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吊运和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2256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吊运和翻转装置包括吊梁、销轴、抱环,吊梁底面安装固定于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接管段筒体顶面,吊梁上方设有销轴固定孔,销轴插入固定于销轴固定孔,起吊机构中第一吊钩钢丝绳连接销轴对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进行吊运;抱环由两个半筒形焊接件组成,两个半筒形焊接件开口侧相互贴合形成完整圆筒套装于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堆芯段筒体外周面,每个半筒形焊接件外周面设有吊耳轴,起吊机构中第二吊钩钢丝绳连接两个吊耳轴对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进行翻转,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在空中实现立式状态与卧式状态之间转换,起吊机构钢丝绳与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无接触,避免了对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吊运和翻转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专用起重装置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吊运和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为一端封闭的圆筒形结构,由接管段筒体、堆芯段筒体、下封头、进出口接管组焊而成。接管段筒体焊接于顶部,接管段筒体端面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螺纹孔,堆芯段筒体焊接于中部,椭圆封头的下封头焊接于底部。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在最终机加工及水压试验时,需要多次在立式状态与卧式状态之间转换。然而,由于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本身没有设置吊耳,现有技术中很难处理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吊运以及在立式状态与卧式状态之间的翻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吊运和翻转装置,包括吊梁、销轴、抱环,其中:所述吊梁底面安装固定于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接管段筒体顶面,所述吊梁上方设有销轴固定孔,所述销轴插入固定于所述销轴固定孔,所述销轴两端设有轴孔且所述销轴两端设有所述轴孔的部分伸出于所述销轴固定孔,起吊机构中第一吊钩钢丝绳连接销轴两端轴孔以对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进行吊运;所述抱环由两个半筒形焊接件组成,所述两个半筒形焊接件开口侧相互贴合形成完整圆筒套装于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堆芯段筒体外周面,所述两个半筒形焊接件形成的圆筒的内径等于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堆芯段筒体外径,所述每个半筒形焊接件外周面设有吊耳轴,起吊机构中第二吊钩钢丝绳连接所述两个半筒形焊接件的两个所述吊耳轴以对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进行翻转。优选地,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吊运和翻转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螺栓,所述反应堆压力筒体接管段筒体顶面和所述吊梁底面均开设有多个匹配于所述第一连接螺栓的螺纹孔,所述吊梁底面通所述第一连接螺栓与所述螺纹孔固定安装于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中接管段筒体顶面。优选地,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吊运和翻转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二连接螺栓,每个所述半筒形焊接件的开口处两端的外侧焊接有连接片,每个所述连接片上开设有多个匹配于所述第二连接螺栓的螺孔,所述第二连接螺栓插入所述螺孔将所述两个半筒形焊接件进行紧固以形成圆筒。优选地,在上述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吊运和翻转装置中,所述两个半筒形焊接件的两个所述吊耳轴沿所述两个半筒形焊接件形成的圆筒的中心轴线对称布置。优选地,在上述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吊运和翻转装置中,所述吊梁为四棱锥体焊接结构优选地,在上述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吊运和翻转装置中,所述销轴为圆柱体结构,承受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重量,在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翻转时,起吊机构中第一吊钩钢丝绳可在所述销轴两端轴孔内进行周向滑动。优选地,在上述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吊运和翻转装置中,所述吊耳轴为圆柱体结构,在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翻转时,起吊机构中第二钢丝绳可绕所述吊耳轴进行周向滑动。优选地,在上述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吊运和翻转装置中,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在吊运、翻转过程中不与地面接触,在空中实现立式状态与卧式状态之间转换,所述起吊机构中钢丝绳均与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没有接触。本专利技术的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吊运和翻转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在吊运、翻转过程中,不与地面接触,在空中实现立式状态与卧式状态之间转换,而且本专利技术采用专用的起吊机构,起吊机构中钢丝绳均与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没有接触,避免了对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损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吊运和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20-吊梁、21-销轴、22-第一连接螺栓、23-抱环、23.1-连接片、23.2-第二连接螺栓、24-吊耳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吊运和翻转装置包括吊梁20、销轴21、第一连接螺栓22、抱环23、连接片23.1、第二连接螺栓23.2和吊耳轴24。吊梁20为四棱椎体焊接结构,吊梁20底面固定安装于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10中接管段筒体顶面,吊梁20上方设置有销轴固定孔,销轴21插入固定于销轴固定孔,销轴21两端设有轴孔,并且销轴21具有轴孔的两端伸出销轴固定孔,起吊机构中第一吊钩钢丝绳连接销轴21两端轴孔以对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10进行吊运。抱环23由两个半筒形焊接件组成,两个半筒形焊接件开口侧相互贴合形成完整圆筒套装于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10中堆芯段筒体外周面,两个半筒形焊接件形成的圆筒的内径等于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10堆芯段筒体外径。作为两个半筒形焊接件的固定方式,例如为每个半筒形焊接件的开口处两端的外侧焊接有连接片23.1,每个连接片23.1上开设有多个匹配于第二连接螺栓23.2的螺孔,多个第二连接螺栓23.2插入螺孔对两个半筒形焊接件进行紧固。每个半筒形焊接件外周面设有一个吊耳轴24,两个半筒形焊接件的两个吊耳轴24沿两个半筒形焊接件形成圆筒的中心轴线对称布置,起吊机构中第二吊钩钢丝绳连接两个吊耳轴24以对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10进行翻转。优选地,反应堆压力筒体10接管段筒体顶面和吊梁20底面均开设有多个匹配于第一连接螺栓22的螺纹孔,吊梁20底面通第一连接螺栓22与上述螺纹孔固定安装于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10中接管段筒体顶面。优选地,销轴21为圆柱体结构,承受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重量,在反应堆压力容器翻转时,起吊机构中第一吊钩钢丝绳可在销轴21两端轴孔内进行周向滑动。优选地,吊耳轴24为圆柱体结构,在反应堆压力容器翻转时,起吊机构中第二钢丝绳可绕吊耳轴24进行周向滑动。优选地,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吊运和翻转过程中不与地面接触,在空中实现立式状态与卧式状态之间转换,起吊机构中钢丝绳均与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没有接触,避免了对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损伤。本专利技术的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吊运和翻转装置组装及使用方法为:先将吊梁20通过第一螺栓22安装固定于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10接管段筒体顶面,将销轴21插入吊梁20上方的销轴固定孔,再将两个半筒形焊接件开口侧贴合套置于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10堆芯段筒体外周面,将第二连接螺栓23.2插入两个半筒形焊接件开口处两端的外侧连接片23.1对两个半筒形焊接件进行紧固;当需要吊运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10时,将起吊机构中第一吊钩钢丝绳连接于销轴21两端轴孔,起吊机构中第一吊钩上移,带动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10吊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吊运和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吊运和翻转装置包括吊梁、销轴、抱环,其中:/n所述吊梁底面安装固定于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接管段筒体顶面,所述吊梁上方设有销轴固定孔,所述销轴插入固定于所述销轴固定孔,所述销轴两端设有轴孔且所述销轴两端设有所述轴孔的部分伸出于所述销轴固定孔,起吊机构中第一吊钩钢丝绳连接销轴两端轴孔以对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进行吊运;/n所述抱环由两个半筒形焊接件组成,所述两个半筒形焊接件开口侧相互贴合形成完整圆筒套装于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堆芯段筒体外周面,所述两个半筒形焊接件形成的圆筒的内径等于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堆芯段筒体外径,所述每个半筒形焊接件外周面设有吊耳轴,起吊机构中第二吊钩钢丝绳连接所述两个半筒形焊接件的两个所述吊耳轴以对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进行翻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吊运和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吊运和翻转装置包括吊梁、销轴、抱环,其中:
所述吊梁底面安装固定于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接管段筒体顶面,所述吊梁上方设有销轴固定孔,所述销轴插入固定于所述销轴固定孔,所述销轴两端设有轴孔且所述销轴两端设有所述轴孔的部分伸出于所述销轴固定孔,起吊机构中第一吊钩钢丝绳连接销轴两端轴孔以对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进行吊运;
所述抱环由两个半筒形焊接件组成,所述两个半筒形焊接件开口侧相互贴合形成完整圆筒套装于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堆芯段筒体外周面,所述两个半筒形焊接件形成的圆筒的内径等于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堆芯段筒体外径,所述每个半筒形焊接件外周面设有吊耳轴,起吊机构中第二吊钩钢丝绳连接所述两个半筒形焊接件的两个所述吊耳轴以对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进行翻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吊运和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宏亮陈志恢赵鹏翔平萍刘宏晋贾江宁张晓峻刘丽萍范力予吴跃刘泽锋张海龙薛晓燕王瑞军曾杰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