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一种半自动增压装置,包括进排液阀、液压缸、换向阀和两路静压水管,还包括增压缸外套缸体,进排液阀的两个进液口分别连接其中一路静压水管和增压缸外套缸体的一端,增压缸外套缸体的另一端连接液压缸并将液压缸的活塞杆罩在缸体内,液压缸的活塞腔和活塞杆腔通过换向阀与另一路静压水管连接;通过换向阀换向实现液压缸的活塞杆在增压缸外套缸体内伸缩,进而对进排液阀内的静压水加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小型液压缸活塞杆伸出侧外套缸体的方式制作增压缸,对工作液体的要求不高,适用井下各处有静压水的巷道,不仅可以减小重量还可以实现大比例增压,提高工作的灵活机动性,可快速开展巷道维护工作,初撑力高,支护效果好,保证支护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自动增压装置
本技术涉煤矿井下老旧巷道维修领域,具体是一种半自动增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矿井开采时间的增加,老旧巷道的维修量也在与日俱增,目前受动力源影响,所采用的手段多数是被动支护的拱形棚或梯形棚,初撑力较低,支护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既可以解决老旧巷道维修初撑力低、又能用作巷道下沉量大处的加强支护的半自动增压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半自动增压装置,包括进排液阀、液压缸、换向阀和两路静压水管,还包括增压缸外套缸体,进排液阀的两个进液口分别连接其中一路静压水管和增压缸外套缸体的一端,增压缸外套缸体的另一端连接液压缸并将液压缸的活塞杆罩在缸体内,液压缸的活塞腔和活塞杆腔通过换向阀与另一路静压水管连接;通过换向阀换向实现液压缸的活塞杆在增压缸外套缸体内伸缩,进而对进排液阀内的静压水加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本技术采用小型液压缸活塞杆伸出侧外套缸体的方式制作增压缸,对工作液体的要求不高,适用井下各处有静压水的巷道,不仅可以减小重量还可以实现大比例增压,提高工作的灵活机动性,可快速开展巷道维护工作,初撑力高,支护效果好,保证支护强度。作为优选,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油水分离缸,油水分离缸的进液口通过管路连接换向阀的工作口,油水分离缸的出液口通过管路连接液压缸的活塞腔;用油水分离缸隔绝油水,使液压缸只得到水的压力而不接触到水,延长液压缸的使用寿命。还包括推拉小车,进排液阀、液压缸、换向阀、增压缸外套缸体和油水分离缸均安装在推拉小车的车架上,随车设置,方便携带。增压缸外套缸体的另一端与液压缸之间通过Y型聚氨酯密封,密封性强,摩擦阻力小,运动平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进排液阀工作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液压缸工作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油水分离缸工作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换向阀工作流程示意图。图中,进排液阀1;进液口A1.1;回液口A1.2;进液口C1.3;回液口B1.4;进液口B1.5;油水分离缸2;进液口2.1;出液口2.2;液压缸3;换向阀4;进液口4.1;回液口4.2;工作口A4.3;工作口B4.4;增压缸外套缸体5;三路接头6;静压水管6.1;静压水管6.2;推拉小车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半自动增压装置,包括进排液阀1、液压缸3、换向阀4和两路静压水管,还包括增压缸外套缸体5,进排液阀1的两个进液口分别连接其中一路静压水管和增压缸外套缸体5的一端,增压缸外套缸体5的另一端连接液压缸3并将液压缸3的活塞杆罩在缸体内,液压缸3的活塞腔和活塞杆腔通过换向阀4与另一路静压水管连接;通过换向阀4换向实现液压缸3的活塞杆在增压缸外套缸体5内伸缩,进而对进排液阀1内的静压水加压;进排液阀1上的回液口A1.2与进液口C1.3通过管路连接;进排液阀1上的进液口B1.5与外套缸体5连接;进排液阀1上的进液口A1.1通过管路与三路接头6连接,三路接头6另两路分别与静压水管6.1和静压水管6.2连接;静压水管6.2通过管路与换向阀4的进液口4.1连接。还包括油水分离缸2,在换向阀4与液压缸3活塞腔之间设置油水分离缸2来隔绝油水,使液压缸3只得到水的压力而不接触到水;换向阀4采用三位四通换向阀,油水分离缸2的进液口2.1通过管路连接换向阀的工作口A4.3,油水分离缸2的出液口2.2通过管路连接液压缸3的活塞腔;油水分离缸2的出液口2.2通过管路与液压缸3的活塞腔连接;换向阀4的工作口B4.4通过管路与液压缸3的活塞杆腔连接;换向阀4的回液口4.2外接静压水管6.2。还包括推拉小车7,进排液阀1、液压缸3、换向阀4、增压缸外套缸体5和油水分离缸2均安装在推拉小车7的车架上;随车设置,方便携带。增压缸外套缸体5的另一端与液压缸3之间通过Y型聚氨酯密封;密封性强,摩擦阻力小,运动平稳。工作过程:在压力低时靠静压水自身压力升柱,静压水同时从换向阀4的进液口4.1进入到静压水管6.2,与另一静压水管6.1的静压水经过三路接头汇合并通过进排液阀1的进液口A1.1进入到进排液阀1中,最后通过回液口1.4进入外接的升柱器。当静压水自身压力不够时,需要进行增压,此时调节换向阀4,如图6所示,当调节至活塞左位时,静压水进入换向阀4后通过工作口A4.3进液,工作口B4.4回液;当调节至活塞右位时,静压水进入换向阀4后通过工作口B4.4进液,工作口A4.3回液;反复正反方向驱动换向阀4驱使液压缸3左右伸缩将压力通过外套缸体5传入进排液阀1,并对另一静压水管6.1所注入进排液阀1的液体进行增压,进而实现本装置的增压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在压力低时靠静压水自身压力升柱,升不动时操作手动三位四通阀进行增压即可,一次增压不够时可反方向操作三位四通阀使液压缸收回,然后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液压缸伸不动为止;注入液体在加注时用油压千斤顶的方式在升柱前加注进单体柱,当静压水压力处于3MPa时,使用本装置增压后,可达到18MPa,满足支护需要。本技术采用小型液压缸活塞杆伸出侧外套缸体的方式制作增压缸,对工作液体的要求不高,适用井下各处有静压水的巷道,不仅可以减小重量还可以实现大比例增压,提高工作的灵活机动性,可快速开展巷道维护工作,保证支护强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技术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其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技术的权利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自动增压装置,包括进排液阀、液压缸、换向阀和两路静压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压缸外套缸体,进排液阀的两个进液口分别连接其中一路静压水管和增压缸外套缸体的一端,增压缸外套缸体的另一端连接液压缸并将液压缸的活塞杆罩在缸体内,液压缸的活塞腔和活塞杆腔通过换向阀与另一路静压水管连接;通过换向阀换向实现液压缸的活塞杆在增压缸外套缸体内伸缩,进而对进排液阀内的静压水加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自动增压装置,包括进排液阀、液压缸、换向阀和两路静压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压缸外套缸体,进排液阀的两个进液口分别连接其中一路静压水管和增压缸外套缸体的一端,增压缸外套缸体的另一端连接液压缸并将液压缸的活塞杆罩在缸体内,液压缸的活塞腔和活塞杆腔通过换向阀与另一路静压水管连接;通过换向阀换向实现液压缸的活塞杆在增压缸外套缸体内伸缩,进而对进排液阀内的静压水加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延湖,满维涛,吴金江,孙东生,李志辉,王顺勇,沈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开滦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范各庄矿业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