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保护层及柔性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976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柔性保护层及柔性显示屏,其中,柔性保护层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设置在第一凹槽底面上的支撑条,以及覆盖支撑条的第一填充条;第一填充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端具有朝向第一凹槽延伸的限位凸起;正常状态下,限位凸起在柔性保护层上的正投影与支撑条在柔性保护层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弯曲状态下,限位凸起填充在支撑条与第一凹槽的第二侧壁之间。该柔性保护层弯曲时,第一填充条上的限位凸起相对于支撑条发生位移,并填充在支撑条与第一凹槽的第二侧壁之间;这种限位结构有利于降低柔性保护层在弯曲时在第一表面上的挤压力,形成锁定结构,减缓柔性保护层在弯曲区域的反弹趋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保护层及柔性显示面板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柔性保护层以及一种内部设置有该柔性保护层的柔性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机发光二极体(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面板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当中。目前的显示面板中设置有绑定区,用于与其他电子器件进行绑定和电气连接,以驱动显示面板进行正常工作。由于绑定区无法进行图像显示,影响屏占比,因此,为实现“全面屏”显示,通常将柔性显示面板的边缘设计为曲面,并通过PadBending(端子弯折)工艺将显示面板的绑定区弯曲至显示区域的背侧,以使柔性显示面板满足边缘显示的需求且提高了屏占比。然而,PadBending(端子弯折)工艺却成为了难关。因为在PadBending过程中,需要将FPC翻折至屏体后方并粘附,通常在FPC下方会设置保护层。这种保护层通常具有平板式形状,在PADbending时,这种平板式的保护层在四曲盖板的圆角区需要有弯曲情况,导致弯曲位置应力比较集中,并具有反弹的趋势,导致保护层与上下层结构之间发生分层(peeling)现象,影响产品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保护层及柔性显示面板,用于释放柔性保护层在弯曲状态的应力,减少回弹,进而减少应用该柔性保护层的柔性保护屏弯曲区域的分层现象,提高PADbending良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柔性保护层,该柔性保护层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底面上的支撑条,以及覆盖所述支撑条的第一填充条;所述第一填充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侧壁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填充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端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凹槽延伸的限位凸起;其中,所述柔性保护层具有正常状态和弯曲状态,所述正常状态下,所述限位凸起在所述柔性保护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支撑条在所述柔性保护层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所述弯曲状态下,所述限位凸起填充在所述支撑条与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设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正常状态下,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限位凸起在所述柔性保护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支撑条在所述柔性保护层上的正投影的重叠宽度为△s1,所述△s1为1-3mm;所述弯曲状态下,所述柔性保护层的弯曲度R值为2.5-4mm。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限位凸起的宽度等于所述支撑条与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二侧壁之间间距;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凸起的厚度小于所述支撑条的厚度。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以及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的第二填充条,所述第二填充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一体成型;所述正常状态下,所述第一填充条覆盖所述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填充条的第二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二凹槽的外部;所述弯曲状态下,所述第二填充条填充在所述第二凹槽内。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正常状态下,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填充条的第二端的边缘与所述第二凹槽中与该第二端最接近的侧边的距离为△s2,所述△s2为1-3mm;所述弯曲状态下,所述柔性保护层的弯曲度R值为2.5-4mm。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填充条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优选地,所述第二填充条的厚度为所述柔性保护层的10%-3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填充条的第一端向第二端延伸的方向,与所述第二填充条的第一端向第二端延伸的方向相反。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在所述柔性保护层上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在所述柔性保护层上正投影的重叠范围为70%-10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该柔性显示面板内置有前述的柔性保护层;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弯曲区;所述柔性保护层中所述第一凹槽和可选的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弯曲区,且所述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弯曲区的弯曲轴。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保护层为泡棉层。本专利技术上述柔性保护层及柔性显示面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该柔性保护层的第一表面(背面)上配套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底面上的支撑条,以及覆盖所述支撑条的第一填充条;其中,所述第一填充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端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凹槽延伸的限位凸起;该柔性保护层在沿平行于第一方向的弯曲轴弯曲时,第一填充条上的限位凸起相对于支撑条发生位移,并填充在所述支撑条与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二侧壁之间;这种限位结构有利于降低柔性保护层在弯曲时在第一表面上的挤压力,形成锁定结构,减缓所述柔性保护层在弯曲区域的反弹趋势;(2)该柔性保护层的第二表面(正面)上配套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和第二填充条,该柔性保护层在沿平行于第一方向的弯曲轴弯曲时,第二凹槽形成拉伸变形,此时该第二填充条填充在变形后的第二凹槽内部;这种填充结构有利于降低柔性保护层在弯曲时在第二表面上的拉伸力,减缓所述柔性保护层在弯曲区域的反弹趋势;(3)该柔性显示面板,该柔性显示面板通过在弯曲区域设置具有如上结构的柔性保护层,能够有效改善柔性保护层在弯曲区域的反弹趋势,降低柔性保护层与上下层结构的分层现象,提高弯曲良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柔性保护层在弯曲状态下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C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中柔性保护层在弯曲状态下C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曲面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柔性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柔性保护层,11-第一凹槽,12-支撑条,13-第一填充条,14-限位凸起,21-第二凹槽,22-第二填充条,2-OLED层,3-触控层,4-盖板,5-柔性电路板,6-光学胶,7-保护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保护层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底面上的支撑条,以及覆盖所述支撑条的第一填充条;所述第一填充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侧壁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填充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端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凹槽延伸的限位凸起;/n其中,所述柔性保护层具有正常状态和弯曲状态,所述正常状态下,所述限位凸起在所述柔性保护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支撑条在所述柔性保护层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所述弯曲状态下,所述限位凸起填充在所述支撑条与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二侧壁之间;/n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保护层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底面上的支撑条,以及覆盖所述支撑条的第一填充条;所述第一填充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侧壁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填充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端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凹槽延伸的限位凸起;
其中,所述柔性保护层具有正常状态和弯曲状态,所述正常状态下,所述限位凸起在所述柔性保护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支撑条在所述柔性保护层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所述弯曲状态下,所述限位凸起填充在所述支撑条与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二侧壁之间;
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常状态下,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限位凸起在所述柔性保护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支撑条在所述柔性保护层上的正投影的重叠宽度为△s1,所述△s1为1-3mm;所述弯曲状态下,所述柔性保护层的弯曲度R值为2.5-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限位凸起的宽度等于所述支撑条与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二侧壁之间的间距;优选地,所述限位凸起的厚度小于所述支撑条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以及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的第二填充条,所述第二填充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一体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迪张琪杨硕刘苏伟裴军强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