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卸三轮工程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800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卸三轮工程车,包括车架、设置于车架上的车斗、设置于车斗前端的座椅和设置于座椅前端的车把,车把与座椅均设置于车架上,车架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行走轮,两个第一行走轮之间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上端与车架连接,车架上设置有若干个气缸,气缸的后端设置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后端设置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与车斗连接,车斗的底端设置有卡接轴,卡接轴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接板,卡接板与车架卡接,车把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行走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装卸三轮工程车,实现了装卸三轮工程车机身小,机动灵活,卡接稳定,降低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卸三轮工程车
本技术涉及工程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装卸三轮工程车。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农业的运输、高速公路建设以及矿山开采等方面也在飞速的发展,为了减少人力的增加,装卸工程车成为了工作的主力,其工作量对经济效益有极大的影响。一般的装卸工程车结构复杂,并且机身不稳定,易造成人员伤害,因此设计一种机身简单、机动灵活、卡接稳定的装卸三轮工程车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卸三轮工程车,实现了装卸三轮工程车机身小,机动灵活,卡接稳定,降低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卸三轮工程车,包括车架、设置于所述车架上的车斗、设置于所述车斗前端的座椅和设置于所述座椅前端的车把,所述车把与所述座椅均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车架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行走轮;两个所述第一行走轮之间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上端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车架上设置有若干个气缸,所述气缸的后端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后端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车斗连接;所述车斗的底端设置有卡接轴,所述卡接轴设置为L型结构,所述车斗的侧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卡钩,所述卡钩与所述卡接轴的端部连接,所述卡接轴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接板,所述卡接板与所述车架卡接;所述车把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行走轮。优选的,所述卡接轴上套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于所述车斗上。优选的,所述车斗设置为长方体结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侧壁和底端的连接处设置有不锈钢合页。优选的,所述车架上设置有两个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三安装板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板上设置有圆弧形结构的切边,所述切边与所述车架相对应。优选的,所述车把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前端部与所述第二行走轮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后端固定于所述车架上,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三角形结构的第二加强筋。优选的,所述座椅设置为开闭式结构。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装卸三轮工程车,实现了装卸三轮工程车机身小,机动灵活,卡接稳定,降低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装卸三轮工程车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装卸三轮工程车实施例的车斗下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装卸三轮工程车实施例的A向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装卸三轮工程车实施例的放大图B其中1:车架;11:第三安装板;12:切边;2:车斗;21:卡接轴;22:卡接板;23:第一安装板;24:卡钩;25:第二安装板;26:第一加强筋;27:合页;3:座椅;4:车把;41:第二行走轮;42:支撑架;43:第二加强筋;5:第一行走轮;6:传动轴;7:气缸;71:第一连杆;72:第二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实施例图1、图2、图3、图4提供的一种装卸三轮工程车,包括车架1、设置于车架1上的车斗2、设置于车斗2前端的座椅3和设置于座椅3前端的车把4,车把4与座椅3均设置于车架1上,车架1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行走轮5,两个第一行走轮5之间设置有传动轴6,传动轴6的上端与车架1连接,车架1上设置有若干个气缸7,气缸7的后端设置有第一连杆71,第一连杆71的后端设置有第二连杆72,第二连杆72与车斗2连接,车斗2的底端设置有卡接轴21,卡接轴21设置为L型结构,车斗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板23,第一安装板23上设置有卡钩24,卡钩24与卡接轴21的端部连接,卡接轴21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接板22,卡接板22与车架1卡接,卡接轴21上套设有第二安装板25,第二安装板25固定于车斗2上,车斗2设置为长方体结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26,侧壁和底端的连接处设置有不锈钢合页27,容易安装,关闭速度可调节,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调节关闭的快慢,在一定的角度(通常是70-80度左右)后可以停住,方便日常使用,关闭缓冲效果好,无明显碰撞。座椅3设置为开闭式结构,方便工作人员携带物品。车把4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行走轮41。车架1上设置有两个第三安装板11,第三安装板11上设置有圆弧形结构的切边12,切边12与车架1相对应,使连接更牢固,第三安装板11与气缸7连接,加强了气缸7与第三安装板11连接处的强度,车把4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架42,支撑架42的前端部与第二行走轮41连接,支撑架42上设置有三角形结构的第二加强筋43,支撑架42的后端固定于车架1上,加强了车把4与车架1的连接。需要装卸货物时,启动气缸,气缸带动第一连杆转动,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转动,第二连杆使车斗翻转运动装卸货物,待车斗归回原位时,旋转卡接轴到卡钩上,使卡接板与车架卡接固定,当有需要移动设备时,转动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运动直至达到工作地点即可。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装卸三轮工程车,实现了装卸三轮工程车机身小,机动灵活,卡接稳定,降低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卸三轮工程车,其特征在于:/n包括车架、设置于所述车架上的车斗、设置于所述车斗前端的座椅和设置于所述座椅前端的车把,所述车把与所述座椅均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车架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行走轮;/n两个所述第一行走轮之间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上端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车架上设置有若干个气缸,所述气缸的后端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后端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车斗连接;/n所述车斗的底端设置有卡接轴,所述卡接轴设置为L型结构,所述车斗的侧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卡钩,所述卡钩与所述卡接轴的端部连接,所述卡接轴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接板,所述卡接板与所述车架卡接;/n所述车把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行走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卸三轮工程车,其特征在于:
包括车架、设置于所述车架上的车斗、设置于所述车斗前端的座椅和设置于所述座椅前端的车把,所述车把与所述座椅均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车架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行走轮;
两个所述第一行走轮之间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上端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车架上设置有若干个气缸,所述气缸的后端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后端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车斗连接;
所述车斗的底端设置有卡接轴,所述卡接轴设置为L型结构,所述车斗的侧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卡钩,所述卡钩与所述卡接轴的端部连接,所述卡接轴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接板,所述卡接板与所述车架卡接;
所述车把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行走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卸三轮工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轴上套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驰宇
申请(专利权)人:涿州市三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