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流电源稳压器,主要由一控制电路和一自耦变压器组成,自耦变压器包括有至少一组变压器、至少一组和电源输入连接的第一碳刷组、至少一组连接电源输出端的第二碳刷组、至少一组使第一、第二碳刷组在变压器上相对位移以稳定输出电压的传动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自耦变压器设计可使电源稳压器节省至少一组增减变压器,有效降低了成本和故障率。(*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涉及交流和交流之间的变换设备,尤指一种交流电源稳压器。如图9所示,是一种单相的交流电源稳压器,其主要是在电源输入端INPUT和输出端OUTPUT间分设有一增减变压器80、一自耦变压器81及一控制电路82;其中自耦变压器81的构造请配合参阅附图说明图10所示,其包括有一线圈绕组811、一和线圈绕组811不特定圈数处接触的碳刷臂812及一控制该碳刷臂812移动到变压器81不同圈数处的伺服马达813;该增减变压器80是以一次侧跨设在电源输入端INPUT和输出端OUTPUT间,其二次侧的一端是和自耦变压器81的线圈绕组811连接,另端则和碳刷臂812连接;该控制电路82输入端是和电源输出端OUTPUT连接,以针对输出电压和内部预设的基准电压比较,再根据比较差值驱动伺服马达813正转或反转,该伺服马达813将使碳刷臂812滑移到线圈绕组811的不同圈数处,当碳刷臂812改变位置时,增减变压器80的电压值也随着作增减修正,借前述的反馈控制设计使电源输出端OUTPUT的输出电压趋于稳定。由上述说明配合图内容可明显看出,交流电源稳压器是由增减变压器80、自耦变压器81及控制电路82等基本元件组成;而基本元件是针对每一相电源而设,如前述的交流电源稳压器是用在单相电源,所以前述增减变压器80、自耦变压器81及控制电路82等均仅配设一组。换言之,如用在三相电源的稳压处理时,则在三相电源的R、S、T相上即须分别设置一组增减变压器80、自耦变压器81、控制电路82等(如图11所示),以个别针对每一相电源进行稳压处理。事实上,前述电源稳压器针对三相电源分别设置的配备虽是因应稳压功能的需要而设,但设备愈多,其成本即相对愈高,同时元件故障的比率也将相对提高。由此可见,前述交流电源稳压器的构成显然有待进一步改进。因此,本技术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省略增减变压器以降低成本及故障率的交流电源稳压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该交流电源稳压器,主要由一自耦变压器和一控制电路组成,其中该自耦变压器是包括有一变压器;至少一组和电源输入连接的第一碳刷组;至少一组连接电源输出端的第二碳刷组;至少一组连动第一、第二碳刷组在变压器上作相对位移以稳定输出电压的传动组。所述自耦变压器是由一变压器、第一碳刷组、第二碳刷组及一传动组所组成,该变压器上仅具单组线圈绕组。所述自耦变压器是由一变压器、三组第一碳刷组、三组第二碳刷组及三组传动组所组成,其中该变压器具有三组线圈绕组。所述变压器是在环形铁芯上绕设多数线圈绕组所构成。所述变压器是在“EI”型铁芯上绕设多数线圈绕组所构成。所述传动组包括有一结合在变压器上的固定架、至少一组设在固定架上的伺服马达、至少一对枢设在固定架上并对应一线圈绕组的两螺杆;其中所述伺服马达轴心上及成对的两螺杆一端分设有齿轮,且相互啮合,伺服马达驱动两螺杆作相对方向枢转;所述第一、第二碳刷组分别包括有一固定部、一设在固定部内侧面适当位置并和变压器上所设线圈绕组对应接触的碳刷臂、一设在固定部外侧面上且和碳刷臂构成电气连接的电源端子、一设在固定部一侧的接合件,该接合件是由一螺帽构成,供螺套在传动组的螺杆上。所述传动组包括有一结合在变压器上的固定架、至少一组设在固定架上的伺服马达、至少一组由伺服马达驱动的皮带轮组,该皮带轮组的相对两端分供固定第一、第二碳刷组;所述第一、第二碳刷组分别包括有一固定部、一设在固定部内侧面适当位置并和变压器上所设线圈绕组对应接触的碳刷臂、一设在固定部外侧面上且和碳刷臂构成电气连接的电源端子、分设在固定部两侧的接合件,该接合件是由一中空套筒构成,供滑套在固定架上所设的定位杆上。显然,本技术至少具备下列优点1.大幅节省成本由于利用本技术特殊设计的自耦变压器可省略增减变压器,所以实施在单相交流电源稳压器时,可省去一组增减变压器的费用,如实施在三相交流电源稳压器时,更可省下三组增减变压器的费用,故而可大幅降低制造成本。2.故障率低由于主要机件(增减变压器)数量减少,所以可显着降低故障机率。3.调整效率高由于本技术是以两组碳刷同时相对位移以调整输出电压,就调整的速度上将可缩短几近一半的时间,所以可显着提高调整效率。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单相二线)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又一前视示意图(单相二线)。图7是本技术传动组再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传动组又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图9是现有交流电源稳压器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图10是现有交流电源稳压器的自耦变压器外观示意图。图11是现有三相电源稳压器的电路原理示意图。有关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为方便说明,谨以单相二线式交流电源稳压器为实施例,但并不是用来限制本技术的应用领域),该交流稳压器主要包括有一特殊设计的自耦变压器100和一控制电路200,其中自耦变压器100包括有一线圈绕组101、第一、第二碳刷组102、103及一传动组104;该线圈绕组101一端是和电源线L连接,其位在外圈的另端且同时和第一、第二碳刷组102、103接触;该第一、第二碳刷组102、103分别和电源输入端INPUT及电源输出端OUTPUT连接,且分别和线圈绕组101外圈处接触,该第一、第二碳刷组102、103并可受传动组104的连动而产生反向位移,又传动组104则受控制电路200控制;该控制电路200是和电源输出端OUTPUT连接,以检测输出电压高低。该控制电路200内部有预设的电压值,其检测输出电压后将和内设的电压值进行比对,当二者不一致时,即透过传动组104及自耦变压器100进行调整,调整方式是由控制电路200驱动传动组104正转或反转适当角度,此时处在连动且相反方向的第一、第二碳刷组102、103将相对移动其接触自耦变压器100线圈绕组101最外圈W2的位置(W1为线圈绕组内圈部份),当第一、第二碳刷组102、103改变其在线圈绕组101上的位置时,由第二碳刷组103送出的输出电压值将随之改变,而和控制电路200的内设电压值取得一致,以达稳压的目的。由上述说明可明显看出本技术利用自耦变压器两相对动作碳刷组以达成稳压目的的工作原理,至于具体构造部分,由于控制电路200为已知构造,且非本技术主要特征所在,容不进一步详述其组成结构和工作方式,另有关自耦变压器100的结构详述如后如图2所示,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图,其为运用在三相电源稳压器的自耦变压器100,其详细结构请配合参阅图3所示,主要包括有一变压器10,其是在一铁芯上分设三组分别独立的线圈绕组11~13;三组分别和三相(R、S、T为每一相接线端)电源连接,且分别对应接触前述线圈绕组11~13的第一碳刷组21~23;三组分别和三相(R、S、T为每一相接线端)电源输出端连接,且分别和前述线圈绕组11~13对应接触的第二碳刷组31~33;三组分别使每一线圈绕组11~13所对应第一碳刷组21~23和第二碳刷组31~33连动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流电源稳压器,主要由一自耦变压器和一控制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耦变压器包括有:一变压器;至少一组和电源输入连接的第一碳刷组;至少一组连接电源输出端的第二碳刷组;至少一组连动第一、第二碳刷组在变压器上作相对位移以 稳定输出电压的传动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正隆,
申请(专利权)人:宝应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