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低压密封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232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低压密封配电柜,包括第一装置箱,所述第一装置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装置箱,且第二装置箱的内壁螺旋设置有螺旋管,所述第二装置箱内壁位于螺旋管的下方设置有与螺旋管螺旋平行的滑动机构,所述第一装置箱的内壁内螺旋设置有螺旋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螺旋管能够吸收第二装置箱内部的温度,且螺旋管和螺旋通道的内部皆设置有多组导热球,多组导热球位于螺旋管和螺旋通道的内部,同时导热球能够从螺旋管的内部依次滚动到螺旋通道的内部进行散热,进而对第二装置箱内部的温度进行有效地散热,散热后的导热球又从螺旋通道的内部再次进入到螺旋管的内部,进而实现热交换循环,散热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低压密封配电柜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柜
,具体为一种高低压密封配电柜。
技术介绍
高低压配电柜顾名思义就是电力供电系统中用于进行电能分配、控制、计量以及连接线缆的配电设备,一般供电局、变电所都是用高压开关柜,然后经变压器降压低压侧引出到低压配电柜,低压配电柜在到各个用电的配电盘,控制箱,开关箱,里面就是通过将一些开关、断路器、熔断器、按钮、指示灯、仪表、电线之类保护器件组装成一体达到设计功能要求的配电装置的设备。目前由于配电柜多安装于户外,为了使高低压配电柜的内部无法进水,现有的高低压配电柜都会将配电柜进行密封,但是密封后的配电柜散热条件有限,导致在长时间使用后其内部还是无法有效地进行散热,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低压密封配电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低压密封配电柜,包括第一装置箱,所述第一装置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装置箱,且第二装置箱的内壁螺旋设置有螺旋管,所述第二装置箱内壁位于螺旋管的下方设置有与螺旋管螺旋平行的滑动机构,所述第一装置箱的内壁内螺旋设置有螺旋通道,所述螺旋通道的内壁螺旋设置有贯穿至第一装置箱外壁的通孔,所述通孔位于第一装置箱的外壁呈螺旋状分布,所述螺旋管的内部设置有推顶机构,所述螺旋管和螺旋通道的内部皆设置有导热球,所述第二装置箱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拉动机构,所述螺旋管的顶端连接有第一导管,所述螺旋管的顶端通过第一导管与螺旋通道的顶端连通,所述螺旋管的底端连接有导向机构,所述螺旋管的底端通过导向机构与螺旋通道的底端连通,所述第一装置箱内壁螺旋设置有卡槽,且卡槽与螺旋通道螺旋平行,所述卡槽的内部设置有多组弹摆机构,多组所述弹摆机构构成呈螺旋状分布在卡槽的内部,所述第二装置箱的内部设置有贯穿至第一装置箱外部的干燥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位于第二装置箱内部的螺旋导轨,且螺旋导轨的与螺旋管螺旋平行,所述螺旋导轨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套管,且套管的外部设置有多组第一磁石。所述推顶机构包括位于螺旋管内部的设置有多组活动块,多组所述活动块呈螺旋状分布在螺旋管的内部,所述活动块贯穿至螺旋管的外部,多组所述活动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磁石或第三磁石,所述第二磁石与第三磁石之间呈单个交错式螺旋分布,每两组所述第一磁石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略大于第二磁石或第三磁石的宽度,所述第二磁石与第三磁石的磁场分布相同,所述第一磁石与第二磁石和第三磁石的磁场分布相反。所述拉动机构包括位于第二装置箱内部底端的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外壁与壳体的内部密封接触,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贯穿至第一装置箱底部的通气管,所述密封圈在弹簧松弛状态下与通气管密封接触,所述活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一端与套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摆机构包括位于卡槽内部的铁片,所述铁片的顶部与卡槽的内壁通过销轴铰接连接,所述铁片的底部设置有毛刷,所述弹摆机构还包括位于卡槽下方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一侧与第一装置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集水槽呈弧形状结构。优选地,所述干燥机构包括位于第二装置箱内部的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内部设置有干燥剂,所述进风管内部位于干燥剂的一侧通过销轴铰接连接有转板,所述进风管内壁位于转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垫。优选地,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位于螺旋管一端的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的内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通过销轴铰接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且挡板为圆形结构,所述第二导管内部位于挡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垫。优选地,所述活塞位移的最大长度等于活动块宽度及其两侧缝隙长度之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螺旋管位于第二装置箱的内部,能够吸收第二装置箱内部的温度,且螺旋管和螺旋通道的内部皆设置有多组导热球,多组导热球位于螺旋管和螺旋通道的内部,同时导热球能够从螺旋管的内部依次滚动到螺旋通道的内部进行散热,进而对第二装置箱内部的温度进行有效地散热,散热后的导热球又从螺旋通道的内部再次进入到螺旋管的内部,进而实现热交换循环,散热效果更好。(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活塞能够在第二装置箱内部压强达到预定值后向左移动并拉动连接杆向左移动,此时通气管被打开,第二装置箱内部的气体通过通气管排出去并散热,当没有足够的压强来带动活塞向左移动时,弹簧能够使活塞恢复原位,当一定时间后,第二装置箱内部压强又增大,此时活塞又向左移动,降压后活塞又回去,如此往复,使得套管能够进行一定距离的往复运动,初始状态时,第一磁石先与第三磁石相斥,当套管向左移动最大位置后,第一磁石正好位于第二磁石的正下方,此时第一磁石与第二磁石相斥,会将第二磁石及其上方的活动块顶起来,而其相邻的第三磁石会因为无磁力相斥而在重力的影响下向下运动,进而使得导热球滚落到第三磁石的上方,同理当套管向右移动,导热球又能向右滚动一下,如此往复使得导热球不停地螺旋向上运动,完成对热量的吸收与传递。(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装置箱套在第二装置箱的外部,当夜晚温度较低时,由于第二装置箱内部的设备产生的部分热量会传递到第二装置箱和第一装置箱中间的腔体内,因此当第一装置箱内部的温度高于第一装置箱外部温度时,第一装置箱的内壁上会产生水汽并凝结成水珠,同时通过设置的集水槽能够对水珠进行收集,而弹摆机构有多组,多组弹摆机构与螺旋通道相互平行且多组弹摆机构也组成了螺旋状,通过设置的导热球带有一定的磁性,当导热球滚动到螺旋通道的内部后,会与铁片相斥,铁片会弹摆一下,进而使得毛刷对集水槽内部的水珠进行划散,划散后的水珠能够对第二装置箱和第一装置箱中间的腔体进行有效地降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纵向截面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螺旋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A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装置箱的主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干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装置箱;2、第二装置箱;3、螺旋管;4、滑动机构;401、螺旋导轨;402、套管;403、第一磁石;5、螺旋通道;6、通孔;7、推顶机构;701、活动块;702、第二磁石;703、第三磁石;8、导热球;9、拉动机构;901、壳体;902、弹簧;903、活塞;904、密封圈;905、通气管;906、连接杆;10、第一导管;11、导向机构;111、第二导管;112、凹槽;113、转轴;114、扭簧;115、挡板;116、第一密封垫;12、干燥机构;121、进风管;122、干燥剂;123、转板;124、第二密封垫;13、卡槽;14、弹摆机构;141、铁片;142、毛刷;143、集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低压密封配电柜,包括第一装置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置箱(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装置箱(2),且第二装置箱(2)的内壁螺旋设置有螺旋管(3),所述第二装置箱(2)内壁位于螺旋管(3)的下方设置有与螺旋管(3)螺旋平行的滑动机构(4),所述第一装置箱(1)的内壁内螺旋设置有螺旋通道(5),所述螺旋通道(5)的内壁螺旋设置有贯穿至第一装置箱(1)外壁的通孔(6),所述通孔(6)位于第一装置箱(1)的外壁呈螺旋状分布,所述螺旋管(3)的内部设置有推顶机构(7),所述螺旋管(3)和螺旋通道(5)的内部皆设置有导热球(8),所述第二装置箱(2)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拉动机构(9),所述螺旋管(3)的顶端连接有第一导管(10),所述螺旋管(3)的顶端通过第一导管(10)与螺旋通道(5)的顶端连通,所述螺旋管(3)的底端连接有导向机构(11),所述螺旋管(3)的底端通过导向机构(11)与螺旋通道(5)的底端连通,所述第一装置箱(1)内壁螺旋设置有卡槽(13),且卡槽(13)与螺旋通道(5)螺旋平行,所述卡槽(13)的内部设置有多组弹摆机构(14),多组所述弹摆机构(14)构成呈螺旋状分布在卡槽(13)的内部,所述第二装置箱(2)的内部设置有贯穿至第一装置箱(1)外部的干燥机构(12)。/n所述滑动机构(4)包括位于第二装置箱(2)内部的螺旋导轨(401),且螺旋导轨(401)的与螺旋管(3)螺旋平行,所述螺旋导轨(401)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套管(402),且套管(402)的外部设置有多组第一磁石(403)。/n所述推顶机构(7)包括位于螺旋管(3)内部的设置有多组活动块(701),多组所述活动块(701)呈螺旋状分布在螺旋管(3)的内部,所述活动块(701)贯穿至螺旋管(3)的外部,多组所述活动块(70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磁石(702)或第三磁石(703),所述第二磁石(702)与第三磁石(703)之间呈单个交错式螺旋分布,每两组所述第一磁石(403)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略大于第二磁石(702)或第三磁石(703)的宽度,所述第二磁石(702)与第三磁石(703)的磁场分布相同,所述第一磁石(403)与第二磁石(702)和第三磁石(703)的磁场分布相反。/n所述拉动机构(9)包括位于第二装置箱(2)内部底端的壳体(901),所述壳体(90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902),所述弹簧(9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903),所述活塞(903)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圈(904),且密封圈(904)的外壁与壳体(901)的内部密封接触,所述壳体(901)的底部设置有贯穿至第一装置箱(1)底部的通气管(905),所述密封圈(904)在弹簧(902)松弛状态下与通气管(905)密封接触,所述活塞(9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06),且连接杆(906)的一端与套管(402)的底端固定连接。/n所述弹摆机构(14)包括位于卡槽(13)内部的铁片(141),所述铁片(141)的顶部与卡槽(13)的内壁通过销轴铰接连接,所述铁片(141)的底部设置有毛刷(142),所述弹摆机构(14)还包括位于卡槽(13)下方的集水槽(143),所述集水槽(143)的一侧与第一装置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集水槽(143)呈弧形状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低压密封配电柜,包括第一装置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置箱(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装置箱(2),且第二装置箱(2)的内壁螺旋设置有螺旋管(3),所述第二装置箱(2)内壁位于螺旋管(3)的下方设置有与螺旋管(3)螺旋平行的滑动机构(4),所述第一装置箱(1)的内壁内螺旋设置有螺旋通道(5),所述螺旋通道(5)的内壁螺旋设置有贯穿至第一装置箱(1)外壁的通孔(6),所述通孔(6)位于第一装置箱(1)的外壁呈螺旋状分布,所述螺旋管(3)的内部设置有推顶机构(7),所述螺旋管(3)和螺旋通道(5)的内部皆设置有导热球(8),所述第二装置箱(2)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拉动机构(9),所述螺旋管(3)的顶端连接有第一导管(10),所述螺旋管(3)的顶端通过第一导管(10)与螺旋通道(5)的顶端连通,所述螺旋管(3)的底端连接有导向机构(11),所述螺旋管(3)的底端通过导向机构(11)与螺旋通道(5)的底端连通,所述第一装置箱(1)内壁螺旋设置有卡槽(13),且卡槽(13)与螺旋通道(5)螺旋平行,所述卡槽(13)的内部设置有多组弹摆机构(14),多组所述弹摆机构(14)构成呈螺旋状分布在卡槽(13)的内部,所述第二装置箱(2)的内部设置有贯穿至第一装置箱(1)外部的干燥机构(12)。
所述滑动机构(4)包括位于第二装置箱(2)内部的螺旋导轨(401),且螺旋导轨(401)的与螺旋管(3)螺旋平行,所述螺旋导轨(401)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套管(402),且套管(402)的外部设置有多组第一磁石(403)。
所述推顶机构(7)包括位于螺旋管(3)内部的设置有多组活动块(701),多组所述活动块(701)呈螺旋状分布在螺旋管(3)的内部,所述活动块(701)贯穿至螺旋管(3)的外部,多组所述活动块(70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磁石(702)或第三磁石(703),所述第二磁石(702)与第三磁石(703)之间呈单个交错式螺旋分布,每两组所述第一磁石(403)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略大于第二磁石(702)或第三磁石(703)的宽度,所述第二磁石(702)与第三磁石(703)的磁场分布相同,所述第一磁石(403)与第二磁石(702)和第三磁石(703)的磁场分布相反。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璇
申请(专利权)人:记忆广州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