋,也能避免打孔对磁通的影响;(3)铁芯本体为口字型,其位于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的部分可以作为线圈的绕线芯柱;(4)组成变压器线圈的绕线芯柱的铁芯本体的各垫片组件截面类似与圆柱形,能够获得更大的芯柱的截面积,提供更大的导磁面积,改善导磁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试验变压器,包括铁芯单元(1)、箱体(2)、盖体(3)、高压套管(4)和线圈(5),箱体(2)内部中空且一端开口,铁芯单元(1)和线圈(5)设置在箱体(2)内,铁芯单元(1)上绕设有线圈(5);箱体(2)开口的一端设置有盖体(3),盖体(3)与箱体(2)密封连接;盖体(3)远离箱体(2)的一侧设置有高压套管(4)和若干输入端子,高压套管(4)与盖体(3)固定连接,高压套管(4)的一端伸入箱体(2)内部并与线圈(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输入端子与线圈(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部(21)和第二限位部(22),第一限位部(21)和第二限位部(22)均固定设置在箱体(2)内表面,第一限位部(21)的一端与箱体(2)的侧壁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向着垂直于箱体(2)的侧壁方向延伸;第二限位部(22)的一端与箱体(2)非开口的一端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第二限位部(22)的另一端沿着铅垂方向竖直向上延伸;第一限位部(21)和第二限位部(22)分别与铁芯单元(1)的表面相抵持,第一限位部(21)还与铁芯单元(1)固定连接,第一限位部(21)和第二限位部(22)阻挡铁芯单元(1)相对于箱体(2)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试验变压器,包括铁芯单元(1)、箱体(2)、盖体(3)、高压套管(4)和线圈(5),箱体(2)内部中空且一端开口,铁芯单元(1)和线圈(5)设置在箱体(2)内,铁芯单元(1)上绕设有线圈(5);箱体(2)开口的一端设置有盖体(3),盖体(3)与箱体(2)密封连接;盖体(3)远离箱体(2)的一侧设置有高压套管(4)和若干输入端子,高压套管(4)与盖体(3)固定连接,高压套管(4)的一端伸入箱体(2)内部并与线圈(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输入端子与线圈(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部(21)和第二限位部(22),第一限位部(21)和第二限位部(22)均固定设置在箱体(2)内表面,第一限位部(21)的一端与箱体(2)的侧壁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向着垂直于箱体(2)的侧壁方向延伸;第二限位部(22)的一端与箱体(2)非开口的一端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第二限位部(22)的另一端沿着铅垂方向竖直向上延伸;第一限位部(21)和第二限位部(22)分别与铁芯单元(1)的表面相抵持,第一限位部(21)还与铁芯单元(1)固定连接,第一限位部(21)和第二限位部(22)阻挡铁芯单元(1)相对于箱体(2)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试验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1)为板状,第二限位部(22)为长方体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试验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单元(1)包括铁芯本体(101)、第一支撑框架(102)、第二支撑框架(103)和支撑组件(105);所述铁芯本体(101)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部(111)和第二安装部(112),铁芯本体(101)具有贯穿的通道(110),通道(110)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安装部(111)和第二安装部(112)处的铁芯本体(101)表面;第一支撑框架(102)和第二支撑框架(103)相对且间隔设置;铁芯本体(101)设置在第一支撑框架(102)和第二支撑框架(103)之间,且第一支撑框架(102)的表面与第一安装部(111)的表面相抵持,第二支撑框架(103)的表面与第二安装部(112)的表面相抵持;第一支撑框架(102)和第二支撑框架(103)固定连接,将铁芯本体(101)固定并夹持;支撑组件(105)位于第一支撑框架(102)和第二支撑框架(103)之间,且支撑组件(105)分别与第一支撑框架(102)和第二支撑框架(103)固定连接;支撑组件(105)的远离地面一端的表面还与铁芯本体(101)的表面相抵持;第一支撑框架(102)和第二支撑框架(103)均与第一限位部(21)和第二限位部(22)相抵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试验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本体(101)包括若干垫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魏新平王光辉何飞洲吴国威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神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