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安全保护装置,包括第一支柱和第三支柱,所述第一支柱右表面均匀安装有第一圆柱,所述第一圆柱另一端安装于第二支柱左表面,所述第二支柱右表面上端设有第一槽口,第二支柱右表面下端设有第二槽口,所述上端第一槽口间隙配合于第一连接块左端,所述第一连接块中端螺纹配合有螺栓;所述下端第二槽口间隙配合于第二连接块左端,所述第二连接块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底座;所述第三支柱左表面均匀安装有第二圆柱,所述第二圆柱另一端安装于第四支柱右表面,所述第四支柱左表面上端设有第三槽口,第四支柱左表面下端设有第四槽口,所述第三槽口间隙配合于第一连接块右端,所述第四槽口间隙配合于第二连接块右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安全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施工
,具体是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安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结构功能的要求,现有施工工艺的技术条件的限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临边、洞口和深坑,例如基坑、楼梯、阳台外缘以及电梯洞口等,都存在很高的安全隐患。传统的临时防护栏一般都是采用钢筋或钢管焊接而成,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需要预埋钢筋,固定位置,然后将立柱钢筋或钢管与预埋钢筋焊接在一起,再将钢筋横杆焊接在立柱上,形成临时防护栏,工程完工后需要用气焊切割对这些临时防护栏进行拆除,这种临时防护栏不能重复使用,增加了使用成本,而且拆装、存放都不方便,降低了效率。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安全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安全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安全保护装置,包括第一支柱和第三支柱,所述第一支柱右表面均匀安装有第一圆柱,所述第一圆柱另一端安装于第二支柱左表面,所述第二支柱右表面上端设有第一槽口,第二支柱右表面下端设有第二槽口,所述上端第一槽口间隙配合于第一连接块左端,所述第一连接块中端螺纹配合有螺栓;所述下端第二槽口间隙配合于第二连接块左端,所述第二连接块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底座;所述第三支柱左表面均匀安装有第二圆柱,所述第二圆柱另一端安装于第四支柱右表面,所述第四支柱左表面上端设有第三槽口,第四支柱左表面下端设有第四槽口,所述第三槽口间隙配合于第一连接块右端,所述第四槽口间隙配合于第二连接块右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柱和第三支柱下端均安装有第二支撑底座。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柱和第三支柱上端均安装有警报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圆柱和第二圆柱表面均匀涂抹有红蓝相间反光颜料。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支撑底座表面均匀贯通设有固定槽口。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左右两端安装的组合结构数量大于等于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左右两端间隙配合的第一槽口、第二槽口、第三槽口、第四槽口用人力操作可以使第一支柱、第一圆柱和第三支柱、第二圆柱折叠和对不同场景起到围护,使保护装置易于存放和安装;通过第一支柱和第三支柱上端均安装有警报灯起到了夜间警示作用;通过第二支撑底座表面均匀贯通设有固定槽口可以使螺钉或插销等更好与地面连接;通过第一圆柱和第二圆柱表面均匀涂抹有红蓝相间反光颜料起到警示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安全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安全保护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安全保护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01-第一支柱、102-第二支柱、103-第三支柱、104-第四支柱、201-第一圆柱、202-第二圆柱、301-第一槽口、302-第二槽口、303-第三槽口、304-第四槽口、401-第一连接块、402-第二连接块、5-螺栓、601-第一支撑底座、602-第二支撑底座、7-警报灯、8-固定槽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安全保护装置,包括第一支柱101和第三支柱103,所述第一支柱101右表面均匀安装有第一圆柱201,所述第一圆柱201另一端安装于第二支柱102左表面,所述第二支柱102右表面上端设有第一槽口301,第二支柱102右表面下端设有第二槽口302,所述上端第一槽口301间隙配合于第一连接块401左端,所述第一连接块401中端螺纹配合有螺栓5;所述下端第二槽口302间隙配合于第二连接块402左端,所述第二连接块402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底座601;所述第三支柱103左表面均匀安装有第二圆柱202,所述第二圆柱202另一端安装于第四支柱104右表面,所述第四支柱104左表面上端设有第三槽口303,第四支柱104左表面下端设有第四槽口304,所述第三槽口303间隙配合于第一连接块401右端,所述第四槽口304间隙配合于第二连接块402右端。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柱101和第三支柱103上端均安装有警报灯7,通过警报灯7起到了夜间警示作用。本实施例中,第一圆柱201和第二圆柱202表面均匀涂抹有红蓝相间反光颜料,通过红蓝相间反光颜料起到警示作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底座602表面均匀贯通设有固定槽口8,通过固定槽口8可以使螺钉或插销等更好与地面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块401和第二连接块402左右两端安装的组合结构数量大于等于一。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第一连接块401和第二连接块402左右两端间隙配合的第一槽口301、第二槽口302、第三槽口303、第四槽口304用人力操作可以使第一支柱101、第一圆柱201和第三支柱103、第二圆柱202折叠和对不同场景起到围护,使保护装置易于存放和安装;通过第一支柱101和第三支柱103上端均安装有警报灯7起到了夜间警示作用;通过第二支撑底座602表面均匀贯通设有固定槽口8可以使螺钉或插销等更好与地面连接;通过第一圆柱201和第二圆柱202表面均匀涂抹有红蓝相间反光颜料起到警示作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安全保护装置,包括第一支柱(101)和第三支柱(10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柱(101)右表面均匀安装有第一圆柱(201),所述第一圆柱(201)另一端安装于第二支柱(102)左表面,所述第二支柱(102)右表面上端设有第一槽口(301),第二支柱(102)右表面下端设有第二槽口(302),所述上端第一槽口(301)间隙配合于第一连接块(401)左端,所述第一连接块(401)中端螺纹配合有螺栓(5);所述下端第二槽口(302)间隙配合于第二连接块(402)左端,所述第二连接块(402)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底座(601);所述第三支柱(103)左表面均匀安装有第二圆柱(202),所述第二圆柱(202)另一端安装于第四支柱(104)右表面,所述第四支柱(104)左表面上端设有第三槽口(303),第四支柱(104)左表面下端设有第四槽口(304),所述第三槽口(303)间隙配合于第一连接块(401)右端,所述第四槽口(304)间隙配合于第二连接块(402)右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安全保护装置,包括第一支柱(101)和第三支柱(10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柱(101)右表面均匀安装有第一圆柱(201),所述第一圆柱(201)另一端安装于第二支柱(102)左表面,所述第二支柱(102)右表面上端设有第一槽口(301),第二支柱(102)右表面下端设有第二槽口(302),所述上端第一槽口(301)间隙配合于第一连接块(401)左端,所述第一连接块(401)中端螺纹配合有螺栓(5);所述下端第二槽口(302)间隙配合于第二连接块(402)左端,所述第二连接块(402)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底座(601);所述第三支柱(103)左表面均匀安装有第二圆柱(202),所述第二圆柱(202)另一端安装于第四支柱(104)右表面,所述第四支柱(104)左表面上端设有第三槽口(303),第四支柱(104)左表面下端设有第四槽口(304),所述第三槽口(303)间隙配合于第一连接块(401)右端,所述第四槽口(3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光,
申请(专利权)人:郭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