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的可蓄水式天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672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的可蓄水式天井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蓄水式天井结构,包括:地面基础层和阶沿石,阶沿石设置在地面基础层上,在地面基础层上围成一封闭的蓄水槽,地面基础层上铺设有防水层,防水层延伸至阶沿石处,并沿着阶沿石的外侧面向上延伸,蓄水槽内的防水层上铺设有石板面层,石板面层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与排水机构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建筑的可蓄水式天井结构,通过阶沿石在地面基础层上围成蓄水槽,蓄水槽注水后,在蓄水槽内可兼容水中T台、水灯、水中植物和人造烟雾等装饰物,丰富了天井的使用功能,提升了天井的视觉效果,可用于展览、演出和庆典等多种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的可蓄水式天井结构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的可蓄水式天井结构。
技术介绍
天井是指宅院中房与房之间或房与围墙之间所围成的露天空地,即天井为四面有房屋、或三面有房屋另一面有围墙、或两面有房屋另两面有围墙时的中间空地。天井是中国南方地区传统建筑重要的内部空间,较大的天井可用于聚会、表演等活动,扩大了人们的活动空间。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建筑围成的天井,天井的地面呈水平状态,形式比较单一,也限制了天井的使用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的可蓄水式天井结构,将天井设计成可蓄水结构,丰富天井的使用功能。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的可蓄水式天井结构,所述天井由建筑房屋围成,包括:地面基础层和阶沿石;所述阶沿石设置在所述地面基础层上,在所述地面基础层上围成一封闭的蓄水槽,所述蓄水槽用于蓄水;所述地面基础层上铺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延伸至所述阶沿石处,并沿着所述阶沿石的外侧面向上延伸,形成防水层卷高;所述蓄水槽内的所述防水层上铺设有石板面层,所述石板面层设有出水口;所述地面基础层设有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排水机构用于排出所述蓄水槽内的蓄水。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排水机构包括:排水管和排水阀;所述地面基础层设有排水阀检修井;所述排水阀设置在所述排水管上,位于所述排水阀检修井处,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接,另一端用于与下水管道连接。>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出水口处设有石作地漏。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防水层卷高的顶面低于所述阶沿石的顶面。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阶沿石设有凸边,所述凸边用于遮挡所述防水层卷高。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阶沿石的内侧设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与所述防水层卷高的顶端平齐。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石板面层与所述防水层之间铺设有第一垫层;所述阶沿石与所述防水层之间铺设有第二垫层。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蓄水槽内设有灯带。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蓄水槽的四个角上均设有出水口;所述地面基础层设有四个排水机构,四个所述排水机构分别与四个所述出水口连通。基于上述方案可知,本技术的用于建筑的可蓄水式天井结构,通过设置地面基础层和阶沿石,阶沿石设置在地面基础层上,在地面基础层上围成一封闭的蓄水槽,地面基础层上铺设有防水层,防水层沿着阶沿石的外侧面向上延伸,蓄水槽内的防水层上铺设有石板面层,石板面层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与排水机构连通。本技术的用于建筑的可蓄水式天井结构,通过阶沿石在地面基础层上围成蓄水槽,蓄水槽注水后,在蓄水槽内可兼容水中T台、水灯、水中植物和人造烟雾等装饰物,丰富了天井的使用功能,提升了天井的视觉效果,可用于展览、演出和庆典等多种活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用于建筑的可蓄水式天井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图1中的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图2中的B处的放大图。图中标号:1、建筑房屋;2、地面基础层;3、阶沿石;4、防水层;41、防水层卷高;5、石板面层;51、出水口;52、石作地漏;6、排水机构;61、排水管;62、排水阀;71、第一垫层;72、第二垫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讯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的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用于建筑的可蓄水式天井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图1中的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图2中的B处的放大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建筑的可蓄水式天井结构,天井是由四周的建筑房屋1围成的空旷区域,或是由四周的建筑房屋1和建筑围墙围成的空旷区域,天井的地面上包括:地面基础层2和阶沿石3。阶沿石3设置在地面基础层2上,阶沿石3在地面基础层2上围成一封闭的、具有一定深度的蓄水槽,阶沿石3的高度基本就是所述蓄水槽的深度。根据周围的建筑房屋1或建筑围墙围成的天井形状以及人们的喜好,阶沿石3围成的蓄水槽可以为矩形槽、圆弧形槽或椭圆形槽等不同形状,蓄水槽可用于蓄水。在蓄水槽内的地面基础层2上铺设有防水层4,防水层4铺满蓄水槽的底面,且防水层4延伸至阶沿石3的外侧面处,并沿着阶沿石3的外侧面向上延伸,形成防水层卷高41,通过防水层卷高41使得蓄水槽内的水不会从阶沿石3的侧壁渗漏出去。在蓄水槽内的防水层4上铺设有石板面层5,石板面层5可以为瓷砖或大理石等石材,在蓄水槽角落的石板面层5上设有出水口51。地面基础层2的下方设有排水机构6,排水机构6位于阶沿石3围成的蓄水槽的下方,且排水机构6与石板面层5上的出水口51连通,一般情况下,排水机构6处于关闭状态,使蓄水槽处于蓄水状态,需要时通过排水机构6可排出蓄水槽内的蓄水。优选的,在阶沿石3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阶沿石3上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水源连接,通过水源可直接给蓄水槽注水。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本实施例的用于建筑的可蓄水式天井结构,通过设置地面基础层和阶沿石,阶沿石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建筑的可蓄水式天井结构,所述天井由建筑房屋围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基础层和阶沿石;/n所述阶沿石设置在所述地面基础层上,在所述地面基础层上围成一封闭的蓄水槽,所述蓄水槽用于蓄水;/n所述地面基础层上铺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延伸至所述阶沿石处,并沿着所述阶沿石的外侧面向上延伸,形成防水层卷高;/n所述蓄水槽内的所述防水层上铺设有石板面层,所述石板面层设有出水口;/n所述地面基础层设有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排水机构用于排出所述蓄水槽内的蓄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的可蓄水式天井结构,所述天井由建筑房屋围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基础层和阶沿石;
所述阶沿石设置在所述地面基础层上,在所述地面基础层上围成一封闭的蓄水槽,所述蓄水槽用于蓄水;
所述地面基础层上铺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延伸至所述阶沿石处,并沿着所述阶沿石的外侧面向上延伸,形成防水层卷高;
所述蓄水槽内的所述防水层上铺设有石板面层,所述石板面层设有出水口;
所述地面基础层设有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排水机构用于排出所述蓄水槽内的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的可蓄水式天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机构包括:排水管和排水阀;
所述地面基础层设有排水阀检修井;
所述排水阀设置在所述排水管上,位于所述排水阀检修井处,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接,另一端用于与下水管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建筑的可蓄水式天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处设有石作地漏。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萍丁艳丽高传博徐峰胡为兵陈希贤杨璐曦朱芝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燊榕古建保护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