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用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69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用骨架,属于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包括PU泡棉坐垫,所述PU泡棉坐垫的底部固定连接有EPP座椅骨架,所述EPP座椅骨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金属座盆,所述第一金属座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儿童安全座盆,所述儿童安全座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金属座盆,所述第一金属座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挡座,所述第二金属座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挡座,所述第一侧挡座和第二侧挡座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前撑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EPP座椅骨架为PU泡棉坐垫提供足够的支撑力,第一侧挡座、第二侧挡座和前撑座的主体为EPP材料构成,使EPP座椅骨架相对于传统座椅骨架,减少座椅框架金属件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用骨架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用骨架。
技术介绍
EPP材料:EPP是一种新型泡沫塑料的简称,EPP比重轻、弹性好、抗震抗压、变形恢复率高、吸收性能好、耐油、耐酸、耐碱、耐各种化学溶剂、不吸水、绝缘、耐热(-40~130℃),无毒无味,可100%循环使用且性能几乎毫不降低,是真正的环境友好型泡沫塑料,用EPP珠粒在成型机的模具中可模塑成各种不同形状的EPP制品,EPP广泛应用在汽车上,如保险杠芯材、防撞块、顶棚等内衬件,车门填充、头枕、遮阳板等,可节省油耗又提高了乘客的安全系数。目前生活中,现有的后排座椅骨架,一般都是由PU发泡和金属框架制作,这种传统的后排座椅质量较重,而且成本较高,因而提出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用骨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后排座椅质量较重,成本较高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用骨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用骨架,包括PU泡棉坐垫,所述PU泡棉坐垫的底部固定连接有EPP座椅骨架,所述EPP座椅骨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金属座盆,所述第一金属座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儿童安全座盆,所述儿童安全座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金属座盆,所述第一金属座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挡座,所述第二金属座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挡座,所述第一侧挡座和第二侧挡座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前撑座。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挡座和第二侧挡座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金属杆,所述前撑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儿童安全座盆。优选的,所述前撑座的一侧开设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数量为四个。优选的,第一侧挡座的一侧开设第二螺纹孔,第二侧挡座的一侧开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三螺纹孔的数量为两个。优选的,所述前撑座的一侧开设有插接孔,所述前撑座的一侧开设有卡槽。优选的,所述前撑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用骨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第一金属座盆、儿童安全座盆、第二金属座盆、第一侧挡座、第二侧挡座、前撑座、金属杆之间的配合设置,使EPP座椅骨架成型,并具备为PU泡棉坐垫提供足够的支撑力,第一金属座盆、儿童安全座盆和第二金属座盆完全由金属杆连接第一侧挡座、第二侧挡座和前撑座形成,第一侧挡座、第二侧挡座和前撑座的四周都固定连接金属杆,金属杆固定了它们的连接形状,为它们提供了向心力,使整个结构更加牢固,第一侧挡座、第二侧挡座和前撑座的主体为EPP材料构成,使EPP座椅骨架相对于传统座椅骨架,减少座椅框架金属件的使用,结构轻量化,由于EPP座椅骨架的形状为反斜坡状,座椅的防潜滑性能也是极佳。2、本技术,通过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第三螺纹孔、插接孔、卡槽、连接杆、固定螺栓之间的配合设置,通过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和第三螺纹孔的设置,使工作人员方便安装固定PU泡棉坐垫,并且使PU泡棉坐垫完全包裹EPP座椅骨架,通过插接孔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将座椅与靠背的连接,通过卡槽的设置,可以加强座椅的固定性,也方便工作人员拆卸,通过连接杆和固定螺栓的设置,使EPP座椅骨架与汽车底盘的连接更加牢固,提高乘员安全性。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具有防潜滑性能,翻转折叠座椅,坐椅移动轻便,保护座椅下电装设备,简化装配,缩短产品开发周期,质量减少10.5KG,成本降低30%,节约投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EPP座椅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EPP座椅骨架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PU泡棉坐垫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PU泡棉坐垫;2、EPP座椅骨架;3、第一金属座盆;4、儿童安全座盆;5、第二金属座盆;6、第一侧挡座;7、第二侧挡座;8、前撑座;9、金属杆;10、第一螺纹孔;11、第二螺纹孔;12、第三螺纹孔;13、插接孔;14、卡槽;15、连接杆;16、固定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用骨架,包括PU泡棉坐垫1,PU泡棉坐垫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EPP座椅骨架2,EPP座椅骨架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金属座盆3,第一金属座盆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儿童安全座盆4,儿童安全座盆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金属座盆5,第一金属座盆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挡座6,第二金属座盆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挡座7,第一侧挡座6和第二侧挡座7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前撑座8,通过第一金属座盆3、儿童安全座盆4、第二金属座盆5、第一侧挡座6、第二侧挡座7、前撑座8、金属杆9之间的配合设置,使EPP座椅骨架2成型,并具备为PU泡棉坐垫1提供足够的支撑力,第一金属座盆3、儿童安全座盆4和第二金属座盆5完全由金属杆9连接第一侧挡座6、第二侧挡座7和前撑座8形成,第一侧挡座6、第二侧挡座7和前撑座8的四周都固定连接金属杆9,金属杆9固定了它们的连接形状,为它们提供了向心力,使整个结构更加牢固,第一侧挡座6、第二侧挡座7和前撑座8的主体为EPP材料构成,使EPP座椅骨架2相对于传统座椅骨架,减少座椅框架金属件的使用,结构轻量化,由于EPP座椅骨架的形状为反斜坡状,座椅的防潜滑性能也是极佳,第一侧挡座6和第二侧挡座7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金属杆9,前撑座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儿童安全座盆4,前撑座8的一侧开设第一螺纹孔10,第一螺纹孔10的数量为四个,第一侧挡座6的一侧开设第二螺纹孔11,第二侧挡座7的一侧开设有第三螺纹孔12,第二螺纹孔11的数量为两个,第三螺纹孔12的数量为两个,前撑座8的一侧开设有插接孔13,前撑座8的一侧开设有卡槽14,前撑座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5,连接杆15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6,通过第一螺纹孔10、第二螺纹孔11、第三螺纹孔12、插接孔13、卡槽14、连接杆15、固定螺栓16之间的配合设置,通过第一螺纹孔10、第二螺纹孔11和第三螺纹孔12的设置,使工作人员方便安装固定PU泡棉坐垫1,并且使PU泡棉坐垫1完全包裹EPP座椅骨架2,通过插接孔13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将座椅与靠背的连接,通过卡槽14的设置,可以加强座椅的固定性,也方便工作人员拆卸,通过连接杆15和固定螺栓16的设置,使EPP座椅骨架2与汽车底盘的连接更加牢固,提高乘员安全性。本技术中,通过第一金属座盆3、儿童安全座盆4、第二金属座盆5、第一侧挡座6、第二侧挡座7、前撑座8、金属杆9之间的配合设置,使EPP座椅骨架2成型,并具备为PU泡棉坐垫1提供足够的支撑力,第一金属座盆3、儿童安全座盆4和第二金属座盆5完全由金属杆9连接第一侧挡座6、第二侧挡座7和前撑座8形成,第一侧挡座6、第二侧挡座7和前撑座8的四周都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用骨架,包括PU泡棉坐垫(1),其特征在于,所述PU泡棉坐垫(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EPP座椅骨架(2),所述EPP座椅骨架(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金属座盆(3),所述第一金属座盆(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儿童安全座盆(4),所述儿童安全座盆(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金属座盆(5),所述第一金属座盆(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挡座(6),所述第二金属座盆(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挡座(7),所述第一侧挡座(6)和第二侧挡座(7)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前撑座(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用骨架,包括PU泡棉坐垫(1),其特征在于,所述PU泡棉坐垫(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EPP座椅骨架(2),所述EPP座椅骨架(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金属座盆(3),所述第一金属座盆(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儿童安全座盆(4),所述儿童安全座盆(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金属座盆(5),所述第一金属座盆(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挡座(6),所述第二金属座盆(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挡座(7),所述第一侧挡座(6)和第二侧挡座(7)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前撑座(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挡座(6)和第二侧挡座(7)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金属杆(9),所述前撑座(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儿童安全座盆(4)。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彬王明张维周飞虎孙雯洁张彩云宋军章志俊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友联十堰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