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4852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衬底、无机物层以及凸起物;所述衬底具有柔性,可实现弯曲;所述无机物层设置在所述衬底上;所述凸起物设置在所述无机物层上;位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内;其中,所述衬底、无机物层以及凸起物之间层叠设置;所述凸起物包括多个凸起单体,多个所述凸起单体间隔设置。那么随着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本申请的凸起物受到的应力与整条的凸起物相比,将获得较小的应力,从而降低发生裂痕的几率,从而提高了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柔性显示面板可实现弯曲,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具有柔性的衬底,衬底上设有无机物层,在无机物层的边缘设有凸起物,该凸起物为一体结构,可以阻挡后续薄膜封装制成中的喷墨打印工序的打印液外流,同时,当柔性显示面板弯曲时,一体结构的凸起物还可以防止外部产生的裂痕向内延伸的作用。一体结构的凸起物存在可靠性问题,抗弯折能力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提高柔性显示面板的凸起物的抗弯折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衬底、无机物层以及凸起物;所述衬底具有柔性;所述无机物层设置在所述衬底上;所述凸起物设置在所述无机物层上;位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内;其中,所述衬底、无机物层以及凸起物之间层叠设置;所述凸起物包括多个凸起单体,多个所述凸起单体间隔设置。可选的,所述凸起单体与所述衬底边缘平行;所述衬底同一边的多个所述凸起单体位于同一直线上。可选的,所述凸起物至少有两组,每组所述凸起物均设置在所述无机物层上;在垂直于所述衬底方向不重叠;每组所述凸起物内的相邻凸起单体之间的间隙与相邻组的所述凸起物内的凸起单体对应设置。可选的,每组所述凸起物内的所述相邻凸起单体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对应的相邻组的所述凸起单体的长度。可选的,所述凸起物为一体结构,所述凸起物包括多个第一凸起单体和多个第二凸起单体,沿平行衬底边缘方向排列,所述第一凸起单体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凸起单体的高度;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凸起单体之间通过一个所述第二凸起单体连接,且所述第二凸起单体的远离所述衬底侧的面为弧形。可选的,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平坦化层,所述平坦化层设置在所述无机物层上;所述凸起单体与所述平坦化层位于同一层,且与所述平坦化层采用相同材料制成。可选的,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平坦化层和像素定义层,所述平坦化层设置在所述无机物层上,所述像素定义层设置在所述平坦化层上;所述凸起单体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层和第二基层;所述第一基层与所述平坦化层位于同一层,且与所述平坦化层采用相同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基层与所述像素定义层位于同一层,且与所述像素定义层采用相同材料制成。可选的,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平坦化层、像素定义层以及支撑物层,所述平坦化层设置在所述无机物层上,所述像素定义层设置在所述平坦化层上,所述支撑物层设置在所述像素定义层上;所述凸起单体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层、第二基层和第三基层,所述第一基层与所述平坦化层位于同一层,且与所述平坦化层采用相同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基层与所述像素定义层位于同一层,且与所述像素定义层采用相同材料制成;所述第三基层与所述支撑物层位于同一层,且与所述支撑物层采用相同材料制成。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衬底、无机物层、平坦化层、像素定义层、支撑物层、驱动芯片安装位以及凸起物;所述衬底具有柔性,可实现弯曲;所述无机物层设置在所述衬底上;所述平坦化层设置在所述无机物层上;所述像素定义层设置在所述平坦化层上;所述支撑物层设置在所述像素定义层上;所述驱动芯片安装位设置在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凸起物位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内;设置在所述无机物层上,包括三层结构,三层结构分别与所述平坦化层、所述像素定义层以及所述支撑物层同步制成;其中,所述凸起物包括多个凸起单体,多个所述凸起单体间隔设置,所述凸起单体与所述衬底边缘平行,所述衬底同一边的多个所述凸起单体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凸起物包括第一组凸起物和第二组凸起物,每组所述凸起物均设置在所述无机物层上,在垂直于所述衬底方向不重叠;所述第一组凸起物较所述第二组凸起物更靠近所述衬底边缘;所述第一组凸起物的凸起单体和所述第二组凸起物的凸起单体错开设置。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驱动电路和如上任意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通过电性连接,来驱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凸起物为一体结构且高度均匀的方案相比,本申请的凸起物包括多个凸起单体,多个凸起单体间隔设置;当柔性显示面板弯折过程中,凸起物为一体结构时,随着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整条的凸起物也会弯折,并逐渐产生应力,当弯折达到一定程度时,一体结构的凸起物会因应力积累无法释放而断裂;而本申请的凸起物的多个凸起单体之间相互有间隔,那么随着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本申请的凸起物受到的应力与整条的凸起物相比,将获得较小的应力,从而降低发生裂痕的几率,从而提高了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性能。附图说明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是本申请的示例性技术的柔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柔性显示面板弯折的侧视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的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图4中截面A-A’的剖视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的图4中的柔性显示面板弯折的侧视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的另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的图7中的柔性显示面板弯折的侧视的示意图。其中,100、显示装置;110、柔性显示面板;111、衬底;112、无机物层;113、平坦化层;114、像素定义层;115、支撑物层;116、驱动芯片安装位;117、凸起物;119、非显示区;120、驱动电路;200、凸起单体;210、第一组凸起物;220、第二组凸起物;230、第二凸起单体;240、第一凸起单体。具体实施方式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n衬底,具有柔性;/n无机物层,设置在所述衬底上;以及/n凸起物,所述凸起物设置在所述无机物层上,位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内;/n其中,所述衬底、无机物层以及凸起物之间层叠设置,所述凸起物包括多个凸起单体,多个所述凸起单体间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具有柔性;
无机物层,设置在所述衬底上;以及
凸起物,所述凸起物设置在所述无机物层上,位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内;
其中,所述衬底、无机物层以及凸起物之间层叠设置,所述凸起物包括多个凸起单体,多个所述凸起单体间隔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单体与所述衬底边缘平行,所述衬底同一边的多个所述凸起单体位于同一直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物至少有两组,每组所述凸起物均设置在所述无机物层上,在垂直于所述衬底方向不重叠;
每组所述凸起物内的相邻凸起单体之间的间隙与相邻组的所述凸起物内的所述凸起单体对应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凸起物内的所述相邻凸起单体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对应的所述相邻组的所述凸起单体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物为一体结构,所述凸起物包括多个第一凸起单体和多个第二凸起单体,沿平行衬底边缘方向排列,所述第一凸起单体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凸起单体的高度;
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凸起单体之间通过一个所述第二凸起单体连接,且所述第二凸起单体的远离所述衬底侧的面为弧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平坦化层,所述平坦化层设置在所述无机物层上;
所述凸起单体与所述平坦化层位于同一层,且与所述平坦化层采用相同材料制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平坦化层和像素定义层,所述平坦化层设置在所述无机物层上,所述像素定义层设置在所述平坦化层上;
所述凸起单体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层和第二基层;
所述第一基层与所述平坦化层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洋袁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