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地下室采光井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67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地下室采光井构造,属于地下室采光井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地下室采光井构造,包括位于一层楼面梁板外侧的两面地下室侧外墙和位于两面地下室侧外墙之间的一面地下室外墙,所述的两面地下室侧外墙和一面地下室外墙均垂直设于外墙基础上,且两面地下室侧外墙和一面地下室外墙围构成采光通道;所述的采光通道连通位于地面上的采光口与位于地下室内的地下室透光口,所述的地下室外墙的地面处设置有地下室挡梁,该地下室挡梁的内侧端与地下室外墙一体浇筑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设地下室挡梁改变了地下室外墙受力方式,减小外墙的厚度及配筋,节约较多工程造价,有较好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地下室采光井构造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室采光井构造,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地下室采光井构造。
技术介绍
由于用地紧张及建筑面积的增加,以及多层和高层建筑物需要较深的基础,为利用这一高度,在建筑物底层下建造地下室,即可增加使用面积,又可省去房心回填土,还算比较经济。在房屋底层以下建造地下室,可以提高建筑用地效率。为解决地下室的采光问题,保证地下室的自然采光和通风,以及提高地下室舒适性,采用的方法是在地下室与地面之间设置采光井,将室外阳光采集并转移到地下室内。现有的地下室采光井处外墙由于一层无楼板支撑,此处外墙上部为悬臂结构,受力较不利,根据受力计算,底部弯矩为M1=1/6qH2,计算截面及配筋时,墙厚及配筋比较大,尤其是墙外侧根部,经济性不够好。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地下室采光井构造,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增设地下室挡梁改变了地下室外墙受力方式,减小外墙的厚度及配筋,节约较多工程造价,有较好的经济性。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地下室采光井构造,包括位于一层楼面梁板外侧的两面地下室侧外墙和位于两面地下室侧外墙之间的一面地下室外墙,所述的两面地下室侧外墙和一面地下室外墙均垂直设于外墙基础上,且两面地下室侧外墙和一面地下室外墙围构成采光通道;所述的采光通道连通位于地面上的采光口与位于地下室内的地下室透光口,所述的地下室外墙的地面处设置有地下室挡梁,该地下室挡梁的内侧端与地下室外墙一体浇筑在一起。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地下室挡梁内设置有钢筋骨架,该钢筋骨架中的内侧纵筋以及箍筋内侧端均设于地下室外墙内。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地下室外墙外侧的迎水面砼保护层。3.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地下室采光井构造,其地下室外墙的地面处设置有地下室挡梁,该地下室挡梁的内侧端与地下室外墙一体浇筑在一起,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增设地下室挡梁改变了地下室外墙受力方式,即当室外水土压力传给地下室外墙后,地下室外墙下部力传给外墙基础,地下室外墙上部力传给地下室挡梁,地下室挡梁再通过地下室侧外墙传给一层楼面梁板,相对现有室外水土压力传给地下室外墙后再传给基础外墙基础的常规传力路径来说,由于外墙受力形式的改变,外墙根部的弯矩缩小了,外墙厚度及配筋均可以减小较多,节约了工程造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地下室采光井构造的平面示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地下室采光井构造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地下室采光井构造中地下室挡梁处的结构示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地下室采光井构造中地下室侧外墙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现有地下室采光井构造的剖视图;图6为现有地下室采光井构造中地下室侧外墙的结构示意图。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一层楼面梁板;2、地下室侧外墙;3、地下室外墙;4、外墙基础;5、采光通道;6、地下室挡梁;6-1、内侧纵筋;6-2、箍筋。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实施例结合图1、图2和图4,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地下室采光井构造,包括位于一层楼面梁板1外侧的两面地下室侧外墙2和位于两面地下室侧外墙2之间的一面地下室外墙3,两面地下室侧外墙2和一面地下室外墙3均垂直设于外墙基础4上,且两面地下室侧外墙2和一面地下室外墙3围构成采光通道5,其中地下室外墙3外侧的迎水面砼保护层;采光通道5连通位于地面上的采光口与位于地下室内的地下室透光口,地下室外墙3的地面处设置有地下室挡梁6,该地下室挡梁6的内侧端与地下室外墙3一体浇筑在一起,其中地下室挡梁6内设置有钢筋骨架,该钢筋骨架中的内侧纵筋6-1以及箍筋6-2内侧端均设于地下室外墙3内(参见图3所示),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增设地下室挡梁改变了地下室外墙受力方式,即当室外水土压力传给地下室外墙后,地下室外墙下部力传给外墙基础,地下室外墙上部力传给地下室挡梁,地下室挡梁再通过地下室侧外墙传给一层楼面梁板,相对现有室外水土压力传给地下室外墙后再传给基础外墙基础的常规传力路径来说(参见图5和图6所示),由于外墙受力形式的改变,外墙根部的弯矩缩小了,外墙厚度及配筋均可以减小较多,节约了工程造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性。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地下室采光井构造,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增设地下室挡梁改变了地下室外墙受力方式,减小外墙的厚度及配筋,节约较多工程造价,有较好的经济性。以上示意性的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地下室采光井构造,包括位于一层楼面梁板(1)外侧的两面地下室侧外墙(2)和位于两面地下室侧外墙(2)之间的一面地下室外墙(3),所述的两面地下室侧外墙(2)和一面地下室外墙(3)均垂直设于外墙基础(4)上,且两面地下室侧外墙(2)和一面地下室外墙(3)围构成采光通道(5);所述的采光通道(5)连通位于地面上的采光口与位于地下室内的地下室透光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室外墙(3)的地面处设置有地下室挡梁(6),该地下室挡梁(6)的内侧端与地下室外墙(3)一体浇筑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地下室采光井构造,包括位于一层楼面梁板(1)外侧的两面地下室侧外墙(2)和位于两面地下室侧外墙(2)之间的一面地下室外墙(3),所述的两面地下室侧外墙(2)和一面地下室外墙(3)均垂直设于外墙基础(4)上,且两面地下室侧外墙(2)和一面地下室外墙(3)围构成采光通道(5);所述的采光通道(5)连通位于地面上的采光口与位于地下室内的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筑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