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分布模式扬声器的加强致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815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2
致动器包括框架,该框架包括在平面中延伸的面板,和从该平面垂直延伸的一个或多个支柱。致动器进一步包括磁路组件,该磁路组件包括磁体和音圈,该磁体和音圈能够沿着垂直于面板平面的轴线相对于彼此移动。致动器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悬架构件,该一个或多个悬架构件将框架附接到磁路组件的第一部件。每个悬架构件都包括垂直段,该垂直段将悬架构件附接到对应的一个支柱上。每个悬架构件还包括第一臂,该第一臂远离对应的支柱延伸到被附接至磁路组件的第一部件的一端。在致动器工作期间,悬架构件的第一臂屈曲以适应磁体相对于音圈的轴向位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分布模式扬声器的加强致动器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8年11月3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2/774,104的优先权。先前申请的公开内容被认为是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一部分并通过引用并入。
技术介绍
本说明书涉及分布模式致动器(DMA)、电磁(EM)致动器以及特征在于DMA和EM致动器的分布模式扬声器。很多传统的扬声器通过在膜片中引发类似活塞的运动来产生声音。相反,诸如分布模式扬声器(DML)的面板音频扬声器通过经由电声致动器在面板中引发均匀分布的振动模式来进行工作。通常,致动器是压电或者电磁致动器。在典型致动器的工作期间,致动器的部件会弯曲,从而使这些部件承受机械应力。此应力可能会降低致动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特征在于具有固定宽度的柔性部件的常规DMA和EM致动器和具有以直角弯曲的柔性部件的常规EM致动器由于机械应力特别易受到性能降低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公开了对常规分布模式致动器(DMA)和电磁(EM)致动器的改进。例如,这些DMA和EM致动器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柔性部件具有与常规设备相比增大尺寸的部分。这些具有增大尺寸的部分战略性地位于高应力区域中。这些部件也可以成形为使得增大的尺寸不会显著增大致动器占用的体积。通过将DMA或EM致动器附接到机械负载(诸如吸音板),这些致动器可以用于在面板中引发振动模式以产生声音。大体上,在第一方面中,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一种致动器,该致动器包括框架,该框架包括在平面中延伸的面板,和从该平面垂直延伸的一个或多个支柱。致动器还包括磁路组件,该磁路组件包括磁体和音圈,在致动器工作期间,磁体和音圈能够沿着垂直于面板平面的轴线相对于彼此移动。致动器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悬架构件,该一个或多个悬架构件将框架附接到磁路组件的第一部件。每个悬架构件都包括垂直段,该垂直段沿轴向方向延伸,从而将悬架构件附接在对应的一个支柱上。每个悬架构件都进一步包括第一臂,该第一臂在平行于面板平面的第一平面中远离对应的支柱延伸到被附接至磁路组件的第一部件的一端。在致动器工作期间,悬架构件的第一臂屈曲以适应磁体相对于音圈的轴向位移。致动器的实施例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下列特征和/或其它方面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例如,可以改变第一臂在第一平面中的厚度,从而降低在致动器工作期间,当悬架构件屈曲时,在悬架构件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处的应力集中。即,第一臂在第一平面中的厚度可以是不均匀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臂可以包括:第一直线段,该第一直线段在第一平面中沿第一方向远离对应的支柱延伸;和第二直线段,该第二直线段连接到第一臂,该第二直线段在第一平面中正交于第一方向延伸。第一臂可以包括第一曲线段,该第一曲线段连接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第二直线段在第一平面中可以具有沿着第二直线段的长度渐缩的厚度。第一臂可以包括第三直线段,该第三直线段通过第二曲线段连接到第二直线段,该第三直线段在第一平面中正交于第二直线段延伸,并且第三直线段被附接到磁路组件的第一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曲线段具有沿着外边缘的第一曲率半径,该第一曲率半径小于沿着第二曲线段的内边缘的第二曲率半径。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悬架构件都包括第二臂,该第二臂在平行于面板平面的第二平面中远离对应的支柱延伸到附接至磁路组件的第一部件的一端。第一臂和第二臂可以通过对应的曲线段分别连接到垂直段的相对端,其中对应的曲线段分别延伸出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垂直段和两个曲线段可以共同形成C形段。曲线段可以没有框架的对应支柱。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臂和第二臂可以通过悬架构件的垂直段连接。第一臂和第二臂的端部可以分别附接到磁路组件的第一部件的相对侧。在一些实施例中,磁路组件的第一部件在框架的平面中具有基本上多边形的形状,并且对应的悬架构件附接到该多边形的每个相应侧。即,磁路组件的第一部件在框架的平面中具有多边形的形状。该多边形可以是四边形。在一些实施例中,音圈被附接到框架,并且磁路组件的第一部件包括磁体。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一种包括第一方面的致动器的面板音频扬声器。面板音频扬声器的面板可以包括显示面板。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一种移动设备,该移动设备包括在平面中延伸的电子显示面板。该移动设备还可以包括底座(chassis),该底座附接到电子显示面板并且在底座的背板和电子显示面板之间限定空间。该移动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电子控制模块,该电子控制模块被容纳在该空间中,并且该电子控制模块可以包括处理器。另外,该移动设备可以包括致动器,该致动器被容纳在该空间中,并且该致动器附接到电子显示面板的表面。致动器可以包括框架,该框架包括在平面中延伸的面板,和从该平面垂直延伸的一个或多个支柱。致动器还可以包括磁路组件,该磁路组件包括磁体和音圈,在致动器工作期间,磁体和音圈能够沿着垂直于面板平面的轴线相对于彼此移动。致动器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悬架构件,该一个或多个悬架构件将框架附接到磁路组件的第一部件。每个悬架构件都可以包括垂直段,该垂直段沿轴向方向延伸,从而将悬架构件附接在对应的一个支柱上。每个悬架构件都可以还包括第一臂,该第一臂在平行于面板平面的第一平面中远离对应的支柱延伸到被附接至磁路组件的第一部件的一端。在致动器工作期间,悬架构件的第一臂屈曲以适应磁体相对于音圈的轴向位移。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一种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包括在平面中延伸的电子显示面板。该可穿戴设备还可以包括底座,该底座附接到电子显示面板并且在底座的背板和电子显示面板之间限定空间。该可穿戴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电子控制模块,该电子控制模块被容纳在该空间中,并且该电子控制模块可以包括处理器。另外,该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致动器,该致动器被容纳在该空间中,并且该致动器附接到电子显示面板的表面。致动器可以包括框架,该框架包括在平面中延伸的面板,和从该平面垂直延伸的一个或多个支柱。致动器还可以包括磁路组件,该磁路组件包括磁体和音圈,在致动器工作期间,磁体和音圈能够沿着垂直于面板平面的轴线相对于彼此移动。致动器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悬架构件,该一个或多个悬架构件将框架附接到磁路组件的第一部件。每个悬架构件都可以包括垂直段,该垂直段沿轴向方向延伸,从而将悬架构件附接在对应的一个支柱上。每个悬架构件都可以还包括第一臂,该第一臂在平行于面板平面的第一平面中远离对应的支柱延伸到被附接至磁路组件的第一部件的一端。在致动器工作期间,悬架构件的第一臂屈曲以适应磁体相对于音圈的轴向位移。在其它优点中,实施例包括这样的致动器,该致动器与常规致动器相比,由弯曲引起的机械应力所导致故障的机会降低。另一优点在于,致动器占用与常规致动器基本相同的空间。当致动器被集成到较大的电子设备中并且需要配合在规定体积内时,这将特别有益。根据说明书、附图和权利要求书,其它优点将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图1是移动设备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移动设备的示意性截面图。图3A是在第一平面中具有屈曲部的DMA的截面图。图3B是图3A的DM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致动器,包括:/n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在平面中延伸的面板和从所述平面垂直延伸的一个或多个支柱;/n磁路组件,所述磁路组件包括磁体和音圈,在所述致动器工作期间,所述磁体和所述音圈能够沿着垂直于所述面板的平面的轴线相对于彼此移动;以及/n一个或多个悬架构件,所述一个或多个悬架构件将所述框架附接到所述磁路组件的第一部件,每个悬架构件包括:/n垂直段,所述垂直段沿轴向方向延伸,将所述悬架构件附接到对应的一个支柱上,/n第一臂,所述第一臂在平行于所述面板的平面的第一平面中远离所述对应的支柱延伸到被附接至所述磁路组件的所述第一部件的一端;以及/n其中,在所述致动器工作期间,所述悬架构件的第一臂屈曲以适应所述磁体相对于所述音圈的轴向位移。/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130 US 62/774,104;20190129 US 16/261,435;20191.一种致动器,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在平面中延伸的面板和从所述平面垂直延伸的一个或多个支柱;
磁路组件,所述磁路组件包括磁体和音圈,在所述致动器工作期间,所述磁体和所述音圈能够沿着垂直于所述面板的平面的轴线相对于彼此移动;以及
一个或多个悬架构件,所述一个或多个悬架构件将所述框架附接到所述磁路组件的第一部件,每个悬架构件包括:
垂直段,所述垂直段沿轴向方向延伸,将所述悬架构件附接到对应的一个支柱上,
第一臂,所述第一臂在平行于所述面板的平面的第一平面中远离所述对应的支柱延伸到被附接至所述磁路组件的所述第一部件的一端;以及
其中,在所述致动器工作期间,所述悬架构件的第一臂屈曲以适应所述磁体相对于所述音圈的轴向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第一臂在所述第一平面内的厚度被改变,从而降低在所述致动器工作期间当所述悬架构件屈曲时在所述悬架构件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处的应力集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第一臂包括:第一直线段,所述第一直线段在所述第一平面中沿第一方向远离所述对应的支柱延伸;和第二直线段,所述第二直线段连接到所述第一臂,所述第二直线段在所述第一平面中正交于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第二直线段在所述第一平面中具有沿着所述第二直线段的长度渐缩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第一臂包括第一曲线段,所述第一曲线段连接所述第一直线段和所述第二直线段。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第一臂包括第三直线段,所述第三直线段通过第二曲线段连接到所述第二直线段,所述第三直线段在所述第一平面中正交于所述第二直线段延伸,并且所述第三直线段被附接到所述磁路组件的所述第一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第二曲线段具有沿着外边缘的第一曲率半径,所述第一曲率半径小于沿着所述第二曲线段的内边缘的第二曲率半径。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每个悬架构件包括第二臂,所述第二臂在平行于所述面板的平面的第二平面中远离所述对应的支柱延伸到被附接至所述磁路组件的所述第一部件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通过所述悬架构件的垂直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拉吉夫·伯纳德·戈梅斯马克·威廉·斯塔恩斯安东尼·金
申请(专利权)人: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