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拆分式驾驶座滑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69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拆分式驾驶座滑轨,包括上滑板组件和与上滑板组件下端连接的下滑板组件,上滑板组件包括连接板一、与连接板一下端连接的内轨一、与内轨一侧面连接的内轨二和与内轨二中段连接的扣板,扣板上连接有手柄,手柄上连接有手柄支架,手柄支架与内轨二的后端连接,内轨二与内轨一设置为对称式外沟槽状结构,下滑板组件包括地脚板、与地脚板上端连接的地脚板支架、与地脚板支架上端连接的外轨和与外轨后端连接的连接板四,外轨设置为内沟槽状结构,与内轨一和内轨二相对应。实现了驾驶座滑轨可以平稳的滑动,安装和拆卸操作简单,占用空间小,稳定性好,降低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拆分式驾驶座滑轨
本技术涉及滑轨
,尤其是涉及一种拆分式驾驶座滑轨。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日益普及,消费者对驾驶和乘坐时的舒适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使主驾驶和驾驶座乘员坐姿舒适,驾驶座一般都配置有调整机构,用来调整座椅的前后距离、倾角和上下高度,调整机构包括驾驶座滑轨、手柄和锁止机构等,一般的滑轨整体结构大,不易安装,也不易拆卸,占用空间大,支撑强度低,具有安全隐患,因此设计一种拆分式驾驶座滑轨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拆分式驾驶座滑轨,实现了驾驶座滑轨可以平稳的滑动,安装和拆卸操作简单,占用空间小,稳定性好,降低了安全隐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拆分式驾驶座滑轨,包括上滑板组件和与所述上滑板组件下端连接的下滑板组件;所述上滑板组件包括连接板一、与所述连接板一下端连接的内轨一、与所述内轨一侧面连接的内轨二和与所述内轨二中段连接的扣板,所述扣板上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上连接有手柄支架,所述手柄支架与所述内轨二的后端连接,所述内轨二与所述内轨一设置为对称式外沟槽状结构;所述下滑板组件包括地脚板、与所述地脚板上端连接的地脚板支架、与所述地脚板支架上端连接的外轨和与所述外轨后端连接的连接板四,所述外轨设置为内沟槽状结构,与所述内轨一和所述内轨二相对应。优选的,所述外轨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所述扣板的扣板支撑支架,所述扣板支撑支架固定在车身上。优选的,所述地脚板和所述地脚板支架通过地脚轴连接。优选的,所述内轨二与所述外轨、所述外轨与所述内轨一上均设置有相对应的卡孔,所述内轨二上设置有扣板支架,所述扣板支架与所述扣板转动连接,所述扣板穿过所述卡孔与所述外轨连接,所述内轨二的下端设置有滚珠支架,所述滚珠支架的下端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的下端与所述外轨连接。优选的,所述扣板的前端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与所述手柄杆穿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一上设置有两个爪状翻边。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拆分式驾驶座滑轨,实现了驾驶座滑轨可以平稳的滑动,安装和拆卸操作简单,占用空间小,稳定性好,降低了安全隐患。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拆分式驾驶座滑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拆分式驾驶座滑轨实施例的俯视图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拆分式驾驶座滑轨上的上滑板组件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拆分式驾驶座滑轨上的下滑板组件示意图;其中1:上滑板组件;101:连接板一;102:内轨二;103:内轨三;104:扣板;105:手柄支架;106:手柄;1061:手柄杆;1062:保护套;107:扣板支架;108:扭簧;109:滚珠支架;110:滚珠;2:下滑板组件;201:地脚板;202:地脚板支架;203:外轨;204:连接板四;205:扣板支撑支架;206:地脚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实施例图1、图2、图3提供的一种拆分式驾驶座滑轨,包括上滑板组件1和与上滑板组件1下端连接的下滑板组件2。上滑板组件1包括连接板一101、与连接板一101下端连接的内轨一102、与内轨一102侧面连接的内轨二103和与内轨二103中段连接的扣板104,扣板104上连接有手柄106,手柄106上连接有手柄支架105,手柄支架105与内轨二103的后端连接,内轨二103与内轨一102设置为对称式外沟槽状结构,连接板一101上设置有两个爪状翻边,此结构为了固定安全带卷收器,手柄106包括手柄杆1061和套设在手柄杆1061端部的保护套1062,手柄杆1061设置为L型结构,手柄杆1061通过手柄支架105与内轨二103转动穿接,扣板104的前端设置有扭簧108,扭簧108与手柄杆1061穿接,增加扭簧108结构产生的弹性阻力可以使滑轨稳定滑动,内轨二103上设置有扣板支架107,扣板支架107与扣板104转动连接,内轨二103与外轨203、外轨203与内轨一102上均设置有相对应的卡孔,所述扣板104穿过所述卡孔与外轨203连接,内轨二103的下端设置有滚珠支架109,滚珠支架109的下端连接有滚珠110,滚珠110的下端与外轨203连接,滚珠110助力滑轨滑动。下滑板组件2包括地脚板201、与地脚板201上端连接的地脚板支架202、与地脚板支架202上端连接的外轨203和与外轨203后端连接的连接板四204,外轨203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扣板107的扣板支撑支架205,扣板支撑支架205固定在车身上。地脚板201和地脚板支架202通过地脚轴206连接,外轨203设置为内沟槽状结构,与内轨一102和内轨二103相对应,极大的减少了空间的占用。本实例中通过设置内轨一、内轨二和外轨分体式滑轨,降低了安装和拆卸的难度,增加了滑轨的支撑强度。当需要前后移动座椅时,转动手柄杆,手柄杆使扣板卡孔,内轨一和内轨二在外力及滚珠的助力下滑动,内轨二拉动扭簧使其产生弹性阻力,此阻力使内轨一和内轨二在外轨上前后稳定滑动,当滑动到合适位置后转动手柄杆,使扣板扣在卡孔上即可。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拆分式驾驶座滑轨,实现了驾驶座滑轨可以平稳的滑动,安装和拆卸操作简单,占用空间小,稳定性好,降低了安全隐患。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拆分式驾驶座滑轨,其特征在于:/n包括上滑板组件和与所述上滑板组件下端连接的下滑板组件;/n所述上滑板组件包括连接板一、与所述连接板一下端连接的内轨一、与所述内轨一侧面连接的内轨二和与所述内轨二中段连接的扣板,所述扣板上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上连接有手柄支架,所述手柄支架与所述内轨二的后端连接,所述内轨二与所述内轨一设置为对称式外沟槽状结构;/n所述下滑板组件包括地脚板、与所述地脚板上端连接的地脚板支架、与所述地脚板支架上端连接的外轨和与所述外轨后端连接的连接板四,所述外轨设置为内沟槽状结构,与所述内轨一和所述内轨二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拆分式驾驶座滑轨,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滑板组件和与所述上滑板组件下端连接的下滑板组件;
所述上滑板组件包括连接板一、与所述连接板一下端连接的内轨一、与所述内轨一侧面连接的内轨二和与所述内轨二中段连接的扣板,所述扣板上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上连接有手柄支架,所述手柄支架与所述内轨二的后端连接,所述内轨二与所述内轨一设置为对称式外沟槽状结构;
所述下滑板组件包括地脚板、与所述地脚板上端连接的地脚板支架、与所述地脚板支架上端连接的外轨和与所述外轨后端连接的连接板四,所述外轨设置为内沟槽状结构,与所述内轨一和所述内轨二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拆分式驾驶座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轨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所述扣板的扣板支撑支架,所述扣板支撑支架固定在车身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拆分式驾驶座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脚板和所述地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波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中昊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