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压缩机及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8423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润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及空调,其包括压缩机本体,压缩机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润滑油的油池空间,油池空间内设置有容积式油泵,容积式油泵与压缩机本体的曲轴中的供油通道连通,容积式油泵包括泵体,泵体包括泵油部,泵油部与压缩机本体的曲轴中的供油通道连通,泵体上开设有一级吸油通道和二级吸油通道,一级吸油通道和二级吸油通道延伸出泵体的表面形成一级吸入口和二级吸入口,一级吸入口的高度高于二级吸入口的高度,泵油部择一地与一级吸油通道和二级吸油通道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避免压缩机中的轴承等接触部位磨损加剧,进而有效提升压缩机低温启动性能及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涡旋压缩机及空调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润滑
,具体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及空调。
技术介绍
涡旋压缩机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噪声低、机械效率高且运转平稳等特点。高速涡旋压缩机为保证润滑与冷却,通常会在旋转轴端部安装油泵,用于抽取压缩机底部油池积聚的润滑油。为了保证能够连续稳定地抽吸油,油泵的开口部的位置通常设置得较低,以避免压缩机内部油量减少时油泵无法抽取润滑油而导致压缩机接触配合部出现异常磨损。但是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压缩机内部冷媒易变为液态与润滑油一起积聚于压缩机底部油池,制冷剂与润滑油不会混合,将出现明显分层,由于油的密度比制冷剂小,静置后润滑油将积聚于底部油池上层,制冷剂将积聚于底部油池下层。此时油泵的开口部完全浸于制冷剂中,当压缩机低温启动时,通过油泵输送至轴承及其他滑动部的不是润滑油,而是液态制冷剂,这将导致压缩机内接触配合部磨损加剧,严重影响压缩机的运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方案实现: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所述压缩机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润滑油的油池空间,所述油池空间内设置有容积式油泵,所述容积式油泵与所述压缩机本体的曲轴中的供油通道连通,所述容积式油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包括泵油部,所述泵油部与所述压缩机本体的曲轴中的供油通道连通,所述泵体上开设有一级吸油通道和二级吸油通道,所述一级吸油通道和所述二级吸油通道延伸出所述泵体的表面形成一级吸入口和二级吸入口,所述一级吸入口的高度高于所述二级吸入口的高度,所述泵油部择一地与所述一级吸油通道和二级吸油通道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泵体对应所述泵油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泵油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的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与转子之间形成有容积腔,所述转子通过驱动部与所述压缩机本体的曲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部连通所述容积腔与所述曲轴中的供油通道,所述一级通道和二级通道延出所述安装腔的底部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转子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积腔连通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依据所述曲轴的转速择一地与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连通,当曲轴的转速小于K时,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当曲轴的转速大于K时,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定子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转子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腔的底部,所述连接通道包括开设于所述转子的底部呈环形的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所述第一油槽位于所述第二油槽的外侧,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设置,且所述第一开口始终连通第一油槽,所述第二开口始终连通第二油槽,所述第二油槽的内侧壁还开设有滑块槽,所述第二油槽的底部对应所述滑块槽的开口开设有与所述容积腔相互连通的吸油孔,所述滑块槽内还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通过第一弹性连接件与所述滑块槽的底部连接,所述滑块的下表面贴合所述安装腔底面设置,位于所述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之间的转子部分对应所述滑块设置有供所述滑块经过的过道,所述滑块的两侧与所述过道的两侧可滑动地密封配合设置,所述第一油槽的底部开设有沉槽,所述沉槽穿过所述过道与所述吸油孔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转子的上表面开设有呈圆形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吸油孔相互连通设置,所述定子与所述容纳槽相互密封配合形成容积腔,所述定子对应所述容积腔设置有延伸至所述容积腔内的呈圆盘状的滚子段,所述滚子段的一侧贴合所述容积腔的侧壁设置,所述滚子段还开设有贯穿所述定子的通孔,且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积腔连通,所述通孔的侧壁开设有贯穿所述滚子段的排油孔,所述滚子段的下表面还设置有吸油槽,所述吸油槽覆盖所述排油孔的部分路径设置且所述吸油槽的一端延伸出所述滚子段形成出口,所述滚子段上还设置有滑片槽,所述滑片槽位于所述排油孔与所述出口之间,所述滑片槽内设置有滑片,所述滑片通过第二弹性连接件与所述滑片槽的底部连接,所述滑片远离所述滑片槽的一端与所述容纳槽的侧壁相抵,所述驱动部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转子驱动连接,所述驱动部与所述通孔可转动地密封配合设置且所述驱动部连通所述通孔与所述曲轴的供油通道。进一步的,所述转子呈圆盘状,所述容纳槽与所述转子偏心设置,所述滚子段与所述转子同中心线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容纳槽的底部对应所述驱动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驱动部固定连接的连接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和第二弹性连接件均为弹簧。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其包括上述涡旋压缩机。对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备双级油泵结构的涡旋压缩机,在压缩机低速启动运行时,容积式油泵通过一级吸入口进行吸油,当压缩机运转速度变大时,容积式油泵通过二级吸入口吸油。其中,一级吸入口位于二级吸入口的上方,因此该结构可保证低温启动时容积式油泵吸入的为油池空间底部的润滑油而油池空间上部的非液态制冷剂,可以有效避免压缩机中的轴承等接触部位磨损加剧,进而有效提升压缩机低温启动性能及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涡旋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子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子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定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包括有:1-容积式油泵,11-泵体,12-一级吸油通道,121-一级吸入口,122-第一开口,13-二级吸油通道,131-二级吸入口,132-第二开口,14-转子,141-第一油槽,1411-沉槽,142-第二油槽,1421-滑块槽,1422-滑块,1423-吸油孔,143-过道,144-容纳槽,145-连接部,15-定子,151-滚子段,152-通孔,153-吸油槽,1531-出口,154-排油孔,155-滑片槽,2-油池空间,3-曲轴,31-供油通道,32-驱动部,4-电机,51-静涡盘组件,52-动涡盘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压缩机本体的内部至上往下依次设置有静涡盘组件51、动涡盘组件52、电机4和油池空间2,其中,油池空间2位于压缩机本体的底部,动涡盘组件52通过曲轴3与电机4驱动连接,所述油池空间2内设置有容积式油泵1,所述容积式油泵1与所述压缩机本体的曲轴3中的供油通道31连通,用以向动涡盘组件52及其连接结构输送润滑油,如图2,所述容积式油泵1包括泵体11,所述泵体11包括泵油部,所述泵油部与所述压缩机本体的曲轴3中的供油通道31连通,所述泵体11上开设有一级吸油通道12和二级吸油通道13,所述一级吸油通道12和所述二级吸油通道13延伸出所述泵体11的表面形成一级吸入口121和二级吸入口131,所述一级吸入口121的高度高于所述二级吸入口131的高度,即一级吸入口121和二级吸入口131分别位于油池空间2的上部和下部,所述泵油部在压缩机低温启动时与一级吸油通道12连通,因此压缩机低温启动时泵油部输送至曲轴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所述压缩机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润滑油的油池空间,所述油池空间内设置有容积式油泵,所述容积式油泵与所述压缩机本体的曲轴中的供油通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积式油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包括泵油部,所述泵油部与所述压缩机本体的曲轴中的供油通道连通,所述泵体上开设有一级吸油通道和二级吸油通道,所述一级吸油通道和所述二级吸油通道延伸出所述泵体的表面形成一级吸入口和二级吸入口,所述一级吸入口的高度高于所述二级吸入口的高度,所述泵油部择一地与所述一级吸油通道和二级吸油通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所述压缩机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润滑油的油池空间,所述油池空间内设置有容积式油泵,所述容积式油泵与所述压缩机本体的曲轴中的供油通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积式油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包括泵油部,所述泵油部与所述压缩机本体的曲轴中的供油通道连通,所述泵体上开设有一级吸油通道和二级吸油通道,所述一级吸油通道和所述二级吸油通道延伸出所述泵体的表面形成一级吸入口和二级吸入口,所述一级吸入口的高度高于所述二级吸入口的高度,所述泵油部择一地与所述一级吸油通道和二级吸油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对应所述泵油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泵油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的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与转子之间形成有容积腔,所述转子通过驱动部与所述压缩机本体的曲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部连通所述容积腔与所述曲轴中的供油通道,所述一级通道和二级通道延出所述安装腔的底部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转子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积腔连通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依据所述曲轴的转速择一地与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连通,当曲轴的转速小于K时,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当曲轴的转速大于K时,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转子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腔的底部,所述连接通道包括开设于所述转子的底部呈环形的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所述第一油槽位于所述第二油槽的外侧,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设置,且所述第一开口始终连通第一油槽,所述第二开口始终连通第二油槽,所述第二油槽的内侧壁还开设有滑块槽,所述第二油槽的底部对应所述滑块槽的开口开设有与所述容积腔相互连通的吸油孔,所述滑块槽内还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通过第一弹性连接件与所述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会军徐嘉刘虹志李海港律刚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