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净风功能的窗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608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3
一种具有净风功能的窗帘,包括:入气管,窗帘环,窗帘扣,窗帘杆,窗帘本体,窗帘表面,窗帘过滤层,窗帘内气管网,窗帘气管层,过滤结构,滤网,活性炭粉末,粗粒活性炭,纳净石,茶叶末,输气管,窗帘杆座,入气管外接供气设备,可通氧气、水蒸气等,入气管连接嵌入窗帘杆座的输气管,窗帘本体表面窗帘表面、窗帘过滤层、窗帘气管层均为均匀分布的孔洞,孔洞都相互连通,窗帘内气管网结构为上下前后相通组合的结构,窗帘内气管网为橡胶材质,过滤结构塞于窗帘过滤层的孔洞中过滤结构为滤网两层夹住均匀铺撒的茶叶末、纳净石、粗粒活性炭和活性炭粉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净化空气的窗帘装置,一种具有净风功能的窗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净风功能的窗帘
本技术涉及窗帘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净风功能的窗帘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窗帘,有多种不同的款式,也有不同的材质制作,一般只具有传统的遮光和保护隐私的作用,没有其他附加价值。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尤其是新装修不久的房子,装修产生很多微量有毒气体,比如氨气、甲醛、苯类等,影响人们的健康;另外,对于居住在南方的人们来说,每年都会有几个月是南风天气,室内到处都是湿气较重,也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对于这些影响人们健康的空气情况,现有的窗帘是不具备处理的功能。因此,基于上述现有的窗帘的缺陷,需要对现有的窗帘进行改进。基于上述描述,并检索一件申请号为:CN201520152301.6的技术专利其关于一种道路分流临时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布1上活动固定有多个净化管2,净化管内装有活性炭。具体的,其中,净化管2采用塑胶管4,塑胶管4可以采用透明管体,塑胶管4的两端通过塑胶塞5堵住,塑胶管4内装有活性炭,塑胶管4上具有多个孔6,空气通过孔6与活性炭接触,空气中的氨气、甲醛、苯类等有毒物质会吸附于活性炭上,从而达到对空气过滤净化的作用,另外,在南风天气时,活性炭也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水分,使室内的空气保持干燥,保持空气的净化。进一步的,窗帘布1上缝有多个松紧带3,净化管2套设于松紧带3内,一方面,净化管2通过松紧带3固定,另一方面,净化管2可以方便地从窗帘上取下,将净化管2保存起来,或者对净化管2内的活性炭进行更换。更进一步的,净化管2平行于窗帘布1的折叠方向,方便窗帘布1的收合折叠。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较佳。当然,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限制本技术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经过检索分析后,现有的窗帘装置,无法很好的完成净化空气的需求,因此,需要在现有的窗帘装置基础上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种具有净风功能的窗帘。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问题综上所述,提供一种具有净风功能的窗帘,通过结构与功能性解决无法很好完成净化空气需求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具有净风功能的窗帘,具体包括:入气管、窗帘环、窗帘扣、窗帘杆、窗帘本体、窗帘表面、窗帘过滤层、窗帘内气管网、窗帘气管层、过滤结构、滤网、活性炭粉末、粗粒活性炭、纳净石、茶叶末、输气管、窗帘杆座,所述窗帘由两个窗帘杆座固定窗帘杆,窗帘杆上套着若干窗帘环串起过窗帘扣,窗帘扣扣住窗帘本体,窗帘本体上下都由窗帘环和窗帘扣展开,入气管连接窗帘杆座,窗帘杆座内嵌输气管,输气管接通窗帘本体内窗帘内气管网,窗帘本体由窗帘表面夹窗帘过滤层,窗帘过滤层夹窗帘气管层,过滤结构内嵌于窗帘过滤层,过滤结构由两个滤网夹活性炭粉末、粗粒活性炭、纳净石、茶叶末。进一步的,所述入气管外接供气设备,可通氧气、水蒸气等,入气管连接嵌入窗帘杆座的输气管。进一步的,所述窗帘本体表面窗帘表面、窗帘过滤层、窗帘气管层均为均匀分布的孔洞,孔洞都相互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窗帘内气管网结构为上下前后相通组合的结构,窗帘内气管网为橡胶材质。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结构塞于窗帘过滤层的孔洞中。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结构为滤网两层夹住均匀铺撒的茶叶末、纳净石、粗粒活性炭和活性炭粉末。(三)有益效果提供一种具有净风功能的窗帘,改进了常见现有的窗帘装置,存在无法很好净化空气的情况。使用窗帘时,将窗帘本体拉动,完整覆盖窗户,将入气管接入供气设备,比如氧气。外界风吹入,首先经过窗帘表面的表面上孔洞,外界空气会经过过滤结构过滤第一次,然后经过窗帘过滤层孔到窗帘内气管网,再次经过窗帘过滤层孔洞内过滤结构,经过两次过滤结构内的活性炭、纳净石和茶叶末过滤,能够高强度净化空气,同时,窗帘内气管网内的氧气有助于提高室内含氧量,如果接入的是水蒸气,则能够提高室内湿度,避免静电。附图说明图1是窗帘本体结构图。图2是窗帘截面图。图3是过滤结构截面图。在图1至图3,部件名称或线条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入气管-1,窗帘环-2,窗帘扣-3,窗帘杆-4,窗帘本体-5,窗帘表面-501,窗帘过滤层-502,窗帘内气管网-503,窗帘气管层-504,过滤结构-6,滤网-601,活性炭粉末-602,粗粒活性炭-603,纳净石-604,茶叶末-605,输气管-7,窗帘杆座-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但不能用来限制的范围。在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考图1至图3中:一种具有净风功能的窗帘,包括:入气管1、窗帘环2、窗帘扣3、窗帘杆4、窗帘本体5、窗帘表面501、窗帘过滤层502、窗帘内气管网503、窗帘气管层504、过滤结构6、滤网601、活性炭粉末602、粗粒活性炭603、纳净石604、茶叶末605、输气管7,窗帘杆座8,窗帘由两个窗帘杆座8固定窗帘杆4,窗帘杆4上套着若干窗帘环2串起过窗帘扣3,窗帘扣3扣住窗帘本体5,窗帘本体5上下都由窗帘环2和窗帘扣3展开,入气管1连接窗帘杆座8,窗帘杆座8内嵌输气管7,输气管7接通窗帘本体5内窗帘内气管网503,窗帘本体5由窗帘表面501夹窗帘过滤层502,窗帘过滤层502夹窗帘气管层504,过滤结构6内嵌于窗帘过滤层502,过滤结构6由两个滤网601夹活性炭粉末602、粗粒活性炭603、纳净石604、茶叶末605。其中,入气管1外接供气设备,可通氧气、水蒸气等,入气管1连接嵌入窗帘杆座8的输气管7。提供多种输气的选项,通入氧气可以提高室内含氧量,水蒸气可以提高室内湿度,同时,输入气体也可以提高气体净化的效率。其中,窗帘本体5表面窗帘表面501、窗帘过滤层502、窗帘气管层504均为均匀分布的孔洞,孔洞都相互连通,窗帘内气管网503结构为上下前后相通组合的结构,窗帘内气管网503为橡胶材质。空气经过以上结构与输入的气体混合交流,可以让空气更久的留在窗帘内进行净化。其中,过滤结构6为滤网601两层夹住均匀铺撒的茶叶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净风功能的窗帘,包括:入气管(1)、窗帘环(2)、窗帘扣(3)、窗帘杆(4)、窗帘本体(5)、窗帘表面(501)、窗帘过滤层(502)、窗帘内气管网(503)、窗帘气管层(504)、过滤结构(6)、滤网(601)、活性炭粉末(602)、粗粒活性炭(603)、纳净石(604)、茶叶末(605)、输气管(7)、窗帘杆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由两个窗帘杆座(8)固定窗帘杆(4),窗帘杆(4)上套着若干窗帘环(2)串起过窗帘扣(3),窗帘扣(3)扣住窗帘本体(5),窗帘本体(5)上下都由窗帘环(2)和窗帘扣(3)展开,入气管(1)连接窗帘杆座(8),窗帘杆座(8)内嵌输气管(7),输气管(7)接通窗帘本体(5)内窗帘内气管网(503),窗帘本体(5)由窗帘表面(501)夹窗帘过滤层(502),窗帘过滤层(502)夹窗帘气管层(504),过滤结构(6)内嵌于窗帘过滤层(502),过滤结构(6)由两个滤网(601)夹活性炭粉末(602)、粗粒活性炭(603)、纳净石(604)、茶叶末(60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净风功能的窗帘,包括:入气管(1)、窗帘环(2)、窗帘扣(3)、窗帘杆(4)、窗帘本体(5)、窗帘表面(501)、窗帘过滤层(502)、窗帘内气管网(503)、窗帘气管层(504)、过滤结构(6)、滤网(601)、活性炭粉末(602)、粗粒活性炭(603)、纳净石(604)、茶叶末(605)、输气管(7)、窗帘杆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由两个窗帘杆座(8)固定窗帘杆(4),窗帘杆(4)上套着若干窗帘环(2)串起过窗帘扣(3),窗帘扣(3)扣住窗帘本体(5),窗帘本体(5)上下都由窗帘环(2)和窗帘扣(3)展开,入气管(1)连接窗帘杆座(8),窗帘杆座(8)内嵌输气管(7),输气管(7)接通窗帘本体(5)内窗帘内气管网(503),窗帘本体(5)由窗帘表面(501)夹窗帘过滤层(502),窗帘过滤层(502)夹窗帘气管层(504),过滤结构(6)内嵌于窗帘过滤层(502),过滤结构(6)由两个滤网(601)夹活性炭粉末(602)、粗粒活性炭(603)、纳净石(604)、茶叶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莉先
申请(专利权)人:鑫国发北京国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