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公路雨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2346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雨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排水沟、初期雨污水处理装置和后期雨污水处理装置,排水沟与初期雨污水处理装置连通以实现对排水沟收集的初期雨污水进行隔油沉降处理;或,排水沟与后期雨污水处理装置连通以实现对排水沟收集的后期雨污水进行生物降解;其中,经初期雨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雨污水再次进入后期雨污水处理装置进行二次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前期雨污水和后期雨污水分开处理,通过初期雨污水处理装置进行隔油沉降处理以降低污染物浓度,后期雨污水中浓度交底直接和经初期雨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雨污水一同进入后期雨污水处理装置内进行生物降解即可,通过两套独立的处理装置将雨污水分流,降低了污水处理装置的运行负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公路雨污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公路雨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穿越农田、水源保护区、自然水体等。而高速公路交通运输过程产生的道路扬尘、运输抛撒物、油污等,其含有大量碳氢化合物、重金属及燃料添加剂,COD、BOD等浓度在很多地区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限值,若不及时收集处理,长期以往对土壤以及自然水体具有严重的污染性。公路路面径流污染是一种重要的非点源污染,沿公路线性延伸,与生活污水不同,其污染较为分散,污水不能进行全段集中处理。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关部门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及收费站建设雨水处理站,包括滞留池、氧化塘等对雨水径流污染进行控制,但是该种方法存在以下缺陷:由于高速公路污水的主要污染源来自于高速公路的路面集聚的油污、抛撒物、沙粒以及轮胎粉末,经高速公路冲刷后的前期雨污水中污染物浓度较高,而后期雨污水中污染物浓度低,现有技术直接将收集的于雨污水经由一个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会造成污水处理系统的负荷高,特别是在暴雨天气,雨水量大,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可能无法及时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公路雨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前期雨污水与后期雨污水经由同一个污水处理系统处理造成的污水处理系统负荷大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高速公路雨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排水沟、初期雨污水处理装置和后期雨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排水沟设置于所述高速公路的两侧用于收集所述高速公路路面上的雨污水,所述排水沟与所述初期雨污水处理装置连通以实现对所述排水沟收集的初期雨污水进行隔油沉降处理;或,所述排水沟与后期雨污水处理装置连通以实现对所述排水沟收集的后期雨污水进行生物降解;其中,经所述初期雨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雨污水再次进入所述后期雨污水处理装置进行二次处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水沟包括设置于所述高速公路侧边的沟槽体以及盖合在所述沟槽体上方的沟盖,所述沟槽体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接有两个均独立独立阀门的支管,两个所述支管一一对应的与所述初期雨污水处理装置以及所述后期雨污水处装置的进口连通,所述沟盖的上表面高于所述高速公路的路面,且所述沟盖的侧面开设有供所述高速公路上的雨污水流入的漏水口,所述沟盖的上表面倾斜设置,且所述沟盖的最低点远离所述高速公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初期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高速公路护坡隔离带内的初沉池和处理池,所述排水沟、所述初沉池以及所述处理池顺次连通,来自所述排水沟的初期雨污水通过支管运送至初沉池内完成初期沉淀后被排送至处理池内部,所述处理池的内壁盘旋设置有多圈螺旋管道,所述螺旋管道的最低点设置有与所述初沉池出口相连通的雨污水进口,所述螺旋管道的最高点设置有与所述处理池内部相连通的油水出口,向下相邻的两圈所述螺旋管道之间通过竖直的落料管连接,所述处理池的内部位于所述油水出口的下方设置有油水浓缩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初沉池的出口不低于所述处理池内螺旋管道的油水出口,所述初沉池的出口向下连接有竖直管,所述竖直管的出口与所述螺旋管道的雨污水进口之间通过U型弯管连接,所述U型弯管的最低点开设有沉降物释放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油水浓缩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油水出口下方的间歇式转盘,所述间歇式转盘上以所述间歇式转盘的圆心为中心环形阵列有若干个槽口,每一个所述槽口内均安装有一个分水管,所述分水管的底部通过电磁阀控制开合,位于所述间歇式转盘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定量截取所述分水管内下层液体的分液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分液结构包括水平架设与所述处理池内壁上的两个平行的滚筒,其中一个滚筒连接有动力源,每一个所述滚筒的两侧均设置有齿轮,两个所述滚筒位于同一侧的两个齿轮之间互相啮合,两个所述滚筒之间留设有间隙且所述间隙位于其中一个分水管的正下方,所述滚筒的外壁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挡油板,通过两个所述滚筒共同转动以实现两个所述挡油板进行往复的接触与分离运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处理池的内部设置有接水管,所述接水管的上端开口位于两个所述滚筒的正下方用于承接经所述挡油板截取的下层液体,所述接水管的下端向下延伸至所述处理池的外部并与所述后期雨污水处理装置的进口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后期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高速公路护坡上的多级曝气台阶以及设置于所述多级曝气台阶下方的人工湿地反应池,所述多级曝气台阶的最上层台阶面位于其中一个支管的正下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多级曝气台阶由若干级高低不一的单元台阶依次连接组成,每一级所述单元台阶的台阶面靠近所述高速公路的一侧开设有接水槽,所述接水槽向所述单元台阶的两端延伸,且所述接水槽两端的底面高于所述接水槽中间的底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位于所述多级曝气台阶的两侧设置有挡水墙,所述单元台阶面上位于所述接水槽的两侧开设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沿所述多级曝气台阶的延伸方向布设,且所述引流槽的一端与所述接水槽相连通。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前期雨污水和后期雨污水分开处理,前期雨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油污以及沉降物,通过初期雨污水处理装置进行隔油沉降处理以降低污染物浓度,后期雨污水中浓度交底直接和经初期雨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雨污水一同进入后期雨污水处理装置内进行生物降解即可,通过两套独立的处理装置将雨污水分流,降低了污水处理装置的运行负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前期雨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处理池内壁的正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分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10-排水沟;20-初期雨污水处理装置;30-后期雨污水处理装置;40-高速公路;11-沟槽体;12-沟盖;13-支管;21-初沉池;22-处理池;23-油水浓缩机构;31-多级曝气台阶;32-人工湿地反应池;211-竖直管;212-U型弯管;231-沉降物释放口;221-螺旋管道;222-落料管;231-间歇式转盘;232-接水管;233-分水管;234-滚筒;235-齿轮;236-挡油板;311-单元台阶;312-接水槽;313-挡水墙;314-引流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公路雨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排水沟(10)、初期雨污水处理装置(20)和后期雨污水处理装置(30),所述排水沟(10)设置于所述高速公路(40)的两侧用于收集所述高速公路(40)路面上的雨污水,其特征在于,/n所述排水沟(10)与所述初期雨污水处理装置(20)连通以实现对所述排水沟(10)收集的初期雨污水进行隔油沉降处理;/n或,所述排水沟(10)与后期雨污水处理装置(30)连通以实现对所述排水沟(10)收集的后期雨污水进行生物降解;/n其中,经所述初期雨水处理装置(20)处理后的雨污水再次进入所述后期雨污水处理装置(30)进行二次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公路雨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排水沟(10)、初期雨污水处理装置(20)和后期雨污水处理装置(30),所述排水沟(10)设置于所述高速公路(40)的两侧用于收集所述高速公路(40)路面上的雨污水,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沟(10)与所述初期雨污水处理装置(20)连通以实现对所述排水沟(10)收集的初期雨污水进行隔油沉降处理;
或,所述排水沟(10)与后期雨污水处理装置(30)连通以实现对所述排水沟(10)收集的后期雨污水进行生物降解;
其中,经所述初期雨水处理装置(20)处理后的雨污水再次进入所述后期雨污水处理装置(30)进行二次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10)包括设置于所述高速公路(40)侧边的沟槽体(11)以及盖合在所述沟槽体(11)上方的沟盖(12),所述沟槽体(11)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接有两个均独立独立阀门的支管(13),两个所述支管(13)一一对应的与所述初期雨污水处理装置(20)以及所述后期雨污水处(30)装置的进口连通,所述沟盖(12)的上表面高于所述高速公路(40)的路面,且所述沟盖(12)的侧面开设有供所述高速公路(40)上的雨污水流入的漏水口,所述沟盖(12)的上表面倾斜设置,且所述沟盖(12)的最低点远离所述高速公路(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期雨污水处理装置(20)包括设置于所述高速公路(40)护坡隔离带内的初沉池(21)和处理池(22),所述排水沟(10)、所述初沉池(21)以及所述处理池(22)顺次连通,来自所述排水沟(10)的初期雨污水通过支管(13)运送至初沉池(21)内完成初期沉淀后被排送至处理池(22)内部,所述处理池(22)的内壁盘旋设置有多圈螺旋管道(221),所述螺旋管道(221)的最低点设置有与所述初沉池(21)出口相连通的雨污水进口,所述螺旋管道(221)的最高点设置有与所述处理池(22)内部相连通的油水出口,向下相邻的两圈所述螺旋管道(221)之间通过竖直的落料管(222)连接,所述处理池(22)的内部位于所述油水出口的下方设置有油水浓缩机构(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沉池(21)的出口不低于所述处理池(22)内螺旋管道(221)的油水出口,所述初沉池(21)的出口向下连接有竖直管(211),所述竖直管(211)的出口与所述螺旋管道(221)的雨污水进口之间通过U型弯管(212)连接,所述U型弯管(212)的最低点开设有沉降物释放口(213)。


5.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瑛吴沂梅王栋王长华张卫东仝有荣齐岩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