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旧地下室外墙交接结构,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其包括原地下室墙体和新地下室墙体,所述原地下室墙体和新地下室墙体的连接处设置有抗剪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原地下室墙体和新地下室墙体连接处设置的抗剪键,有助于提高原地下室墙体和新地下室墙体之间的抗剪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旧地下室外墙交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旧地下室外墙交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地下空间的利用越来越充分,很多地下联通通道需要和原来的地下室连接,很多地下空间需要扩大,其中就包括在原有地下室外墙上连接新的墙体。现有技术中,由于很多原来地下室建设时,没有考虑后期改建需求,若直接在原有地下室墙体的表面涂覆混凝土层,并利用钢筋笼作为新墙体的支撑,以完成新墙体的建造;然而,扩建后新旧墙体连接处的抗剪强度较低,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旧地下室外墙交接结构,利用原地下室墙体和新地下室墙体连接处设置的抗剪键,有助于提高原地下室墙体和新地下室墙体之间的抗剪强度。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旧地下室外墙交接结构,包括原地下室墙体和新地下室墙体,所述原地下室墙体和新地下室墙体的连接处设置有抗剪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原地下室墙体和新地下室墙体连接处设置的抗剪键,有助于提高原地下室墙体和新地下室墙体之间的抗剪强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原地下室墙体和新地下室墙体的连接处预埋有止水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原地下室墙体和新地下室墙体连接处预埋的止水件,有助于避免原地下室墙体和新地下室墙体连接处出现渗水现象。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止水件设置为遇水膨胀止水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止水件设置为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一旦原地下室墙体和新地下室墙体相交的界面处出现渗水现象时,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在遇水后会逐渐膨胀,最后会缓慢堵塞遍布存在的毛细孔隙、使与其接触的混凝土界面的接触更加紧密,从而产生较大的抗水压力,形成不透水的可塑性胶体,进而具体实现了止水的目的。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抗剪键处开设有凹槽,所述遇水膨胀止水带固定设置在凹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固定设置在抗剪键处的凹槽中,不妨碍抗剪键的作用的同时,使得抗剪键组成了第一道防水屏障,而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相当于第二道防水屏障,提高了防渗漏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遇水膨胀止水带通过混凝土钉固定在凹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利用混凝土钉将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固定牢固。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凹槽呈平整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凹槽呈平整设置,使得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更加贴紧凹槽内,有助于增强止水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原地下墙体内预埋有预留钢筋,所述新地下室墙体内预埋有与预留钢筋固定连接的衔接钢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衔接钢筋与预留钢筋之间的固定连接,提高原地下墙体和新地下室墙体之间的连接强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抗剪键沿原地下室墙体和新地下室墙体的高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沿原地下室墙体和新地下室墙体的高度方向均匀设置的多个抗剪键,有助于提高原地下室墙体和新地下室墙体整体的抗剪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利用原地下室墙体和新地下室墙体连接处设置的抗剪键,有助于提高原地下室墙体和新地下室墙体之间的抗剪强度;综合利用抗剪键、相固定连接的预设钢筋和衔接钢筋以及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提高抗剪强度的同时,把原地下室墙体和新地下室墙体连接为一个整体,达到整体受力的效果,另外,可以有效地避免原地下室墙体和新地下室墙体相交的界面处出现渗水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新旧地下室外墙交接结构整体结构的正视视角下的剖视图;图2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新旧地下室外墙交接结构整体结构的俯视视角下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原地下室墙体;2、新地下室墙体;3、抗剪键;4、凹槽;5、止水件;6、预留钢筋;7、衔接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旧地下室外墙交接结构,包括原地下室墙体1和新地下室墙体2,原地下室墙体1和新地下室墙体2的连接处设置有抗剪键3,且抗剪键3沿原地下室墙体1和新地下室墙体2的高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以提高原地下室墙体1和新地下室墙体2整体的抗剪强度;任一抗剪键3处均通过机械竖直切割一条凹槽4,且相邻抗剪键3的凹槽4呈连通设置,其中任一抗剪键3均呈平整设置,原地下室墙体1和新地下室墙体2连接处预埋有止水件5,止水件5设置为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且该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通过混凝土钉固定在所有抗剪键3的凹槽4内,使得遇水膨胀止水带呈竖直连续状态。实际使用中,利用在原地下室墙体1和新地下室墙体2连接处均匀设置的多个抗剪键3,把原地下室墙体1和新地下室墙体2连接为一个整体,以增强原地下室墙体1和新地下室墙体2连接处的抗剪效果,同时利用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可以有效地避免新旧混凝土界面出现渗水现象。原地下室墙体1沿本身的高度方向预埋了多个预留钢筋6,新地下室墙体2沿其高度方向也均预埋有与预留钢筋6固定连接的衔接钢筋7,实际使用中,施工人员通过焊接或者机械连接将预留钢筋6和衔接钢筋7固定在一起,以达到整体受力的效果。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实际使用中,利用在原地下室墙体1和新地下室墙体2连接处均匀设置的多个抗剪键3和相固定连接的预留钢筋6和衔接钢筋7,把原地下室墙体1和新地下室墙体2连接为一个整体,提高抗剪强度的同时,提高原地下室墙体1和新地下室墙体2整体的结构强度;同时利用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可以有效地避免新旧混凝土界面出现渗水现象。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旧地下室外墙交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原地下室墙体(1)和新地下室墙体(2),所述原地下室墙体(1)和新地下室墙体(2)的连接处设置有抗剪键(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旧地下室外墙交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原地下室墙体(1)和新地下室墙体(2),所述原地下室墙体(1)和新地下室墙体(2)的连接处设置有抗剪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旧地下室外墙交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地下室墙体(1)和新地下室墙体(2)的连接处预埋有止水件(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旧地下室外墙交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件(5)设置为遇水膨胀止水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旧地下室外墙交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键(3)处开设有凹槽(4),所述遇水膨胀止水带固定设置在凹槽(4)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璞,周俊寅,耿铁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颐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