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端复合滤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614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端复合滤带,包括过滤层和至少一个支撑层,过滤层与支撑层重叠排列,且过滤层用于面向污水,支撑层上设有多个连通孔,过滤层上设有多个过滤孔,连通孔孔径不小于过滤孔孔径,支撑层的长度与过滤层的长度相同,且支撑层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过滤层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连接形成两个复合端,两个复合端连接将支撑层和过滤层形成环形,支撑层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伸出过滤层,且过滤层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固定在支撑层上,支撑层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装置,用于与固液分离设备内部传动机构中的限位柱连接,该无端复合滤带能够提高固液分离的处理效果,同时避免在运行过程中跑偏,减少维护工作量,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端复合滤带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是涉及一种无端复合滤带。
技术介绍
本申请人在2016年9月26日专利技术并公开了一种泥渣砂快速分离、浓缩、脱水及干化一体化装置(专利号ZL201610852343.X),用于将混合液体中的杂质分离出来,主要过滤介质为覆在液体杂质浓缩机构进液渠底部的滤带。该种滤带为单层高分子编织滤带,当提高滤带过滤精度后,发现单层滤布磨损严重,导致使用寿命降低。另外,在设备快速运行过程中,发现滤布存在跑偏问题,从而导致滤布折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端复合滤带,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固液分离的处理效果,同时避免无端复合滤带在运行过程中跑偏,减少维护工作量,延长滤带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端复合滤带,包括过滤层和至少一个支撑层,所述过滤层与所述支撑层重叠排列,且所述过滤层用于面向污水设置,所述支撑层上设有多个连通孔,所述过滤层上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连通孔的孔径不小于所述过滤孔的孔径,所述支撑层的长度与所述过滤层的长度相同,且所述支撑层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过滤层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固定连接形成两个复合端,两个所述复合端连接将所述支撑层和所述过滤层形成环形,所述支撑层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过滤层,且所述过滤层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固定在所述支撑层上,所述支撑层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用于与固液分离设备内部传动机构中的限位柱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撑层的两长边边缘分别被弹性塑料包裹,所述弹性塑料用于对支撑层的边缘进行加固。优选地,所述限位装置为直接在所述弹性塑料上穿孔形成,且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多个限位孔,多个所述限位孔沿所述支撑层的长边均匀排列,且所述限位孔排列方向与所述支撑层的长边平行,所述限位孔用于套在固液分离设备内部传动机构中的限位柱上。优选地,每个所述限位孔的内壁分别固定设有一个金属保护环,所述金属保护环用于防止所述弹性塑料被撕裂。优选地,同一侧的相邻所述限位孔之间的间距为10cm-50cm。优选地,所述支撑层为粗树脂纤维丝线编织形成,且粗树脂纤维丝线的直径为0.5mm-2mm。优选地,所述连通孔的横截面为正方形,且所述连通孔的对角线长度为0.1mm-1mm。优选地,所述过滤层为细树脂纤维丝线编织形成,细树脂纤维丝线的直径为0.01mm-0.5mm。优选地,所述过滤孔的孔径为0.005mm-0.05mm。优选地,所述支撑层长边与所述过滤层长边之间、所述支撑层短边和所述过滤层短边之间分别采用热熔固定。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无端复合滤带,包括过滤层和至少一个支撑层,过滤层用于对污水进行过滤,完成固液分离,支撑层用作该无端复合滤带的骨架支撑,且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支撑层层数进行改变,从而增强整体的强度,提高无端复合滤带的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过滤层与支撑层重叠排列,且过滤层用于面向污水设置,即污水在进行过滤时,从该无端复合滤带的上方流下,依次经过过滤层和支撑层,完成过滤,支撑层上设有多个连通孔,过滤层上设有多个过滤孔,连通孔的孔径不小于过滤孔的孔径,保证支撑层不会影响过滤层的过滤效果,支撑层的长度与过滤层的长度相同,且支撑层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过滤层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固定连接形成两个复合端,两个复合端连接将支撑层和过滤层形成环形,实现无端连接,保证无端复合滤带形成环形结构,可在固液分离设备中快速旋转,提高过滤效率,支撑层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伸出过滤层,且过滤层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固定在支撑层上,支撑层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用于与固液分离设备内部传动机构中的限位柱连接,从而在无端复合滤带两侧形成足够张力,并实现无端复合滤带的定位,防止无端复合滤带在快速运转过程中跑偏,减少设备运行维护量,提高运行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实施例一提供的无端复合滤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二提供的无端复合滤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过滤层,11-过滤孔,2-支撑层,21-连通孔,3-弹性塑料,4-限位孔,5-金属保护环,6-钢扣拉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端复合滤带,以解决现有滤带运行过程中容易跑偏,维护工作量大,且固液分离的处理效果差的技术问题。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端复合滤带,包括过滤层1和至少一个支撑层2,过滤层1用于对污水进行过滤,完成固液分离,支撑层2用作该无端复合滤带的骨架支撑,且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支撑层2层数进行改变,从而增强整体的强度,提高无端复合滤带的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过滤层1与支撑层2重叠排列,且过滤层1用于面向污水设置,即污水在进行过滤时,从该无端复合滤带的上方流下,依次经过过滤层1和支撑层2,完成过滤,支撑层2上设有多个连通孔21,过滤层1上设有多个过滤孔11,连通孔21的孔径不小于过滤孔11的孔径,保证支撑层2不会影响过滤层1的过滤效果,支撑层2的长度与过滤层1的长度相同,且支撑层2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过滤层1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固定连接形成两个复合端,两个复合端连接将支撑层2和过滤层1形成环形,实现无端连接,保证无端复合滤带形成环形结构,可在固液分离设备中快速旋转,提高过滤效率,支撑层2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伸出过滤层1,且过滤层1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固定在支撑层2上,支撑层2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用于与固液分离设备内部传动机构中的限位柱连接,从而在无端复合滤带两侧形成足够张力,并实现无端复合滤带的定位,防止无端复合滤带在快速运转过程中跑偏,减少设备运行维护量,提高运行稳定性。具体地,支撑层2的两长边边缘分别被弹性塑料3包裹,弹性塑料3用于对支撑层2的边缘进行加固,提高整体强度,延长使用寿命。限位装置为直接在弹性塑料3上穿孔形成,优选为机械穿孔,且限位装置包括多个限位孔4,多个限位孔4沿支撑层2的长边均匀排列,从而保证弹性塑料3均匀受力,且限位孔4排列方向与支撑层2的长边平行,限位孔4用于套在固液分离设备内部传动机构中的限位柱上,对该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端复合滤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层和至少一个支撑层,所述过滤层与所述支撑层重叠排列,且所述过滤层用于面向污水设置,所述支撑层上设有多个连通孔,所述过滤层上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连通孔的孔径不小于所述过滤孔的孔径,所述支撑层的长度与所述过滤层的长度相同,且所述支撑层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过滤层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固定连接形成两个复合端,两个所述复合端连接将所述支撑层和所述过滤层形成环形,所述支撑层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过滤层,且所述过滤层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固定在所述支撑层上,所述支撑层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用于与固液分离设备内部传动机构中的限位柱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端复合滤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层和至少一个支撑层,所述过滤层与所述支撑层重叠排列,且所述过滤层用于面向污水设置,所述支撑层上设有多个连通孔,所述过滤层上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连通孔的孔径不小于所述过滤孔的孔径,所述支撑层的长度与所述过滤层的长度相同,且所述支撑层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过滤层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固定连接形成两个复合端,两个所述复合端连接将所述支撑层和所述过滤层形成环形,所述支撑层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过滤层,且所述过滤层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固定在所述支撑层上,所述支撑层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用于与固液分离设备内部传动机构中的限位柱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端复合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的两长边边缘分别被弹性塑料包裹,所述弹性塑料用于对支撑层的边缘进行加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端复合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为直接在所述弹性塑料上穿孔形成,且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多个限位孔,多个所述限位孔沿所述支撑层的长边均匀排列,且所述限位孔排列方向与所述支撑层的长边平行,所述限位孔用于套在固液分离设备内部传动机构中的限位柱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海涛罗涛
申请(专利权)人:尚川北京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