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进料机的抬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3032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进料机的抬料装置,包括伺服电机、支架、螺栓、丝杆、抬料杆、抬料板、固定板、固定底板、固定夹、连通器、上底板、下底板,所述支架、上底板及下底板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板两端与下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一端与固定底板连接,所述上底板内部设有可连通上底板上下两侧的连通器,所述连通器与抬料杆滑移连接,所述抬料杆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抬料杆上设有可夹持抬料杆的固定夹,所述固定夹与固定板上表面抵触,所述抬料杆一端与抬料板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穿过上底板的通孔与固定板下表面转动连接,使得背光板提升距离精确,运行稳定,同时结构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进料机的抬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进料机的抬料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进料机的抬料装置。
技术介绍
背光板是手机显示屏不可少的一个部件,在生产背光板的过程中需要将待加工的背光板放置于储料设备中,由机械手进行取料。在过程中,随着堆叠的背光板的数量减少,会导致背光板叠放的高度降低,机械手无法准确取到到背光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市面上设计有抬料装置将背光板不断往上抬,从而解决机械手取料距离不足的问题,但是市面上装置结构复杂,有采用气缸驱动的,会导致抬料距离不精确,以及在抬料过程中出现左右抖动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进料机的抬料装置,背光板提升距离精确,运行稳定,同时结构紧凑。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进料机的抬料装置,包括伺服电机、支架、螺栓、丝杆、抬料杆、抬料板、固定板、固定底板、固定夹、连通器、上底板、下底板,所述支架、上底板及下底板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板两端与下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一端与固定底板连接,所述上底板内部设有可连通上底板上下两侧的连通器,所述连通器与抬料杆滑移连接,所述抬料杆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抬料杆上设有可夹持抬料杆的固定夹,所述固定夹与固定板上表面抵触,所述抬料杆一端与抬料板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穿过上底板的通孔与固定板下表面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架表面有四个凹槽,所述凹槽横截面为“凸”字型结构,该结构有益效果在于:可在多设备安装时提供四个角度的固定作业位,能做到同时固定多个设备,同时节省材料以及降低重量;进一步的,所述连通器横截面为“凸”字型结构,所述连通器内部设有圆柱形通孔,所述连通器有四个,所述连通器上部及下部均为圆柱形结构,且上部圆柱直径大于下部圆柱直径,该结构有益效果在于:方便固定于固定板上,使用四个可相互协助进一步提高稳定性,不易发生偏移;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夹其中一侧具有开口,所述开口由螺栓连接,并可由螺栓调节开口大小,所述固定夹另一侧由螺栓将固定夹与固定板连接,该结构有益效果在于:可用于夹紧抬料杠,由螺栓来调节可以更精确的调节固定夹松紧程度;进一步的,所述抬料板为矩形结构,采用矩形结构可更贴合背光板的形状,从而使得在抬料过程中能将背光板平衡的抬起,而不会出现某个部分出现高度不一的情况;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在多设备安装时提供四个角度的固定作业位,能做到同时固定多个设备,同时节省材料以及降低重量,方便固定于固定板上,使用四个可相互协助进一步提高稳定性,不易发生偏移,可用于夹紧抬料杠,由螺栓来调节可以更精确的调节固定夹松紧程度,采用矩形结构可更贴合背光板的形状,从而使得在抬料过程中能将背光板平衡的抬起,而不会出现某个部分出现高度不一的情况,以及使用伺服电机提高了抬料高度的精确度,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装配在进料机设备中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正视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的上底板放大图。图中:01、支架;02、下底板;21、固定底板;22、伺服电机;23、丝杆;03、上底板;31、连通器;32、抬料杆;04、固定板;41、固定夹;05、抬料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结合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进料机的抬料装置。其中支架01固定于地面上,由横向及纵向的多个支架01组成,支架01上有四个凹槽,凹槽横截面为“凸”字型结构,四个凹槽分布于支架01的四个侧面上。在支架01的两个高度不同的横向支架01上由螺栓连接有上底板03及下底板02,且上底板03及下底板02均在各自抵触的横向支架01上表面,上底板03及下底板02两侧均使用两颗螺栓连接支架01,进一步增强稳定性。下底板02上表面的中部连接有固定底板21,通过四个螺栓连接,在固定底板21上还连接有伺服电机22,伺服电机22用于驱动丝杆23转动来进行抬料作业,伺服电机22相较于气缸能更精确掌握驱动丝杆23的距离,使得抬料更准确,精确度高,丝杆23的一端与电机固定连接,丝杆23可在伺服电机22的驱动下进行转动,进行抬料作业。在上底板03中连接有连通器31及抬料杆32,连通器31通过螺栓固定于上底板03内,连通器31上部直径较下部长,形成上部圆柱直径较下部直径长的情况,可方便连通器31固定于上底板03内,连通器31横截面为“凸”字型结构,同时下部较长可有助于减少抬料杆32抬料过程中出现的抖动,内部有圆柱形通孔与抬料杆32抵触并形成滑移连接,在可通过抬料杆32的同时还能起到稳定的作用,抬料杆32为圆柱形结构。一组抬料杆32为四个,抬料杆32之间由一块固定板04连接,该固定板04为矩形结构,可有助于稳定抬料杆32,进一步提高抬料杆32在抬料过程中的稳定性,固定板04的内表面设有螺纹,与丝杆23为转动连接,通过丝杆23的传动方式,可精确调整固定板04上下移动距离,由丝杆23的转动下固定板04可进行上下移动,固定板04上表面与固定夹41抵触,固定夹41有四个,固定夹41的一侧有一个开口,固定夹41上有贯穿自身的螺栓,螺栓穿过开口,并可通过拧紧螺栓进而来调节开口大小,从而来调节固定夹41松紧程度,固定夹41通过螺栓与固定板04连接。在抬料杆32的最上方为抬料板05,抬料板05为矩形结构,更贴合背光板的结构,不易产生偏移,减轻背光板偏移的情况。本实施例的工作流程为:背光板放置于抬料板05上,由抬料板05穿过抬料装置上方通孔进行上下往复运动,抬料板05往上运动时推动背光板持续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进料机的抬料装置,包括伺服电机、支架、螺栓,其特征在于:包括丝杆、抬料杆、抬料板、固定板、固定底板、固定夹、连通器、上底板、下底板,所述支架、上底板及下底板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板两端与下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一端与固定底板连接,所述上底板内部设有可连通上底板上下两侧的连通器,所述连通器与抬料杆滑移连接,所述抬料杆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抬料杆上设有可夹持抬料杆的固定夹,所述固定夹与固定板上表面抵触,所述抬料杆一端与抬料板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穿过上底板的通孔与固定板下表面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进料机的抬料装置,包括伺服电机、支架、螺栓,其特征在于:包括丝杆、抬料杆、抬料板、固定板、固定底板、固定夹、连通器、上底板、下底板,所述支架、上底板及下底板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板两端与下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一端与固定底板连接,所述上底板内部设有可连通上底板上下两侧的连通器,所述连通器与抬料杆滑移连接,所述抬料杆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抬料杆上设有可夹持抬料杆的固定夹,所述固定夹与固定板上表面抵触,所述抬料杆一端与抬料板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穿过上底板的通孔与固定板下表面转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进料机的抬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彦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深铪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