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23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机身、底罩、驱动组件和风道组件。机身的底部形成有用于安装和清洗的第一开口;底罩可转动地设置于机身的底部,以选择性地开闭第一开口,底罩形成有出风口;驱动组件设置于机身的一侧且与底罩相连接,以驱动底罩开闭第一开口;风道组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机身内且可从第一开口处安装和拆卸。由此,空调器室内机通过设置驱动组件来驱动底罩转动,以实现第一开口的闭合,从而使得风道组件可以便捷、快速的从第一出口进行拆卸与安装,方便用户或者相关维护人员对风道组件进行清洁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室内机
本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介绍
空调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家电,其具有调节室温,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等功能,但是,其室内机在长时间使用后,风道的侧壁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并且滋生大量的细菌,容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故需要定期对风道进行清洁处理,以保证从风道吹出的风干净无害。但是,相关技术中,室内机出风口面板一般是通过拆下螺钉,再手动打开出风口面板上翻到打开的固定位置,然后通过固定螺栓定位,再从机身内取出风道组件,这样操作较为困难,动作较多,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室内机,该空调器室内机的风道组件的安装与拆卸操作简单、快捷,可以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机身、底罩、驱动组件和风道组件。所述机身的底部形成有用于安装和清洗的第一开口;所述底罩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身的底部,以选择性地开闭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底罩形成有出风口;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机身的一侧且与所述底罩相连接,以驱动所述底罩开闭所述第一开口;所述风道组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机身内且可从所述第一开口处安装和拆卸。由此,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室内机,通过设置驱动组件来驱动底罩转动,以实现第一开口的闭合,从而使得风道组件可以便捷、快速的从第一出口进行拆卸与安装,由此可以方便用户或者相关维护人员对风道组件进行清洁处理。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机身的一侧;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设置于所述机身的一侧且与所述驱动件传动;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设置于所述底罩上且与所述第一传动件传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件为电机,所述第一传动件为齿轮,所述第二传动件为齿条且呈弧形,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啮合。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安装在所述机身的一侧,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设置于所述安装盒内,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安装盒外且驱动轴伸入所述安装盒内与所述第一传动件传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盒包括:盒体和盖体,所述盒体安装在所述机身的一侧,所述盖体盖设在所述盒体上,所述盒体和所述盖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二传动件设置有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滑动配合。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滑动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中的一个为弧形的滑道且另一个为滑柱。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传动件背离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导向的导向轮。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身的前侧设置有面板,所述底罩的前端与所述机身之间设置有第一枢转轴,所述第一枢转轴位于所述面板的下方;所述底罩上设置有挂钩,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枢转轴,所述挂钩挂设在所述第二枢转轴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身的前侧形成有第一枢转孔,所述底罩的前端形成有第二枢转孔,所述第一枢转轴轴向穿设于所述第一枢转孔和所述第二枢转孔且相对所述第二枢转孔可轴向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以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工作,所述控制器设置有无线传输器。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立体图;图2是底罩打开状态下以及驱动组件和控制器分离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底罩打开状态下拆卸风道组件的示意图;图4是底罩打开状态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侧视图;图5是基于图4将驱动件分离出的侧视图;图6是底罩与机身的安装示意图;图7是底罩与机身安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第二传动件与底罩的安装示意图;图9是第二传动件与底罩安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底罩关闭状态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侧视图;图11是基于图10底罩关闭状态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立体图;图12是驱动组件的爆炸图。附图标记:空调器室内机100;机身10;第一开口11;面板12;第一枢转轴13;第一枢转孔14;侧板15;进风口16;底罩20;挂钩21;第二枢转孔22;出风口23;导向板231;驱动组件30;驱动件31;第一传动件32;第二传动件33;第二滑动部331;第二枢转轴332;安装盒34;盒体341;盖体342;第一滑动部343;导向轮35;风道组件40;控制器50;导线5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本申请中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空调器的室外单元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部分,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即空调器室内机100)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中。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下面参考图1-图12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0。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的空调器室内机100,包括:机身10、底罩20、驱动组件30和风道组件40。机身10的底部形成有用于安装和清洗的第一开口11,例如,当需要对位于机身10内部的风道组件40进行清洁时,就可以通过第一开口11将风道组件40取出,第一开口11还可以便于相关工作人员安装联管等其他零部件。如图1和图3所示,底罩20可转动地设置于机身10的底部,以选择性地开闭第一开口11,也就是说,通过底罩20的转动,就可以实现控制第一开口11的闭合。例如,当底罩20转动某一位置时,第一开口11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此时可以将风道组件40从机身10内取出,或将风道组件40安装于机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身,所述机身的底部形成有用于安装和清洗的第一开口;/n底罩,所述底罩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身的底部,以选择性地开闭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底罩形成有出风口;/n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机身的一侧且与所述底罩相连接,以驱动所述底罩开闭所述第一开口;/n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机身内且可从所述第一开口处安装和拆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身,所述机身的底部形成有用于安装和清洗的第一开口;
底罩,所述底罩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身的底部,以选择性地开闭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底罩形成有出风口;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机身的一侧且与所述底罩相连接,以驱动所述底罩开闭所述第一开口;
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机身内且可从所述第一开口处安装和拆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机身的一侧;
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设置于所述机身的一侧且与所述驱动件传动;
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设置于所述底罩上且与所述第一传动件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电机,所述第一传动件为齿轮,所述第二传动件为齿条且呈弧形,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安装在所述机身的一侧,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设置于所述安装盒内,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安装盒外且驱动轴伸入所述安装盒内与所述第一传动件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武王宏翔林进邹先许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