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高精度智能稳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774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相高精度智能稳压器,包括箱体和设于箱体内的绕组架,绕组架上设有三个柱芯和传动装置,每个柱芯外套设有一个调压线圈,传动装置连接有绝缘滑板,绝缘滑板上设置有三个碳刷,每个碳刷对应一个调压线圈,箱体的一侧面上设有三相开关以及另一侧面上设有主控电路板,绕组架上设有三相交流接触器,主控电路板包括电压采样模块、电压比较模块和电机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结构简洁、体积小、成本低,而且使用方便,非常智能,并且通过设置三相开关和交流接触器,具有过压和欠压保护功能,从而确保用户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进一步提高用户满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相高精度智能稳压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稳压器,尤其涉及一种三相高精度智能稳压器。
技术介绍
三相交流电网是我国供电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供电网络,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中。三相交流电网上挂载有各种用电设备,比如电动机、机床等。当三相交流电网中的电压发生波动时,用电设备的运行也会不稳定。为保证用电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需要使用稳压器来稳定三相交流电网中的电压。目前市场上的稳压器主要有如下几种:电子式稳压器、电磁感应式稳压器、环形线圈式稳压器和柱式稳压器,其中电子式稳压器和电磁感应式稳压器的成本最高,市场占有率很低,环形线圈式稳压器耐用性差,使用寿命短,柱式稳压器虽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但是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相高精度智能稳压器,不仅结构简介、体积小、成本低,而且具有过压和欠压保护功能。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相高精度智能稳压器,包括箱体和设于所述箱体内的绕组架,所述绕组架上设有三个柱芯和传动装置,每个所述柱芯外套设有一个调压线圈,所述传动装置连接有绝缘滑板,所述绝缘滑板上设置有三个碳刷,每个所述碳刷对应一个所述调压线圈,所述箱体的一侧面上设有三相开关以及另一侧面上设有主控电路板,所述绕组架上设有三相交流接触器,稳压器的三相输入端经过所述三相开关依次连接三个所述碳刷,三个所述调压线圈的中部分别引出有一条线圈输出线,三个所述线圈输出线分别连接在所述三相交流接触器的输入端,经所述三相交流接触器的三相输出形成稳压器的三相输出端;所述主控电路板包括电压采样模块、电压比较模块和电机控制模块,所述电压采样模块实时采集所述线圈输出线上的实时电压值并传信给所述电压比较模块,所述电压比较模块将实时电压值与预设的电压标准值进行比较,当二者的差值超过设定范围后则启动所述传动装置带动所述绝缘滑板上下运动以调整所述碳刷的位置,进而调整实时所述线圈输出线上的实时电压值在设定的范围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三个所述调压线圈的底部依次电连接,形成自耦式线圈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绕组架包括位于上方的两个L型并相对设置的上前夹件和上后夹件,位于该上前夹件和上后夹件之间的上定位件,以及位于下方的两个L型并相对设置的下前夹件和下后夹件,三个所述柱芯的上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上定位件,所述上前夹件和上后夹件对称固定在所述上定位件的前后两侧面上,三个所述柱芯的下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下前夹件和下后夹件上,且该下前夹件和下后夹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滑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滑动轴承,每个所述滑动轴承内套装有一个滑动导轨;每个所述滑动导轨的上端连接所述上前夹件,以及下端连接所述下前夹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机和调压丝杠,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上前夹件上,所述调压丝杠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设置在所述上前夹件和下前夹件上,所述绝缘滑板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调压丝杠穿置于该螺纹孔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三相交流接触器固定于所述上前夹件或上后夹件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的一侧面上设有接线孔和排风扇,以及另外三个侧面上设有散热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三相开关设置在所述箱体门锁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的底部四角分别设有脚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不仅结构简洁、体积小、成本低,而且使用方便,非常智能,并且通过设置三相开关和交流接触器,具有过压和欠压保护功能,从而确保用户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进一步提高用户满意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箱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1——绕组架;2——调压线圈;3——绝缘滑板;4——碳刷;5——三相开关;6——三相交流接触器;7——三相输入端;8——三相输出端;9——滑动轴承;10——滑动导轨;11——电机;12——调压丝杠;101——上前夹件;102——上后夹件;103——上定位件;104——下前夹件;105——下后夹件;100——箱体;13——主控电路板;14——接线孔;15——排风扇;16——散热孔;17——脚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参阅图1-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三相高精度智能稳压器,主要包括箱体100和设于箱体100内的绕组架1,及设于该绕组架上的三个柱芯和传动装置等,以下详细说明。绕组架1包括位于上方的两个L型并相对设置的上前夹件101和上后夹件102,位于该上前夹件101和上后夹件102之间的上定位件103,以及位于下方的两个L型并相对设置的下前夹件104和下后夹件105,三个柱芯的上端分别固定在上定位件103,上前夹件101和上后夹件102对称固定在所述上定位件103的前后两侧面上,三个柱芯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下前夹件104和下后夹件105上,且该下前夹件104和下后夹件105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其中,所述上定位件13位硅钢片。三个柱芯外分别套设有一个调压线圈2,传动装置连接有绝缘滑板3,绝缘滑板上设置有三个碳刷4,每个碳刷对应一个调压线圈。三个调压线圈的底部依次电连接,形成自耦式线圈结构。传动装置包括电机11和调压丝杠12,电机11固定在上前夹件101上,调压丝杠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设置在上前夹件101和下前夹件104上,绝缘滑板3上设有螺纹孔,调压丝杠12穿置于该螺纹孔内,实现传动装置和绝缘滑板的传动连接。当电机11工作时,带动调压丝杠旋转,从而带动绝缘滑板3严调压丝杠上下运动,进而带动碳刷4在调压线圈2上的上下运动。为了确保绝缘滑板的上下运动精度,设置了导向结构,即在绝缘滑板3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滑动轴承9,每个滑动轴承内套装有一个滑动导轨10;每个滑动导轨的上端连接所述上前夹件101,以及下端连接所述下前夹件104。绝缘滑板3在电机11驱动下上下运动时,同时受到两个滑动轴承9和滑动导轨10配合限位,从而确保绝缘滑板3上下运动的精度。本技术的主要创新是在绕组架1的上前夹件101或上后夹件102上设置了三相交流接触器6,同时设置了三相开关5,稳压器的三相输入端7经过三相开关5依次连接三个碳刷,三个调压线圈2的中部分别引出有一条线圈输出线,三个线圈输出线分别连接在三相交流接触器的输入端,经该三相交流接触器的三相输出形成稳压器的三相输出端8。箱体100设置在绕组架的外周,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三相开关5、接线孔14、排风扇15设置在箱体的一侧面上,以及另一侧面上设有主控电路板13,同时箱体四周侧面设置散热孔16,底部四角分别设有脚轮18。三相开关5设置在箱体门锁17内,保护三相开关,免受他人误操作。主控电路板13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相高精度智能稳压器,包括箱体(100)和设于所述箱体(100)内的绕组架(1),所述绕组架(1)上设有三个柱芯和传动装置,每个所述柱芯外套设有一个调压线圈(2),所述传动装置连接有绝缘滑板(3),所述绝缘滑板(3)上设置有三个碳刷(4),每个所述碳刷(4)对应一个所述调压线圈(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0)的一侧面上设有三相开关(5)以及另一侧面上设有主控电路板(13),所述绕组架(1)上设有三相交流接触器(6),稳压器的三相输入端(7)经过所述三相开关(5)依次连接三个所述碳刷(4),三个所述调压线圈(2)的中部分别引出有一条线圈输出线,三个所述线圈输出线分别连接在所述三相交流接触器(6)的输入端,经所述三相交流接触器(6)的三相输出形成稳压器的三相输出端(8);所述主控电路板(13)包括电压采样模块、电压比较模块和电机控制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相高精度智能稳压器,包括箱体(100)和设于所述箱体(100)内的绕组架(1),所述绕组架(1)上设有三个柱芯和传动装置,每个所述柱芯外套设有一个调压线圈(2),所述传动装置连接有绝缘滑板(3),所述绝缘滑板(3)上设置有三个碳刷(4),每个所述碳刷(4)对应一个所述调压线圈(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0)的一侧面上设有三相开关(5)以及另一侧面上设有主控电路板(13),所述绕组架(1)上设有三相交流接触器(6),稳压器的三相输入端(7)经过所述三相开关(5)依次连接三个所述碳刷(4),三个所述调压线圈(2)的中部分别引出有一条线圈输出线,三个所述线圈输出线分别连接在所述三相交流接触器(6)的输入端,经所述三相交流接触器(6)的三相输出形成稳压器的三相输出端(8);所述主控电路板(13)包括电压采样模块、电压比较模块和电机控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高精度智能稳压器,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调压线圈的底部依次电连接,形成自耦式线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高精度智能稳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架(1)包括位于上方的两个L型并相对设置的上前夹件(101)和上后夹件(102),位于该上前夹件(101)和上后夹件(102)之间的上定位件(103),以及位于下方的两个L型并相对设置的下前夹件(104)和下后夹件(105),三个所述柱芯的上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上定位件(103),所述上前夹件(101)和上后夹件(102)对称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晓军汤豪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通变电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