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2250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的施工方法,属一种钢结构电梯设施,所述方法采用立柱与横梁固定形成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所述立柱包括立柱本体,所述立柱本体外侧与内侧的横截面均呈L形,且所述立柱本体外侧与内侧的连接部的立面上,任意位置焊接有延伸段,通过所述延伸段在立柱本体上固定横梁;方法中采用的立柱为将立柱本体内侧面与外侧面均设计为L形,使得当横梁通过延伸段固定在立柱上时,立柱不再具有棱角位于钢结构井道的内部,从而不会影响电梯轿厢的尺寸及轿厢门的开门宽度,在同等尺寸的井道内可容纳更大尺寸的轿厢与更宽的开门宽度,且在保证立柱强度的前提下还可节约生产材料,有利于降低钢结构电梯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结构电梯设施,更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一种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旧城改造项目的不断普及,大量的老旧居民楼都需要加装电梯,这类电梯与在建筑物中预留的混凝土井道中的安装方式不同,一般需在建筑物旁另行加装钢结构电梯井独立承载电梯,使得这类电梯具有施工周期短,美观性好,且不会破坏原有建筑的结构等优点。前述钢结构电梯井需要使用立柱进行支撑,较为常规的一类钢结构电梯井是使用四根立柱,如图1所示的安装形成电梯井道;但由于这类立柱的横截面为矩形,因此会因立柱位于井道内部的棱角会限制了井道内部的空间,进而会影响到电梯轿厢的尺寸以及轿厢门的宽度,因此有必要针对此类电梯井的立柱结构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的施工方法,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同类钢结构电梯的立柱结构单一,且位于井道内部的棱角会影响电梯轿厢的尺寸以及开门的宽度等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的施工方法,所述方法采用立柱与横梁固定形成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所述立柱包括立柱本体,所述立柱本体外侧与内侧的横截面均呈L形,且所述立柱本体外侧与内侧的连接部的立面上,任意位置焊接有延伸段,通过所述延伸段在立柱本体上固定横梁;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将四根立柱通过横梁固定为一体,立柱与横梁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得到一节井道拼接单元,采用同样方式得到若干节井道拼接单元;步骤B、将若干节井道拼接单元运输至施工现场,将第一节井道拼接单元固定在指定区域并与建筑物固定,此时井道拼接单元的电梯门安装位朝向于建筑物所在的方向;步骤C、然后将第二节井道拼接单元吊装至第一节井道拼接单元顶部并完成固定,同时将第二节井道拼接单元与建筑物的相应位置固定;步骤D、重复步骤C,直至全部的井道拼接单元固定完毕。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立柱本体由横截面呈L形的第一型材,与横截面呈M形的第二型材焊接而成。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B与步骤C中,每节井道拼接单元均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井道拼接单元与建筑物之间通过钢结构平台固定连接,其中井道拼接单元与钢结构平台之间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固定,所述钢结构平台与建筑物之间采用种植化学螺栓连接固定。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E、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安装完毕后,对各节井道拼接单元的接头处,以及井道拼接单元与建筑物的连接处进行检查与紧固。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A中,立柱与横梁均分别进行表面喷涂后,再固定安装形成所述井道拼接单元。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立柱本体的横截面上,所述延伸段与立柱本体外侧或内侧相平行。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立柱本体外侧的横截面呈圆弧倒角。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延伸段与立柱本体外侧齐平,立柱本体的内侧设有L形固定板,所述L形固定板与所述延伸段分别通过螺栓与横梁连接固定为一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之一是:方法中采用的立柱为将立柱本体内侧面与外侧面均设计为L形,使得当横梁通过延伸段固定在立柱上时,立柱不再具有棱角位于钢结构井道的内部,从而不会影响电梯轿厢的尺寸及轿厢门的开门宽度,在同等尺寸的井道内可容纳更大尺寸的轿厢与更宽的开门宽度,且在保证立柱强度的前提下还可节约生产材料,有利于降低钢结构电梯的生产成本,同时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的施工方法步骤简单,适于在各类型的建筑物上安装在钢结构电梯井道,应用范围广阔。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结构的电梯井道结构示意图。图2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立柱本体、11为第一型材、12为第二型材、2为延伸段、3为横梁、4为L形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的施工方法,前述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即为钢结构电梯井道,该方法采用立柱与横梁固定形成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具体如图1所示。再结合图2所示,前述立柱包括一个立柱本体1,并且该立柱本体1外侧与内侧的横截面均呈L形,且在立柱本体1外侧与内侧的连接部的立面上,任意位置焊接有一个延伸段2,通过该延伸段2在立柱本体上固定横梁3;优选的是,前述延伸段2最好与立柱本体1外侧齐平,这样可方便的在立柱本体1的内侧设计一个L形固定板4,将L形固定板4与延伸段2分别通过高强度螺栓与横梁3连接固定为一体。如图3中所示出的,前述横梁3采用管材或者其他形状的型材制作而成,并且横梁3与延伸段2对应的设置加工有螺孔;同时在立柱本体1的横截面上,延伸段2与立柱本体1外侧或内侧相平行;或者直接如上述使延伸段2与立柱本体1外侧齐平。在了解了立柱与横梁的结构之后,现以四节井道拼接单元的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为例,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施工方法步骤介绍如下。步骤S1、上述结构中的立柱为多根,且长度相等,如图2所示,将四根长度相等的立柱通过横梁固定为一体,立柱与横梁通过螺栓紧固连接,从而得到一节井道拼接单元;采用前述同样方式得到其它三节井道拼接单元;井道拼接单元拼接完成后,四根立柱的上端与下端均在或接近于同一条水平线上,以保证后续拼接的稳定性,也便于通过高强度螺栓进行固定;此处优选的是,在本步骤中对于上述结构的立柱与横梁,首先分别进行表面喷涂后,再固定安装形成所述井道拼接单元;喷涂可通过机械或人工刷漆,或者直接进行静电喷涂;即通过喷涂的方式防止立柱与横梁发生锈蚀。步骤S2、将四节井道拼接单元运输至施工现场,将第一节井道拼接单元固定在指定区域并与建筑物固定,此时井道拼接单元的电梯门安装位朝向于建筑物所在的方向。步骤S3、采用汽车吊等起重设施,将第二节井道拼接单元吊装至第一节井道拼接单元顶部并完成固定,同时将第二节井道拼接单元与建筑物的相应位置固定;第二节井道拼接单元安装完毕后,以同样方式安装第三节井道拼接单元与第四节井道拼接单元,当第四节井道拼接单元与第三节井道拼接单元以及建筑物的对应位置固定完成后,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即安装完毕。步骤S4、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安装完毕后,对各节井道拼接单元的接头处,以及井道拼接单元与建筑物的连接处进行检查与紧固;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即电梯井)安装完毕后,即可由进行电梯的后续工作,例如进行玻璃等装饰板/层固定,电梯轿厢以及吊装起重设施的安装等,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详述。另外,在上述的固定方式中,每节井道拼接单元均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为一体;并且优选的是,为保证主体框架的稳定性,井道拼接单元中的立柱或者横梁与建筑物之间通过钢结构平台固定连接,其中井道拼接单元(立柱或横梁)与钢结构平台之间采用前述高强度螺栓连接固定,所述钢结构平台与建筑物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立柱与横梁固定形成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所述立柱包括立柱本体,所述立柱本体外侧与内侧的横截面均呈L形,且所述立柱本体外侧与内侧的连接部的立面上,任意位置焊接有延伸段,通过所述延伸段在立柱本体上固定横梁;/n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A、将四根立柱通过横梁固定为一体,立柱与横梁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得到一节井道拼接单元,采用同样方式得到若干节井道拼接单元;/n步骤B、将若干节井道拼接单元运输至施工现场,将第一节井道拼接单元固定在指定区域并与建筑物固定,此时井道拼接单元的电梯门安装位朝向于建筑物所在的方向;/n步骤C、然后将第二节井道拼接单元吊装至第一节井道拼接单元顶部并完成固定,同时将第二节井道拼接单元与建筑物的相应位置固定;/n步骤D、重复步骤C,直至全部的井道拼接单元固定完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立柱与横梁固定形成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所述立柱包括立柱本体,所述立柱本体外侧与内侧的横截面均呈L形,且所述立柱本体外侧与内侧的连接部的立面上,任意位置焊接有延伸段,通过所述延伸段在立柱本体上固定横梁;
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四根立柱通过横梁固定为一体,立柱与横梁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得到一节井道拼接单元,采用同样方式得到若干节井道拼接单元;
步骤B、将若干节井道拼接单元运输至施工现场,将第一节井道拼接单元固定在指定区域并与建筑物固定,此时井道拼接单元的电梯门安装位朝向于建筑物所在的方向;
步骤C、然后将第二节井道拼接单元吊装至第一节井道拼接单元顶部并完成固定,同时将第二节井道拼接单元与建筑物的相应位置固定;
步骤D、重复步骤C,直至全部的井道拼接单元固定完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本体由横截面呈L形的第一型材,与横截面呈M形的第二型材焊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与步骤C中,每节井道拼接单元均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平川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开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