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控压器的结构改良,属于一种机电类;它由上方盖体、壳体、下方盖体、出线头与转子所构成,其中上方盖体是由装置台、保护盖、转子齿轮、开关、马达及马达齿轮所构成,该上方盖体近中心处上设有数组螺孔,可避免组装后所造成的间隙,且利于脱离转子轴心上方的轴承用,装置台上外围设有数螺孔,控压器组装完成后,于螺孔内穿入螺杆,利于固定转于使用时势稳定度,避免上下晃动与偏转;优点在于:利于钻孔施工、提升了转子的定位、提高了使用时的稳定与安全并延长了控压器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Structure improvement of voltage cont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mproved structure of pressure controller, which belongs to a class of electromechanical; it consists of top cover, bottom cover, a shell, a rotor head and outlet, wherein the upper cover body is made of a device, a protective cover, a rotor gear, switch, motor and gear, the above the cov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array of holes near center, which can avoid the gap caused by the assembled, and from above to the bearing rotor axis, bench periphery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holes, pressure control device assembled in the screw hole penetrates through the screw, turn to fixed when in use to avoid potential stability, up and down with the deflection; advantages: conducive to stability and safety, enhance the drilling construction of the rotor position, improve the use and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pressure cont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电类,特别涉及一种控压器的结构改良。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一般常用的控压器,不仅散热不易且出线头都裸露于壳体外,无保护措施;又于出线头装设时,须于壳体上施以钻孔,但于壳体上都设有散热用的沟槽,导致钻孔不易,增加了制作时的成本;且控压器在使用或搬运时,无固定装置加以固定,导致晃动,易使内部的定子与转子产生碰撞而损毁,给使用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需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依据本技术的目的,针对目前常用的控压器存在的缺欠,提供一种控压器的结构改良,该控压器是由上方盖体、壳体、下方盖体、出线头与转子所构成,其中上方盖体是由装置台、保护盖、转子齿轮、开关、马达及马达齿轮所构成,该上方盖体近中心处上设有数组螺孔,可避免组装后所造成的间隙,且利于脱离转子轴心上方的轴承用,装置台上外围设有数螺孔,控压器组装完成后,于螺孔内穿入螺杆,利于固定转于使用时的稳定度,避免上下晃动与偏转;该上方盖体上设有一容置槽、一装置台,该上方盖体上外围设有一吊勾,且该吊勾上设有一吊孔,上方盖体上设有一沟槽;装置台设有穿孔及于一侧设有数螺孔,是提供在上固设于开关;该穿孔内设有一轴承,该轴承套设一马达齿轮,该马达齿轮上有一马达带动,因马达固设于装置台上,且马达齿轮下设有一轴承,使马达齿轮较稳定,且使马达不会产生偏移;穿孔上安置一转子齿轮,且该转子齿轮上设有两支杆,是提供触碰开关,转子齿轮设置两螺孔,提供当转子齿轮需拆卸时,将两支杆螺设于螺孔内,并转至最底部可将转子齿轮顶起,并且轻易将转子齿轮取出;上方盖体上的容置槽设有数螺孔,该容置槽上套设一保护盖,该保护盖上设有数透孔,提供散热及防止灰尘进入,该保护盖周围设有导风孔,该保护盖上延设数导杆,且该保护盖内设有一容置空间,提供牵设电路至保护盖上;该保护盖上方螺设有一隔板,具有可防止短路和触电的危险的功效;上方盖体的沟槽,是提供在该沟槽上放置外盖,该外盖是由上盖及下盖所构成,该下盖内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放置一电路板,是提供将输入的电流转换且输出至上方盖体上的保护盖上数导杆;下护板上分别设有面板、风扇及闸刀开关,该闸刀开关上设一保护盖,当不需使用闸刀开关时,可将闸刀开关放置于保护盖,可达到安全的功效;面板提供控制电路板的作用,风扇可达到散热的效果,闸刀开关为一总电源开关;转子置入壳体内后,以上方盖体与下方盖体盖于壳体的开口处,螺杆一端直接螺固于下方盖体的螺孔上,另一端穿入上方盖体的固定孔后,以螺帽螺固,又于下方盖体盖上后,以固定杆穿过下方盖体的定位孔与转子,此时转子仍处于可旋转状态,而由固定杆防止转子于运送或使用时产生左右的偏差,于转子与下方盖体套合处,设有一轴承以利于转子转动;壳体上设有数组平面,平面上设有固定孔,接线螺栓套上内绝缘垫后,由壳体内穿射经固定孔,并穿设外绝缘垫及垫圈后以螺帽螺固,且该外绝缘垫上方卡设一保护壳,完成出线头的组合;转子的轴体于矽钢片堆叠完毕后,近末端处设有滚花槽,利于压合板卡挚于轴体上,以矽钢片间产生紧密的贴合;下方盖体的底面,设有通风孔与固定槽,该通风孔于控压器使用时,风扇由内抽出控压器内部热气,冷空气经由通风孔对流于控压器内部,提升散热效能;固定槽于控压器装置于其他设备内部或搬运时,透过螺杆等装置,穿过固定槽将控压器固定。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设有数组平面,利于钻孔施工;转子与下盖间穿设一螺杆,提升了转子的定位;下盖外围设有固定槽,利于控压器固定于其他设备上,提高了使用时的稳定与安全;出线头设有绝缘垫与保护壳,避免异物或使用者不慎碰触连接线头,导致触电或短路等意外;设有通风孔与风扇,由内部直接对流外部冷空气,提升了散热效果,延长控压器的使用寿命;设有开关,可依使用者需求,导入或旁路控压器的输出;转子轴矽钢片以压合板压固,增加了矽钢片间的紧密度,降低噪音值;马达齿轮下方设有一轴承,使马达齿轮不易产生偏移;设有外盖保护内部机件,使内部机件不易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出线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底部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转子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保护盖的内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转子齿轮取出的实施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外盖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该控压器A是由上方盖体A1、壳体A2、下方盖体A3、出线头B与转子D所构成;其中上方盖体A1是由装置台A11、保护盖A16、转子齿轮A18、开关A183、马达A19及马达齿轮A191所构成;该上方盖体A1近中心处上设有数组螺孔A114,可避免组装后所造成的间隙,且利于脱离转子D轴心上方的轴承A193用,装置台A11上外围设有数螺孔A113,控压器组装完成后,于螺孔A113内穿入螺杆A4,利于固定转子D使用时的稳定度,避免上下晃动与偏转;该上方盖体A1上设有一容置槽A12、一装置台A11,该上方盖体A1上外围设有一吊勾A17,且该吊勾A17上设有一吊孔A171,上方盖体A1上设有一沟槽A13;装置台A11设有穿孔A14、A15及于一侧设有数螺孔A112,是提供在上固设于开关A183;该穿孔A15内设有一轴承A192,该轴承A192套设一马达齿轮A191,该马达齿轮A191上有一马达A19带动,因马达A19固设于装置台A11上,且马达齿轮A191下设有一轴承A192,使马达齿轮A191较稳定,且使马达A19不会产生偏移;穿孔A14上安置一转子齿轮A18,且该转子齿轮A182上设有两支杆A181,是提供触碰开关A183;转子齿轮A18设置两螺孔A18,提供当转子齿轮A18需拆卸时,将两支杆A181螺设于螺孔A182内,并转至最底部可将转子齿轮A18顶起,并且轻易将转子齿轮A18取出;如附图6所示,上方盖体A1上的容置槽A12设有数螺孔,该容置槽A12上套设一保护盖A16,该保护盖A16上设有数透孔,提供散热及防止灰尘进入,该保护盖A16周围设有导风孔A163,该保护盖A16上延设数导杆A162,且该保护盖A16内设有一容置空间,提供牵设电路至保护盖A16上;该保护盖A16上方螺设有一隔板A164,具有可防止短路和触电的危险的功效;如附图8及附图9所示,其中上方盖体A1的沟槽A13,是提供在该沟槽A13上放置外盖C,该外盖C是由上盖C2及下盖C1所构成,该下盖C1内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放置一电路板E,是提供将输入的电流转换且输出至上方盖体A1上的保护盖A16上数导杆A162;下护板C6上分别设有面板H、风扇G及闸刀开关F,该闸刀开关F上设一保护盖C3,当不需使用闸刀开关F时,可将闸刀开关F放置于保护盖C3,可达到安全的功效;面板H提供控制电路板E的作用,风扇G可达到散热的效果,闸刀开关F为一总电源开关;如附图4及附图5所示,转子D置入壳体A2内后,以上方盖体A1与下方盖体A3盖于壳体A2的开口处,螺杆A4一端直接螺固于下方盖体A3的螺孔A35上,另一端穿入上方盖体A1的螺孔A113后,以螺帽A41螺固,又于下方盖体A3盖上后,以固定杆A34穿过下方盖体A3的定位孔A32与转子D相接,此时转子D仍处于可旋转状态,而由固定杆A34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压器的结构改良,是由上方盖体、壳体、下方盖体、出线头与转子所构成,其特征在于:上方盖体是由装置台、保护盖、转子齿轮、开关、马达及马达齿轮所构成,其中该上方盖体近中心处上设有数组螺孔,并于装置台上外围设有数螺孔,控压器组装完成后,于螺孔内穿入螺杆;该上方盖体上设有一容置槽、一装置台,又于该上方盖体上外围设有一吊勾,且该吊勾上设有一吊孔,上方盖体上设有一沟槽;装置台设有穿孔及于一侧设有数螺孔;该穿孔内设有一轴承,该轴承套设一马达齿轮,该马达齿轮上有一马达带动,因马达固设于装置台上,且马达齿轮下设有一轴承;穿孔上安置一转子齿轮,且该转子齿轮上设置两支杆,提供触碰开关;转子齿轮设置两螺孔将两支杆螺设于螺孔内;上方盖体上的容置槽设有数螺孔,该容置槽上套设一保护盖,该保护盖上设有数透孔,该保护盖周围设有导风孔,该保护盖上延设数导杆,且该保护盖内设有一容置空间,提供牵设电路至保护盖上;该保护盖上方螺设有一隔板;上方盖体的沟槽,该沟槽上放置外盖;转子置入壳体内后,以上方盖体与下方盖体盖于壳体的开口处,螺杆一端直接螺固于下方盖体的螺孔上,另一端穿入上方盖体的固定孔后,以螺帽螺固,又于下方盖体盖上后,以固定杆穿过下方盖体的定位孔与转子相接,此时转子仍处于可旋转状态,而由固定杆防止转子于运送或使用时产生左右的偏差,于转子与下方盖体套合处,设有一轴承;壳体上设有数组平面,平面上设有固定孔,接线螺栓套上内绝缘垫后,由壳体内穿射经固定孔,并穿设外绝缘垫及垫圈后以螺帽螺固,且该外绝缘垫上方卡设一保护壳,完成出线头的组合;转子的轴体于矽钢片堆叠完毕后,近末端处设有滚花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育男,
申请(专利权)人:陈育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