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清理用挖泵送一体机集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959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清理用挖泵送一体机集料机构,包括车架总成,所述车架总成的下端设置有油缸,所述车架总成的上端设置有防爆电动机、泵送单元与油箱及附件,所述防爆电动机位于泵送单元的一侧,所述油箱及附件位于泵送单元的另一侧,所述防爆电动机的一侧设置有集料单元,所述油箱及附件的后端设置有上料单元,所述上料单元的一侧设置有料斗单元,所述料斗单元的一侧设置有自行走单元,所述料斗单元的另一侧设置有摆动液压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污泥清理用挖泵送一体机集料机构,系统技术先进、稳定性好、运行平稳、清挖效果显著,给生活垃圾填埋场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清理用挖泵送一体机集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污泥清理
,具体为一种污泥清理用挖泵送一体机集料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许多生活垃圾填埋场接纳未达到入场技术要求的市政污泥,既要考虑尽量增加库容以满足填埋场使用年限的要求,又要对库区内现有的污泥塘进行处置以确保安全运行,由于填埋场污泥塘的存在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多有发生,已有不少填埋场污泥塘曾引发了作业人员及设备陷入污泥塘、污泥外涌、周边垃圾堆体垮塌等事故,填埋场污泥呈膏体状,常压下不具有流动性,特征介于固体和流体之间,具有较大的黏性,因此,机械化清理填埋场是市政、环卫部门多年来渴望解决的难题。现有的污泥清理在安装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现阶段填埋场清理面临着清挖效率低,粘料严重,不能远距离输送等问题,高粘度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经常使作业车辆打滑或者陷车,造成垃圾填埋作业困难,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污泥清理用挖泵送一体机集料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泥清理用挖泵送一体机集料机构,具备结构紧凑、防黏料、防泄漏、行走稳定,并满足填埋场防爆要求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泥清理用挖泵送一体机集料机构,包括车架总成,所述车架总成的下端设置有油缸,所述车架总成的上端设置有防爆电动机、泵送单元与油箱及附件,所述防爆电动机位于泵送单元的一侧,所述油箱及附件位于泵送单元的另一侧,所述防爆电动机的一侧设置有集料单元,所述油箱及附件的后端设置有上料单元,所述上料单元的一侧设置有料斗单元,所述料斗单元的一侧设置有自行走单元,所述料斗单元的另一侧设置有摆动液压缸。优选的,所述车架总成与油缸之间设置有焊接板,且车架总成的下端外表面通过焊接板与油缸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爆电动机与车架总成之间设置有固定块,且防爆电动机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固定块与车架总成的上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车架总成与泵送单元之间设置有螺丝,且车架总成的一侧外表面通过螺丝与泵送单元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油箱及附件与车架总成之间设置有焊接块,且油箱及附件的下端外表面通过焊接块与车架总成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集料单元与防爆电动机之间设置有连接板,且集料单元的一侧外表面通过连接板与防爆电动机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上料单元与料斗单元之间设置有焊接口,且上料单元的一侧外表面通过焊接口与料斗单元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料斗单元与自行走单元之间设置有连接块,且料斗单元的下端外表面通过连接块与自行走单元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泥清理用挖泵送一体机集料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污泥清理用挖泵送一体机集料机构,结构紧凑、防黏料、防泄漏、行走稳定,并满足填埋场防爆要求,对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减少污泥车运输,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污泥清理速度和保障现场作业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系统实现了污泥水的搅拌、抽排、水泥分离、装斗车的机械化、自动化流水作业,该系统标准化系数高,装配、操作、调试方便,且清挖用时短、效率高,减少人力,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系数,抽排车移动灵活,搅笼宽度可增减,清挖覆盖面广,这项技术在国内是最先进的,脱水后的污泥在装运出填埋场的过程中杜绝了由人工清挖时所造成的洒、滴、漏等环境污染现象,同时减少了运输量,降低了运输成本,系统主要设备为可拆卸结构,运输方便,安装时不需另作基础,只需要把所在位置平整硬化即可,通过使用证明:该系统技术先进、稳定性好、运行平稳、清挖效果显著,给生活垃圾填埋场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污泥清理用挖泵送一体机集料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污泥清理用挖泵送一体机集料机构的无轴螺旋集料单元设计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污泥清理用挖泵送一体机集料机构的整机功能结构示意图。图中:1、集料单元;2、防爆电动机;3、车架总成;4、油缸;5、泵送单元;6、油箱及附件;7、上料单元;8、摆动液压缸;9、料斗单元;10、自行走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污泥清理用挖泵送一体机集料机构,包括车架总成3,车架总成3的下端设置有油缸4,车架总成3的上端设置有防爆电动机2、泵送单元5与油箱及附件6,防爆电动机2位于泵送单元5的一侧,油箱及附件6位于泵送单元5的另一侧,防爆电动机2的一侧设置有集料单元1,油箱及附件6的后端设置有上料单元7,上料单元7的一侧设置有料斗单元9,料斗单元9的一侧设置有自行走单元10,料斗单元9的另一侧设置有摆动液压缸8。进一步的,车架总成3与油缸4之间设置有焊接板,且车架总成3的下端外表面通过焊接板与油缸4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防爆电动机2与车架总成3之间设置有固定块,且防爆电动机2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固定块与车架总成3的上端固定连接,对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减少污泥车运输,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污泥清理速度和保障现场作业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进一步的,车架总成3与泵送单元5之间设置有螺丝,且车架总成3的一侧外表面通过螺丝与泵送单元5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实现了污泥水的搅拌、抽排、水泥分离、装斗车的机械化、自动化流水作业。进一步的,油箱及附件6与车架总成3之间设置有焊接块,且油箱及附件6的下端外表面通过焊接块与车架总成3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标准化系数高,装配、操作、调试方便,且清挖用时短、效率高,减少人力,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系数。进一步的,集料单元1与防爆电动机2之间设置有连接板,且集料单元1的一侧外表面通过连接板与防爆电动机2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稳定性好、运行平稳、清挖效果显著。进一步的,上料单元7与料斗单元9之间设置有焊接口,且上料单元7的一侧外表面通过焊接口与料斗单元9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给生活垃圾填埋场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的,料斗单元9与自行走单元10之间设置有连接块,且料斗单元9的下端外表面通过连接块与自行走单元10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减少了运输量,降低了运输成本。工作原理本技术包括集料单元1、防爆电动机2、车架总成3、油缸4、泵送单元5、油箱及附件6、上料单元7、摆动液压缸8、料斗单元9与自行走单元10,在使用时,清挖泵送一体机主要由集料单元1、上料单元7、泵送单元5、自行走单元10等组成,集料单元1主要功能是完成垃圾填埋场污泥的收集,上料单元7主要功能是将集料单元1收集的污泥输送到料斗中,泵送单元5的主要功能是完成污泥远距离管道输送,自行走单元10的主要功能是驱动整机行走,清挖泵送一体机在工作时不仅需要各个功能单元去执行动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清理用挖泵送一体机集料机构,包括车架总成(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总成(3)的下端设置有油缸(4),所述车架总成(3)的上端设置有防爆电动机(2)、泵送单元(5)与油箱及附件(6),所述防爆电动机(2)位于泵送单元(5)的一侧,所述油箱及附件(6)位于泵送单元(5)的另一侧,所述防爆电动机(2)的一侧设置有集料单元(1),所述油箱及附件(6)的后端设置有上料单元(7),所述上料单元(7)的一侧设置有料斗单元(9),所述料斗单元(9)的一侧设置有自行走单元(10),所述料斗单元(9)的另一侧设置有摆动液压缸(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清理用挖泵送一体机集料机构,包括车架总成(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总成(3)的下端设置有油缸(4),所述车架总成(3)的上端设置有防爆电动机(2)、泵送单元(5)与油箱及附件(6),所述防爆电动机(2)位于泵送单元(5)的一侧,所述油箱及附件(6)位于泵送单元(5)的另一侧,所述防爆电动机(2)的一侧设置有集料单元(1),所述油箱及附件(6)的后端设置有上料单元(7),所述上料单元(7)的一侧设置有料斗单元(9),所述料斗单元(9)的一侧设置有自行走单元(10),所述料斗单元(9)的另一侧设置有摆动液压缸(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清理用挖泵送一体机集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总成(3)与油缸(4)之间设置有焊接板,且车架总成(3)的下端外表面通过焊接板与油缸(4)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爆电动机(2)与车架总成(3)之间设置有固定块,且防爆电动机(2)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固定块与车架总成(3)的上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清理用挖泵送一体机集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总成(3)与泵送单元(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松施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