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桩加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3548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桩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灌注桩主体和位于灌注桩上方的承台,所述灌注桩周向外围和/或灌注桩内设有若干抗浮锚杆桩孔,抗浮锚杆桩孔内布设有抗浮锚杆,抗浮锚杆钢筋和灌注桩钢筋均伸入承台内部,灌注桩、抗浮锚杆桩和承台依次注浆浇筑封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抗浮锚杆桩对灌注桩进行加强,避免废桩、破桩重新施工、旁边加桩、桩身高压注浆等造成昂贵的修复成本;修复使用机械设备等操作简单,施工简单、快捷、结构简单稳定;成孔速度快,修复施工速度快,大大节约修复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桩加强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桩基础修复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单桩加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筑物的大量兴建,钻孔灌注桩已在桩基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灌注桩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如端桩承载力、抗拔力不足问题。当前针对端桩承载力、抗拔力不足问题,常采用废桩、破桩重新施工、旁边加桩、桩身高压注浆等办法,其往往存在如下问题:(1)修复加强所耗成本高,将造成使用复杂昂贵的机械设备进场费、使用费,同时也增加修复耗费的人员和材料的费用;(2)可选性比较局限,选择的办法相对比较局限,针对性不高、适用性不强,且费时费力;(3)桩体修复后造成受力线性的改变,对单桩造成较大的后期受力不均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拟利用抗浮锚杆桩进行灌注桩加强,使抗浮锚杆与灌注桩相结合,增强承载力和抗拔力,避免废桩、破桩重新施工、旁边加桩、桩身高压注浆等造成昂贵的修复成本,使施工更简单、快捷,结构更加稳定可靠。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单桩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灌注桩主体和位于灌注桩上方的承台,所述灌注桩周向外围和/或灌注桩内设有若干抗浮锚杆桩孔,抗浮锚杆桩孔内布设有抗浮锚杆,抗浮锚杆钢筋和灌注桩钢筋均伸入承台内部,灌注桩、抗浮锚杆桩和承台依次注浆浇筑封口。当灌注桩直径小于1200mm时,在所述灌注桩内外共开设不少于三个的抗浮锚杆桩孔,其中灌注桩外的抗浮锚杆桩孔数量不少于三个,抗浮锚杆桩桩头钢筋以灌注桩桩心为中心,灌注桩桩外抗浮锚杆钢筋向灌注桩桩心弯折。所述抗浮锚杆由两根钢筋组成,分布在灌注桩桩外的每个抗浮锚杆桩孔内的两根钢筋,分成一根在承台上部朝灌注桩桩心弯折,另一根在承台底部朝灌注桩桩心弯折,若灌注桩中心设置有抗浮锚杆,中心抗浮锚杆钢筋均在承台上部朝外弯折。所述灌注桩外设置的抗浮锚杆桩以灌注桩桩心为中心,呈正多边形分布,抗浮锚杆桩孔侧壁靠近灌注桩桩身外壁,抗浮锚杆桩超出灌注桩桩长不超过5m。若灌注桩桩心设有抗浮锚杆桩孔,成孔侧壁距离灌注桩钢筋距离不小于6cm。当灌注桩直径大于等于1200mm时,灌注桩内开设3到4个抗浮锚杆桩孔,抗浮锚杆桩头钢筋以灌注桩桩心为中心,抗浮锚杆桩伸出灌注桩外的钢筋在承台上部弯折。所述灌注桩内开设三个抗浮锚杆桩孔时,以灌注桩桩心为中心、相邻两个孔之间呈120°夹角成3孔,成孔侧壁距离灌注桩钢筋距离不少于3cm,相邻两个孔侧壁间最小间距不少于5cm,孔壁靠近灌注桩桩身外壁。所述灌注桩内开设四个抗浮锚杆桩孔时,以灌注桩桩心为中心成一孔,同时以相邻两个孔之间呈120°夹角成3孔,成孔侧壁距离灌注桩钢筋距离不少于3cm,相邻两个孔侧壁间最小间距不少于5cm,其中除位于灌注桩桩心的孔,其余三孔孔壁靠近灌注桩桩身外壁。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抗浮锚杆桩进行加强,避免废桩、破桩重新施工、旁边加桩、桩身高压注浆等造成昂贵的修复成本;(2)修复使用机械设备等操作简单,施工简单、快捷、结构简单稳定;(3)成孔速度快,修复施工速度快,大大节约修复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1200mm的灌注桩加强装置外围铺设三根抗浮锚杆剖面示意图;图2为<1200mm的灌注桩加强装置外围铺设三根抗浮锚杆平面示意图;图3为<1200mm的灌注桩加强装置外围铺设三根抗浮锚杆中心铺设一根抗浮锚杆的平面示意图;图4为<1200mm的灌注桩加强装置外围铺设四根抗浮锚杆平面示意图;图5为<1200mm的灌注桩加强装置外围铺设十二根抗浮锚杆平面示意图;图6为≥1200mm的灌注桩加强装置内部周向布置三根抗浮锚杆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1200mm的灌注桩加强装置内部周向布置三根抗浮锚杆的平面示意图;图8为≥1200mm的灌注桩加强装置内部周向布置三根抗浮锚杆加中心铺设一根抗浮锚杆的平面示意图;其中:1-灌注桩,2-抗浮锚杆桩,3-承台,4-灌注桩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如图1-5所示,针对<1200mm的灌注桩,根据地质情况,合理选用潜孔钻、长螺旋钻机等设备,按计算要求在桩内、外共成≥3个孔,其中灌注桩外设置不少于3个孔,然后进行抗浮锚杆安放、注浆施工。灌注桩外设置的抗浮锚杆桩,按抗浮锚杆桩要求施工;其中如在灌注桩内设有成孔,应在注浆注满后封口高压补浆不少于5min。每根抗浮锚杆由多根钢筋组成,如一般设置2根,分成一根在承台上部钢筋处向内弯折,一根在承台底部钢筋处进行向内弯折。针对小直径的桩,桩中心位置可以补充抗浮锚杆,因而针对桩中心设置有抗浮锚杆,就于承台上部钢筋位置向外弯折。灌注桩桩外根据需要和要求设置抗浮锚杆桩,布置以灌注桩桩心为中心、以承台大小考虑,呈正多边形布置抗浮锚杆桩位置,并以经济合理性合理选择布置数量,成孔侧壁以靠近灌注桩桩身外壁为宜,成孔过程中应确保灌注桩桩体不被破坏。灌注桩桩心根据需要和要求(灌注桩周边设计补充抗浮锚杆数量、长度仍无满足抗压等要求(抗浮锚杆桩不适合超出灌注桩桩长超5m)、以及桩的稳定性考虑)设置抗浮锚杆桩,成孔侧壁应距离灌注桩钢筋距离不少于6cm,注浆应在灌注桩外注浆初凝后进行注浆,注浆注满后封口高压补浆不少于10min。如图6-8所示,针对直径≥1200mm的灌注桩,使用潜孔钻,按计算要求在桩内成3-4个孔,然后进行抗浮锚杆安放,并在注浆注满后封口高压补浆不少于10min,封口高压补浆,对桩体上存在的裂缝、断桩、浮渣进行高压挤压,使浆液填充这些缺陷位置,且单桩上各成孔补浆应同压同时进行。桩头钢筋应以灌注桩桩心为中心,同等灌注桩桩头弯折或直立处理,新增加抗浮锚杆桩伸出钢筋长应靠近承台上部钢筋。注浆过程只在抗浮锚杆桩内注浆,注浆到满封口的位置就是和灌注桩顶面平齐的位置,高压补浆是只在抗浮锚杆桩内进行。灌注桩内钻设3个孔时,在桩截面以桩心为中心、相邻两个孔之间呈120°夹角成3孔。成孔侧壁应距离灌注桩钢筋距离不少于3cm,相邻两个孔侧壁间最小间距应不少于5cm,应尽量偏于灌注桩桩身外壁。灌注桩内钻设4个孔时,在桩截面以桩心为中心成一孔,同时以相邻两个孔之间呈120°夹角成3孔。同时,成孔侧壁应距离灌注桩钢筋距离不少于3cm,相邻两个孔侧壁间最小间距应不少于5cm,其中除桩心的孔,其余3孔应尽量偏向于灌注桩桩身外壁。本技术单桩加强装置的施工顺序是,先施工灌注桩,然后截桩头50cm,对桩头上钢筋作拉直、弯折处理,然后检查桩体的质量,不合格,在灌注桩上钻孔做抗浮锚杆桩处理,抗浮锚杆桩桩头钢筋穿入承台,然后浇筑抗浮锚杆桩,最后浇筑承台和位于承台上的结构桩。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桩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灌注桩主体和位于灌注桩上方的承台,所述灌注桩周向外围和/或灌注桩内设有若干抗浮锚杆桩孔,抗浮锚杆桩孔内布设有抗浮锚杆,抗浮锚杆钢筋和灌注桩钢筋均伸入承台内部,灌注桩、抗浮锚杆桩和承台依次注浆浇筑封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桩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灌注桩主体和位于灌注桩上方的承台,所述灌注桩周向外围和/或灌注桩内设有若干抗浮锚杆桩孔,抗浮锚杆桩孔内布设有抗浮锚杆,抗浮锚杆钢筋和灌注桩钢筋均伸入承台内部,灌注桩、抗浮锚杆桩和承台依次注浆浇筑封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桩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灌注桩直径小于1200mm时,在所述灌注桩内外共开设不少于三个的抗浮锚杆桩孔,其中灌注桩外的抗浮锚杆桩孔数量不少于三个,抗浮锚杆桩桩头钢筋以灌注桩桩心为中心,灌注桩桩外抗浮锚杆钢筋向灌注桩桩心弯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桩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浮锚杆由两根钢筋组成,分布在灌注桩桩外的每个抗浮锚杆桩孔内的两根钢筋,分成一根在承台上部朝灌注桩桩心弯折,另一根在承台底部朝灌注桩桩心弯折,若灌注桩中心设置有抗浮锚杆,中心抗浮锚杆钢筋均在承台上部朝外弯折。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桩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桩外设置的抗浮锚杆桩以灌注桩桩心为中心,呈正多边形分布,抗浮锚杆桩孔侧壁靠近灌注桩桩身外壁,抗浮锚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志聪马越赵海莲龚文博陈治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