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河谷管理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823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管理领域,具体是智能河谷管理平台,包括监测监控系统、通信网络系统、数据库平台、业务应用系统和运营管理中心,监测监控系统包括工程监控单元、雨量监测单元、河道流量监测单元、河道断面水质监测单元、管网监测单元和视频图像监控单元,通信网络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单元和通信单元,业务应用系统包括河长制管理单元、水资源管理单元、水环境管理单元、防洪排涝管理单元、生态质量管理单元、网络运维管理单元、绩效指标管理单元、政策支持管理单元和工程项目管理单元,运营管理中心包括机房设备单元、运营监控单元和中心网络安全单元;解决了现有水环境管理中基础设施不足、自动化水平低、管理方式落后和分析工具缺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河谷管理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管理领域,具体是指智能河谷管理平台。
技术介绍
现阶段项目区域内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主要通过人工控制、电话沟通、纸质文件记录等方式,存在工作时效性低、系统性调控能力不足、对复杂问题的决策能力较弱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对水环境的精细化与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主要存在如下缺点:1)信息采集基础设施配备不足,对于项目区内水环境质量的监管缺少在线监测设备及信息平台支撑,仍主要采用人工取样化验的方法,存在水质监测数据少、周期长、共享难、利用程度低,对于突发水质污染存在不能及时发现等问题。2)业务管理自动化水平相对落后,目前项目区内设施设备主要采用本地自控系统管理,尚未实现整体集中监控和联调联控管理,对于河湖水系的巡查养护等工作仍采用纸质记录表的方式进行管理,缺少电子工单等业务系统支持,信息传递效率低,业务过程监管难。3)调度决策科学化分析工具缺乏,在水资源调度、防洪排涝、水环境应急处理处置等重大决策和应急指挥过程中,还不能充分利用模型、GIS、BIM等信息化分析、展示工具实现工程科学决策,管理水平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智能河谷管理平台,解决了现有水环境管理中信息采集基础设施不足、自动化水平低、管理方式落后和调度决策科学化分析工具缺乏的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智能河谷管理平台,包括监测监控系统、通信网络系统、数据库平台、业务应用系统和运营管理中心,所述监测监控系统包括工程监控单元、雨量监测单元、河道流量监测单元、河道断面水质监测单元、管网监测单元和视频图像监控单元,所述通信网络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单元和通信单元,所述业务应用系统包括河长制管理单元、水资源管理单元、水环境管理单元、防洪排涝管理单元、生态质量管理单元、网络运维管理单元、绩效指标管理单元、政策支持管理单元和工程项目管理单元,所述运营管理中心包括机房设备单元、运营监控单元和中心网络安全单元。进一步,所述工程监控单元包括数据采集终端和上位机监控软件,所述雨量监测单元包括雨量计和雨量数据采集器,所述河道流量监测单元包括河道流量计和水位数据采集器,所述河道断面水质监测单元包括水样采集器、样品处理器、温度传感器、ph传感器、溶解氧分析仪、数字电导率分析仪、浊度分析仪、氨氮分析仪、高锰酸钾分析仪、总氮分析仪、总磷分析仪和水样数据采集器,所述管网监测单元包括输水管线流量计、截污管网流量计和管网数据采集器,所述视频图像监控单元包括红外快球摄像机、红外枪式摄像机、红外半球摄像机、网络硬盘摄像机、硬盘、解码器、安防管理服务器和流媒体服务器。进一步,所述监测监控系统的监测监控方法包括:工程监控单元对2座升降坝进行远程集中实时监控调度管理,雨量监测单元和河道流量监测单元在监测区域起始、结束断面、多区域汇入口下游进行布设,河道流量监测单元在多区域汇入口下游进行布设,管网监测单元布设在输水管或截污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视频图像监控单元在河道沿线区域布设。进一步,所述计算机网络设备单元包括业务网核心交换机、互联网核心交换机、数据汇聚交换机、端站网络接入设备和工控系统接入交换机,所述通信单元支持sim卡、光纤、vpn和通讯光纤。进一步,所述数据库平台包括基础数据库、水质分析模型和BIM建模系统。进一步,利用基础数据库的数据构建水质分析模型和BIM建模系统,所述水质分析模型采用数字模型,所述以BIM建模等级Lod200标准,对各条河道进行BIM建模,以BIM建模等级Lod300标准,对各条河道、重点关注区域进行BIM建模,以BIM建模等级Lod100标准,对河道周边道路、绿化和建筑进行BIM建模。进一步,所述水质分析模型展示内容包括水质等值线图绘制、水质剖面图绘制、水质指标动态曲线绘制、污染物超标范围展示和水质类型分布图绘制,所述BIM建模系统展示内容包括虚拟场景漫游、特定场景展示、特定模型展示、水质分析模型结果集成展示、应用系统集成和基本工具。进一步,所述河长制管理单元包括河湖档案管理系统、河湖监控管理系统、河长信息管理系统、河长任务管理系统、河长绩效管理系统、河长决策管理系统和监督管理系统,所述水资源管理单元包括水资源综合管理系统、水资源运输管理系统、水资源利用管理系统、河湖水监控系统、水资源调度系统和水资源评价系统,所述水环境管理单元包括水质预警系统、污染应急管理系统、水质敏感地图、入河排口监控系统、截污管网管理系统和调蓄设施管理系统,所述防洪排涝管理单元包括水情测报管理系统、安全巡查管理系统、防洪调度管理系统、决策辅助系统和指挥系统,所述生态质量管理单元包括生态图谱管理系统和生态质量系统,所述网络运维管理单元包括设备资产管理系统、巡查养护管理系统和运维网络监控系统,所述绩效指标管理单元包括绩效标准系统、指标计算系统、绩效考核系统和绩效统计系统,所述政策支持管理单元包括图文管理系统、模型管理系统、控制算法管理系统和大数据分析系统,所述工程项目管理单元包括项目档案管理系统、项目实时监控系统、项目通知系统和项目填报系统,所述业务应用系统采用移动端与用户进行交互。进一步,所述机房设备单元包括中心数据服务器、中心应用服务器、工控数据服务器、中心视频服务器、中心视频存储设备和GPS时钟服务器,所述运营监控单元包括显示屏和多屏处理器,所述中心网络安全单元包括路由器、防火墙、入侵防御设备和安全审计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监测监控设备,提供了高覆盖率的监控,通过数据库平台,将大量数据进行汇总,并建立各类分析模型,对工程、监控和安全提供了可视化的管理,通过业务应用系统,实现了人机交互,自动化更强、可操作性更高,通过运营管理中心,实现了整个平台的运营与管理,使得工程前、中、后期管理得到保障。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如图1所示,智能河谷管理平台,包括监测监控系统、通信网络系统、数据库平台、业务应用系统和运营管理中心。本实施例中,测监控系统包括工程监控单元、雨量监测单元、河道流量监测单元、河道断面水质监测单元、管网监测单元和视频图像监控单元,其中:工程监控单元包括数据采集终端和上位机监控软件,数据采集终端含以太网通讯模块、数据接收管理模块以及前端数据采集软件及I/O数据表整理、上位组态编程等;上位机监控软件实现数据在综合数据库中的写入。雨量监测单元包括雨量计和雨量数据采集器,雨量计的参数为:流量原理:翻斗式;流量精度:最小每次翻斗0.2mm深雨量;供电方式:电池供电或太阳能供电;输出信号:4~20mA或RS-232/485;流速测量量程:-10~10m;流速测量精度:读数的1%或±0.5cm/s;工作温度范围:-4℃~30℃;流量测量精度:±5%;水位测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河谷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监控系统、通信网络系统、数据库平台、业务应用系统和运营管理中心,所述监测监控系统包括工程监控单元、雨量监测单元、河道流量监测单元、河道断面水质监测单元、管网监测单元和视频图像监控单元,所述通信网络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单元和通信单元,所述业务应用系统包括河长制管理单元、水资源管理单元、水环境管理单元、防洪排涝管理单元、生态质量管理单元、网络运维管理单元、绩效指标管理单元、政策支持管理单元和工程项目管理单元,所述运营管理中心包括机房设备单元、运营监控单元和中心网络安全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河谷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监控系统、通信网络系统、数据库平台、业务应用系统和运营管理中心,所述监测监控系统包括工程监控单元、雨量监测单元、河道流量监测单元、河道断面水质监测单元、管网监测单元和视频图像监控单元,所述通信网络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单元和通信单元,所述业务应用系统包括河长制管理单元、水资源管理单元、水环境管理单元、防洪排涝管理单元、生态质量管理单元、网络运维管理单元、绩效指标管理单元、政策支持管理单元和工程项目管理单元,所述运营管理中心包括机房设备单元、运营监控单元和中心网络安全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河谷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监控单元包括数据采集终端和上位机监控软件,所述雨量监测单元包括雨量计和雨量数据采集器,所述河道流量监测单元包括河道流量计和水位数据采集器,所述河道断面水质监测单元包括水样采集器、样品处理器、温度传感器、ph传感器、溶解氧分析仪、数字电导率分析仪、浊度分析仪、氨氮分析仪、高锰酸钾分析仪、总氮分析仪、总磷分析仪和水样数据采集器,所述管网监测单元包括输水管线流量计、截污管网流量计和管网数据采集器,所述视频图像监控单元包括红外快球摄像机、红外枪式摄像机、红外半球摄像机、网络硬盘摄像机、硬盘、解码器、安防管理服务器和流媒体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河谷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监控系统的监测监控方法包括:
工程监控单元对2座升降坝进行远程集中实时监控调度管理,雨量监测单元和河道流量监测单元在监测区域起始、结束断面、多区域汇入口下游进行布设,河道流量监测单元在多区域汇入口下游进行布设,管网监测单元布设在输水管或截污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视频图像监控单元在河道沿线区域布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河谷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网络设备单元包括业务网核心交换机、互联网核心交换机、数据汇聚交换机、端站网络接入设备和工控系统接入交换机,所述通信单元支持sim卡、光纤、vpn和通讯光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河谷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平台包括基础数据库、水质分析模型和BIM建模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昱清浩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