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输液电子微孔软袋检漏机的上下坡走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036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检漏机走袋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输液电子微孔软袋检漏机的上下坡走袋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软袋进行有序的排放,耗费人力和易发生软袋重叠产生漏检的问题。一种大输液电子微孔软袋检漏机的上下坡走袋结构,包括机体,机体包括底座与防护壳,防护壳内部的上方设有第一安装板,且第一安装板的顶部通过与螺母配合贯穿设有一组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表面通过螺母设有第二安装板,且第二安装板的顶部通过与螺母配合贯穿设有多组防挤伤弹性避让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节省了人力,解放了劳动力,降低了使用成本,防止软袋发生严重重叠,进一步维护设备正常运行,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输液电子微孔软袋检漏机的上下坡走袋结构
本技术涉及检漏机走袋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大输液电子微孔软袋检漏机的上下坡走袋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输液制剂由玻璃瓶盛装,软袋包装由于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生产成本低、不易破碎、易于运输等的优点,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软袋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不足,例如当软袋上的漏液点较小,甚至直径处于微米级或局部超薄但仍未彻底穿孔时,目前的人工检漏方式无法可靠检出。同时装满药液的软袋受到外部较大压力挤压时,容易破裂,造成药液泄漏。软袋检漏机即是对软袋进行检测其是否泄漏的一种设备。目前,市面上的软袋检漏机运行时,软袋进入传送部分后都要对软袋进行定位,不管是横向或是竖向定位,一般都采取把软袋口管卡入夹具的方法,这样软袋在经过检测电极时才不会由于电极的阻力发生位移,进而确保了有缺陷的产品到达剔除工位后能够被准确剔除。由于软袋包装所具有的基本特性,外形不可能很规范,所以在把软袋口管卡入夹具的过程中都是采取人工卡入的方法,由于软袋生产线到达检漏环节时,很多客户已经需要超过5000袋/小时,甚至需要达到6000袋/小时的速度,那么一个操作人员的摆放速度根本不可能来得及,目前进口的检漏机在生产速度速度不超过4000袋/小时的情况下,一般至少需要3个人摆放且精神高度集中才能勉强达到把软袋准确卡入夹具,并保证一定的垂直度的设备需求。当速度超过4000袋/小时,即使用户愿意增加人手,但由于空间的限制,已无法操作。目前,国内大输液软袋生产线为了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单线每产能从最初的约1000袋/小时增加到5500袋/小时以上,比国外绝大部分大输液软袋生产线产能高约2000袋/小时,但因为上述原因,虽然新版GMP无菌附录第70条第4款:“(四)应当有措施防止已灭菌产品或物品在冷却过程中被污染。除非能证明生产过程中可剔除任何渗漏的产品或物品,任何与产品或物品相接触的冷却用介质(液体或气体)应当经过灭菌或除菌处理。”以及第77条:“无菌药品包装容器的密封性应当经过验证,避免产品遭受污染。熔封的产品(如玻璃安瓿或塑料安瓿)应当作100%的检漏试验,其它包装容器的密封性应当根据操作规程进行抽样检查。”等相关条款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做出了明确规定,但由于没有能够满足生产条件的检测手段,若是严格执行,绝大部分软塑大输液生产线的必将由于达不到规定的标准而被迫停产。因此,大输液制药企业目前只能采取效率低下的人工检漏,且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重现性。由于以上原因,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大输液软袋生产线无法配备在线检漏设备。综上所述,传统的软袋检漏机在使用时不便于对软袋进行有序的排放,造成使用时极其耗费人力,并且当人力不够时软袋会产生堆积现象,由于软袋重叠部位高压电极无法扫过,进而会造成漏检,大大降低了本技术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输液电子微孔软袋检漏机的上下坡走袋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软袋进行有序的排放,耗费人力和易发生软袋重叠产生漏检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输液电子微孔软袋检漏机的上下坡走袋结构,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包括底座与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内部的上方设有第一安装板,且第一安装板的顶部通过与螺母配合贯穿设有一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表面通过螺母设有第二安装板,且第二安装板的顶部通过与螺母配合贯穿设有多组防挤伤弹性避让机构,所述防挤伤弹性避让机构的内部贯穿设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的底端设有第三安装盒,所述第三安装盒内部的底端设有多组上压辊,所述底座的顶部呈塔状设有多组下压辊,所述底座的两侧分别设有输出传送带与输入传送带,且输出传送带与输入传送带的顶部皆通过轴杆设有多组输送辊,所述底座内部的左上方与输入传送带前部的下方皆设有驱动电机,所述输入传送带顶部的前后侧设有姿势调整机构,且姿势调整机构的顶部设有阻拦机构。优选的,所述防挤伤弹性避让机构包括贯穿设置于第二安装板内部的第一安装盒,且第一安装盒底端内部设有第二安装盒,所述第二安装盒侧部的上方与第一安装盒内壁相对设有限位块,所述第一安装盒与第二安装盒内部设有弹簧。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皆设有第一同步轮,所述底座顶部左侧的第一同步轮通过轴杆连接,所述轴杆的表面设有第二同步轮。优选的,所述输入传送带前部的下方设有安装箱,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安装箱设置于输入传送带前部的下方,两个所述驱动电机分别通过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与传动带配合带动上压辊与下压辊以及输送辊转动。优选的,所述底座一侧的下部设有承载块,且承载块的顶部通过耳块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顶部通过耳块与输出传送带的底部连接。优选的,所述输入传送带的底部通过螺栓设有多组凹形座,且凹形座底部的中心处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表面的下部设有支撑座。优选的,所述姿势调整机构包括通过螺栓设置于输入传送带前后侧的多组安装块,且安装块的顶部通过螺纹贯穿设有多组紧固杆,所述安装块的侧部贯穿设有多组第三连接杆,且多组第三连接杆相对的端面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相对面皆设有梳理块。优选的,所述阻拦机构包括设置于多组紧固杆中其中一组表面的阻拦板,且阻拦板底部的中间位置通过连接块设有漫反射光电开关,所述阻拦板的一侧通过螺栓设有一组挡块。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的多组上、下压辊、输送辊和一组梳理块,以达到具有将软袋有序的通过检漏机,便于检漏机对软袋进行泄露检测,具体的通过多组上、下压辊和输送辊同步挤出方式确保了软袋在设备内运行时不会产生位移,当软袋通过输入传送带顶部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整姿势调整机构中的梳理块之间的间距,以此对软袋进行限制,然后输入传送带顶部的多组输送辊将软袋输送进上压辊与下压辊之间,同时进行泄露检测,而后输送到输出传送带的顶部被输出传送带顶部的输送辊输送落到指定位置,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的投入,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2、通过设置的阻拦板、挡块、漫反射光电开关和姿势调整机构,以达到具有对重叠的软袋进行阻拦并提醒工作人员将重叠的软袋移开摆放好的作用,具体的姿势调整机构能使待检软袋保持在同一直线上进入检测工位,当重叠的软袋在输入传送带的顶部行进时,到达阻拦板时会被阻拦板及其侧部的一对挡块阻挡拦截,阻拦板可强制推动两个相互重叠的软袋中处于上部的软袋,使其在前一个软袋正常通过后掉入到输入传送带顶部,同时当连续发生多个软袋重叠并被强制阻拦时,阻拦板底部的漫反射光电开关检测感应到检测物对光束的漫反射变化,无反射变化时表示无物体通过,此时漫反射光电开关将信号传递到本技术机体上设置的控制器和声光报警器,使设备自动停止运行的同时,发出报警声,提醒工作人员将重叠的软袋移开摆放好,以此解决该异常情况,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3、通过设置的第一安装盒、第二安装盒、弹簧和第二连接杆。以达到防止软袋在上下压辊之间被挤压受损,具体的软袋经过上下压辊之间,上压辊与软袋顶部接触,下压辊与软袋底部接触,第二连接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输液电子微孔软袋检漏机的上下坡走袋结构,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包括底座(101)与防护壳(102),所述防护壳(102)内部的上方设有第一安装板(2),且第一安装板(2)的顶部通过与螺母配合贯穿设有一组第一连接杆(3),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表面通过螺母设有第二安装板(4),且第二安装板(4)的顶部通过与螺母配合贯穿设有多组防挤伤弹性避让机构(5),所述防挤伤弹性避让机构(5)的内部贯穿设有第二连接杆(6),且第二连接杆(6)的底端设有第三安装盒(7),所述第三安装盒(7)内部的底端设有多组上压辊(8),所述底座(101)的顶部呈塔状设有多组下压辊(9),所述底座(101)的两侧分别设有输出传送带(11)与输入传送带(15),且输出传送带(11)与输入传送带(15)的顶部皆通过轴杆(1801)设有多组输送辊(18),所述底座(101)内部的左上方与输入传送带(15)前部的下方皆设有驱动电机(10),所述输入传送带(15)顶部的前后侧设有姿势调整机构(16),且姿势调整机构(16)的顶部设有阻拦机构(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输液电子微孔软袋检漏机的上下坡走袋结构,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包括底座(101)与防护壳(102),所述防护壳(102)内部的上方设有第一安装板(2),且第一安装板(2)的顶部通过与螺母配合贯穿设有一组第一连接杆(3),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表面通过螺母设有第二安装板(4),且第二安装板(4)的顶部通过与螺母配合贯穿设有多组防挤伤弹性避让机构(5),所述防挤伤弹性避让机构(5)的内部贯穿设有第二连接杆(6),且第二连接杆(6)的底端设有第三安装盒(7),所述第三安装盒(7)内部的底端设有多组上压辊(8),所述底座(101)的顶部呈塔状设有多组下压辊(9),所述底座(101)的两侧分别设有输出传送带(11)与输入传送带(15),且输出传送带(11)与输入传送带(15)的顶部皆通过轴杆(1801)设有多组输送辊(18),所述底座(101)内部的左上方与输入传送带(15)前部的下方皆设有驱动电机(10),所述输入传送带(15)顶部的前后侧设有姿势调整机构(16),且姿势调整机构(16)的顶部设有阻拦机构(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输液电子微孔软袋检漏机的上下坡走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挤伤弹性避让机构(5)包括贯穿设置于第二安装板(4)内部的第一安装盒(501),且第一安装盒(501)底端内部设有第二安装盒(502),所述第二安装盒(502)侧部的上方与第一安装盒(501)内壁相对设有限位块(503),所述第一安装盒(501)与第二安装盒(502)内部设有弹簧(5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输液电子微孔软袋检漏机的上下坡走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1)顶部的左侧与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皆设有第一同步轮(1001),所述底座(101)顶部左侧的第一同步轮(1001)通过轴杆(1801)连接,所述轴杆(1801)的表面设有第二同步轮(18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洪振邵建设刘建赵佳琪赵佳俊胡秀侠胡洪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萌泰光电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