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降噪散热作用的减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955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降噪散热作用的减速机,包括箱体,箱体内壁上设置有隔音层,箱体内部从上倒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水箱、本体和第二水箱,本体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热柱和第二导热柱,本体两侧均设置有散热片,散热片与第一导热柱通过传热杆连接,第一导热柱上设置有第一冷却水管,第二冷却水管一端从第一水箱的上表面贯穿进入第一水箱,第二冷却水管的另一端贯穿第二水箱并设置在第二水箱内腔的顶部,第一冷却水管在第一导热柱与第一水箱之间设置有第一水泵,第二冷却水管在第二导热柱与第二水箱之间设置有第二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在减速机运行时可以起到降噪降温的效果,增加减速机的使用寿命,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降噪散热作用的减速机
本技术涉及减速机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降噪散热作用的减速机。
技术介绍
减速机是一种由封闭在刚性壳体内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齿轮-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常用作原动件与工作机之间的减速传动装置。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在现代机械中应用极为广泛。现有的减速机在工作的时候由于齿轮的摩擦会产生大量热量,这样就会导致减速机所在环境温度过高,减速机在高温下,其内部润滑油、密封件会在短时间内失效,降低了传动效率、传动精度,长久以往,会严重缩短减速机的使用寿命,并且减速机运行时所产生的巨大噪音会对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降噪散热作用的减速机,结构简单,在减速机运行时可以起到降噪降温的效果,增加减速机的使用寿命,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降噪散热作用的减速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上设置有隔音层,所述箱体内部从上倒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水箱、本体和第二水箱,所述本体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热柱和第二导热柱,所述本体两侧均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与所述第一导热柱通过传热杆连接,所述第一导热柱上设置有第一冷却水管,所述第一冷却水管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水箱并设置在所述第一水箱内腔的底部,所述第一冷却水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水箱并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箱内腔的顶部,所述第二导热柱上设置有第二冷却水管,所述第二冷却水管一端从所述第一水箱的上表面贯穿进入所述第一水箱,所述第二冷却水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水箱并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箱内腔的顶部,所述第一冷却水管在所述第一导热柱与所述第一水箱之间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二冷却水管在所述第二导热柱与所述第二水箱之间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风冷机构,所述风冷机构包括设置在箱体内壁上的电机以及与所述电机相连的扇叶,所述电机与所述扇叶之间设置有传动轴,所述箱体上与所述电机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多个通气孔,所述箱体外壁在所述通气孔的位置设置有防尘网,所述本体的顶面上还设置有换气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换气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气泵、通气管和出风口,所述气泵设置在所述箱体外侧,所述通气管贯穿所述箱体。进一步地,所述隔音层的材料是多孔板,并且所述箱体的内壁上还涂有隔音涂料。进一步地,所述本体与所述第二水箱之间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底部设置有减震垫。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箱与所述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第一水箱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第二水箱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上均设置有开关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利用第一水箱、第二水箱、第一冷却水管和第二冷却水管的配合使用,将第一导热柱和第二导热柱上的热量通过冷却水导出,保证减速机运行时本体不会过热,使用效果好;2.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隔音层,保证本体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大部分会被隔音层吸收,改善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箱体;2、本体;3、风冷机构;31、电机;32、扇叶;33、传动轴;34、通气孔;35、防尘网;4、第一水箱;5、第二水箱;6、散热片;7、传热杆;8、第一导热柱;9、第二导热柱;10、第一冷却水管;11、第二冷却水管;12、第一水泵;13、第二水泵;14、伸缩杆;15、减震垫;16、温度传感器;17、固定块;18、进水口;19、出水口;20、气泵;21、通气管;22、出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具有降噪散热作用的减速机的一实施例,包括箱体1,箱体1内壁上设置有隔音层,箱体1内部从上倒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水箱4、本体2和第二水箱5,本体2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热柱8和第二导热柱9,本体2两侧均设置有散热片6,散热片6与第一导热柱8通过传热杆7连接,第一导热柱8上设置有第一冷却水管10,第一冷却水管10一端贯穿第一水箱4并设置在第一水箱4内腔的底部,第一冷却水管10的另一端贯穿第二水箱5并设置在第二水箱5内腔的顶部,第二导热柱9上设置有第二冷却水管11,第二冷却水管11一端从第一水箱4的上表面贯穿进入第一水箱4,第二冷却水管11的另一端贯穿第二水箱5并设置在第二水箱5内腔的顶部,第一冷却水管10在第一导热柱8与第一水箱4之间设置有第一水泵12,第二冷却水管11在第二导热柱9与第二水箱5之间设置有第二水泵13;本体2的侧壁上设置有风冷机构3,风冷机构3包括设置在箱体1内壁上的电机31以及与电机31相连的扇叶32,电机31与扇叶32之间设置有传动轴33,箱体1上与电机31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多个通气孔34,箱体1外壁在通气孔34的位置设置有防尘网35,本体2的顶面上还设置有换气装置。使用时,启动减速机,运行一段时间后,减速机发热,此时热量依次通过散热片6、传热杆7传输到第一导热柱8或者第二导热柱9上,此时启动第一水泵12和第二水泵13,冷却液通过第一冷却水管10和第二冷却水管11将存留在第一导热柱8或者第二导热柱9上的热量带走,第一冷却水管10中水的流向是从第一水箱4到第二水箱5,第二冷却水管11水的流向的从第二水箱5到第一水箱4,形成循坏;并且同时可以启动风冷装置,电机31通过传动轴33带动扇叶32旋转,对本体2进行降温,由于箱体1在通气孔34的位置设置有防尘网35,因此外界的灰尘等杂质并不会进入箱体1内侧,起到了防尘的效果,换气装置用于置换箱体1内部气体,防止气压过高或者气温过高。换气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气泵20、通气管21和出风口22,气泵20设置在箱体1外侧,通气管21贯穿箱体1,隔音层的材料是多孔板,并且箱体1的内壁上还涂有隔音涂料,双层隔音保障,降噪效果好。本体2与第二水箱5之间设置有伸缩杆14,伸缩杆14底部设置有减震垫15,利用伸缩杆14可以调整本体2的位置,减震垫15可以减小本体2运行时所产生的震动。箱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6,可以实时体现出箱体1内部的温度,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下一步操作。第一水箱4与箱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固定块17,用于固定第一水箱4的位置,第一水箱4上设置有进水口18,第二水箱5上设置有出水口19,进水口18与出水口19上均设置有开关阀,方便随时更换冷却液。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降噪散热作用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上设置有隔音层,所述箱体内部从上倒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水箱、本体和第二水箱,所述本体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热柱和第二导热柱,所述本体两侧均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与所述第一导热柱通过传热杆连接,所述第一导热柱上设置有第一冷却水管,所述第一冷却水管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水箱并设置在所述第一水箱内腔的底部,所述第一冷却水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水箱并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箱内腔的顶部,所述第二导热柱上设置有第二冷却水管,所述第二冷却水管一端从所述第一水箱的上表面贯穿进入所述第一水箱,所述第二冷却水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水箱并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箱内腔的顶部,所述第一冷却水管在所述第一导热柱与所述第一水箱之间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二冷却水管在所述第二导热柱与所述第二水箱之间设置有第二水泵;/n所述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风冷机构,所述风冷机构包括设置在箱体内壁上的电机以及与所述电机相连的扇叶,所述电机与所述扇叶之间设置有传动轴,所述箱体上与所述电机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多个通气孔,所述箱体外壁在所述通气孔的位置设置有防尘网,所述本体的顶面上还设置有换气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降噪散热作用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上设置有隔音层,所述箱体内部从上倒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水箱、本体和第二水箱,所述本体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热柱和第二导热柱,所述本体两侧均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与所述第一导热柱通过传热杆连接,所述第一导热柱上设置有第一冷却水管,所述第一冷却水管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水箱并设置在所述第一水箱内腔的底部,所述第一冷却水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水箱并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箱内腔的顶部,所述第二导热柱上设置有第二冷却水管,所述第二冷却水管一端从所述第一水箱的上表面贯穿进入所述第一水箱,所述第二冷却水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水箱并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箱内腔的顶部,所述第一冷却水管在所述第一导热柱与所述第一水箱之间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二冷却水管在所述第二导热柱与所述第二水箱之间设置有第二水泵;
所述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风冷机构,所述风冷机构包括设置在箱体内壁上的电机以及与所述电机相连的扇叶,所述电机与所述扇叶之间设置有传动轴,所述箱体上与所述电机接触的位置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锐张明嘉王清怡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奥德减速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