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俊福专利>正文

蒸煮蒸发罐密度液位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4472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液位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蒸煮蒸发罐密度液位测量装置。包括测量管I、测量管II和测量管III,测量管I下端管口位置位于罐内的液位上方,测量管II和测量管III下端管口位置位于罐内的液位内,且测量管II下端管口的高度高于测量管III下端管口的高度,测量管I、测量管II和测量管III的另一端分别与冷凝容器I、冷凝容器II和冷凝容器III连接,冷凝容器I、冷凝容器II和冷凝容器III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冷凝容器I与密度测量差压变送器的进口连接,冷凝容器II和密度测量差压变送器的出口与液位测量差压变送器的进口连接,液位测量差压变送器的出口与冷凝容器III连接。本申请中的测量结构不直接接触高温高压环境,因此不易损坏,可以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煮蒸发罐密度液位测量装置
本技术属于液位测量
,具体是一种蒸煮蒸发罐密度液位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蒸煮蒸发罐以蒸汽为热源(也可选用电加热),设备具有受热面积大、热效率高、加热均匀、加热时间短且温度容易控制。属于全封闭式无泄漏搅拌设备。蒸煮蒸发过程中,由于高温负压等情况,尤其是存在液体粘稠等恶劣条件,液位的测量比较困难。以前传统的测量方法都是在蒸煮蒸发罐内设置投入式液位计或膜盒差压变送器等方式进行液位测量。然而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这些装置易损坏,难以长期使用,因此无法适应蒸煮蒸发罐的液位测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蒸煮蒸发罐密度液位测量装置。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蒸煮蒸发罐密度液位测量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测量管I、测量管II和测量管III,测量管I下端管口位置位于罐内的液位上方,测量管II和测量管III下端管口位置位于罐内的液位内,且测量管II下端管口的高度高于测量管III下端管口的高度,测量管I、测量管II和测量管III的另一端分别与冷凝容器I、冷凝容器II和冷凝容器III连接,冷凝容器I、冷凝容器II和冷凝容器III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冷凝容器I与密度测量差压变送器的进口连接,冷凝容器II和密度测量差压变送器的出口与液位测量差压变送器的进口连接,液位测量差压变送器的出口与冷凝容器III连接。进一步的,测量管I、测量管II和测量管III上连通有气体补充装置。进一步的,气体补充装置包括气泵,气泵通过管道与充气罐连接,充气罐通过直通式接头与压环式三通接头连接,压环式三通接头上安装带有压力表的空气过滤减压阀,压环式三通接头通过三根不同的管道分别与测量管I、测量管II和测量管III连通,三根不同的管道上均设置有开关阀。进一步的,测量管I、测量管II和测量管III上均安装有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测量测量管I、测量管II和测量管III压力差,通过计算得到液位差,从而计算出液位值,改变传统的需要把液位计放置于蒸发罐内测量液位的方式。本申请中的测量结构不直接接触高温高压环境,因此不易损坏,可以长期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测量管I,2-测量管II,3-测量管III,4-冷凝容器I,5-冷凝容器II,6-冷凝容器III,7-密度测量差压变送器,8-液位测量差压变送器,9-阀门,10-气泵,11-充气罐,12-直通式接头,13-压环式三通接头,14-空气过滤减压阀,15-开关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蒸煮蒸发罐密度液位测量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测量管I1、测量管II2和测量管III3,测量管I1下端管口位置位于罐内的液位上方,测量管II2和测量管III3下端管口位置位于罐内的液位内,且测量管II2下端管口的高度高于测量管III3下端管口的高度,测量管I1、测量管II2和测量管III3的另一端分别与冷凝容器I4、冷凝容器II5和冷凝容器III6连接,冷凝容器I4、冷凝容器II5和冷凝容器III6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冷凝容器I4与密度测量差压变送器7的进口连接,冷凝容器II5和密度测量差压变送器7的出口与液位测量差压变送器8的进口连接,液位测量差压变送器8的出口与冷凝容器III6连接。测量管I1、测量管II2和测量管III3上连通有气体补充装置。气体补充装置包括气泵10,气泵10通过管道与充气罐11连接,充气罐11通过直通式接头12与压环式三通接头13连接,压环式三通接头13上安装带有压力表的空气过滤减压阀14,压环式三通接头13通过三根不同的管道分别与测量管I1、测量管II2和测量管III3连通,三根不同的管道上均设置有开关阀15。测量管I1、测量管II2和测量管III3上均安装有阀门9。测量管III3的下端位于罐内的最低液位。液位测量时,测量管I、测量管II和测量管III由于存在空气的原因,罐内的液体是不会进入管道内的,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测量管I、测量管II和测量管III内的空气有可能会泄漏出去少量,通过使用充气泵分别对测量管I、测量管II和测量管III补充内部气体,保证测量管I、测量管II和测量管III内部的空气满足测量要求。由于用气需求很小,充气罐使用2L-3L的即可满足工作需求。充气泵采用大压力小气量的泵,只要做到微小的气量,可以把管内液体吹出来就可以。充气泵可以采用微型直流充气泵,电压24V,与差压变送器一个电压等级。测量过程和计算公式计算本申请中的密度计算公式:ρ=ΔP1/Δh;ρ测量到的测量容器的密度值,ΔP1是测量管II和测量管III的差压变送器的差压值,Δh是测量管II和测量管III的测量容器内的开口高度差。L=ΔP2/ρ=ΔP2/ΔP1*Δh;L为测量到的测量容器的液位值,ΔP2是测量管I和测量管II的差压变送器的差压值,这个计算,可以采用比例器进行,在DCS、PLC内部采用公式计算进行。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煮蒸发罐密度液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设置的测量管I(1)、测量管II(2)和测量管III(3),测量管I(1)下端管口位置位于罐内的液位上方,测量管II(2)和测量管III(3)下端管口位置位于罐内的液位内,且测量管II(2)下端管口的高度高于测量管III(3)下端管口的高度,测量管I(1)、测量管II(2)和测量管III(3)的另一端分别与冷凝容器I(4)、冷凝容器II(5)和冷凝容器III(6)连接,冷凝容器I(4)、冷凝容器II(5)和冷凝容器III(6)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冷凝容器I(4)与密度测量差压变送器(7)的进口连接,冷凝容器II(5)和密度测量差压变送器(7)的出口与液位测量差压变送器(8)的进口连接,液位测量差压变送器(8)的出口与冷凝容器III(6)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煮蒸发罐密度液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设置的测量管I(1)、测量管II(2)和测量管III(3),测量管I(1)下端管口位置位于罐内的液位上方,测量管II(2)和测量管III(3)下端管口位置位于罐内的液位内,且测量管II(2)下端管口的高度高于测量管III(3)下端管口的高度,测量管I(1)、测量管II(2)和测量管III(3)的另一端分别与冷凝容器I(4)、冷凝容器II(5)和冷凝容器III(6)连接,冷凝容器I(4)、冷凝容器II(5)和冷凝容器III(6)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冷凝容器I(4)与密度测量差压变送器(7)的进口连接,冷凝容器II(5)和密度测量差压变送器(7)的出口与液位测量差压变送器(8)的进口连接,液位测量差压变送器(8)的出口与冷凝容器III(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煮蒸发罐密度液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管I(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福王保国
申请(专利权)人:刘俊福王保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