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涵洞施工用钢筋除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2305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涵洞施工用钢筋除锈装置,包括外刷体、内刷体和除锈毛刷,所述外刷体、内刷体均为弧形,所述外刷体内部设有内刷体槽,所述内刷体槽贯通所述外刷体内部,所述内刷体可放置到所述内刷体槽内且所述内刷体可在所述内刷体槽进行滑动,所述内刷体可完全容纳在所述内刷体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可以在使用的时候将外刷体和内刷体合围成一个圆腔,并使得待除锈钢筋置身于该圆腔内,利用除锈毛刷对待除锈钢筋锈进行清理,同时在不使用的时候还可以将内刷体收置在外刷体内节省存放空间,该钢筋除锈装置设计合理,使用安全,除锈效果较好,收置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涵洞施工用钢筋除锈装置
本技术涉及涵洞施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公路涵洞施工用钢筋除锈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施工中,存放于施工现场的钢筋原材因较长时间与大气接触,不可避免会产生表面锈蚀。钢筋锈蚀会导致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结合强度下降,使得钢筋所受的拉力不能有效地传递给混凝土。同时锈蚀生成腐蚀产物在混凝土和钢筋之间积聚,其体积膨胀挤压会导致混凝土保护层开裂、起鼓、剥落,使钢筋与混凝土界面结合强度迅速下降,甚至完全丧失,不但影响结构物的正常使用,严重时甚至会使建筑物遭到完全破坏。钢筋锈蚀已成为导致混凝土结构建筑物耐久性不足,过早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表面出现片状老锈的钢筋必须经过除锈方可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公路涵洞施工用钢筋除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首先操作工人发现钢筋的出锈位置,旋出外刷体和内刷体之间均贯穿所述螺纹通孔和螺纹盲孔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二固定螺栓,将待除锈钢筋放置在外刷体内侧,此时将内刷体从外刷体的内刷体槽内抽拉出来,使得外刷体和内刷体合围成一个圆腔,并使得待除锈钢筋置身于该圆腔内,此时,可再次利用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二固定螺栓贯穿所述螺纹通孔和螺纹盲孔进行外刷体和内刷体之间固定,由于外刷体和内刷体合围成一个圆腔,并使得待除锈钢筋置身于该圆腔内,此时操作工人便可以操作把手反复的领本装置在待除锈钢筋上进行往复运动,利用除锈毛刷对待除锈钢筋锈进行清理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公路涵洞施工用钢筋除锈装置,还包括外刷体、内刷体和除锈毛刷,所述外刷体、内刷体均为弧形,所述外刷体内部设有内刷体槽,所述内刷体槽贯通所述外刷体内部,所述内刷体可放置到所述内刷体槽内且所述内刷体可在所述内刷体槽进行滑动,所述内刷体可完全容纳在所述内刷体槽内,所述外刷体两个端侧设有螺纹通孔,所述内刷体两个端侧设有螺纹盲孔,所述螺纹通孔和螺纹盲孔孔径和螺纹规格相同,所述外刷体和内刷体之间均可利用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二固定螺栓贯穿所述螺纹通孔和螺纹盲孔进行固定,所述外刷体和内刷体内侧均排布有除锈毛刷。进一步地,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为一个圆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二固定螺栓外侧均设有防滑螺纹。进一步地,所述内刷体可完全从所述内刷体槽内抽拉出来,此时,所述内刷体与所述外刷体合围成一个圆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以在使用的时候将外刷体和内刷体合围成一个圆腔,并使得待除锈钢筋置身于该圆腔内,此时操作工人便可以操作把手反复的领本装置在待除锈钢筋上进行往复运动,利用除锈毛刷对待除锈钢筋锈进行清理,同时在不使用的时候还可以将内刷体收置在外刷体内节省存放空间,该钢筋除锈装置设计合理,使用安全,除锈效果较好,收置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公路涵洞施工用钢筋除锈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公路涵洞施工用钢筋除锈装置的内刷体收置在内刷体槽时的状态图之一。图3为本技术一种公路涵洞施工用钢筋除锈装置的内刷体收置在内刷体槽时的状态图之二。图4为本技术一种公路涵洞施工用钢筋除锈装置的外刷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公路涵洞施工用钢筋除锈装置的内刷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把手;2、外刷体;3、内刷体;4、除锈毛刷;5、第一固定螺栓;6、第二固定螺栓;7、螺纹盲孔;8、螺纹通孔;9、防滑螺纹;10、内刷体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应当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示范性实施例应当仅被认为是描述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的目的,对每个示范性实施例中的特征或方面的描述应当通常被认为可用于其他示。范性实施例中类似的特征或方面。参考附图提供上述描述,以助于对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的全面理解。其包含各种特定的细节以助于该理解,但这些细节应当被视为仅是示范性的。相应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背离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做出变化和改进,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洁起见,可能省略对熟知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下文的描述和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术语和词语不限于书面的含义,而是仅由技术人使用以允许对本技术的清楚和一致的理解。相应地,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提供对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的下列描述,仅是为了解释的目的,而不是为了限制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技术。贯通本申请文件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词语“包括”和“含有”以及词语的变型,例如“包括有”和“包括”意味着“包含但不限于”,而不意在(且不会)排除其他部件、整体或步骤。如图1-5所示,一种公路涵洞施工用钢筋除锈装置,还包括外刷体2、内刷体3和除锈毛刷4,所述外刷体2、内刷体3均为弧形,所述外刷体2内部设有内刷体槽10,所述内刷体槽10贯通所述外刷体2内部,所述内刷体3可放置到所述内刷体槽10内且所述内刷体3可在所述内刷体槽10进行滑动,所述内刷体3可完全容纳在所述内刷体槽10内,所述外刷体2两个端侧设有螺纹通孔7,所述内刷体3两个端侧设有螺纹盲孔8,所述螺纹通孔7和螺纹盲孔8孔径和螺纹规格相同,所述外刷体2和内刷体3之间均可利用第一固定螺栓5和第二固定螺栓6贯穿所述螺纹通孔7和螺纹盲孔8进行固定,所述外刷体2和内刷体3内侧均排布有除锈毛刷4,还包括把手1,所述把手1为一个圆环,所述第一固定螺栓5和第二固定螺栓6外侧均设有防滑螺纹9,所述内刷体3可完全从所述内刷体槽10内抽拉出来,此时,所述内刷体3与所述外刷体2合围成一个圆腔。本技术一种公路涵洞施工用钢筋除锈装置。在涵洞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存放于施工现场的钢筋原材进行除锈,具体的利用本装置的操作位过程为;在非工作状态下,可以为所述内刷体3可完全容纳在所述内刷体槽10内。首先操作工人发现钢筋的出锈位置,旋出外刷体2和内刷体3之间均贯穿所述螺纹通孔7和螺纹盲孔8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螺栓5和第二固定螺栓6,将待除锈钢筋放置在外刷体2内侧,此时将内刷体3从外刷体2的内刷体槽10内抽拉出来,使得外刷体2和内刷体3合围成一个圆腔,并使得待除锈钢筋置身于该圆腔内,此时,可再次利用第一固定螺栓5和第二固定螺栓6贯穿所述螺纹通孔7和螺纹盲孔8进行外刷体2和内刷体3之间固定。由于外刷体2和内刷体3合围成一个圆腔,并使得待除锈钢筋置身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涵洞施工用钢筋除锈装置,包括外刷体(2)、内刷体(3)和除锈毛刷(4),所述外刷体(2)、内刷体(3)均为弧形,所述外刷体(2)内部设有内刷体槽(10),所述内刷体槽(10)贯通所述外刷体(2)内部,所述内刷体(3)可放置到所述内刷体槽(10)内且所述内刷体(3)可在所述内刷体槽(10)进行滑动,所述内刷体(3)可完全容纳在所述内刷体槽(10)内,所述外刷体(2)两个端侧设有螺纹通孔(7),所述内刷体(3)两个端侧设有螺纹盲孔(8),所述螺纹通孔(7)和螺纹盲孔(8)孔径和螺纹规格相同,所述外刷体(2)和内刷体(3)之间均可利用第一固定螺栓(5)和第二固定螺栓(6)贯穿所述螺纹通孔(7)和螺纹盲孔(8)进行固定,所述外刷体(2)和内刷体(3)内侧均排布有除锈毛刷(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涵洞施工用钢筋除锈装置,包括外刷体(2)、内刷体(3)和除锈毛刷(4),所述外刷体(2)、内刷体(3)均为弧形,所述外刷体(2)内部设有内刷体槽(10),所述内刷体槽(10)贯通所述外刷体(2)内部,所述内刷体(3)可放置到所述内刷体槽(10)内且所述内刷体(3)可在所述内刷体槽(10)进行滑动,所述内刷体(3)可完全容纳在所述内刷体槽(10)内,所述外刷体(2)两个端侧设有螺纹通孔(7),所述内刷体(3)两个端侧设有螺纹盲孔(8),所述螺纹通孔(7)和螺纹盲孔(8)孔径和螺纹规格相同,所述外刷体(2)和内刷体(3)之间均可利用第一固定螺栓(5)和第二固定螺栓(6)贯穿所述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绍宏杨梦林殷仁义朱卫刚陈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国创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