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杂站型车站及多线别线路下的调度集中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2093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杂站型车站及多线别线路下的调度集中控制方法,按照进路拆分的逻辑,可有效地满足复杂站型车站高效接发车的需求,拆分后的短进路指令序列逐级自动触发,可适配多趟列车紧密运行的线路场景。按照站场结构的拆分,能够在不改变当前自律机单站设计的逻辑结构下,拆分出类似线路所的独立车站,实现对长进路指令的拆分及短进路指令自动触发;同时内部将车站拆分为主体站和线路所,还能够解决“2列车股道出发,在咽喉区后发先至”的特殊场景。通过车站级别的计划调整,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当前普速线路下高等级车站的运输需求,提高运输指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杂站型车站及多线别线路下的调度集中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复杂站型车站及多线别线路下的调度集中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调度集中(CentralizedTrafficControl,简称CTC)系统,目前广泛应用于我国高铁线路的列车调度指挥中,是调度中心列车调度员、车站车务人员对管辖区段内的信号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对列车运行调度指挥的重要系统,是铁路调度指挥中重要的行车设备,也是保障列车准点、有序运行的重要管理设施。目前CTC系统大多应用于高铁线路,普速线路运用的较少。据统计,普速线路开通CTC系统占比不足25%。按照国铁集团的计划要求,要稳步推进普速线路下CTC系统的使用。目前在普速线路开展CTC系统遇到了多方面的阻力及障碍,从技术层面分析发现普速线路的线路结构、站场结构更加复杂,当前部分CTC技术无法适配,现有CTC系统的实现逻辑对部分线路及车站处理较为困难。目前主要包括如下两类方案:方案一、调度集中CTC系统在高铁线路使用时,按照CTC技术条件的要求实现所需要的功能。中心调度台按照基本图和日班计划编制生成列车阶段计划,将阶段计划下达至车站自律机和车务终端。每一个车站的自律机依据此阶段计划,创建本站的列车进路指令(或称为“进路序列”)。自律机按照规则,提前一定时间或者按照列车位置,进行一系列安全检查,满足条件后触发对应的进路指令,排列列车进路,实现列车进路的自动触发。两列车存在空间冲突时,必须严格按照阶段计划的顺序办理进路,计划时间在前的列车进路优先办理,并且列车完全进入股道后才能办理同方向的后续通过列车进路。对站场结构规范的线路,现有调度集中CTC能够满足现场运输需求。而部分普速线路的调度区段线路整体更为庞杂,车站站型复杂庞大,部分车站之间存在多线别(两站之间存在多条不同的路径);同时,复杂站场结构下的接发车作业比高铁正规车站作业流程存在更多的特殊场景。在普速线路应用CTC时遇到如下两方面问题。1)部分车站之间存在多线别,导致CTC在普速线路使用时与现场运输需求有所冲突。普速线路下运行着大量的货物列车,运输部门在考核时,货车在某个车站是否整点(不晚点)不是关注点,货车在目的车站作业兑现率则是重点考核要求。货车在车站的装卸作业时间无法精确估算,从而该列车运行计划无法在时间上精确兑现;在货物列车晚点时,调度员基于部分车站之间多线别的特点,根据线路的整体负载压力,可能临时变更线别,更改运行线路,走行三线或支线,迂回到达目的地。多线别的普速线路示意如图1所示。以货物列车从车站A发往车站E为例,正常情况下调度员安排该列车在A站作业后,以A-B-C-D-E线路发往E站进行装卸作业。但在车站A完成作业之后,可能由于各种原因,例如正线线路负载过多,调度员希望更改其他支线,以A-F-…-G-E的线路走行,这种场景在高铁线路是不会发生的。此外,发生这种情况时,由于调整计划步骤繁琐,调度员自身忙碌无暇顾及,常常希望车站A人员协助调整,比如更改发车方向口(一般情况下,车站A属于比较大的车站,等级为特等站或一等站)。当前CTC无法适应此种场景下的列车调度集中控制。2)CTC默认的车站接发车作业方式,与复杂站型下的接发车作业,存在效率上和操作上的冲突。当前CTC系统按照列车阶段计划创建进路指令时,根据该列车在本站接入的方向、到发线股道,创建相应的列车进路指令。从而,对接车进路指令,需要的站场对象是从“接车口”至“到发线股道”的序列;对发车进路指令,需要的站场对象是从“到发线股道”至“发车口”的序列。只有该进路的所有区段均出清时,才会触发该进路指令。如图2所示,为普通站型车站示意图。比如,列车下行接车时,使用的是从X接车口进站信号机X至到发线股道的进路对象,例如X-3G,X-IG等。列车从3G下行发车时,使用的是到发线出站信号机X3至发车口SN的进路对象。复杂站型下的车站,一般车站站内有接发车过渡区段、类线路所的站场布局,经典的车站模型如图3所示。这种车站一般是一条线路上的大型车站,作业繁忙,多趟列车紧密运行,对站场区段的使用率非常高,从而运输人员需尽可能提高接发车作业效率,高效地进行列车调度指挥。而对CTC而言,列车接车进路指令对应的接车进路,是从车站的进站口至到发线股道;列车出站进路指令所需要的发车进路,是从到发线股道至发车口。比如下行X接车至3G,需要对应长进路X-3G,只有X-3G所有的站场对象空闲后,才进行指令的触发。这就意味着进站、出站时会对整个咽喉区占用。对繁忙的大站而言,这种排路方式会严重影响接发车效率。当前在这一类的车站中,CTC一般采用“车站控制”方式,不按照CTC进路指令的方式触发进路,改由车站值班员人工选择进路的排列时机,一般采用点击按钮排路方式,分段排列进路,多趟列车紧密运行,以高效利用站场咽喉区。值班员在手动完成接发车作业后,需额外手动删除该列车相应的CTC进路指令。方案二、将多个车站集中在一起,按照CTC区域集控站方式指挥行车。选择一部分较大的车站,视为中心站。在中心站设置集控台,将相邻多个车站的操作集中到中心站控制,车站调车方式车站全部纳入中心站集控台。结构如图4所示。集控站方案,在中心和车站之间增加了一层集中站,集中办公。整个计划调整仍然归属调度中心,中心站、区域集控站的阶段计划、进路指令变更等没有本质改变,仍然存在方案一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杂站型车站及多线别线路下的调度集中控制方法,能够适配复杂站型车站及多线别线路场景,提高运输指挥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复杂站型车站及多线别线路下的调度集中控制方法,包括:拆分进路指令:按照站场结构将完整的进路指令序列拆分为多个子进路指令序列,并按照列车行进方向,逐个触发子进路指令序列;或者,拆分车站结构:将与方向口相关的道岔部分剥离,形成独立的线路所站,剩余部分为主体站,线路所站各自对应一个子进路指令序列,主体站对应一个或多个子进路指令序列,并按照列车行进方向,逐个触发子进路指令序列。由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1)按照进路拆分的逻辑,可有效地满足复杂站型车站高效接发车的需求,拆分后的短进路指令序列逐级自动触发,可适配多趟列车紧密运行的线路场景。2)按照站场结构的拆分,能够在不改变当前自律机单站设计的逻辑结构下,拆分出类似线路所的独立车站,实现对长进路指令的拆分及短进路指令自动触发;同时内部将车站拆分为主体站和线路所,还能够解决“2列车股道出发,在咽喉区后发先至”的特殊场景。3)车站级别的计划调整,包括列车顺序调整、列车出发线别调整、列车下一站调整,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当前普速线路下高等级车站的运输需求,提高运输指挥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杂站型车站及多线别线路下的调度集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拆分进路指令:按照站场结构将完整的进路指令序列拆分为多个子进路指令序列,并按照列车行进方向,逐个触发子进路指令序列;/n或者,拆分车站结构:将与方向口相关的道岔部分剥离,形成独立的线路所站,剩余部分为主体站,线路所站各自对应一个子进路指令序列,主体站对应一个或多个子进路指令序列,并按照列车行进方向,逐个触发子进路指令序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杂站型车站及多线别线路下的调度集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拆分进路指令:按照站场结构将完整的进路指令序列拆分为多个子进路指令序列,并按照列车行进方向,逐个触发子进路指令序列;
或者,拆分车站结构:将与方向口相关的道岔部分剥离,形成独立的线路所站,剩余部分为主体站,线路所站各自对应一个子进路指令序列,主体站对应一个或多个子进路指令序列,并按照列车行进方向,逐个触发子进路指令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杂站型车站及多线别线路下的调度集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站场结构将完整的进路指令序列拆分为多个子进路指令序列包括:
完整的进路指令序列包括:接车口至到发线股道、以及到发线股道至发车口的进路指令序列;
按照进路顺序,将接车口至到发线股道的进路指令序列拆分为若干连续的子进路指令序列,将发线股道至发车口的进路指令序列拆分为若干连续的子进路指令序列,从而得到多个子进路指令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杂站型车站及多线别线路下的调度集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主体站和每一线路所站都按照车站的逻辑进行接发车进路指令运算;对于每一个线路所站产生一个子进路指令序列;对于主体站产生对应一个完整的子进路指令序列,或者按照拆分进路指令的方式,将一个完整的子进路指令序列拆分为多个子进路指令序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鹏飞赵宏涛张琦王涛张涛周晓昭曹桢杨涛闵江张海峰齐威宋毅宋孝燕张海林唐彬刘文博白利洁高峰段晓磊韩杨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