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预制装配式车道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4582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车道板,包括预制车道板本体、钢筋骨架和接缝区域现浇材料,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多个凸起,相邻的所述凸起之间设有延伸出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的钢筋骨架,相邻的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间隔且相对设置,相邻预制车道板本体之间通过钢筋骨架与接缝区域现浇材料形成整体。所述接缝区域现浇材料采用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在既满足强度、防水性等要求的前提下,又可以在需要拆除时进行拆除,而预制车道板循环利用。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传力路径明确,易于工厂化、标准化生产,现场拼装方便快捷;具有现场浇筑量小,施工效率高,便于后期循环利用、置换更新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装配式车道板
本技术属于桥梁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道路、桥梁用预制装配式车道板。
技术介绍
近年来,预制装配技术以其构件质量高、环境友好、建造速度快、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受到国家的大力推广以及建筑业主的广泛青睐。对于城市道路、桥梁,预制装配技术不仅能够保证构件制造的精度,满足桥梁安全性与耐久性的要求,而且成功降低道路、桥梁建造过程中带来的空气污染,噪声污染,交通阻塞等问题对城市居民的影响。现浇车道板、桥面板由于现场浇筑量大,养护所需时间长,养护气候条件要求高等问题极大地增长预制装配道路、桥梁的工期。因此基于绿色建筑技术与建筑工业化的要求,全预制装配桥梁技术将在城市桥梁中广泛应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以水泥、矿物掺合料、粒径小于1mm的细骨料、高效减水剂和微细钢纤维形成的一种超高强度、超高韧性(类金属拉伸应变强化特性)、超高耐久性及良好的施工性能等优异性能的新品种水泥基结构材料,与普通的混凝土相比,UHPC最大的优势在于其高抗韧性和耐久性,且抗压强度及抗拉强度均比普通的混凝土要高出很多。如果用UHPC代替普通混凝土结构,可以避免普通混凝土桥面板易开裂、寿命短的现象,还可减少桥面板混凝土用量,降低结构自重。传统的预制车道板、桥面板拼装通常采用普通混凝土作为湿接缝灌浆料,现浇湿接缝需要底模,企口内钢筋焊接或绑扎工作复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采用高效无收缩灌浆料的装配式桥面板接缝,将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应用于预制车道板、桥面板接缝时,通过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高强度、高延性和水硬过程中粘结性能良好等特性,将预制车道板连接成整体。在此基础上,如何将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经济合理地结合到预制车道板、桥面板的结构中,成为该
有待突破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车道板,以解决现有钢车道板路面、桥面刚度不足易变形,一次投入成本高的缺点,同时还继承钢车道板路面、桥面铺装快、可回收可周转的优点,达到预制轻型化、降低综合造价、提高刚度、提高耐久性、加快施工周期、预制车道板可重复利用等目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预制装配式车道板,包括依次拼接的多个预制车道板本体、钢筋骨架和接缝区域现浇材料,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多个凸起,相邻的所述凸起之间设有延伸出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的钢筋骨架,相邻的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间隔且相对设置,且通过钢筋骨架与接缝区域现浇材料形成整体。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侧边缘的所述凸起沿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的中心线对称分布。在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的钢筋骨架相互交错设置,且其间预留一定的交错空隙。在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之间形成了纵向拼接缝区域和钢筋骨架接缝区域,所述纵向拼接缝区域和其相邻的所述钢筋骨架接缝区域围成凸榫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纵向拼接缝区域和所述钢筋骨架接缝区域处支模浇筑所述接缝区域现浇材料使相邻的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形成整体。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的两侧边缘做成齿板或榫式形式。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筋骨架包括预埋钢筋、直钢筋或U型钢筋和套筒连接,所述预埋钢筋与所述直钢筋或U型钢筋通过套筒进行连接,便于后期循环利用、置换更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与所述预埋钢筋一体化浇筑成型。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可在工厂进行支模浇筑常温养护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拼装,适宜标准化和工业化生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缝区域现浇材料采用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纤维水泥基复合材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且与预制车道板之间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用于在满足良好的防水性、耐久性、强度等要求的条件下,也达到后期容易破除、拆卸的目的。本新型用于道路、桥梁用预制装配式车道板的有益效果包括:1)结构简单、受力明确、材料新颖且力学性能好,充分利用了UHPC的高抗拉和高抗压强度,结构中可不配置钢筋或预应力筋;采用合理的预制车道板本体的厚度既满足了强度、刚度与疲劳等设计要求,且满足运输尺寸、运输重量的规定,以及运输设备的限制。2)预制车道板本体与所述预埋钢筋一体化浇筑成型,预制车道板本体可在工厂进行支模浇筑常温养护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拼装,适宜标准化和工业化生产。3)接缝处的直钢筋或U型钢筋通过套筒与预制车道板本体一体成型的预留钢筋进行连接,进行拆除时,可在套筒处进行拆除,然后通过新套筒在接缝区域进行连接,实现了预制车道板本体的可拆卸、循环利用。4)将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应用于预制装配式车道板、桥面板接缝时,通过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高强度、高延性和水硬过程中粘结性能良好等特性,将预制车道板连接成整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预制装配式车道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预制装配式车道板未浇筑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对应于图1中预制装配式车道板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预制车道板边缘凸榫结构未浇筑前的构造图;图5为本技术预制车道板边缘凸榫结构的整体构造图;图6为预制装配式车道板组装图。附图标记说明:10-预制车道板本体20-钢筋骨架30-接缝区域现浇材料11-预制车道板本体的中心线12-凸起21-预埋钢筋22-U型钢筋或直钢筋23-套筒40-钢筋骨架接缝区域50-纵向拼接缝区域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和图3,一种预制装配式车道板100,包括依次拼接的多个预制车道板本体10、钢筋骨架20和接缝区域现浇材料30,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10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10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多个凸起12,相邻的所述凸起12之间设有延伸出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10的钢筋骨架20,相邻的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10间隔且相对设置,且通过钢筋骨架20与接缝区域现浇材料30形成整体。请参阅图2,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10的两侧边缘的所述凸起12沿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的中心线11对称分布。相邻的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10的钢筋骨架20相互交错设置,且其间预留一定的交错空隙。请参阅图4,相邻的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10之间形成了纵向拼接缝区域50和钢筋骨架接缝区域40,所述钢筋骨架接缝区域40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纵向拼接缝区域50围成凸榫结构。在所述纵向拼接缝区域和所述钢筋骨架20接缝区域处支模浇筑所述接缝区域现浇材料30使相邻的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10形成整体。如图6所示,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10的两侧边缘做成齿板或榫式形式。请参阅图5,所述钢筋骨架20包括预埋钢筋21、直钢筋或U型钢筋22和套筒23连接,所述预埋钢筋21与所述直钢筋或U型钢筋通过套筒23进行连接,便于后期循环利用、置换更新。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10与所述预埋钢筋21一体化浇筑成型,便于运输及提高安全性,所述预埋钢筋21远离预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装配式车道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拼接的多个预制车道板本体、钢筋骨架和接缝区域现浇材料,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多个凸起,相邻的所述凸起之间设有延伸出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的钢筋骨架,相邻的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间隔且相对设置,且通过钢筋骨架与接缝区域现浇材料形成整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装配式车道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拼接的多个预制车道板本体、钢筋骨架和接缝区域现浇材料,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多个凸起,相邻的所述凸起之间设有延伸出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的钢筋骨架,相邻的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间隔且相对设置,且通过钢筋骨架与接缝区域现浇材料形成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车道板,其特征在于:两侧边缘的所述凸起沿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车道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的钢筋骨架相互交错设置,且其间预留一定的交错空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车道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预制车道板本体之间形成了纵向拼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颜古金本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